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遍行承诺证悟胜,以四类性义差别, 为殊胜乘皈三宝,彼谓皈依之第一。 是因初此决定难,彼数千劫修行难, 成就利众义重大,故此大乘皈义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遍行承诺证悟胜,以四类性义差别, 为殊胜乘皈三宝,彼谓皈依之第一。 是因初此决定难,彼数千劫修行难, 成就利众义重大,故此大乘皈义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遍行承诺证悟胜,以四类性义差别, 为殊胜乘皈三宝,彼谓皈依之第一。 是因初此决定难,彼数千劫修行难, 成就利众义重大,故此大乘皈义胜。
略说四种差别 行持救度诸有情,乘智遍行具善巧, 涅槃有寂平等性,当知具慧此遍行。 差别 遍行之差别 承诺之差别 真实宣说 数喜希求大菩提,无有厌倦真难行, 成佛等同诸佛陀,当知具慧承诺胜。 具彼差别之皈 依自性 广说 其义 善生佛陀殊胜子,具心慧资大悲心, 无等种母胎乳母,当知具慧承诺胜。 种种妙相严其身,获得成熟众生力, 得佛无边大乐寂,知救有情大方便。 诸佛大光赐灌顶,真具一切法自在, 知佛眷中示现相,勤以制学治惩摄。 皈依 王子喻 证悟之差别 以比喻说明其功德 大臣喻 如大臣入波罗蜜,恒视遍大菩提分, 恒正受持三密处,恒不间断利生故。 摄义 胜伏之差别

3 行持救度诸有情,乘智遍行具善巧, 涅槃有寂平等性,当知具慧此遍行。 众生遍行、乘遍行、智慧遍行、涅槃遍行依次为, 行持救度无边一切有情、【所缘角度】 证悟所有三乘、【通达法门角度】 证悟二无我的智慧遍行具足善巧、【甚深智慧角度】 证悟于涅槃法界有寂平等一味性【过恶功德不分别故。】,以智慧悲心不住有实之边即是涅槃或所知遍行。【现前灭谛角度】 应当了知这样的具慧者具备此处的遍行而声闻并不具足这种。

4 行持救度诸有情,乘智遍行具善巧, 涅槃有寂平等性,当知具慧此遍行。 大宝积经:女言大王:如是如来师子之王,转大法轮,声闻围绕。大王,若依王法而说,何者是为如来真子?则应答言诸菩萨是。是故大王,不得说言,如来有子,如来無子。若说如来有真子者,应言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如来子。 教证等

5 遍行承诺证悟胜,以四类性义差别, 为殊胜乘皈三宝,彼谓皈依之第一。 是因初此决定难,彼数千劫修行难, 成就利众义重大,故此大乘皈义胜。
略说四种差别 行持救度诸有情,乘智遍行具善巧, 涅槃有寂平等性,当知具慧此遍行。 差别 遍行之差别 承诺之差别 真实宣说 数喜希求大菩提,无有厌倦真难行, 成佛等同诸佛陀,当知具慧承诺胜。 具彼差别之皈 依自性 广说 其义 善生佛陀殊胜子,具心慧资大悲心, 无等种母胎乳母,当知具慧承诺胜。 种种妙相严其身,获得成熟众生力, 得佛无边大乐寂,知救有情大方便。 诸佛大光赐灌顶,真具一切法自在, 知佛眷中示现相,勤以制学治惩摄。 皈依 王子喻 证悟之差别 以比喻说明其功德 大臣喻 如大臣入波罗蜜,恒视遍大菩提分, 恒正受持三密处,恒不间断利生故。 摄义 胜伏之差别

6 数喜希求大菩提,无有厌倦真难行, 成佛等同诸佛陀,当知具慧承诺胜。 欢喜而希求大菩提,是意乐愿力的差别, 【愿胜勇猛】 从信解行至十地之间修道无有厌倦,布施身体承受痛苦等,是修持真实难行的差别, 【行胜勇猛】 成佛后与诸佛断证无有差别、身语意平等,即是果的差别。【果胜勇猛】 应当了知具有这三种差别的具慧者承诺或立誓是最殊胜的。

7 数喜希求大菩提,无有厌倦真难行, 成佛等同诸佛陀,当知具慧承诺胜。 予【憨山大师】十岁。母督课甚严。苦之。因问母曰。读书何为。母曰。做官。予曰。做何等官。母曰。从小做起。有能可至宰相。予曰。做了宰相却何如。母曰。罢。予曰可惜一生辛苦。到头罢了。做他何用。我想只该做个不罢的。 母曰。似你不才子。只可做个挂搭僧耳。 予曰。何为挂搭僧。有甚好处。 母曰。僧是佛弟子。行徧天下。自由自在。随处有供。 予曰。做这个恰好。 教证等

8 数喜希求大菩提,无有厌倦真难行, 成佛等同诸佛陀,当知具慧承诺胜。 母曰。只恐。汝无此福耳。 予曰。何以要福。 曰:世上做状元常有,出家做佛祖,岂常有耶。 予曰。我有此福。恐母不能舍耳。 母曰。汝若有此福。我即能舍。 予年十二。……适赵大洲在。一见喜曰。此儿当为人天师也。乃抚之问曰。汝爱做官。要作佛。予应声曰。要作佛。 教证等

9 数喜希求大菩提,无有厌倦真难行, 成佛等同诸佛陀,当知具慧承诺胜。 欢喜而希求大菩提,是意乐愿力的差别, 【愿胜勇猛】 从信解行至十地之间修道无有厌倦,布施身体承受痛苦等,是修持真实难行的差别, 【行胜勇猛】 成佛后与诸佛断证无有差别、身语意平等,即是果的差别。【果胜勇猛】 应当了知具有这三种差别的具慧者承诺或立誓是最殊胜的。

10 数喜希求大菩提,无有厌倦真难行, 成佛等同诸佛陀,当知具慧承诺胜。 应以三事验菩萨心。何谓为三? 一者能舍一切所有而不望报,当知是为真菩萨心。 二者求法无所贪惜,宁失身命而不舍法,是则名为真菩萨心。 三者不逆甚深之法,以信解力于佛菩提不生疑惑,是亦名为真菩萨心。 以是三心验诸菩萨。 深发菩提心  正行佛道者  如是大菩萨  世间亦难遇 教证等

11 遍行承诺证悟胜,以四类性义差别, 为殊胜乘皈三宝,彼谓皈依之第一。 是因初此决定难,彼数千劫修行难, 成就利众义重大,故此大乘皈义胜。
略说四种差别 行持救度诸有情,乘智遍行具善巧, 涅槃有寂平等性,当知具慧此遍行。 差别 遍行之差别 承诺之差别 真实宣说 数喜希求大菩提,无有厌倦真难行, 成佛等同诸佛陀,当知具慧承诺胜。 具彼差别之皈 依自性 广说 其义 善生佛陀殊胜子,具心慧资大悲心, 无等种母胎乳母,当知具慧承诺胜。 种种妙相严其身,获得成熟众生力, 得佛无边大乐寂,知救有情大方便。 诸佛大光赐灌顶,真具一切法自在, 知佛眷中示现相,勤以制学治惩摄。 皈依 王子喻 证悟之差别 以比喻说明其功德 大臣喻 如大臣入波罗蜜,恒视遍大菩提分, 恒正受持三密处,恒不间断利生故。 摄义 胜伏之差别

12 以转轮王子之比喻说明转生于佛陀殊胜种姓中:比如,转轮王子具足父亲的种子、贵族王妃的母亲、无有病等过患的母胎、抚养的乳母这四种圆满。
善生佛陀殊胜子,具心慧资大悲心, 无等种母胎乳母,当知具慧承诺胜。 由此勇猛,彼诸佛子恒得善生 以转轮王子之比喻说明转生于佛陀殊胜种姓中:比如,转轮王子具足父亲的种子、贵族王妃的母亲、无有病等过患的母胎、抚养的乳母这四种圆满。 同样,诸菩萨被称为如来种族不间断种姓之子而声闻不能称为佛子,是语生的弟子。任何菩萨善妙转生为佛陀出有坏殊胜之子,他就具足发无上菩提心、证悟无我智慧波罗蜜多、福慧二资粮以及不舍一切众生的大悲心这四法,依次如同无与伦比的父亲之种子、母亲、胎处及乳母。

13 应当了知从中出生的具慧菩萨承诺是最殊胜的,因为承诺修行无上菩提而生于如来种姓中,如同转轮王的具相之子。
善生佛陀殊胜子,具心慧资大悲心, 无等种母胎乳母,当知具慧承诺胜。 由此勇猛,彼诸佛子恒得善生 应当了知从中出生的具慧菩萨承诺是最殊胜的,因为承诺修行无上菩提而生于如来种姓中,如同转轮王的具相之子。 王种 生母 胎藏 乳母 发无上菩提心 证悟无我智慧波罗蜜多 福慧二资粮 不舍一切众生的大悲心 诞生转轮王子 生于如来种姓

14 善生佛陀殊胜子,具心慧资大悲心, 无等种母胎乳母,当知具慧承诺胜。 《宝性论》: 于法瞋恨及我见,怖畏轮回之痛苦,
由此勇猛,彼诸佛子恒得善生 《宝性论》: 于法瞋恨及我见,怖畏轮回之痛苦, 舍离利乐众生事,是为四种障碍性。 大欲有情及外道,声闻以及辟支佛, 增上信等四种法,应知是为能净因。 信解胜乘为种子,般若为母生佛法, 禅乐胎处悲乳母,具足彼等诞佛子。 《大乘无差别论》: 信为其种子,般若为其母, 三昧为胎藏,大悲乳养人。 教证等

15 第五品发心品:应当了知,胜义菩提心具有生之义、广大之义、喜悦彼之义、意乐也清净之义、精通其余之义、出离之义六种。这是略说。
善生佛陀殊胜子,具心慧资大悲心, 无等种母胎乳母,当知具慧承诺胜。 由此勇猛,彼诸佛子恒得善生 第五品发心品:应当了知,胜义菩提心具有生之义、广大之义、喜悦彼之义、意乐也清净之义、精通其余之义、出离之义六种。这是略说。 信解法种子,般若母中生, 禅定生乐胎,悲育之乳母。 教证等

16 《佛说华手经》:是故阿逸多,当知诸佛一切功德,皆在初发调伏心中,是故菩萨世间难遇,佛亦难值。
善生佛陀殊胜子,具心慧资大悲心, 无等种母胎乳母,当知具慧承诺胜。 由此勇猛,彼诸佛子恒得善生 《佛说华手经》:是故阿逸多,当知诸佛一切功德,皆在初发调伏心中,是故菩萨世间难遇,佛亦难值。 阿逸多,譬如无牛,则无醍醐。如是若无菩萨发心,则无佛种。若有牛则有醍醐,如是若有菩萨发心则佛种不断。 …… 阿逸多,假使是心有形色者,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应敬礼。是故汝等,为发此心,当勤精进深生欲乐。 教证等

17 《华严经》:譬如有人学大技术,虽未究竟,诸余巧能所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学菩提心愿,虽未究竟,声闻、缘觉诸余众生,所不能及。 教证等
善生佛陀殊胜子,具心慧资大悲心, 无等种母胎乳母,当知具慧承诺胜。 由此勇猛,彼诸佛子恒得善生 《华严经》:譬如有人学大技术,虽未究竟,诸余巧能所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学菩提心愿,虽未究竟,声闻、缘觉诸余众生,所不能及。 教证等

18 与之相同,菩萨也以种种悦意的诸妙相及随好庄严其身,他也以住处、普明、圆满三功德超胜世间转轮王相;
种种妙相严其身,获得成熟众生力, 得佛无边大乐寂,知救有情大方便。 善生者,由勇猛故,恒得胜身 再者,生为转轮王之子具足超胜普通人的功德——身体以妙相庄严、能统治及维护诸小国、获得国政受用、精通一切君规及明处四法,【色胜、力胜、乐胜、智胜】 与之相同,菩萨也以种种悦意的诸妙相及随好庄严其身,他也以住处、普明、圆满三功德超胜世间转轮王相; 获得以慧力成熟一切众生身语意的威力; 获得佛陀永不穷尽的无边大乐,寂灭一切烦恼; 了知救度一切有情离苦安置永乐成为众生依怙的大方便——尽所有如所有或方便智慧无量途径。

19 佛陀无有所治品(所要断的烦恼习气)的垢染故,极其清净, 见者悦意故端严, 及无有障垢,一切支分极其圆满故明显, 教证等
种种妙相严其身,获得成熟众生力, 得佛无边大乐寂,知救有情大方便。 善生者,由勇猛故,恒得胜身 《中观宝鬘论》: 果之差别 一切转轮王,虽有此等相, 净严及明显,不及佛一分。 佛陀无有所治品(所要断的烦恼习气)的垢染故,极其清净, 见者悦意故端严, 及无有障垢,一切支分极其圆满故明显, 教证等

20 种种妙相严其身,获得成熟众生力, 得佛无边大乐寂,知救有情大方便。 因之差别 轮王尽所有,妙相及随好, 由于能仁王,一分净心生。
善生者,由勇猛故,恒得胜身 因之差别 轮王尽所有,妙相及随好, 由于能仁王,一分净心生。 百俱胝劫中,专一积累善, 亦非能形成,佛一毛孔相。 宣说比喻 犹如日光芒,微似荧火光, 诸佛之妙相,微似转轮王。 教证等

21 《大智度论》:问曰: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菩萨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别? 答曰:菩萨相者,有七事胜转轮圣王相。菩萨相者: 一、净好; 二、分明;
种种妙相严其身,获得成熟众生力, 得佛无边大乐寂,知救有情大方便。 善生者,由勇猛故,恒得胜身 《大智度论》:问曰: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菩萨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别? 答曰:菩萨相者,有七事胜转轮圣王相。菩萨相者: 一、净好; 二、分明; 三、不失處; 四、具足; 五、深入; 六、随智慧行,不随世间; 七、随远离。 转轮圣王相不尔。 教证等

22 与之相同,菩萨也以种种悦意的诸妙相及随好庄严其身,他也以住处、普明、圆满三功德超胜世间转轮王相;
种种妙相严其身,获得成熟众生力, 得佛无边大乐寂,知救有情大方便。 善生者,由勇猛故,恒得胜身 再者,生为转轮王之子具足超胜普通人的功德——身体以妙相庄严、能统治及维护诸小国、获得国政受用、精通一切君规及明处四法,【色胜、力胜、乐胜、智胜】 与之相同,菩萨也以种种悦意的诸妙相及随好庄严其身,他也以住处、普明、圆满三功德超胜世间转轮王相; 获得以慧力成熟一切众生身语意的威力; 获得佛陀永不穷尽的无边大乐,寂灭一切烦恼; 了知救度一切有情离苦安置永乐成为众生依怙的大方便——尽所有如所有或方便智慧无量途径。

23 种种妙相严其身,获得成熟众生力, 得佛无边大乐寂,知救有情大方便。
善生者,由勇猛故,恒得胜身 《大智度论》:过去久远,有佛名弗沙,时有二菩萨,一名释迦牟尼,一名弥勒。弗沙佛,欲观释迦牟尼菩萨,心纯淑未。即观见之,知其心未纯淑。而诸弟子,心皆纯淑。又弥勒菩萨心已纯淑,而弟子未纯淑。是时弗沙佛,如是思惟,一人之心,易可速化,众人之心,难可疾治。如是思惟竟,弗沙佛,欲使释迦牟尼菩萨,疾得成佛,上雪山上,于宝窟中,入火定。是时释迦牟尼菩萨,作外道仙人,上山采药,见弗沙佛,坐宝窟中,入火定,放光明,见已心欢喜,信敬翘一脚立,叉手向佛,一心而观。目未曾眴,七日七夜。以一偈赞佛: 教证等

24 七日七夜,谛观世尊,目未曾眴,超越九劫,于九十一劫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种种妙相严其身,获得成熟众生力, 得佛无边大乐寂,知救有情大方便。 善生者,由勇猛故,恒得胜身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界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七日七夜,谛观世尊,目未曾眴,超越九劫,于九十一劫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问曰:释迦牟尼菩萨,何以心未纯淑,而弟子纯淑?弥勒菩萨自心纯淑,而弟子未纯淑? 答曰:释迦牟尼菩萨,饶益众生心多,自为身少故。弥勒菩萨,多为己身,少为众生故。 教证等

25 与之相同,菩萨也以种种悦意的诸妙相及随好庄严其身,他也以住处、普明、圆满三功德超胜世间转轮王相;
种种妙相严其身,获得成熟众生力, 得佛无边大乐寂,知救有情大方便。 善生者,由勇猛故,恒得胜身 再者,生为转轮王之子具足超胜普通人的功德——身体以妙相庄严、能统治及维护诸小国、获得国政受用、精通一切君规及明处四法,【色胜、力胜、乐胜、智胜】 与之相同,菩萨也以种种悦意的诸妙相及随好庄严其身,他也以住处、普明、圆满三功德超胜世间转轮王相; 获得以慧力成熟一切众生身语意的威力; 获得佛陀永不穷尽的无边大乐,寂灭一切烦恼; 了知救度一切有情离苦安置永乐成为众生依怙的大方便——尽所有如所有或方便智慧无量途径。

26 诸佛大光赐灌顶,真具一切法自在, 知佛眷中示现相,勤以制学治惩摄。 一者入位受职。二者增上无违。三者善能决判。四者分明赏罚。
再者,转轮王的具相太子具足得受父王赐予补处灌顶、尤为善巧观察事宜、精通身语意技能、以制服摄受而维护百姓眷属四法。 同样,立誓无上菩提的菩萨, 于十地蒙受诸佛以大光明赐予灌顶;【诸佛智水,灌其顶故,名为受职。具足如来十种力故,堕在佛数。佛子,是名菩萨受大智职。】 依其力量使智慧无碍,于如所有尽所有法真实具足一切自在;【他无违故】 了知于佛陀眷属中示现神变及说法相; 精勤以佛制的增上戒学惩治恶行、利益善举来摄受。 灌顶 获权 示威望 以折摄护持众生

27 遍行承诺证悟胜,以四类性义差别, 为殊胜乘皈三宝,彼谓皈依之第一。 是因初此决定难,彼数千劫修行难, 成就利众义重大,故此大乘皈义胜。
略说四种差别 行持救度诸有情,乘智遍行具善巧, 涅槃有寂平等性,当知具慧此遍行。 差别 遍行之差别 承诺之差别 真实宣说 数喜希求大菩提,无有厌倦真难行, 成佛等同诸佛陀,当知具慧承诺胜。 具彼差别之皈 依自性 广说 其义 善生佛陀殊胜子,具心慧资大悲心, 无等种母胎乳母,当知具慧承诺胜。 种种妙相严其身,获得成熟众生力, 得佛无边大乐寂,知救有情大方便。 诸佛大光赐灌顶,真具一切法自在, 知佛眷中示现相,勤以制学治惩摄。 皈依 王子喻 证悟之差别 以比喻说明其功德 大臣喻 如大臣入波罗蜜,恒视遍大菩提分, 恒正受持三密处,恒不间断利生故。 摄义 胜伏之差别

28 如大臣入波罗蜜,恒视遍大菩提分, 恒正受持三密处,恒不间断利生故。 菩萨能照见佛陀之大乘法与身语意密而声闻并非如此,比如,国王最信任的大臣具足可以进入王妃侍从等眷属之内、监管一切宝藏、商议密谈、吩咐他人【自在赏赐】这四种自在。 同样,菩萨也如大臣般 趋入于佛陀之法十波罗蜜多等大乘法; 恒常关注或看护遍满、铺遍的大菩提分法;【常见处处经中大菩提分宝,由不忘法故】 恒常真正受持佛陀之身语意三种密处,如《秘密不可思议经》所说“金刚手,于出有坏在菩萨位及成佛时均住其前,他者不了知佛陀之身语意密,而彼了知”; 恒常不间断利益众生的缘故。

29 如大臣入波罗蜜,恒视遍大菩提分, 恒正受持三密处,恒不间断利生故。 《佛说如来不可思议秘密大乘经》: 是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前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说普摄诸菩萨摩诃萨最上胜行清净妙门广大正法。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趣,如我所得诸菩萨摩诃萨一切胜行,皆从福智二行中出,当知随入福智二行。 何以故? 诸菩萨修福行故,能令一切有情离诸障碍。 若修智行,能为一切有情善说法要,令生喜悦。 世尊,是故诸菩萨摩诃萨,福行智行二应和合。 教证等

30 如大臣入波罗蜜,恒视遍大菩提分, 恒正受持三密处,恒不间断利生故。 何以故? 菩萨修福行故,即能圆满善巧方便波罗蜜多。 修智行故,即能圆满般若波罗蜜多。 故此二行即是菩萨二种圣道,普摄一切道行。菩萨住是道者,即能降伏难降伏者诸业魔众。菩萨已能超出诸恶魔道,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此不退转菩萨,能善开明诸佛如来甚深秘密使不隐覆。 教证等

31 如大臣入波罗蜜,恒视遍大菩提分, 恒正受持三密处,恒不间断利生故。 教证等 《佛说如来不可思议秘密大乘经》: 今我世尊,昔于然灯如来法中居菩萨位,从彼佛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从是以来,我常随逐释迦菩萨。

32 如大臣入波罗蜜,恒视遍大菩提分, 恒正受持三密处,恒不间断利生故。 菩萨能照见佛陀之大乘法与身语意密而声闻并非如此,比如,国王最信任的大臣具足可以进入王妃侍从等眷属之内、监管一切宝藏、商议密谈、吩咐他人【自在赏赐】这四种自在。 同样,菩萨也如大臣般 趋入于佛陀之法十波罗蜜多等大乘法; 恒常关注或看护遍满、铺遍的大菩提分法;【常见处处经中大菩提分宝,由不忘法故】 恒常真正受持佛陀之身语意三种密处,如《秘密不可思议经》所说“金刚手,于出有坏在菩萨位及成佛时均住其前,他者不了知佛陀之身语意密,而彼了知”; 恒常不间断利益众生的缘故。

33


Download ppt "遍行承诺证悟胜,以四类性义差别, 为殊胜乘皈三宝,彼谓皈依之第一。 是因初此决定难,彼数千劫修行难, 成就利众义重大,故此大乘皈义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