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继宣说所证真如之后,宣说修行能成熟他众的殊胜功德威力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继宣说所证真如之后,宣说修行能成熟他众的殊胜功德威力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继宣说所证真如之后,宣说修行能成熟他众的殊胜功德威力品。
所建立 思维所证真如 论名 译礼 分别所了知 思维所修六通威力 大乘经庄严论 造论之理 继宣说所证真如之后,宣说修行能成熟他众的殊胜功德威力品。 所思维 宣说所造 论之正文 论义 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 末义 解说菩提分法

3 大般若经:「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要住神通波罗蜜多,方能自在宣说正法,利益安乐诸有情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远离神通波罗蜜多,不能自在宣说正法,与诸有情作饶益事。 善现!如鸟无翅,不能自在飞翔虚空远有所至,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无神通波罗蜜多,不能自在宣说正法,与诸有情作饶益事。 是故,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引发神通波罗蜜多,若引发神通波罗蜜多,则能随意宣说正法,利益安乐诸有情类。

4 大智度论:菩萨以天眼见十方国土诸佛及一切众生;以天耳力,从诸佛闻法;以如意神通力,放大光明,或现水火作种种变化,现奇特事,令众生发希有尊重心;以他心智力故,知他心心数法所著、所厌,可度、不可度,是利、是钝,是善根成就、是未成就——如是等知他众生心,摄取善根成就者。有可度者,以宿命智、生死智,观其本末:「何所从来?种何善根?所好何行?从此终当生何所?何时当得解脱?」如是筹量思惟,知可度者过去业因缘、未来世果报。

5 复以神通力,是人应以恐怖度者,以地狱示之:「汝当生此中」;应以欢喜度者,示以天堂;眼见是事,心怀惊怖、欢喜,厌患世间。
尔时,以漏尽神通说漏尽法,众生闻是法,破其着心,以三乘而得涅盘。 譬如白鹭欲取鱼时,筹量进止,不失期会,知其可得,即便取之,终不空也。菩萨亦如是,以神通力故,观众生本末,应度因缘、国土、时节,知其信等诸根增利、诸因缘具足而为说法,则不空也。

6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 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 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
所建立 思维所证真如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 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论名 威力之本体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 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威力之因 译礼 分别所了知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 行处真供佛,令众生清净。 威力之果 思维所修六通威力 成坏及有情,世界视如幻, 如愿而自在,真实示种种。 放光令极苦,恶趣升善道, 撼魔妙高宫,令魔生畏怖。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 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智慧自在故,随意现净土, 无佛传佛号,彼等至佛土。 大乘经庄严论 造论之理 威力之作用 所思维 威力所具功德 威力趋入或分类 论义 宣说所造 论之正文 以赞叹六通等威力功德殊胜性而总结 如翼丰满鸟,能成熟有情, 得佛极赞叹,众生应受语。 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六通及三明,八解八胜处, 十遍处等持,无量得坚力。 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 末义 胜自在具慧,无主置自在, 恒唯喜利他,行有坚如狮。 解说菩提分法

7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所谓“生”,间接包括了死,了知一切众生由此死殁投生何处,没有涅盘之前生过多少,即是以天眼了知死生通。 【大般若经:「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以最清净过人天眼,遍观十方无量殑伽沙等世界,及观生彼诸有情类,见已引发神境智通,经须臾顷往到彼界,以他心智如实了知彼诸有情心、心所法,随其所宜为说法要,谓说布施,或说净戒,或说安忍,或说精进,或说静虑,或说般若;或说四念住,或说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或说四静虑,或说四无量、四无色定;或说八解脱,或说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或说陀罗尼门,或说三摩地门;或说空解脱门,或说无相、无愿解脱门;或说内空,或说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或说苦圣谛,或说集、灭、道圣谛;或说因缘,或说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或说从缘所生诸法;或说无明,或说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或说蕴、处、界;或说声闻道,或说独觉道,或说菩萨道;或说菩提,或说涅盘。令彼有情闻是法已,皆得殊胜利益安乐。】

8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所谓“语”,是指了知一切有情的语言,即天耳通。【「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以最清净过人天耳,能闻一切人非人声。由此天耳能闻十方无量殑伽沙等世界诸佛说法,闻已无倒皆能受持,为诸有情如实宣说,或说布施,或说净戒,或说安忍,或说精进,或说静虑,或说般若,如是乃至或说涅盘,令彼有情闻是法已,皆得殊胜利益安乐。】 所谓“心”,了知众生八万四千等心行,即是他心通。

9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所谓“善恶”,是宿命通,一切众生从无始轮回以来造作或生起善不善的习气为主,前世投生于何处积了什么业,感受什么苦乐,寿命达多少等。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以净宿住随念智通,能忆自他诸本生事。由此宿住随念智通,如实念知过去诸佛及弟子众名等差别,若诸有情乐闻过去诸宿住事而得益者,便为宣说诸宿住事,因此方便为说正法,谓说布施,或说净戒,或说安忍,或说精进,或说静虑,或说般若,如是乃至或说涅盘,令彼有情闻是法已,皆得殊胜利益安乐。】

10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所谓“彼处”,是指佛陀、菩萨、声闻缘觉与众生所住的世间界,为供养佛陀、饶益众生,无碍趋入彼处等即是神境通。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以极迅速神境智通,往到十方无量殑伽沙等世界,亲近供养诸佛世尊,于诸佛所植众德本还归本土,为诸有情宣说他方种种胜事,因斯方便为说正法,谓说布施,或说净戒,或说安忍,或说精进,或说静虑,或说般若,如是乃至或说涅盘,令彼有情闻是法已,皆得殊胜利益安乐。】

11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所谓“出”,是以某种方便出离轮回,即为漏尽通。 【是菩萨摩诃萨以随所得漏尽智通,如实了知诸有情类漏尽未尽,亦如实知漏尽方便,为未尽者宣说法要,谓说布施,或说净戒,或说安忍,或说精进,或说静虑,或说般若,如是乃至或说涅盘,令彼有情闻是法已,皆得殊胜利益安乐。】

12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如此六通如同新鲜庵摩罗迦果置于手掌般现前,即现量获得自在拥有六通的威力。 菩萨的神通超胜世间仙人与声闻缘觉的神通,因为普遍行于十方世间界,一切时都能趋入,六通每一个也有扩增多个的无量类别,无碍真实趋入即是神通获得自在或坚稳菩萨之威力的特点。 宣说完神通自性或本体后,接下来说明神通之因。 【现代的“五通”:飞机、手机、电脑等】

13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慧忠国师与大耳三藏的公案。 大智度论:「宿命智力」者,宿命有三种:有通,有明,有力。 凡夫人但有通,声闻人亦通、亦明,佛亦通、亦明、亦力。所以者何? 凡夫人但知宿命所经,不知业因缘相续;以是故,凡夫人但有通,无有明。 声闻人知集谛故,了了知业因缘相续生;以是故,声闻人亦有通、亦有明。若佛弟子,先凡夫人时得宿命智,入见谛道中知集因缘,第八无漏心得断见故,通变为明。所以者何?「明」名见根本。若佛弟子先得圣道,后宿命智生,亦知集因缘力,故通变为明。 教证等

14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教证等 ……问曰:「通」、「明」义如是,云何为「力」? 答曰:佛用是明,知己身及众生,无量无边世中,宿命因缘所更,种种悉遍知,是为「力」。

15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生死智力」者,佛用天眼,见众生生死处。 凡夫人用是天眼,极多见四天下;声闻人极多傍见小千世界,上下亦遍见。 问曰:大梵王亦能见千世界,有何等异? 答曰:大梵王自于千世界中立则遍见;若在边立,则不见余处。 声闻人则不尔,在所住处,常见千世界。 辟支佛见百千世界, 诸佛见无量无边诸世界。 凡夫人天眼智,是通而非明,亦如是,但见所有事,不能见随业因缘受生,如宿命中说。 教证等

16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如此六通如同新鲜庵摩罗迦果置于手掌般现前,即现量获得自在拥有六通的威力。 菩萨的神通超胜世间仙人与声闻缘觉的神通,因为普遍行于十方世间界,一切时都能趋入,【舍利子言。具寿。岂非大师声闻众中称说神通最为第一。何乃至斯。答曰。业力持故我于神字尚不能忆。况发通耶。】六通每一个也有扩增多个的无量类别,无碍真实趋入即是神通获得自在或坚稳菩萨之威力的特点。 宣说完神通自性或本体后,接下来说明神通之因。 【现代的“五通”:飞机、手机、电脑等】

17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 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 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
所建立 思维所证真如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 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论名 威力之本体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 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威力之因 译礼 分别所了知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 行处真供佛,令众生清净。 威力之果 思维所修六通威力 成坏及有情,世界视如幻, 如愿而自在,真实示种种。 放光令极苦,恶趣升善道, 撼魔妙高宫,令魔生畏怖。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 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智慧自在故,随意现净土, 无佛传佛号,彼等至佛土。 大乘经庄严论 造论之理 威力之作用 所思维 威力所具功德 威力趋入或分类 论义 宣说所造 论之正文 以赞叹六通等威力功德殊胜性而总结 如翼丰满鸟,能成熟有情, 得佛极赞叹,众生应受语。 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六通及三明,八解八胜处, 十遍处等持,无量得坚力。 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 末义 胜自在具慧,无主置自在, 恒唯喜利他,行有坚如狮。 解说菩提分法

18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威力之因有三种: 1、依于某地四静虑等持无有爱、见、我慢、怀疑占多数的过失,顺逆超越等至得以自在而随心所欲堪能,获得极其清净。【论曰:下三静虑名有动者,有灾患故。第四静虑名不动者,无灾患故。灾患有八。其八者何?寻伺、四受(苦、乐、忧、喜)(或乐、苦受、意乐受、意苦受)、入息出息,此八灾患,第四都无,故佛世尊说为不动。】【二乘唯能超一,不能超二;菩萨自在超,从初禅起,或入三禅如常法,或时入第四禅,或入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或非有想非无想处,或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或入无所有处,或识处、空处,四禅乃至初禅;或时超一,或时超二,乃至超九。声闻不能超二,何以故?智慧、功德、禅定力薄故。譬如二种师子:一、黄师子,二、白发师子。黄师子虽亦能超,不如白发师子王。】 2、以助伴无分别智慧摄持,如是修法。

19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3、如理作意各自神通之遍住或能获得某某神通的因安立相。“遍住”是指经中所说:获得眼通者以意愿可无碍见到诸方光明周遍一切色法;神境通者以意愿身体轻便,可转变一切;天耳通者以意愿心专注于声音所属众多类可现前一切声音。他心通,缘于他心众多处,现前一切心行。此外,缘于前世后世、真谛解脱,如是信解并作意各自处。从中可成就六通微妙力菩萨的殊胜神通,因为以无分别智慧摄持等。 【六通之中漏尽一通体性唯善,其余五通泛论有四:一是报通如上诸天报得五通,如是一切。二者药通,如诸仙等以药力故飞行自在。三者呪通,如波罗捺有婆罗门以呪持身飞上帝宫,变身为释与舍支夫共行欲事,如是等比是其呪通。四者修通,依禅修得。】

20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尔时世尊,在王舍城羯阑铎迦池竹林中住。时遭俭岁,乞食难得。时诸苾刍得神通者往赡部林,由此林故得赡部洲名,既至彼林,取赡部果,色香味具盛满钵已,持之而归,自得充足。有余分布,与诸苾刍。或复有余苾刍,去此林不远,有频罗果林劫毕他果庵摩洛迦果,同前持归共余分食。或有苾刍往东毗提诃,或往西瞿陀尼,或北俱卢洲,取自然香稻,同前持归,共余分食。或往四大王众天,或往三十三天,取天妙食,同前持归,共余分食。或往余方丰乐之处,取其好食,同前共分。 教证等

21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时提婆达多作如是念,今遭俭岁乞食难得,时诸苾刍得神通者往赡部林,广如前说,乃至取其好食同前共分。我若获得神通力者,亦能如前取归共食。寻便思念,谁能有力教我神通,我今宜应往世尊所咨问其事,随有所说,我当受持。时提婆达多于晡后时从静处起,往世尊所,礼佛足已,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唯愿为我说神通事。 尔时世尊,知提婆达多生邪恶念。告曰:汝可先净尸罗,勤修定慧,于神通事方可修习。 时提婆达多作如是念,世尊不肯为我说神通事,便即致敬,辞佛而去,便往诣彼阿若憍陈如所,共言谈已,而白之曰:唯愿上座为我解说神通之事。 教证等

22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时具寿阿若憍陈如,即观佛心,见佛知提婆达多欲生恶念,遂告提婆达多曰:汝可于色如理观察,方获神通,并余胜德,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时提婆达多便作是念,上座阿若憍陈如亦不为我说神通事,便舍之而去。复往诣彼马胜苾刍、跋陀罗婆涩波大名称圆满无垢牛王妙臂,如是乃至五百上座,皆诣其所请神通法。是时五百上座苾刍,皆观佛心见佛知提婆达多欲生恶念,亦复各各观诸上座苾刍之心知提婆达多欲生恶念,便告提婆达多曰:汝可于色如理观察方获神通,并余胜德,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教证等

23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时提婆达多作如是念,斯等五百上座苾刍,皆不为我说神通法。岂非诸人先作言契,曾无有一教我神通。时提婆达多复作是念,谁能为我说神通法。是时具寿十力迦摄波,在王舍城鹰窟中住。时提婆达多便生此念,十力迦摄波性无谄诳所言真实,是我家弟阿难陀邬波驮耶,彼能为我说神通法。作是念已,即便往诣十力迦摄波处,礼其足已在一面立,白言:上座,愿为我说神通道法。 时具寿十力迦摄波,不观佛心及诸上座,不知提婆达多欲起恶邪之念,便为提婆达多说神通法。 教证等

24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时提婆达多初夜后夜警策修习,于后夜分依世俗道获初静虑,即发神通。转一为多,转多为一,或现或隐,山石壁障身皆通过,不能为碍,犹如虚空,入地如水,履水如地,在虚空中,跏趺而坐,犹如飞鸟,或时以手,摩扪日月。 时提婆达多具斯德已便作是念,今诸苾刍乞食难得,我为先往赡部林中,取香美果自食分余。为往东西北洲,四大王众,三十三天及以诸处,同前取已分布余人,为当先化摩揭陀主,彼受化已,不劳辛苦,能伏多人。复生是念,此未生怨太子父亡之后,当为国王有大自在,我今宜应先化此人,不劳艰苦能伏多人。 教证等

25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时提婆达多即便化作上妙象身,从太子后门安详而入,从前大门出。从前大门入,从后门出。或作上马同前出入。或作苾刍剃除须发,披僧伽胝手中持钵同前出入。时未生怨太子作如是念,此是提婆达多现神变事。时提婆达多遂即变身为童儿形,具诸璎珞便向太子怀中宛转而住,是时太子遂捉童儿抱持呜唼,便以洟唾内其口中。时提婆达多为贪利养,缠绕心故,遂咽其唾。是时太子因斯发起恶邪之心,作如是念:奇哉,提婆达多,比佛大师其德殊胜。转深信敬,欲申供养。是时太子于旦暮二时,每恒从以五百宝车,往提婆达多所而为礼敬,每于食时奉五百釜上妙饮食,时提婆达多为上首,五百苾刍受斯供养。 教证等

26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时有众多苾刍,于晨朝时入王舍城次行乞食,闻提婆达多自受如是胜妙供养。未生怨太子于旦暮二时,每恒从以五百宝车,往提婆达多所而申礼敬。每于食时以五百釜上妙饮食而供养之,提婆达多为其上首,与五百诸苾刍受斯供养。 时诸苾刍闻是事已,还至本处饭食讫,于食后时收举衣钵,洗足已,往世尊所,礼佛双足,在一面坐。时诸苾刍白佛言:世尊,我诸苾刍,于晨朝时入城乞食,闻提婆达多乃至与五百苾刍受斯供养。具陈其事。 教证等

27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世尊告曰:汝诸苾刍,勿爱乐彼提婆达多受斯供养。何以故?提婆达多今被供养之所杀害,如芭蕉著子,如竹苇生实,如骡怀妊,皆自害躯。提婆达多亦复如是,受他供养,必自害身。汝诸苾刍,若提婆达多得利养时,此之痴人,能于长夜受无利益苦恼之事,是故汝诸苾刍,勿当希求名闻利养,设得之者,心勿贪著。 教证等

28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芭蕉若结子  竹苇生其实  如骡怀妊时  斯皆还自害  利养及名闻  愚人所爱乐  能坏众善法  如剑斫人头  时诸苾刍闻佛说已,奉持而去。 尔时提婆达多既得如是恭敬供养,即便发起邪恶之念:世尊今者年衰老耄,为诸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教授劳倦,今可以诸大众付嘱于我,令我教授,我当秉执。世尊宜应少为思虑,受现法乐,寂静而住。提婆达多才生此念,神通即失。神通虽失,然不自知。 教证等

29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尔时有一迦俱陀苾刍,是佛弟子,曾于佛边善修净行学四梵住,于欲除欲,多修习已,命终之后,生处梵宫。时具寿大目连在江豚山恐畏林住。时迦俱陀以天眼观,见提婆达多神通退失。如是知已,犹如壮士屈伸臂顷,于梵宫没诣恐畏林,至具寿大目连所,礼双足已,而白之曰:大德知不,提婆达多为贪利养缠结心故,便起如是邪恶之念,来白佛言,世尊今者年衰老耄,为诸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教授劳倦,今可以诸大众付嘱于我,令我教授,我当秉执,世尊宜应少为思虑,受现法乐,寂静而住。时提婆达多才生此念神通即失。善哉,大德目连,应往佛所,具白其事。 教证等

30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时大目连默许其说。时迦俱陀梵天,知其许已,隐而不现。时大目连梵天去后,即如其事,而入胜定,犹如壮士,屈伸臂顷,于恐畏林没,至竹林中,诣世尊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时大目连以彼梵天所告之语具白世尊。尔时世尊告大目连曰:汝岂不先知提婆达多有邪恶心,梵天于后来相告语。大德,我已先知,梵天后告。尔时世尊共大目连,于此中间别说余事。 时提婆达多共其四伴,一高迦梨迦,二褰荼达骠,三羯吒谟洛迦底洒,四三没达罗达多,来诣佛所。尔时世尊遥见提婆达多来,告大目连曰:汝当善护其言,天授将至,此之痴人亲在我前自陈已大。 教证等

31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时大目连礼佛足已即便入定。譬如壮士屈伸臂顷。于竹林没往恐畏林。 是时天授至佛所已。顶礼佛足在一面立。而白佛言。世尊今者年衰老耄。为诸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教授劳倦。今可以诸大众付嘱于我。令我教授我当秉执。世尊宜应少为思虑。受现法乐寂静而住。 世尊告曰。汝之痴人。如舍利子大目连。我尚不以苾刍僧伽而见付嘱。况汝痴人食人洟唾。而相付嘱。 教证等

32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3、如理作意各自神通之遍住或能获得某某神通的因安立相。“遍住”是指经中所说:获得眼通者以意愿可无碍见到诸方光明周遍一切色法;神境通者以意愿身体轻便,可转变一切;天耳通者以意愿心专注于声音所属众多类可现前一切声音。他心通,缘于他心众多处,现前一切心行。此外,缘于前世后世、真谛解脱,如是信解并作意各自处。从中可成就六通微妙力菩萨的殊胜神通,因为以无分别智慧摄持等。 【六通之中漏尽一通体性唯善,其余五通泛论有四:一是报通如上诸天报得五通,如是一切。二者药通,如诸仙等以药力故飞行自在。三者呪通,如波罗捺有婆罗门以呪持身飞上帝宫,变身为释与舍支夫共行欲事,如是等比是其呪通。四者修通,依禅修得。】

33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 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 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
所建立 思维所证真如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 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论名 威力之本体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 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威力之因 译礼 分别所了知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 行处真供佛,令众生清净。 威力之果 思维所修六通威力 成坏及有情,世界视如幻, 如愿而自在,真实示种种。 放光令极苦,恶趣升善道, 撼魔妙高宫,令魔生畏怖。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 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智慧自在故,随意现净土, 无佛传佛号,彼等至佛土。 大乘经庄严论 造论之理 威力之作用 所思维 威力所具功德 威力趋入或分类 论义 宣说所造 论之正文 以赞叹六通等威力功德殊胜性而总结 如翼丰满鸟,能成熟有情, 得佛极赞叹,众生应受语。 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六通及三明,八解八胜处, 十遍处等持,无量得坚力。 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 末义 胜自在具慧,无主置自在, 恒唯喜利他,行有坚如狮。 解说菩提分法

34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行处真供佛,令众生清净。
1、圣者之安住是以三解脱门及四谛、(十)地、(十)波罗蜜多之安住法而住,尤其安住于空性及灭尽定中。 以天住四禅四无色等至而安住,尤其是以四禅而住。 梵住四无量等持中,尤其是安住悲梵住。 菩萨之安住无可比喻,广大恒常安住, 2、菩萨依靠神通力去往十方殊胜处,真实供养诸佛, 3、以神境通等欲乐使众生生起清净善根, 这三种超胜声缘等神通之果。

35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行处真供佛,令众生清净。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复次如胜定经中所说,若复有人,不须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卷卷侧满,十方世界皆闇诵通利,复大精进,恒河沙劫,讲说是经,不如一念思惟入定。何以故?但使发心欲坐禅者,虽未得禅定,已胜十方一切论师,何况得禅定。 说是语时,五百论师来诣佛所,俱白佛言:我等多闻,总持十二部经,及韦陀论五部,毘尼讲说无碍,十六大国,敬我如佛世尊,何故不赞我等多闻智慧,独赞禅定。 教证等

36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行处真供佛,令众生清净。
佛告诸论师:汝等心乱,假使多闻何所益也。汝欲与禅定角力,如盲眼人欲覩众色,如无手足欲抱须弥山王,如折翅鸟欲飞腾虚空,如蚊子翅欲遮日月光,如无船舫人欲度大海,皆无是处。汝等论师,亦复如是,欲角量禅定,无有是处。 复次毘婆沙中说,若有比丘,不肯坐禅,身不证法,散心读诵,讲说文字,辨说为能,不知诈言知,不解诈言解,不自觉知,高心轻慢坐禅之人,如是论师,死入地狱,吞热铁丸,出为飞鸟,猪羊畜兽,鸡狗野干,狐狼等身。 教证等

37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行处真供佛,令众生清净。
若复有人,不近善知识,虽复坐禅获得四禅定,无有转治,无方便智,不能断烦恼。虽得寂静之乐烦恼不起,获四禅时,谓得寂灭涅盘之道,便作是念,我今已得阿罗汉果,更不复生。如此比丘,实不得道,不断烦恼,但得似道禅定,不近善知识,无方便智,谓得实道,起增上慢,临命终见受生处,即生疑悔,阿罗汉者更不复生,我今更生,当知诸佛诳惑于我。作是念时,即坠地狱,何况余人不坐禅者。 教证等

38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 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 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
所建立 思维所证真如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 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论名 威力之本体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 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威力之因 译礼 分别所了知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 行处真供佛,令众生清净。 威力之果 思维所修六通威力 成坏及有情,世界视如幻, 如愿而自在,真实示种种。 放光令极苦,恶趣升善道, 撼魔妙高宫,令魔生畏怖。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 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智慧自在故,随意现净土, 无佛传佛号,彼等至佛土。 大乘经庄严论 造论之理 威力之作用 所思维 威力所具功德 威力趋入或分类 论义 宣说所造 论之正文 以赞叹六通等威力功德殊胜性而总结 如翼丰满鸟,能成熟有情, 得佛极赞叹,众生应受语。 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六通及三明,八解八胜处, 十遍处等持,无量得坚力。 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 末义 胜自在具慧,无主置自在, 恒唯喜利他,行有坚如狮。 解说菩提分法

39 问:神通有六种业:一自业;二他业;三光业;四戏业;五化业;六净业。
此云何?偈曰:

40 成坏及有情,世界视如幻,如愿而自在,真实示种种。
1、眼通所见作用:见到器世界产生形成、最终坏灭处有多少众生的十方诸世间界皆无自性如幻如梦如阳焰等. 【1)见;2)见如幻。自业】 2、示现神境作用:六通随意获得自在,或者具有十自在的菩萨调化众生的方便依其所愿,或者随众生如何希求或信解而示现燃火、飞行、地动、三千世界进入芥子中等显现种种威仪,或者不定真实示现种种相。【他业】【十种自在:《十地经》:得寿自在,于不可说不可说劫加持寿量故;得心自在,已于无量无数等持、智观入故;得财自在,已能示现一切世界无量庄严具,装饰加持故;得业自在,应时能现业果加持故;得生自在,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生故;得愿自在,于随所欲佛刹时分,示现成佛故;得胜解自在,已能示现一切世界佛充满故;得神通自在,诸佛刹中皆能示现神通游戏故;得智自在,已能示现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相好、正等觉故;得法自在,已能示现无边无中法门明故。】

41 放光令极苦,恶趣升善道,撼魔妙高宫,令魔生畏怖。
【此偈显示光业。光业二种:一救苦;二怖魔。】 3、放光作用:菩萨于诸方放射光芒,光芒接触,即刻止息极其痛苦的地狱、饿鬼、旁生恶趣之苦,他们获得信心即刻从彼处死殁趋至善趣天界、人间。 4、那光芒震动魔境由多种珍宝庄严的妙高无量宫楼阁及住于该处的魔眷属,使他们畏怖,震慑造魔业的气焰。

42 放光令极苦,恶趣升善道,撼魔妙高宫,令魔生畏怖。
问曰:菩萨身光如是本以何业因缘得? 答曰:身业清净故身得庄严。如经说:有一鬼头,似猪臭虫从口出,身有金色光明。是鬼宿世作比丘恶口骂詈客比丘,身持净戒,故身有光明。口有恶言,故臭虫从口出。如经说,心清净优劣,故光有上中下。少光大光光音欲界诸天心清净布施持戒故身有光明。 复次有人怜愍众生故,于闇处然灯。亦为供养尊像塔寺故,亦以明珠户向明镜等明净物布施故,身有光明。 复次常修慈心遍念众生心清净故,又常修念佛三昧,念诸佛光明神德故,得身光明。 复次行者常修火一切入,又以智慧光明教化愚闇邪见众生,以是业因缘故,得心中智慧明,身亦有光。 如是等业因缘得身光清净 教证等

43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5、游戏作用:是指获得威力的菩萨于殊胜会众如来菩萨主尊聚集之中,入定于首楞严三昧、如幻等持、虚空藏等无量等持中,示现无量种种游戏,如经中记载文殊与观世音等如何示现等持游戏。【戏业】 6、【化业】化身作用:以工巧、投生与殊胜化身不是相似时而是诸时安住为利十方一切有情.其中, 工巧化身:诸如,为了调化乾达婆极喜而示现弹琵琶的乾达婆等。 投生化身:受生为帝释天等天人、夜叉、旁生等以某趣的形式,示现与那些众生相同的身体。 殊胜化身:示现从兜率天降下等现前成佛至涅槃的佛陀是殊胜化身本师。

44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干闼婆作乐赞佛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五百干闼婆,善巧弹琴,作乐歌舞,供养如来,昼夜不离,名闻远彻,达于四方。时彼南城,有干闼婆王,名曰善爱,亦巧弹琴,作乐歌舞,于彼土中,更无詶对,憍慢自大,更无有比。闻其北方有干闼婆,善巧弹琴,作乐歌舞,故从彼来,涉历诸士,经十六大国,弹一弦琴,能令出于七种音声,声有二十一解。 时诸人民闻其弹琴作乐歌舞,欢娱自乐,狂醉放逸不能自制,共相随逐来诣舍卫,欲得见王致意问讯角试技术。 教证等

45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时城郭神及干闼婆,启白王言:「云南方国,有干闼婆王,名曰善爱,快能弹琴,作乐戏笑,今在门外,致意问讯。云在彼间,遥承王边有干闼婆,善巧弹琴,歌舞戏笑,故从远来,求共角试弹琴技术。愿王今者!听使所白。」 时波斯匿王告守门者,疾唤来入。共王相见,各怀欢喜。 善爱白言:「承闻王边有干闼婆善巧弹琴,歌舞戏笑,今在何许?我今当共角试技术。」 王即答曰:「我不相惮,去此不远,我今共汝往至于彼,随意角试。」时王然可。 教证等

46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至世尊所,佛知王意,寻自变身,化作干闼婆王,将天乐神般遮尸弃,其数七千,各各手执琉璃之琴,侍卫左右。 时波斯匿王语善爱言:「此皆是我作乐诸神,汝今可共角试琴术。」时善爱王,即便自取一弦之琴,而弹鼓之,能令出于七种音声,声有二十一解,弹鼓合节甚可听闻,能令众人欢娱舞戏,昏迷放逸不能自持。 尔时如来复取般遮尸弃琉璃之琴,弹鼓一弦,能令出于数千万种,其声婉妙清彻可爱,闻者舞笑,欢娱爱乐,喜不自胜。 教证等

47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时善爱王闻是声已,叹未曾有,自鄙惭愧先所弹琴所出音声,即便引伏,长跪叉手:「请为大师,更咨琴法。」 尔时如来见善爱王,除去我慢,心已调伏,还服本形,诸比丘僧,默然而坐。心惊毛竖,寻于佛前,深生信敬,长跪合掌,求入道次。 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懃修习,未久之间,得阿罗汉果。 教证等

48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5、游戏作用:是指获得威力的菩萨于殊胜会众如来菩萨主尊聚集之中,入定于首楞严三昧、如幻等持、虚空藏等无量等持中,示现无量种种游戏,如经中记载文殊与观世音等如何示现等持游戏。【戏业】 6、【化业】化身作用:以工巧、投生与殊胜化身不是相似时而是诸时安住为利十方一切有情.其中, 工巧化身:诸如,为了调化乾达婆极喜而示现弹琵琶的乾达婆等。 投生化身:受生为帝释天等天人、夜叉、旁生等以某趣的形式,示现与那些众生相同的身体。 殊胜化身:示现从兜率天降下等现前成佛至涅槃的佛陀是殊胜化身本师。

49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关于工巧化身,安慧论师的《注释》中称“事业化身”,它是指化作工巧师、陶师、琵琶师等而幻化种种工巧明形象而饶益有情。 神通的六种作用在《大疏》中说:所见作用,示现作用,放光作用分引导恶趣、震慑魔众两种,游戏作用,化身作用,共六种。

50 智慧自在故,随意现净土,无佛传佛号,彼等至佛土。
再者,具六通的菩萨能清净佛刹:【净业】 具十自在者智慧自在的缘故,能随所化众生意愿示现佛土水晶纯金等种种颜色、形状、面积等布局,获得这种清净刹土,称为器世界清净。【创建闻思修道场】 任何世界,不闻佛号正法僧众之声而令真实传布佛号正法僧众名号或名声,使他们生起信心后到有三宝的其余佛土,这是讲有情清净。 以上宣说了作用,接下来讲神通所具功德。

51


Download ppt "继宣说所证真如之后,宣说修行能成熟他众的殊胜功德威力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