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十一章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十一章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十一章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2 引 言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
古称消渴病,医史记载已逾两千年。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出世界性的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3 引 言 图21-1

4 目 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 第四节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5 第一节 概 述 糖尿病的定义和分型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6 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 一 、糖尿病的定义和分型 定义 病因分型(WHO,1999)
第一节 概 述 一 、糖尿病的定义和分型 定义 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 特点 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衰竭 病因分型(WHO,1999) 1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其它特殊类

7 第一节 概 述 二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表21-1糖尿病及其它类别高血糖的诊断标准

8 第二节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型糖尿病的分布 2型糖尿病的分布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9 一 、1型糖尿病的分布 地区分布 国家间和地区间 全球年龄调整发病率最大相差350倍 离赤道越远发病率越高 我国的发病率
第二节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 、1型糖尿病的分布 地区分布 国家间和地区间 全球年龄调整发病率最大相差350倍 离赤道越远发病率越高 我国的发病率 世界最低(0.59/10万人年) 城乡间 城市儿童的发病率>郊县和农村 (1.12/10万人年 vs 0.38/10万人年)

10 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 性别和年龄 -男、女相似 -高发年龄为青春期 种族和民族 季节性 秋冬季节性升高 长期趋势 增长明显
第二节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人群分布 性别和年龄 -男、女相似 -高发年龄为青春期 种族和民族 时间分布 季节性 秋冬季节性升高 长期趋势 增长明显 (王克安等,1999)

11 二、2型糖尿病的分布 流行情况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人群发病率与患病率不同 工业化国家患病率居高不下,某些国家的发病率呈 趋势
第二节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二、2型糖尿病的分布 流行情况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人群发病率与患病率不同 工业化国家患病率居高不下,某些国家的发病率呈 趋势 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病率逐年 ,某些地区已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12 地区分布 国家间或地区间 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地方患病率 生活方式西化的发展中国家人群患病率>欧洲人群 北美本土及西太平洋区最高
第二节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地区分布 国家间或地区间 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地方患病率 生活方式西化的发展中国家人群患病率>欧洲人群 北美本土及西太平洋区最高 我国11省市调查 标化患病率最高 北京,达4.56% 最低 浙江,为1.99% 城乡分布 标化患病率 省会城市(4.58%)>中小城市(3.37%)>富裕县镇(3.29%)>贫困县农村(1.71%)

13 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 长期趋势 持续趋势 年龄 随年龄增加而 40岁以上显著 ,近年来出现了发病年轻化的趋势
第二节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时间分布 长期趋势 持续趋势 人群分布 年龄 随年龄增加而 40岁以上显著 ,近年来出现了发病年轻化的趋势 性别 西欧与美国 女性>男性 韩国及日本 男性>女性 我国 女性>男性 职业 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 种族和民族 家族史 存在家族聚集性 社会经济地位

14 第二节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 病毒感染 自身免疫 其他环境因素

15 2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 糖耐量损害 肥胖(或超重) 胰岛素抵抗(IR) 体力活动不足 妊娠 膳食因素 社会经济状况 早期营养
高血压及其它易患因素

16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 概 述 诊断标准 患 病 率

17 一、概 述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 一、概 述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 定义 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DM)或糖调节异常(IGR) 〕、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醋(TG)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征候群。 MS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早期诊断及干预MS被视为预防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18 二、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全球一致认同的诊断标准 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提出MS全球共识定义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 二、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全球一致认同的诊断标准 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提出MS全球共识定义 强调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性,测量腰围尺寸 具体标准因人种而异 为全球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简便易用的工具 MS全球共识定义有助于不同研究的比较和未来的进一步修订 IDF定义是否适合中国人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19 三、患病率 近年来调查结果表明,MS在各种族中都相当多见 在≥20岁以上全人群中以WHO标准进行诊断 以NCEP-ATP Ⅲ标准诊断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 三、患病率 近年来调查结果表明,MS在各种族中都相当多见 在≥20岁以上全人群中以WHO标准进行诊断 美籍墨西哥人(38%)>美籍阿拉伯人及美籍非洲人(28%)>美籍白种人(24%)>中国人(14%-18%) 以NCEP-ATP Ⅲ标准诊断 美籍墨西哥人(27%)>美籍白种人(24%)>美籍阿拉伯人(23%)>美籍非洲人(22%)>非洲阿拉伯人(21%)>葡萄牙人(14.45%)>中国人(12% -21%)

20 我国于2000~2001年在全国35~74岁的成年人群中有代表性地选择15540 例个体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 我国于2000~2001年在全国35~74岁的成年人群中有代表性地选择15540 例个体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 MS粗患病率为16.5%,年龄标化患病率男女分别为10.0% 和23.3% 男、女MS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 ,女性每个年龄组中MS患病率均>男性 北方>南方, 居民>农村,MS不同组分也存在性别、南北方和城乡差异

21 表21-2 中国2000~2001年35~74 岁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及不同组分的患病粗率及年龄标化患病率(均数±标准差,%)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 表21-2 中国2000~2001年35~74 岁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及不同组分的患病粗率及年龄标化患病率(均数±标准差,%) 与女性比较, *P <0.05; 与南方比较, # P<0.05; 与农村比较, △P< (顾东风等,2005)

22 图21-3 中国2000~2001年35~74 岁成年人群按照性别和年龄分组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顾东风等,2005)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 图21-3  中国2000~2001年35~74 岁成年人群按照性别和年龄分组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顾东风等,2005)

23 第四节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防治策略 防治措施

24 一、防治策略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减少糖尿病发病率 二级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和治疗对高血糖等生化异常的控制,进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
第四节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一、防治策略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减少糖尿病发病率 二级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和治疗对高血糖等生化异常的控制,进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 三级预防 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致残、早亡和提高生命质量

25 预防疾病,强调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重点关注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和监护
第四节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策略 预防疾病,强调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重点关注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和监护 在治疗方面,制定和完善糖尿病的三级管理,特别是运用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指导的方式,使患者掌握防治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管理

26 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的社区综合防治 制定长远的糖尿病防治国家行动计划
第四节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的社区综合防治 制定长远的糖尿病防治国家行动计划 加强与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等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国内多地区的协作,进行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干预的研究 建立三级防治和疾病监测网,使治疗和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27 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倡在开展一级预防的同时,强调二级和三级预防
第四节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开展社区综合防治 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倡在开展一级预防的同时,强调二级和三级预防 有计划地对专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各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糖尿病教育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开展教育和培训 研究和评价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机制,提供公平、可及、有效的糖尿病防治

28 第四节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二、防治措施 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一级预防措施 二级预防措施 三级预防措施


Download ppt "第二十一章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