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实验一 微生物学实验常用仪器洗涤及干热灭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实验一 微生物学实验常用仪器洗涤及干热灭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一 微生物学实验常用仪器洗涤及干热灭菌
实验一 微生物学实验常用仪器洗涤及干热灭菌 目的要求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结果与思考题

2 目 的 要 求 认识微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器皿,了解常用工具和仪器的名称、用途。 掌握对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方法与干热灭菌的操作过程。

3 实验原理 微生物学实验要求较高的无菌状态,因此,实验所用的器皿,大多数要进行消毒、灭菌从而用以培养微生物,所以对其质量、规格、洗涤和包扎方法均有一定要求。 清洁的玻璃器皿是实验得到正确结果的先决条件,包扎方法要能保证防止污染杂菌。 空的玻璃器皿一般用干热灭菌.

4 实 验 材 料 玻璃仪器: 洗涤用品: 包扎用品:棉花、扎绳、包扎纸等。 A每人数:培养皿 3套; 大试管 3只。 B每组数:三角瓶 6只;
实 验 材 料 玻璃仪器: A每人数:培养皿 3套; 大试管 3只。 B每组数:三角瓶 6只; 烧杯(500ml)2只; 烧杯(1000ml)1只; 小试管 6只; 吸管( 0.2ml 2支, 0.5ml 2支,1ml 2支, 5ml 2支)共8支 C每橱数:量筒(500ml)1只; 洗涤用品: 去污粉、肥皂、清洗剂、毛刷等。 包扎用品:棉花、扎绳、包扎纸等。

5 实验程序Ⅰ(仪器的认识、清洗与包扎) (一)学习下列常用仪器的种类、规格和应用范围: (二)学习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
①培养皿; ②试管; ③三角瓶; ④烧杯; ⑤吸管; ⑥量筒。 (二)学习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 (三)学习各种器皿的包扎: 由一底一盖组成一套,常用的培养皿皿底直径90 mm,高15mm,皿底皿盖均为玻璃制成。 制成平板,可用于分离、纯化、鉴定菌种、活菌计数以及测定抗生素、噬菌体的效价等。

6 根据其大小和用途不同,有下列三种型号: (1)大试管(约18mm×180mm) : 可装倒平板用的培养基; 可作制备斜面用(需要大量菌体时用) 装液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振荡培养。 (2)中试管[(13~15)mm×(100~150)mm]: 装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或做斜面用, 用于细菌、霉菌、病毒等的稀释和血清学试验。 (3)小试管[(10~12)mm×100mm]: 一般用于糖发酵或血清学试验,和其它需要节省材料的试验。

7 三角瓶: 100mL、250mL、500mL和1000 mL 烧杯: 玻璃吸管: 1mL、2mL、5mL、10mL
用来装无菌水、培养基和振荡培养微生物等。 烧杯: 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 用来配制培养基与各种溶液等。 玻璃吸管: 1mL、2mL、5mL、10mL

8 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 1、新玻璃器皿的洗涤 在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2、旧玻璃器皿的洗涤
洗涤后,若内壁的水均匀分布成一薄层,表示完全洗净,若还挂有水珠,则需用洗涤液浸泡数小时,然后再用自来水冲洗。 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 1、新玻璃器皿的洗涤 在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2、旧玻璃器皿的洗涤 (1)试管、培养皿、三角瓶:洗衣粉和去污粉洗刷,自来水冲洗 A 装有固体培养基:刮掉,洗涤 B 带菌的器皿:2%来苏尔或0.25%新洁尔灭消毒液中浸泡24小时或煮沸0.5小时,然后洗涤 C 带病原菌培养物的器皿:先高压蒸汽灭菌,倒去培养物 (2)玻璃吸管:吸管尖端与装在水龙头上的橡皮管连接,反复冲洗 a 吸过血液、血清、糖溶液或染料溶液等的玻璃吸管:立即投入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浸泡,实验后集中冲洗。 b 塞有棉花的吸管:用水将棉花冲出,然后冲洗 c 吸过含有微生物培养物的吸管:2%来苏尔或0.25%新洁尔灭消毒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洗 d 吸管内壁有油垢:洗涤液中浸泡数小时,再冲洗 洗净后的试管倒置于试管筐内,三角瓶倒置于洗涤架上,培养皿的皿底和皿盖分开,依次压着皿边排列倒扣在桌上,晾干.

9 培养皿的包扎: 吸管的包扎: 试管和三角瓶等的包扎: 牛皮纸或旧报纸包紧,一般以5~8套培养皿包成1包
1 在上端约0.5cm处,塞入一小段1.5 cm长的棉花(勿用脱脂棉),目的是避免将外界或嘴中杂菌吹入管内,或不慎将菌液吸出管外。 2 4~5 cm宽的长纸条. 试管和三角瓶等的包扎:

10 实验程序Ⅱ(干热灭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 原理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
达到灭菌的目的。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 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凝 固就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少,凝固缓慢。 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要高(160~170℃), 时间要长(1~2h),但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80℃,否则, 包器皿的纸或棉塞就会烧焦,甚至引起燃烧。

11 实验程序Ⅱ(干热灭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 操作方法 1.装入待灭菌物品 2.升温 3.恒温 4.降温 5.开箱取物
将包好的待灭菌物品(培养皿、吸管等)放入电烘箱内,关好箱门。物品不要摆得 太挤,以免妨碍空气流通;不要接触电烘箱内壁的铁板,以防包装纸烤焦起火。 2.升温 接通电源,拨动开关,打开电烘箱排气孔,让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升至100℃时,关闭排气孔。 3.恒温 当温度升达到160~170℃时,恒温调节器会自动控制调节温度,保持此温度2h。 干热火菌过程,严防恒温调节的自动控制失灵而造成安全事故。 4.降温 切断电源、自然降温。 5.开箱取物 待电烘箱内温度降到70℃以下后,打开箱门,取出灭菌物品。

12 结果与思考题 1、通过本次实验你认识了微生物学实验常用的哪些器皿? 2、简述玻璃器皿洗涤的基本要求。 3、简述干热灭菌的操作步骤。


Download ppt "实验一 微生物学实验常用仪器洗涤及干热灭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