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九 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九 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九 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 【知识大展台】

3 【助记小窍门】 【理解记忆】 1.把握矛盾的含义,必须注意哲学中所讲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双方的对立;对立统一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的关系,不能理解为矛盾一方是对立,另一方是统一。 2.理解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时,应结合矛盾特殊性的表现来理解,主次矛盾及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第三种表现的具体体现。

4 【比较记忆】 1.对对立统一的认识 事物都有两点,即优点和缺点。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有两点,但两点是多种多样的。 ×

5 2.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认识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6 【图解记忆】

7 核心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含义与属性 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属性 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8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 斗争性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表现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区别、相互排斥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9 【知识拓展】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只有同一性 没有斗争性,或者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的矛盾是没有的。同 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同一之中 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 同一,是包含着对立的统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这就是 所谓的“相反”才能“相成”。所以,同一性必然离不开斗争 性。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就谈不 上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其二,斗争之中有同一,斗 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也不是乱斗的,斗争只有在统一体

10 内部才有斗争,离开同一性就不会有斗争。斗争性的存在要受到同一性的制约,斗争的形式、规模、激烈程度等,都受到同一性制约。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它们联结起来;真理与谬误由人的认识把它们联系起来,并存在于人类认识的始终。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11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12 【重点突破】 1.理解两个“不等于” (1)哲学上所讲的矛盾≠生活中所讲的矛盾 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概括和反映;生活中所讲的矛盾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二者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辩证矛盾≠逻辑矛盾 辩证矛盾是事物固有的一种客观矛盾,其公式为“事物既是这个,又是那个”;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对同一个论断既肯定又给予否定的自相矛盾现象,其公式为“事物既是这个,又不是这个”。

13 2.准确把握两大方法论 (1)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2)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14 【考题体验】 1.(2013·上海单科)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下列情形符合“同一性”的是 (  ) A.矛盾着的双方呈现相互分离的趋势 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C.矛盾着的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 D.对立着的矛盾双方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15 【解析】选D。矛盾着的双方呈现相互分离的趋势,是矛盾斗争性的表现,A项不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矛盾普遍性的表现,B项不符合题意;矛盾着的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是强调矛盾的作用,C项与题意不符;对立着的矛盾双方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同一性”表现,D项正确。

16 2.(2013·安徽文综)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初显示范效应 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

17 【解析】解答本题要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回答全面,并联系材料中“示范区”“新途径”“新模式”等表述展开分析。
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示范区通过探索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新途径、新模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指导其他地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18 【加固训练】 1.(2012·江苏单科)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 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 《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 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  (  )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 【解析】选A。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文化的多样性。中外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体现了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也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①②应选。题干没有体现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不选。④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不等于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20 2.(2013·江苏单科)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
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 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 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 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 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 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2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解析】本题设问已经限定答题角度,矛盾基本属性,即从斗争性与同一性关系角度分析,分析时要理论联系实际。

22 答案:(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2)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 (3)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完善。 (4)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23 【迁移应用】 经典素材: 入若耶溪(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思维导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蝉噪更能衬托林的寂静,鸟鸣更能衬托山的幽静,表明噪与静、鸣与幽是对立统一的。

24 核心考点二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1.矛盾的普遍性 原 理 方法论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5 2.矛盾的特殊性 原 理 方法论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6 3.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 含 义 方法论 主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主要方面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次要方面 在事物内部居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不能忽视支流

27 【重点突破】 1.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外延 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 内涵 主要矛盾是一个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完整的“矛盾体” 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中的其中一个方面 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28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方法论 做工作要抓重点、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视一般。侧重于办事情该怎样 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侧重于看问题该怎样 关键词 “重点”“中心”“关键”“要害”“突破口”“核心问题”等 “主流”“主体”“形势”“性质”“绝大多数”“总体上说”等

29 2.理解一种对应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表现上的对应关系

30 3.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关系
(1)明确二者区别: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属于唯物论部分的方法论要求,其原理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辩证法部分方法论要求,其原理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 (2)把握二者联系: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论基础与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31 【考题体验】 3.(2013·广东文综)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规律

32 【解析】选C。材料强调“有机结合”“不能偏废”,体现了两点论观点,但没有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性质的决定性作用,排除A,选择C;港澳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材料没有体现其对整体的决定性作用,B不符合题意;世界观是人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未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错误。

33 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 化遗产。 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 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 000人次,最多时约 7 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 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 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 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 塑正在缓慢退化。 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 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34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对立统一观点包括的内容,然后根据设问提供的信息——“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理解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然后从矛盾双方的关系是什么、怎样处理双方关系的角度进行回答。 答案: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

35 【加固训练】 3.(2013·重庆文综)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  )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 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36 【解析】选D。“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为官发财,应当两道”只包含两点,没有重点;“四面出击,全面突破”既没有重点,也不包含两点;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有两点——“老虎”(大腐败分子是主要矛盾)与“苍蝇”(小腐败分子是次要矛盾),又有重点即“老虎”(主要矛盾)。故A、B、C不选,D正确。

37 4.(2013·海南单科)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植 树造林绿化环境。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大为不同。 材料一 由于气候变迁,甲县的耕地沙化严重。为防止土地退 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利用泡桐树 适应性强、扎根较深、生长迅速等特性,探索出农作物与泡桐 树间作的耕种模式,既防风固沙绿化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农田小 气候,又促进了农作物增产。经过多年的努力,甲县已经将46万 亩(1公顷=15亩)沙化土改造为良田,森林覆盖率也由上世纪80 年代的8%提高到现在的20.16%,主产作物小麦亩产增收15%至 20%,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激发了农民保护生态环 境的积极性。

38 材料二 乙县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粮,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该县为实施森林增长工程,计划五年内植树50万亩(约占该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2013年一年要完成植树10万多亩。为此,县政府制定了《实现“森林增长”的实施意见》。由于适宜造林的土地并不多,为了完成任务,一些乡镇以每亩一年600元左右的价格将已种植小麦和油菜的耕地流转出来植树。有的是农作物与树苗间种,有的是直接将地里的油菜、小麦全部刨掉栽上树苗。这种做法既改变了土地用途,影响了粮食生产,也损害了农民利益,受到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质疑。

39 甲县和乙县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成效殊异。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其成效殊异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特殊性原理。根据设问,首先回答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内容及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分析:甲县善于分析植树造林中的特殊矛盾和问题,对症下药,获得成功;乙县在植树造林中对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识不够,成效不佳。

40 答案: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必须从本地特殊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甲县善于分析植树造林中的特殊矛盾和问题,对症下药,探索出适合当地情况的间作耕种模式,获得成功;乙县在植树造林中对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识不够,处理不当,成效不佳。

41 【迁移应用】 经典素材: 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 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古梯田为展品,以民风民俗为辅助,保护和展示原生态生产方式和旅游的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在遗产保护方面,生态博物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立体、整体和原生态的保护与传承,与旅游景区和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有根本的区别。 思维导向: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遵循什么辩证法道理?

42 提示:注重立体开发,坚持联系观点,统筹全局;开发与保护是对立统一的,坚持在对立中寻求统一。

43 【素材链接】林肯的用人之道 美国南北战争初期,林肯总统先是选拔没有缺点的人任北军统 帅,这些修养甚好、几乎没有任何缺点的统帅,也没有才华,一 个个被南军的将领打败,连华盛顿都差点丢掉。林肯受到了极 大的震动,他分析了对方的将领,从杰克逊起,几乎个个都有明 显的缺点,同时又都有个人特长。他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李将军 能善用其手下的长处,打败了自己任命的看起来没有任何缺点, 同时也不具有什么特长的北军将领。林肯毅然任命了酒鬼格兰 特为北军将领,当时舆论哗然,人们说昏君用庸才,北军完了。 好多人进见林肯,说格兰特好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不为所动, 坚持任用格兰特。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对格兰特的任命,成了美 国南北战争中北军取胜的转折点。

44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具有普遍性,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同时,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在认识矛盾时,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时,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45 坚持矛盾观点 认识世界变化 【考情考向】

46

47 【热点点击】   材料一 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确定为咸阳,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历届文化遗产日的主题分别是:“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保护文化遗产 促进科学发展”“文化遗产在我身边”“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48 材料二 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微博的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使世界进入信息新时代。然而,一些人利用网络的便利,频繁地在网页上滚动播发代写代发论文的小广告,一点一点吞噬着互联网的纯净和公信;有一些人在网络虚拟世界里肆意“扔垃圾”“泼脏水”,凭空捏造、传播虚假有害信息,让人们感到互联网不可信、不靠谱。

49 材料三 国信办、公安部等多个部门联合 整治网络谣言,受到广泛关注。有些人为达到 个人目的、非法攫取经济利益而故意造谣传谣, 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因此,必须依法打击这些网络违法行为,维护网络秩序。

50 【命题角度】 1.自2006年至今,历届文化遗产日的主题在不断变化,如何看待文化遗产日主题的变化? 提示:历届文化遗产日主题中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但同时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这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运用矛盾观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认识网络发展中的问题。 提示: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互联网发展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这是主流,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支流。

51 【热点专练】 1.一个小小的鼠标,带着网民走进信息的海洋,开阔了网民的视野,但也为编造网络谣言、代写论文提供了便利。对待互联网,我们应该 (  )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B.看到任何事物都有优点与缺点 C.正确把握主次矛盾 D.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解析】选A。正确对待互联网应分清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52 2.网络时代的谣言如同超级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令人愕然;社会危害之大,让人心惊。但历经谣言,真理才更显珍贵。“历经谣言,真理才更显珍贵”表明 (  )
A.矛盾具有特殊性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在统一中看到对立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解析】选B。谣言与真理是对立统一的双方,“历经谣言,真理才更显珍贵”强调了二者的统一,故B项符合题意,C项与题意相悖;A、D两项与题意无关。

53 3.针对网络乱象,有网友建议将网络实名制推广到互联网的所有领域。请运用矛盾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解析】题目限定范围是矛盾观点,回答时应梳理矛盾观点内容,结合网络实名制进行分析。 答案:(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网络实名制可以有效阻止虚假信息的传播,但也可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

54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分清主流与支流。实行网络实名制虽有弊端,但只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网民的隐私就会得到保护。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网络实名制是大势所趋,但是通过“一刀切”的方式来实现并不现实,应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渐推广。

55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2014·梅州模拟)右边漫画《侵害》,村民说“城里人干净了,我们却受害了”,体现了 (  ) A.辩证否定的“扬弃” B.发展的实质 C.量变与质变辩证统一关系 D.对立统一观点 【解析】选D。漫画的意思是城里干净,村里受害,体现的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故该题选D。

56 2.(2014·黄冈模拟)过分强调文化产业而忽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不少评论家看来是一种“分裂式的改革”。下列选项与“分裂式的改革”的错误不相同的是 (  )
①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②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④知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7 【解析】选C。“分裂式的改革”没有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用片面观点看问题;①④与“分裂式的改革”的错误一致;②③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坚持了两分法、两点论,符合题意。

58 3.(2013·银川模拟)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  )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上与下这两个方面 B.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 D.斗争是相对的,同一是绝对的 【解析】选C。“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生动地说明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C入选;A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不选;D混淆了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特点,不选;B材料未体现。

59 【知识拓展】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公元前470)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他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因为他是在古代希腊哲学家中,第一个用朴素的语言讲出了辩证法的要点的人。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他认为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并提出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著名命题来说明它。 ②他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第一个提出了“逻各斯”的思想。

60 ③他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和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对立分不开的;虽然他自己并没有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这样的命题,但他注意到各种对立面统一的现象,并且提出了“斗争是产生万物的根源”的思想。这些观点使他成为辩证法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61 4.(2014·潍坊模拟)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①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②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普遍联系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 【解析】选B。“无所不能”与“一无所能”、“无所不知”与“一无所知”、“无所不有”与“一无所有”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只能一无所有”,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启示我们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①④正确。②③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63 考点二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5.(2014·马鞍山模拟)根据我国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决定对持续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实行“单独两孩”政策。从辩证法角度,这启示我们要 (  ) ①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4 【解析】选D。题干要求从辩证法角度思考,因而排除②;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调整计生政策,③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

65 6.依据“巴纳姆效应”,人往往具有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星相学”正是钻了“巴纳姆效应”的空子,让部分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掉入“平均描述”的陷阱。这些中学生 (  ) A.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B.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总是相互转化的 D.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

66 【解析】选D。“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实际是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故答案选D。A、B、C三项对中学生掉入“平均描述”陷阱的原因分析错误,应舍去。

67 【知识拓展】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而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就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68 【加固训练】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因稳定而高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金砖国家”,五国发展模式有所不同: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巴西是重要的“原料基地”,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印度是“世界办公室”,南非则是“非洲的资源库”。这一现象 (  ) A.证明了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B.说明了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强调了主次矛盾各有其特点 D.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69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因稳定而高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金砖国家”,体现了它们的共性。五国发展模式有所不同体现了它们的个性。故选D。共性寓于个性之中,B错误。A、C不符合题意。

70 7.(2014·长沙模拟)“一个人如果只去过北京上海,就断言中
国发达,鼓吹中国责任论,肯定会招来质疑;同样,只沉迷于经济 总量、发展速度,或者只盯着拆迁纠纷、食品安全,也很难了解 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这说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  ) ①要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 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准确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1 【解析】选D。题干材料强调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我们认识问题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分清主次,因而①③符合题意;认识事物要把握主要方面而不是主要矛盾,②排除;④与题意无关。

72 8.前几年,深圳某企业集团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和实行多元化经营,大量铺摊设点,收购兼并,什么赚钱干什么,结果造成企业亏损严重,负债累累。经过分析,该集团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过于分散,没有一个主导方向,认识到企业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但是更要讲规模的有效性。从2011年春季开始,该集团明确了主导产品和产业,以抓“大项目”(骨干企业)为突破口,加强了对在建项目的投入和整顿,组建了技术中心和系统工程部,强化了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时,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对于虽然盈利但对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帮助不大的资产或企业,通过合并、股权转让、破产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剥离,缩小管理跨度。近年来,该集团迅速发展。

73 该企业集团在实行多元化经营和规模经营过程中是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的?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分析的方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矛盾分析方法的基本内涵,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找出观点对应的有效信息,具体分析说明即可。

74 答案:(1)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两点论、两分法。该企业集团在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导致严重亏损的情况下,既认识到企业经营规模和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性,又不盲目贪大求全,正确认识了企业经营的规模和多元化经营之间的辩证关系。 (2)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企业集团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对企业资产进行具体分析,全面了解各类资产对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作用,并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合并、股权转让、破产等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盘活了企业资产。

75 (3)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企业发展进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失败面前该集团认识到失败的原因在于企业没有一个主导方向,即忽视了主要矛盾、中心环节。在以后的经营中,该集团注重抓重点,围绕企业的骨干业务,开展多元化经营,做到了两点中有重点。

76

77


Download ppt "第 九 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