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2.1 建筑平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一、建筑平面的组成 主要使用房间 辅助使用房间 使用部分 建筑平面 交通联系部分  结构部分 水平交通 垂直交通 交通联系枢纽部分

2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 (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的合理布置的要求; (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 (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3 辅助房间的设计根据使用设备的数量、布置方式及人体使用所需要的基本尺度来决定;
交通联系部分要求:交通线路简捷明确,联系通行方便;人流畅通,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满足采光通风要求;力求节省交通面积同时考虑空间造型问题。

4 房间平面设计 一、房间面积和形状的确定 1、房间面积 主要取决于功能 面积的组成:家具和设备所占用的面积;
1、房间面积 主要取决于功能 面积的组成:家具和设备所占用的面积; 人们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的面积;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例如:教室 教室的设计首先必须确定容纳人数,根据人数和教学要求安排坐椅及通道,从而推算出所需的基本面积,再根据视距、视角等要求作调整。

5 教室面积的确定

6 2、房间形状 确定房间形状应考虑的因素: (1)使用要求
  房间的使用性质和要求对房间的形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空间中活动的人的分布模式、集聚形态决定了室内家具的排列和组合形式,进而决定了房间界面围合的范围和形态。 另外,某种功能要求特别突出的房间,平面形状就要受这种功能要求的制约。 例如影剧院的观众厅受视线和声学要求常采用如图所示的几种平面形式,中小学建筑中的合班教室出于相同的功能要求,常采用如图所示的几种平面形式。

7 图 观众厅的几种平面形式

8 图 合班教室的几种平面形式

9 2)建筑空间艺术、观感   对于一些强调人的精神功能的建筑,如博物馆、纪念馆、教堂,建筑的空间艺术感染力往往是空间形状构思的首要考虑因素。在设计中就要充分考虑不同形式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提示。见图。 朗香教堂平面形式(柯布西耶)

10

11 (3)结构选型   在设计中要注意各种不同的空间形态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建筑技术手段才能实现,所以不能忽略结构选型对空间形状的影响,因为合理的结构是空间形态得以实现的保证。见右图。 (4)经济美观 图 结构选型与空间形态 (a)湖南湘澧盐矿落地拱散盐仓库外观透视; (b)湖南湘澧盐矿落地拱散盐仓库室内透视

12 3、房间的尺寸 房间尺寸是指房间的开间和进深 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的要求 (2)满足视听的要求
(3)良好的日照、采光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13

14 不同建筑结构的空间尺度

15 日照、采光对房间进深(跨度)尺寸的影响

16 二、门窗的设置 1.门的设置 (1)门的宽度   在建筑设计中门的宽度的主要依据是人流通行量(人流股数,按每股600mm考虑)和是否考虑大型家具设备通行(若≥1200mm可以按照双扇考虑)。如下图所示,门的宽度主要有以下一些尺寸:650mm,750mm,800mm,900mm,1000mm,1200mm,1400 mm,1500mm,1800mm。

17 图 门的宽度与人体尺度

18 门主要有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自动门、旋转门、折叠门和卷帘门,见图。
(2)门的种类  门主要有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自动门、旋转门、折叠门和卷帘门,见图。 其中供残疾人使用的门有自动门、推拉门、平开门和折叠门,不能使用弹簧门和旋转门; 自动门、旋转门不能用作疏散门,在公共建筑中设了旋转门,仍需在两旁设平开的侧门或采用双向开启的弹簧门(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儿童活动场所除外)。见图。

19 图 门的种类

20 图 旋转门与疏散门

21 (4)门的位置设置原则   大空间应均匀布置;小房间应利于家具布置。见图。 (5)门的开启原则   门的开启原则为“外门外开,内门内开,疏散门朝向疏散方向开启”。

22 图 房间可设一个门的条件

23 图 门的位置设置原则

24 2.窗的设置 (1)窗的种类   按照窗的开启方式,窗户可以分为固定窗、平开窗(分内开与外开)、上悬窗、中悬窗、内开下悬窗、立转窗、推拉窗(分水平推拉窗和垂直推拉窗),见图。 (2)窗的面积   良好的室内采光效果主要取决于窗户洞口的面积和位置,窗户洞口的面积一般通过窗地比(窗户洞口的面积与室内使用面积之比)来控制。

25 图 窗的开启方式

26 (3)窗的位置  要求: 窗的位置尽量使墙面完整,便于家具和设备布置; 有利于采光; 有利于通风; 应使立面构图整齐协调。 

27 (a)表明对流通风效果最好,交角通风次之,处理不好则较差; (b)表明在教室靠走道墙上设高窗的必要性
图 门窗位置与室内通风 (a)表明对流通风效果最好,交角通风次之,处理不好则较差; (b)表明在教室靠走道墙上设高窗的必要性

28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就是将建筑平面中的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使用方便、结果合理、提醒简洁、构图完整、造价经济及与环境协调的建筑物。

29 1、使用功能 2、结构类型 3、设备管线 4、建筑体型 平面组合的要求 合理的功能分区:考虑主次关系、内外关系、联系与分隔;
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 3、设备管线 集中布置、上下对齐、方便使用、有利施工、节约管线 4、建筑体型

30 平面组合的形式 (1)走道式   走道式组合主要是通过走道来联系各个房间,其最大特点是使用空间与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分开,这样就可以保证各使用房间的安静和不受干扰。当一幢建筑包含的使用空间具有数量多、房间相似和重复的特点时就可以采用这种组合方式,如宿舍、办公楼、学校教学楼、医院等建筑。 由于使用要求、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走道式建筑分为内走道和外走道(内廊式和外廊式)。

31   内廊式是沿走道两边均安排使用房间,这种组合方式的优点是走道使用率高,交通面积省,保温节能好,比较经济;其缺点是部分房间的朝向差,通风、采光条件相对也较差。内廊式组合较适合于北方建筑。
  单外廊是沿走道一侧安排使用房间,这种组合方式的优点是大部分房间可以取得好的朝向,房间的采光通风条件也较好。其缺点是走廊使用率低,交通面积所占比例大,建筑热稳定性差,不利于保温节能,经济性差。

32 图 走道式组合

33 (2)穿套式   在建筑中需要先穿过一个使用空间才能进入另一个使用空间的现象称为穿套。穿套式组合把各个使用空间直接衔接在一起而形成整体,从而省略了专供联系用的交通空间。

34

35 (3)大厅式   大厅式指通过大厅(一种交通枢纽空间)形成空间的核心来联系各个房间。这种组合方式的特点是大厅成为大量人流的集散中心,通过它既可以把人流分散到各主要使用空间,又可以把各主要使用空间的人流汇集到这个中心,从而使大厅成为整个建筑的交通联系中枢。一幢建筑视其规模大小可以有一个或几个中枢。这种组合方式适合于有大量人流集散的公共建筑,如博物馆、火车站、图书馆、航空站等。见图。

36 图 大厅式组合

37 (4)单元式   以楼梯来联系各个使用房间,形成各基本单元,再由相同或不同的基本单元相接形成一幢建筑,各个单元之间既可以联系也可以完全隔离。这种组合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空间集中、紧凑,易于保持安静和不受干扰,因而最适合于住宅建筑,在幼儿园、公寓式办公建筑中也经常使用。单元式组合见图。

38 图 单元式组合

39 (5)混合式组合   由于建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除少数建筑由于功能比较单一而只需要采用一种类型的空间组合形式外,绝大多数建筑都必须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空间组合形式。但在使用混合式组合时一定要注意,必须突出某一种空间组合类型,以防空间组合混杂,不分主次,影响建筑的空间艺术性。例如某艺术活动中心如图所示,建筑各使用房间首先是围绕一个中庭空间进行布置,在画室部分又采用了走廊式空间组合方式,主次分明,脉络清晰。

40 图 混合式组合

41 二、建筑平面图的识读 建筑平面图的形成与用途
形成——假想用一水平的剖切面沿着房屋门窗洞口的位置,将房屋水平切开,移走上部分,作出切面以下的水平投影图。 用途——施工放线、砌筑墙体、安装门窗、室内装修、安装设备、编制预算、施工备料等的重要依据。

42 主要内容和识读方法 1、看图名、比例 2、看图中定位轴线编号及其间距 3、看房屋平面形状和内部墙的分隔情况 4、看平面图的各部分尺寸P17 5、看楼地面标高 6、看门窗的位置、编号和数量P18

43 2.2 建筑立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建筑立面是表示房屋四周的外部形象,由门窗、墙面、梁柱(外露)、阳台、雨篷、檐口、勒脚、台阶、花饰等组成。   建筑立面设计就是恰当地运用形式美的规律,确定这些组成部分的形状、尺度、比例、排列方式、材料和色彩等,使之与总体协调,与内容统一,与内部空间相呼应,它是建筑体型设计的进一步深化。

44 一、立面设计的主要任务 恰当地确定立面中各个组成部分和构件的比例、尺度、韵律、对比等手法,设计出体型完整、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建筑立面

45   建筑立面设计的步骤: 首先是根据初步确定的房屋内部空间组合的平、剖面关系,考虑建筑整体的几个立面之间的统一,相邻立面间的连接和协调; 然后着重分析各个立面上墙面的处理,门窗的调整安排; 最后对入口门廊、建筑装饰等进行重点及细部处理。

46 立面个性的表达   建筑立面个性的表达是立面设计的首要问题,也是立面设计构思和立意的过程。   建筑类型不同,使用功能不同,建筑立面个性的表达也不同。但同一类型的公共建筑的立面表达又由于地域、场所、气候、文化、历史等条件不同,其立面个性也会千差万别。

47 (1)博览建筑立面个性的表达   实墙占用面积大,这是因为博览建筑的陈列厅需要尽可能多的完整墙面以展示陈列品。除此之外,展厅需要隔绝外界某些不利因素的干扰,如空气污染、阳光直射、噪声影响、温度变化以及防盗等,只有封闭的空间才能满足各种技术和安全要求。 因此,在立面上强调实体墙的比重和采光窗特殊装置来表达博览建筑强烈的立面个性(下图)。

48 博览建筑的立面个性

49 (2)交通建筑立面个性的表达   从功能需要考虑,交通建筑应有宽敞、高大的候车场所或候机大厅等,因此,建筑立面个性应综合反映流畅、便捷、明快,并有显示时间的时钟标志等(图)。 

50 交通建筑的立面个性特征

51 (3)幼儿园建筑立面个性的表达   幼儿园建筑立面有别于成人建筑的形象,在尺度、色彩、细部处理等方面都要体现童心的立面个性特征(图)。

52 幼儿园建筑的立面个性特征

53 立面轮廓的推敲 立面轮廓是立面形式的外沿,是体现建筑性格、风格的重要内容。如何处理立面轮廓线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立面轮廓是立面形式的外沿,是体现建筑性格、风格的重要内容。如何处理立面轮廓线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空间内容  不同的空间内容,其空间形态大小也不同,反映在立面轮廓上自然会有起伏变化。在不违背空间内容的条件下,立面轮廓也可反作用于空间内容,创造新的立面轮廓形象。如传统影剧院侧立面的轮廓线,按功能空间三大块所反映的立面如图所示,如果把舞台与观众厅在体型上合二为一,则立面轮廓是另一种新感觉(图)。

54 (a)传统影剧院立面轮廓;(b)观众厅与舞台连成一体的立面轮廓
图 影剧院侧立面轮廓 (a)传统影剧院立面轮廓;(b)观众厅与舞台连成一体的立面轮廓 Back

55   (2)空间组合 一幢建筑若空间组合是向竖向发展,则立面轮廓呈高耸形象;若空间组合是向横向发展,则立面轮廓呈舒展形象;若两个方向都发展,则产生对比的轮廓效果。如图所示。
  (3)结构形式 不同结构形式有各自的空间形态,因而也会产生特有的立面轮廓线。 木结构建筑勾画出优美动人的轮廓线; 折板、筒壳结构以连续构件单元的组合表达出韵律强的轮廓线; 球顶以它庞大突出的体块展现完美无缺的轮廓线; 悬索结构则显示自然流畅的轮廓线; 刚架结构以强劲力度的折线变化来表达轮廓线等(图)。

56   (4)屋顶  由于以天空为背景,其外轮廓线显得格外醒目深刻。一般来讲,古代建筑屋顶常为坡顶,屋顶在立面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其轮廓线较复杂。现代建筑屋顶大多为平顶,轮廓线较为简洁,如图所示。

57 图 不同方向进行空间组合产生的立面轮廓效果 (a)竖向组合;(b)横向组合;(c)横竖两方向组合
图 不同方向进行空间组合产生的立面轮廓效果 (a)竖向组合;(b)横向组合;(c)横竖两方向组合 Back

58 (a)木结构;(b)折板结构;(c)球顶结构;(d)筒壳结构; (e)悬索结构; (f)刚架结构;(g)拱结构;(h)双曲扁壳结构
Back 图 不同结构形式对立面轮廓的影响 (a)木结构;(b)折板结构;(c)球顶结构;(d)筒壳结构; (e)悬索结构; (f)刚架结构;(g)拱结构;(h)双曲扁壳结构

59 Back 图 不同屋顶形式对立面轮廓的影响

60 立面比例的推敲 立面比例是指立面整体和立面各构成要素自身的度量关系以及相互间的相对度量关系。
  立面比例是指立面整体和立面各构成要素自身的度量关系以及相互间的相对度量关系。   (1)立面整体比例的把握多数呈两种趋向:横向发展的舒展比例,即立面长度尺寸大于高度尺寸,表达建筑亲切明快的个性;竖向发展的高耸比例,即立面高度尺寸大于长度尺寸,表达建筑庄严崇高的个性。但有些建筑由于规模较大,高度又受限制,立面比例会显得过于偏长,此时,要采取缩短建筑长度调整平面或将平面转折的方法来改善建筑立面比例。

61  (2)立面各构成要素的比例推敲存在于立面各组成部分之间、各构件之间以及构件本身的高宽等比例要求。
在通常情况下,立面的整体比例与局部比例间的协调问题是立面比例处理的关键内容。如图展厅立面由梯形、三角形和长方形有机结合而成,各组成部分的恰当比例使整体建筑具有良好的统一感和均衡感。

62 图   建筑立面中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Back

63 立面虚实的推敲   立面的虚是指行为或视线可以通过或穿透的部分,如空廊、架空层、洞口、玻璃面等。   立面的实是指行为与视线不能通过或穿透的部分,如墙、柱等。   在立面设计中,要巧妙地处理好虚实关系,以取得生动的立面效果。

64   (1)虚实对比  在立面设计中,分清各个立面的虚实对比关系,就是要确定哪个面以实为主,哪个面以虚为主。“虚”多“实”少,建筑显得轻盈;“实”多“虚”少,建筑显得厚重。考虑建筑物的日照、通风、采光的需求,一般南立面基本上以虚为主,北立面及东、西立面基本上以实为主。对于有景观要求的建筑,将面向景观的立面处理成虚面,而背向景观的立面可以处理成以实为主(图)。

65   (2)虚实穿插  在立面设计中,虚实部分相互渗透,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称为虚实穿插。在虚立面中,利用结构柱、局部实墙面、装饰性符号等对虚面进行分割性点缀,以求虚中有实;在实立面中,可以利用窗洞以及面的凹凸所产生的阴影打破以实为主的沉闷感。如图所示。

66 (a)以实为主的效果;(b)以虚为主的效果
Back 图  立面虚实对比的效果 (a)以实为主的效果;(b)以虚为主的效果

67 Back 图 立面虚实穿插的效果

68 立面墙面的推敲 墙面的推敲主要表现在墙面线条和墙面凹凸两个方面。 (1)墙面线条
  墙面的推敲主要表现在墙面线条和墙面凹凸两个方面。 (1)墙面线条   立面上客观存在的柱边线、墙面线、窗框线、檐口线等可以丰富立面的形象,通过良好的线条组织,可以使立面的主题更加突出。不同的线条组织可产生不同的观感效果。从形式上看,粗犷宽厚、刚直有力的线条使建筑物显得庄重,光滑纤细的线条使建筑物显得轻巧、秀丽,生动活泼;从方向上看,垂直线有挺拔、庄重、高耸的气氛,水平线有舒展、平静、亲切感,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混合划分可使立面具有图画效果(图)。

69 (2)墙面凹凸   墙面凹凸变化是利用立面的凸出部分(如阳台、雨篷、楼梯间)与凹入部分(如门洞、凹廊)有规律的变化,取得生动的光影效果,从而获得立体感和雕塑感(图)。  凸窗、挑阳台、挑外廊是以墙面加法使立面获得丰富感的有效手段。只是这些突出部分在立面构图上需要精心组织,以避免紊乱。凹阳台、凹廊、空透洞口等是以墙面减法打破立面的平淡感,起到丰富立面的作用。 

70 图  墙面线条的组织 Back

71 图  立面凹凸变化的光影效果 Back

72 色彩、质感及细部的推敲 (1)色彩、质感的利用 借用建筑材料固有的色彩,烘托建筑的艺术气氛,是建筑立面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法。 ①色彩
  借用建筑材料固有的色彩,烘托建筑的艺术气氛,是建筑立面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法。 ①色彩   色彩是构成一个建筑物外观乃至整个建筑环境的重要因素。色彩的选择不仅应考虑到建筑的性格、体型与尺度,也应为多数人所接受,还应满足建筑艺术和规划的要求。

73   以浅色为主的立面使人感到清新、明快;以深色为主的立面多使人感到端庄、稳重;红、橙、黄等暖色趋于热烈、兴奋;青、蓝、绿等冷色多用于表现宁静、淡雅。

74 处理建筑色彩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本色调的选择 二是建筑色彩的构图,即色彩的配置 立面色彩处理应考虑如下因素:
(1)色彩处理要注意统一与变化 (2)色彩运用应符合建筑性格 (3)色彩运用要与环境有机结合

75 ②质感   立面上饰面质感主要取决于所用的材料及装修方法。同样的材料采用不同的装修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质感,如聚合物水泥砂浆分别采用抹光、弹涂、拉毛所获得的质感效果是不同的。不同的材料,其质感表现不同,如铝板和玻璃墙光滑细腻、新颖轻快,砖石与粗糙的混凝土墙面则显得质朴厚重,富有力度感。选择饰面质感时,不仅要看它本身装饰效果如何,而且还要结合具体建筑的体型、体量、立面风格一并考虑。

76 (2)细部处理   细部处理是对建筑物立面上体量小或在近处才能看清的构件与部位(如凹凸线脚、窗框、窗台、台阶、栏杆、雨篷、檐口及遮阳板等)进行细致的加工装饰和必要的点缀,使立面形象更加完美、生动(下图)。 图 檐口细部的处理

77 三、建筑立面图的识读 建筑立面图的形成和用途 形成——是在与建筑物立面平行的投影面上所作的正投影图。
用途——主要表达建筑物的外形和外貌,立面各部分配件的形状和相互关系(门窗洞口、雨蓬、檐口、窗台等在高度方向的定位)和立面装饰要求及构造做法。

78 立面图的内容与识读方法 1、看图名、比例 2、看房屋立面的外形、门窗、檐口、阳台、台阶等形状及位置 3、看立面图中的标高尺寸 4、看房屋外墙表面装修做法和分格线

79 2.3 建筑剖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一、剖面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1、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各部分的高度 2、确定建筑的层数
3、分析建筑空间组合和利用 4、解决采光、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及选择建筑构造方案 5、选择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方案

80 二、房间的高度和确定因素 层高——该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净高——楼地面到楼板或板下凸出物的底面的垂直距离 影响净高的因素:
1、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的要求 2、采光、通风的要求 3、结构高度及其布置方式的影响 4、建筑经济技术条件 5、室内空间比例

81 图   室内净高的确定

82   建筑的层高

83 三、建筑剖面图的识读 1、建筑剖面图的形成和用途
形成——建筑剖面图是统用一假想的垂直剖切面将房屋剖开,移去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房屋部分,作出剩余部分房屋的正投影图。 用途——表示房屋的内部结构、分层情况、各层高度、楼面和底面的构造以及各配件在垂直方向上的相互关系。

84 2、建筑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及数量 位置——通常选在通过楼梯间、门窗洞口等部位,多为横向剖切 数量——1个到多个

85 3、建筑剖面图的内容及识读方法 1、看图名、比例 2、看房屋内部的构造、结构形式和所用建筑材料等内容 3、看房屋各部位竖向尺寸 4、看楼地面、屋面的构造

86

87


Download ppt "第二章 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