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1 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 2.掌握孔子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1 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 2.掌握孔子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第 1 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 2.掌握孔子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3 追求礼乐的一生

4 孔子五十二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中都地方的最高长官),只一年时间,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远近各国听到这消息,都來参观,並且向他请教。
第二年,他被升为司空,专管全国建設。不久調任司寇,相当于现代的法院院长。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以后再也没有为官。 着官服的孔子

5 孔子一生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少年求礼 (前551-前479)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一生的总结。

6 孔子的思想

7 [结合课文,解决问题] 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注:等],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中庸》
子曰:仁者,爱人。 ——《学而》 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注:等],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中庸》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倍,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学而》 讨论:你如何理解 “仁”?

8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明确提出,“仁”即“爱人” ,并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其所谓“德”,就是“仁”的精神体现。子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 五者的出发点,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 关心和体谅上。

9 “仁”的终极目的在于“克已复礼”, 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要求,这就算有了仁德。
思考: 礼与仁有什么关系? “仁”的终极目的在于“克已复礼”, 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要求,这就算有了仁德。 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就可得到缓和,人民也因受到恩惠而消除其反抗斗争。

10 孔 子 的 教 育 思 想 孔子办私学 有教无类

11 孔子杏坛讲学

12 论语

13

14 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教学对象: 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
“成人”——成“君子”(造就仁人君子)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 《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当仁不让于师”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15 (1)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16 对后世的影响

17 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1.思想政治方面 2.教育方面 3.国际地位

18 冰火两重天 ---近代以来孔子的地位 1.维新先师 2.打倒孔家店 3.批林批孔 4.现代化的传统文化代表

19 在封建社会,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因而得到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得到“独尊”地位。
中国历史上,孔子一再被“神化”,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孔子又被“鬼化”。你认为这是为什么?想一想孔子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还是兼而有之? 在封建社会,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因而得到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得到“独尊”地位。 新文化运动时期,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企图恢复帝制,遭到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强烈反对,掀起新文化运动。 “文革”时期,“四人帮”反对周恩来总理解放老干部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的努力,借“批林批孔”来影射周总理。 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巨大。如中国人良好的道德观念、重视教育的思想等。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孔子对中国文化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

20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 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 方早两千多年。”……
(2004年上海高考)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 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 方早两千多年。”…… 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 甲、乙、丙三种说法的 理解。(6分) 孔子像

21 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这种学说包含了“民本”思想,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着本质不同。


Download ppt "第 1 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 2.掌握孔子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