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复习目标: 1、积累本单元中相关的实词、虚词与句式等文言知识;积累有关“建构精神家园”的作文素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复习目标: 1、积累本单元中相关的实词、虚词与句式等文言知识;积累有关“建构精神家园”的作文素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复习目标: 1、积累本单元中相关的实词、虚词与句式等文言知识;积累有关“建构精神家园”的作文素材
2、①把握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规律,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②灵活运用课内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3、学习本单元主人公在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忍辱践志的生死观;试着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2 必修四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复习课

3 复习目标: 1、积累本单元中相关的实词、虚词与句式等文言知识;积累有关“建构精神家园”的作文素材
2、①把握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规律,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②灵活运用课内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3、学习本单元主人公在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忍辱践志的生死观;试着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4 课前案完成情况评价 优秀个人: 陈景丽、杜亚男、孙少华、阴祖广、王金悦、胡梦晓、张欢、王宗鑫 优秀小组:二组、三组、五组

5 一、回顾复习 检查背诵《报任安书》: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思垂空文以自见”

6 单元综述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回复好朋友任安的回信。在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  《富有的是精神》是谢冕先生在北大中文系1997年迎新会上的演讲词,面对刚刚踏上北大这块圣地的莘莘学子,谢先生谆谆告诫;要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广泛地学习,语重心长。激励北大学子安贫乐道,不畏惧物质的贫乏,而应做精神的强者。

7 《苏武传》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西西弗的神话》 这是法国作家加缪写的一篇哲学随笔。西西弗是荒诞英雄,他超越了自己的命运,他比他推的石头更坚强。本文教会了我们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状况要直面生活中的痛苦与挫折,努力的与命运抗争。

8 二、合作探究 内容: 学案 “合作探究” 题目。 要求: 1、先一对一讨论,再组内交叉讨论做题时出现的问题。
2、由小组长主持跨层交流,整合智慧,达成共识。 目标:参与积极,讨论高效,尽最大努力将问题全部解决. B、C层同学组织整理答案;A层同学提升扩展,总结规律方法。

9 展示安排: 展示内容 展示组 2组B② 4组B① 自由 展示方式 展示同学展示 探究1 探究2:⑴ 探究2:⑵ 探究2:⑶ 探究2:⑷
口头展示 后黑板  后黑板 要求: 书写认真,作答规范,表述简洁准确。 目标: 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 立体任务: 展示同学展示 非展示同学继续讨论并整理探究成果,准备补充质疑。

10 点评安排: 点评内容 探究2:⑴⑵ 探究2:⑶⑷ 点评组 1组A② 2组A② 要求:
落落大方,声音洪亮;辨析对错,总结规律;上下互动,质疑辩难。最后点评书写质量,为督促同学练字。 目标: 点出精彩,评出激情! 立体任务: 其他同学用心听,动手记,动脑思考勇于质疑,提升自己。

11 精讲点拨 以:教以慎于接物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 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曼辞以自饰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介词 用 介词 用 表目的 来 表目的 来 表目的 来 表目的 来 因为 因为

12 而: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退而论书策 表转折 表转折 表转折 表转折 表转折 表承接 表承接 表承接

13 探究一: 2005-2014年高考考查情况统计“以”的用法和意义(考查72次)
表结果,以致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2014安徽 修饰关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2012江西, 表目的,来 连词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2011江西,2007上海 表并列,并且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005北京 修饰关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2012上海 是以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报仁安书》)

14 探究一: “以”的用法和意义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报任安书》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介词
省略“之” 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报任安书》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介词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15 探究一: 2005-2014年高考“而”的用法和意义(45次) 连词 并列关系 递进关系 承接关系 转折关系 修饰关系 假设关系
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2013天津) 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2007山东) 承接关系 连词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2014江西) 转折关系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2011山东) 修饰关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2012上海 假设关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诗经》)

16 近六年山东高考出现的文言虚词 2009 且 而 以 者 2010 之 于 其 2011 则 2012 乎 为 2013 因 乃 2014 与

17 1、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侮辱先人
探究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文言文现象 1、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侮辱先人 被动句主要形式: 一、用介词“于” 表被动。 二、用“见”“见……于……”表被动。 三、用“为”“为……所……”表被动。 四、用介词“被”表被动。 五、意念被动。

18 无乃……乎(与),得无……乎,得无……耶
探究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文言文现象 固定句式 2、无乃与仆私心剌谬 乎 ? 译文:岂不是与我的内心相违背吗? 无乃……乎(与),得无……乎,得无……耶 译为“恐怕……吧” “莫非……吧” “该不会 ……吧” 相关固定句式见《创新设计》P134页——P135页

19 定语后置句 3、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定语后置
探究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句 3、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定语后置 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情况下定语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

20 省略句 使牧羝→→使之牧羝 省略句 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情况下省略的成分都应补充翻译出来 4、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探究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文言文现象 省略句 4、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使牧羝→→使之牧羝 省略句 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情况下省略的成分都应补充翻译出来

21 总结:通过翻译以上句子,你觉得以后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法:留 换 补 删 调 翻译突破采分点的方法:重要实词、重要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结构

22 三、当堂达标 以“富有的是精神”为话题,以司马迁、苏武、西西弗为例子写一则作文片段,观点鲜明,200字左右

23

24

25

26

27 赏析美文: 【司马迁】 这样的牢狱之灾,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选择……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滚动的痛苦和无奈,有谁能体会到你内心所翻腾的屈辱和泪水?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你,司马迁,就是一个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躯体,铸就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魂魄——屈辱非但没有消灭一个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伟大!

28 【苏 武】 生无所息,是一份坚忍一份执着。奋发图强,乐以忘忧,或许有些无奈,煮灯黄卷,宵衣旰食,或许有些寂寥,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或许有些孤独。但是,我们的追求,是治国平天下。于是我看见苏武,比大漠还要古老的汉使,守望着他的高原,大漠的风雕刻出手掌的龟裂,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双鬓,草原上的树孤独地守望着自由,鹰群年复一年地画出亘古的弧线,我听不见他的哀叹,只看见光滑而秃的汉节,是的,它在诉说着尊严、自由与气节,于是我懂得,生无所息不仅是生活态度,更是生命流淌的血液。

29 【西西弗】 西西弗推石上山,必须面对巨石的“滚落”,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西西弗斯,有太多的东西无法逃避,也不可逃避。活着,就必须有所担当。就像西西弗明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是仍然在不懈地推动着巨石。不必悲伤,无需抱怨。担当责任,承担苦难,心甘情愿,不计得失。正是勇敢的担当,定义了生存的意志,见证了精神的魅力。

30 素材小窍门: 1、关注课内,积累材料; 2、理解话题含义,选准角度; 3、为我所用,证明观点。

31 小结: 材不在多 会用则灵

32 作业: 素材积累:要善于运用课文素材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将以上这段话分别运用到下列三则作文片段中去(200字左右) 1、生活中,有许多疑问,有人好问,有人不好问,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6四川卷 2、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2006全国卷 3、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以“读”字为题写一篇作文。2006安徽卷

33 再见


Download ppt "复习目标: 1、积累本单元中相关的实词、虚词与句式等文言知识;积累有关“建构精神家园”的作文素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