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運動與全人福祉 預防與戰勝心臟血管疾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運動與全人福祉 預防與戰勝心臟血管疾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運動與全人福祉 預防與戰勝心臟血管疾病

2 心臟血管疾病之流行病學綜觀 心臟血管疾病:佔我國十大死因第二位,僅次於癌症。
大多數死亡個案是心因性猝死,即在症狀出現之初或症狀的短時間內心跳驟然停止,多導因於冠狀動脈心臟病 一旦有過急性心臟病發作,其發作及死亡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1.5倍 心臟血管系統疾病對個人、家庭、社會及國家經濟都會帶來極大衝擊

3 心臟血管疾病之流行病學綜觀 預防心臟血管疾病最佳的方法是減少日常生活中的危險因子,例如: 控制高血壓 維持理想體重 減少鈉的攝取 規律運動
戒菸 改變生活型態降低壓力

4

5 心臟血管疾病之流行病學綜觀 降低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的攝取 監測血中脂肪與膽固醇濃度 調整飲食以預防血管阻塞之風險

6

7

8

9 心臟的解剖學 心臟:錐狀的肌肉性器官,大小約為一個拳頭,位於兩肺間的胸廓內,在椎骨前及胸骨後,心臟的心尖斜向左方,約2/3位於身體左側

10

11 心臟的解剖學 圍心膜:心臟位於圍心膜所形成的囊內。 纖維心包膜:心臟基部貼於血管及貼於胸廓的胸骨壁及下方貼於橫膈的一層纖維性結締組織。
壁層心包膜:藉由心包腔和心外膜(臟層心包膜)分開。產生心包液潤滑自身,心跳時降低摩擦。 心外膜:心臟壁的一部份,具有兩層。 心肌層:由心肌組成,是心臟壁最厚的部份。 心內膜:由單層扁皮上皮形成的內皮,內襯於心臟和血管,避免血液不必要的凝固。

12

13 心臟的解剖學 心臟的腔室:左和右心房位於左和右心室之上。心房比心室小且壁薄。心房內部被心房間隔所隔開;心室內部被心室間隔所隔開。
右心房:有三個大開口,上腔靜脈由上方進入,下腔靜脈則在後面由下方進入。右心房和右心室間的三尖瓣可避免血液回流。冠狀竇開口於三尖瓣和下腔靜脈間,為一條由心壁帶出缺氧血的靜脈。

14 心臟的解剖學 右心室:壁上含有圓錐狀的乳頭狀肌,由乳頭狀肌而來的腱索貼於三尖瓣瓣尖,腱索可於右心室收縮時避免瓣尖倒轉。肺動脈離開右心室,開口處有肺動脈半月瓣,避免血液回流。 左心房:比右心房小,壁較厚。四條肺靜脈進入會進入左心房。開口皆無瓣膜。二尖瓣位於左心室和左心房間

15

16 心臟的解剖學 左心室:左心室的腔為卵圓形,右心室則為新月形,左心室的腔較小,壁較厚。乳頭狀肌和腱索可避免收縮時二尖瓣反轉回左心房。主動脈離開左心室的開口處有主動脈半月瓣,主動脈半月瓣的開口附近是冠狀動脈的開口,這是位於心臟上提供營養的血管。

17

18

19 雙重幫浦 心臟的右側將缺氧血(二氧化碳高)送到肺臟,左側將充氧血送到全身各處。血液實際上是在兩個迴路內流動:
由心臟到肺臟再回到心臟。 由心臟到身體再回到心臟。 心臟的右側是第一個迴路的幫浦,左側則是負責第二個迴路的幫浦。 左心室因需將血液壓送至全身,故其壁較右心室厚。

20 心臟內血液的路線 血液由上和下腔靜脈這兩條全身最大這兩條全身最大的靜脈進入右心房,右心房收縮可強迫血液經三尖瓣進入右心室,右心室將血液經由肺動脈半月瓣進入肺動脈幹,肺動脈幹再分成肺動脈,將血液帶到肺臟。 血液由肺臟經由肺靜脈進入左心房,左心房收縮使血液經由二尖瓣進入左心室,經由主動脈半月瓣進入主動脈,將血液送至全身。 缺氧血不會和充氧血混合,血液進入心臟左側前一定先通過肺臟。

21 心跳 可將血液送出心室。 心動容量:每次心跳被心室壓縮出去的血量。 心輸出量:心室每分鐘所壓縮出去的血量,約為5公升。

22 心週期 心收縮:心肌的收縮。 心舒張:心肌的鬆弛。 心跳可分為三個時期:心房收縮,心室收縮,心房和心室舒張。

23

24 心臟傳導系統 特化心肌纖維具有肌肉性和神經性兩種特徵。 心跳是內生性的,毋需外在神經刺激而自行跳動。
竇房結:亦稱為節律器,位於右心房後壁,可以引發心跳,使心房收縮。。 房室結:位於右心房壁上,可接受竇房結傳入的刺激。 房室束:房室結將刺激傳入,可分為左及右束分支,這些分支發出使心室收縮的蒲金氏纖維。 收縮起始於心尖並移往心臟基部,即血管所在之處。 心電圖:心週期期間所記錄到的變化。

25 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

26 心臟血管疾病的種類 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
泛指動脈壁增厚、變硬是動脈硬化的一種。通常動脈粥狀硬化會損害冠狀動脈造成冠狀動脈疾病 脂肪物質、膽固醇、細胞代謝產物、鈣和纖維蛋白在動脈內膜沉積形成斑 早期形成論:剛開始斑會在「損傷反應」中逐漸形成,並聚集到受損的部位

27

28

29 心臟血管疾病的種類 高血壓的脈衝、血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濃度增高、抽菸是造成動脈受損的主因
發炎的危險因子:目前普遍將動脈粥狀硬化視為一種發炎反應 X症候群:代謝症候群的舊稱,是現代人一種生活與飲食之下的新產物,特徵是發生血脂異常、血中胰島素增加、肥胖、高血壓的四合一現象,會帶來極高的動脈硬化危險以高死亡率

30 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MI)或心臟病發作(heart attack)即是心臟的某些部位缺乏正常血液供應,通常是因為冠狀動脈栓塞(coronary thrombosis) 心絞痛(angina pectoris)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和其他循環性的受損使心肌氧氣供應減少,及所謂缺血(ischemia)。一但有缺血情形通常會伴隨心絞痛(angina pectoris)或胸痛

31

32

33 冠狀動脈疾病 >75歲老人中 , 佔 > 50% 症狀: 胸口不適,壓迫感 ( 女性症狀發生較男性症狀 發生晚15-20年 )
診斷: 心電圖,超音波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導管攝影 檢查 治療: (1) 抗心痛藥物, 改變生活方式, 調整飲食,減 少脂肪攝取, 控制體重,運動,戒煙 (2) 停經後婦女→激素替代療法

34

35

36 心肌缺血心絞痛 症狀: 胸悶,呼吸急促, 盜汗, 心悸, 疲憊 診斷: 同冠狀動脈疾病 治療: 是一種警訊號 →心肌缺血
(1) 改變生活方式, 調整飲食,減少脂肪攝取, 控制體重, 運動, 戒煙. (2) ASPIRIN 預防中風, ↓老年癡呆, 結腸癌, 乳癌, 前列腺癌

37

38 心肌梗塞 由於心臟動脈變窄,部分粥狀硬化物破裂處形成血塊 →血流中斷→心肌受損(嚴重度=受損面積) 發生率: 年輕—男 > 女 3倍;
老人 >65 歲---1:1 症狀:

39 診斷: 血液檢查, 心電圖,放射線同位素掃描檢查, 陽離子放射斷層攝影, 核子共振顯像,心臟超音波,經食道超音波 治療:

40 積極面對心臟疾病 醫療以外, 改變生活,飲食, 樂觀面對!!

41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42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血管成形術

43 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

44 心律不整(arrhythmia) 不規則的心跳速率
當心臟纖維顫動時呈現多發性節律點之顫動型態的心跳,造成血液無法完全地由心臟血管系統供應到身體末梢,可能致死 過量的咖啡因或尼古丁均可能引發心律不整

45 不規則心跳(心律不整) 不規則心跳由其發生部位和快滿界定 正常成人之心跳60-80/分鐘
< 60/分鐘→竇性心博過緩→起源於心房之竇房結 >100/分鐘→心房心博過速→起源於心房

46 充血性心衰竭 指心肌病變或心臟腔室過度負 荷,使心臟無法有效地將足夠的 血液正常灌注到全身各處。 大部分患者以利尿劑(diuretics) 治療

47

48 充血性心臟衰竭 心臟輸出血量不夠而無法滿足身體續求時稱之 65-74歲患者---45-54歲患者6倍
原因: (1)心臟病發--冠狀動脈疾病,心瓣膜疾 病,心律不整, 高血壓 (2) 緊張,肥胖, 感染, 貧血, 肺臟疾病 機轉: 非心臟收縮功能不良引起, 而是心臟舒張 功能異常導致

49

50 充血性心臟衰竭 症狀: 診斷: 治療: (1) 住院 (2)氧氣 (3) 藥物治療如毛地黃, 利尿劑, 血管擴張
呼吸短促, 咳嗽, 踝關節水腫, 夜間頻尿, 出汗, 疲憊, 嗜眠, 神智不清 診斷: 身體檢查, 胸部X-光, 心電圖, 杜普勒超音波. 放射顯核 子掃描 治療: (1) 住院 (2)氧氣 (3) 藥物治療如毛地黃, 利尿劑, 血管擴張 劑如 Nitrates,血管緊縮素轉換酶抑制劑如 Captopril, Enalapril

51

52 先天性和風濕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 發生率:1/125(兒童) 罹病程度:從輕微瓣膜不正常產生心雜音,到嚴重的僅能以手術矯正 遺傳有關

53 先天性和風濕性心臟病 風溼性心臟病 導因於風濕熱,屬發炎性疾病 影響結締組織,尤其是心臟、關節、腦部或皮膚
亦可能起因於未完全治癒的喉部鏈球菌感染

54 先天性心臟疾病---心房中隔缺損 症狀: 診斷: 治療: 嚴重者胸部不適, 心律不整, 咳嗽, 呼吸短促
胸部X-光, 心電圖, 心臟超音波.放射顯像核子 掃描 治療: 藥物治療如血管擴張劑,血管緊縮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 拔牙需使用抗生素 外科手術(修補小孔)

55 中風 又稱腦血管意外。中風可能導因於血栓(thrombus)、栓子(embolus)或動脈瘤(aneurysm)等血管管壁脆弱處
暫時性缺血性發作:中風前兆 導致腦細胞死亡,為不可逆或細胞無法再生的傷害 造成言語困難、記憶喪失、運動及感覺障礙等症狀

56 降低您的心臟血管疾病風險 每100萬人中, 每年>1/3人因心臟疾病逝世,只要治療得當, 即可若無其事的過活

57 您可以控制的危險因子 戒菸 減少脂肪或膽固醇攝取 降低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 監測膽固醇濃度 改變生活型態
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取 減輕體重

58 改變其他飲食習慣 開始培養或保持運動習慣 控制糖尿病 控制血壓 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 續發性高血壓 壓力管理

59

60 無法掌控的危險因子 遺傳:有家族史者,危險性顯著增高 年齡:危險性隨年齡增加而增加 性別: 種族:非裔美國人罹患心臟疾病的危險性 高於白人
進入老年期前,男性的心臟血管疾病危險性高 女性35歲前罹患心臟血管的危險性相當低,停經後會增加其心臟血管疾病之風險 種族:非裔美國人罹患心臟疾病的危險性 高於白人

61 女性與心臟血管疾病 女性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 動情激素 女性對心臟疾病的忽略 荷爾蒙補充治療
執行健康照護時,通常注重女性的生殖系統勝於女性的整體健康 傾向於視男性心臟疾病為一個嚴重問題 女性比男性較容易拒絕檢查 發作的診斷延遲

62 女性與心臟血管疾病 胸痛上的主訴更形複雜 女性對治療不積極 年齡愈大,同時罹患其他疾病的機率愈高
女性的冠狀動脈通常比男性小,外科手術或診斷程序的技術較困難 女性罹患心肌梗塞後,其心絞痛和心臟衰竭的發生率較高

63 對抗心臟疾病的新武器 心臟疾病診斷疾病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 -血管攝影術(angiography)
-正子放射性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can;PET scan) -核子影像檢查(radionuclide imaging) -核磁共振攝影術(Magnetic resonance;MRI or NMR) -數位心臟血管攝影術(Digital cardiac angiography;DCA or DSA)

64 血管成形術與繞道手術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oronary bypass surgery)
血管形成術(angioplasty):氣球擴張術,有時合併使用血管支架(stenting)

65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66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血管成形術

67 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

68 阿斯匹靈與心臟疾病的作用 使用少量的Aspirin(每天或每隔一天325毫克),其抗血小板凝集作用有益於心臟疾病患者
建議作為沒有心臟疾病症狀者的預防措施 會產生腸胃道不耐受性及血液凝固障礙

69 血栓溶解劑 TPA:溶解血塊,恢復血流,減少因缺血導致的組織壞死 心臟疾病發作之最初1~3小時內使用,並應絕對臥床休息

70 心臟復健 醫師開立處方進行心臟復健(包括運動訓練和適當的營養與心臟血管疾病風險之健康教育課程) 增加體力與耐力,且可復原較快
體重過重者應在合格的健康專業人員的監督下進行

71 對個人的建議與明智的行為 瞭解病人的權益 平時對手術同意書、志願書、永久代理人、器官捐贈及其他法律途徑議題充分了解
要求不同的診斷方式,或尋求第二種意見 作親友的代言人 檢視健康照護所提供的醫療處置 體恤照護提供者 善待病人

72 對個人的建議與明智的行為 適當的飲食習慣 正確的運動型態 良好的壓力管理 積極注意可疑的症狀 其他的生活型態改變


Download ppt "運動與全人福祉 預防與戰勝心臟血管疾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