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医学基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医学基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医学基础

2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3 人体结构 1、细胞(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人体。 2、组织
人体有四大类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3、器官、系统

4 人体有哪些系统? 1、消化系统(原料供应和加工厂) 2、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循环系统(运输管道)和血液系统(运输工具)
4、神经系统(总指挥)及感觉器系统(信息收集) 5、泌尿系统(排泄废物的下水道) 6、运动系统(行动力) 7、免疫系统(防御) 8、生殖系统(生命的延续) 9、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

5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1、骨和骨连接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及血管、神经等构成。骨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结缔组织,分骨松质和骨密质两部分。 幼儿骨质内有机物含量比成年人多,因而富有韧性和弹性,但硬度小,不容易发生骨折,易于变形。 老年人的骨质无机质含量较高,因而骨的韧性和弹性小,而脆性大,硬度高,容易发生骨折。

6 2、肌肉 运动系统肌肉属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 分类: 按形态: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 按部位:头肌、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7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

8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 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淋巴系统:淋巴管道和淋巴器官。 淋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消除异物)和产生抗体,在免疫学上具有重要作用。

9 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两肺之间,约2/3居前正中线的左侧,1/3居右侧。
正常人的血浆的pH值为 。血浆含有大量水分和一定量溶质。 血浆内所含的蛋白统称为血浆蛋白,可分为白蛋白(38-48 g/L)、球蛋白(20-35 g/L)和纤维蛋白原(2-4 g/L)。

10

11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管的运动对食物进行机械消化)
消化腺包括口腔腺、肝、胰、胃腺、肠腺等,属外分泌腺(它们分泌的各种消化酶和胆汁等排入消化管腔内,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12

13 1、口腔 (1)牙齿:牙是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的器官,对语言、发音亦有辅助作用。 (2)舌:具有协助咀嚼、吞咽、辅助发音和感受味觉的功能。
(3)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淀粉酶,婴儿期含脂肪酶)

14 2、咽喉、食管 咽:是食物进入食道 和空气进入呼吸道的 通路,是一个垂直的 肌性管道,略呈漏斗 形,前后略扁,位于 鼻腔、口腔的后方。
食管:是一 段前后扁窄的肌性长管,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分。

15 3、胃 与食管直接相连的消化道器官是胃。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其上端通过 贲门与食管相连,下端通过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
胃液:胃腺分泌的透明、淡黄色的酸性液体,PH 为 。 胃液的主要成分:胃酸、胃蛋白酶、黏液、内因子 胃的运动: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胃的蠕动 。

16 4、小肠 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器官。 小肠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上 端起自胃的幽门,下端与盲肠相 连。成人的小肠全长5-7m,分为
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小肠的运动: (1)紧张性收缩 (2)节律性分节运动 (3)蠕动 小肠的消化液有: 胰液 ,胆汁 ,肠液

17 5、大肠 大肠是消化管的末段,长约1.5米,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
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其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为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提供暂时储存场所。

18 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淀粉酶,婴儿期含脂肪酶) 胃腺:分泌胃液 肠腺:分泌小肠液、大肠液 肝脏:产生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 胆囊:储存胆汁。胆管:是胆汁流入小肠的管道。 胰腺:产生所有消化产热营养素的酶,产生碳酸 盐中和进入小肠的胃酸。胰管:是胰液流入 小肠的管道。

19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1、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体内造血器官,也是免疫细胞的发源地和B淋巴细胞的成熟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全身脏器、皮肤、粘膜的淋巴结和弥散性淋巴组织,具有重要的免疫过滤作用。脾脏具有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的作用。皮肤、粘膜是抵御外源性病原体侵入的第一道防线。

20 2、免疫细胞 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反应的细胞及其前身,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 3、免疫分子 各种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在抗感染、炎症反应、消除外源性病原体、调节各种免疫细胞功能及自身性免疫疾病过程中起十分重要作用。

21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是人体代谢产物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22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胸腺及松果体等。
这些腺体分泌高效能的有机化学物质(激素),经过血液循环,而传递化学信息到靶细胞,靶组织或靶器官,发挥兴奋或抑制作用。

23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根据所在的部位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周围神经系统根据支配器官的性质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神经系统

24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5 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 ◆机械性消化:靠消化道的运动把大块食物磨碎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液及消化酶的作用把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叫化学性消化。

26 1、糖类的消化:

27 2、脂肪的消化: 脂类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进行.

28 3、蛋白质的消化:

29 4、维生素消化 ★人体消化道中没有分解维生素的酶。 ★水溶性维生素在动、植物性食品的细胞中以结合蛋白质的形式存在,在细胞崩解过程中和蛋白质消化过程中,释放出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溶解于脂肪中,可随着脂肪的乳化与分散而同时被消化。

30 5、矿物质的消化 ★矿物质在食品中有些已成为离子状态存在,可直接被机体吸收。 ★有些矿物质结合在食品的有机成分上, 例如:乳酪蛋白中的钙结合在磷酸根上;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之中;许多微量元素存在于酶内。

31 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在口腔及食道内不被吸收。 ★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胃可吸收乙醇和少量水分,大肠主要是吸收水分和盐类。

32 3800 小肠的皱褶、绒毛及微绒毛模式图

33 吸收方式 1)被动转运: ▲被动扩散:不需载体,不消耗能量,物质从浓度高→浓度低。 ▲ 易化扩散:需细胞膜蛋白质为载体,高→低 ▲ 滤过作用:靠膜两边的流体压力差,物质借压力差由高→低。 ▲ 渗透:水从渗透压低的一侧→渗透压较高一侧。

34 吸收方式 2)主动转运: ▲ 由浓度较低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 ▲需耗能量及载体协助。 ▲物质主动转运中的载体是一种脂蛋白,它具高度特异性,载体转运物质时的能量来自ATP。

35 吸收方式 3)胞饮作用: ▲ 一种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将物质摄取到细胞内的过程。可使细胞吸收某些完整的脂类和蛋白质。 ▲ 是新生儿从初乳中吸收抗体的方式。 ▲ 这种未经消化的蛋白进入体内可能是某些人食物过敏的原因。

36 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道内的吸收是指消化道内的物质(包括水分、盐类及食物)的消化产物透过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37 (一)糖类的吸收 ★吸收方式:不同的糖吸收机制不同。 葡萄糖、半乳糖是主动转运。 果糖以易化扩散方式。 戊糖、多元醇以单纯扩散方式吸收。
★ 各种单糖吸收速度不同。D-半乳糖>D-葡萄糖>D-果糖>木糖醇>山梨醇

38 消化表面 扩散屏障 刷状缘区 介质 蔗糖(FG) Na+ F+G G+ Na+ F F- ~P 蔗糖吸收模式示意图

39 (二)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 ★脂肪经胆盐乳化和脂肪酶消化作用下水解为甘油、游离脂肪酸、甘油一酯及少量甘油二酯和未消化的甘油三酯。
★胆盐与脂肪的水解产物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进一步聚合为脂肪微粒,到小肠黏膜细胞的刷状缘,以扩散方式被吸收。 ★各种脂肪酸的吸收率依次:短链脂肪酸>中链>不饱和长链>饱和长链

40 图1-6 黏膜细胞吸收脂肪示意图 黏膜细胞吸收脂肪示意图 TG 脂解作用 胆汁乳化 FA 酯化 脂蛋白形成 长链 乳糜微粒 短、中链
三酰甘油酯 脂解作用 胆汁乳化 图1-6 黏膜细胞吸收脂肪示意图 黏膜细胞吸收脂肪示意图

41 (三)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 ★吸收机理与单糖相似,是主动吸收,需Na+的参与。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上段。未经分解的Pro 一般不被吸收 。
★各氨基酸吸收速率:蛋>异亮>缬>苯丙>色>苏

42 (四)维生素的吸收 ★水溶性V一般以自由扩散方式吸收。 ★脂溶性V溶于脂类物质,其吸收与脂类相似,脂肪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43 (五)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 ★小肠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是渗透作用 ★小肠收缩时使肠腔内流体压力差增高,也可使部分水以滤过方式而吸收。
★矿物质可由单纯扩散被动吸收或主动吸收。

44 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45 概 述 ▲为了便于认识和理解营养与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常按生理特点人为地将生命的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青少年、成年、老年等。实际上相邻各期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目前,WHO将18岁以下的人群界定为儿童。

46 一、孕妇的生理特点 ▲ 孕妇是指处于妊娠特定生理状态下的人群,通过胎盘转运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经过280天的孕育,使一个极其微小的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受精卵细胞生长为一个3kg左右的新生儿。 ▲孕期分期:一般1~3月称为早期,4~6月为中期,7~9月称为晚期。

47 孕妇的生理特点 1、内分泌及代谢改变 高浓度的雌激素与孕激素刺激子宫及乳腺的进一步发育与功能的提高;甲状腺功能增高,使基础代谢率增高;在怀孕后半期,每天需要热量约增加0.63MJ(150kcal)左右。这些都导致合成代谢增强,需要消耗更多的营养素。

48 孕妇的生理特点 2、消化系统功能的变化 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或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便泌;胃肠活动与平滑肌紧张度降低,吸收功能降低,但食物在肠腔的停留时间延长,使一些营养素(如:钙、铁、维生素B1、叶酸等)的肠道吸收量增加,尤其到妊娠后期更为需要。

49 孕妇的生理特点 3、血容量及血液成分改变 ①血浆总容量增加,至孕末期达峰值,最大增加50%, L,但血细胞只增加20%,血红蛋白总量增加,但血中红细胞浓度下降,同时血清蛋白浓度降低,故常出现生理贫血。 WHO建议孕早期和孕末期贫血的界定值为Hb≤110g/L,孕中期为Hb≤105g/L。

50 孕妇的生理特点 3、血容量及血液成分改变 ②血浆总蛋白浓度由平均70g/L降至40g/L,血浆白蛋白浓度由40g/L降至25g/L 。
③血浆葡萄糖、氨基酸、铁以及水溶性维生素(如VC、VB6、叶酸、VB12)含量均降低,但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如胡萝卜素、VE)上升。

51 孕妇的生理特点 4、肾功能的变化 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再吸收能力不变,尿中某些代谢终产物(葡萄糖、氨基酸及水溶性维生素)排出量增加 除母体外,胎儿的代谢物也需要由母体排出,故增加了孕妇肾脏的负担。

52 孕妇的生理特点 5、体重增长 孕期一般增加体重10-12.5kg。孕早期增重较少,而孕中期和孕后期则每周稳定地增加约350-400g。
体重增长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妊娠的产物(包括胎儿、胎盘和羊水),另一部分是母体组织的增长(包括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增加,子宫和乳腺的发育以及母体为泌乳而储备的脂肪和其它营养物质)。

53 孕期推荐的适宜增重 指标 体质指数(BMI) 推荐体重增长范围/kg 低 <19.8 12.5-18 正常 19.8-26.0
超重 >26-29 7-11.5 肥胖 >29 6-6.8

54 二、乳母的生理特点 ▲ 胎儿分娩后,产妇即进入产后期或哺乳期。分娩后数小时至一年,凡为婴儿哺乳的妇女均可称为乳母。
▲ 乳母经过4-6个月哺乳,使一个出生时3kg左右的新生儿体重翻一番。与非哺乳期的同龄妇女相比,乳母需要更多的营养。

55 1泌乳活动 一般乳母平均每日可分泌800~1000毫升乳汁,其产后2个月泌乳量逐渐增加。 2乳母要动用机体储备补充乳汁 为维持乳汁成分的恒定,为了保证乳汁质量,除了从饮食中补充营养外,还必须动用乳母在肝脏、骨骼及其他器官中所储存的营养素。 3乳母的基础代谢率增高 哺乳妇女比普通未哺乳妇女基础代谢要高出20%。

56 三、婴儿的生理特点 ▲ 一般1月以内称为新生儿,1~12个月称为婴儿期。
▲ 婴儿期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婴儿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是从母乳营养到逐渐依赖其他食物营养的过度期。

57 婴儿生理特点: 1、体格发育特点:躯干增长最快!
(1)体重 前6个月平均增长0.6kg/月(6月龄达出生时2倍),后6个月平均增长0.5kg/月(1岁达到出生时3倍)。 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

58 婴儿生理特点: 1、体格发育特点:躯干增长最快! (2)身长
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为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cm。在1岁时增长约50%,达75cm。

59 婴儿生理特点: 1、体格发育特点:躯干增长最快! (3)头围和胸围
●头围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它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 ●出生时头围平均34cm,比胸围略大1-2cm.婴儿期头围平均增长1cm/月,胸围增长更快,到1岁时,胸围与头围基本相等,称之为胸围交叉。

60 婴儿生理特点: 2、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1)胃及其酶
●新生儿的胃容量小,约25-50ml,出生后10d约增加到100ml ,6个月约为200ml,1岁达 ml。 ●胃贲门括约肌弱,幽门肌肉紧张,吸饱奶后易呕吐。 ●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迟。

61 婴儿生理特点: 2、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2)肠及其酶 ●肠壁肌层薄,弹力小,肠黏膜的血管及淋巴丰富,通透性强。
●消化酶活力较差,特别是淀粉酶。 ●胰腺脂肪酶的活力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较少。

62 四、幼儿的生理特点 ▲ 一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 幼儿期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大脑皮质功能逐步完善,语言表达逐渐丰富,智能发育快,要求增多,能独立行走、活动,接触事物增多,但仍缺乏自我识别能力。

63 幼儿生理特点: 1、体重 ●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全年增加2.5-3.0kg,平均增长0.25kg/月。至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

64 幼儿生理特点: 2、身长 ●幼儿期身长增长速度减慢,1-2岁全年增加约10cm,2-3岁约增加5cm,在整个幼儿期共增长25cm。

65 幼儿生理特点: 3、头围、胸围、上臂围 ●1岁前头围增至46cm,5岁时达50cm。

66 幼儿生理特点: 4、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在1-3岁脑的发育速度最快,两岁时脑重达900-1000g ,为成人脑重的75%。
●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开始加速但仍不完全。

67 幼儿生理特点: 5、消化系统发育 ●2岁时共出18-20颗乳牙,至两岁半应出齐20颗乳牙。
●幼儿时期咀嚼效率较弱,胃蛋白酶的分泌不足,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及营养缺乏病。

68 五、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 三周岁后至6-7岁入小学前称为学龄前期。
▲ 学龄前儿童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

69 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 1、体格发育 ●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使头颅(占全身1/8)、躯干(占全身4/8)和下肢(占全身3/8)形成较为匀称的比例。 ●体重身高增长可用公式估计: 体重(kg)=年龄×2+7 身高(cm)=年龄×7+70 。

70 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 2、脑及神经系统发育 ●3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基本完成,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逐渐完善,4-6岁脑重达成年人的86-90%。改变了婴儿期对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易于泛化、疲劳的状况。

71 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 3、消化功能发育 ●3岁乳牙长齐,6岁恒牙开始萌出。 ●消化能力有限,对固体食物仍需长时间适应。

72 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 4、心理发育 ●注意力只能短暂集中,约15分钟。 ●饮食行为上反应为不专业进餐,边吃边玩。 ●挑食、偏食现象普遍明显。

73 六、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 6-12岁为学龄期,13-18岁为少年期或青春期。
▲各系统器官的发育有先后,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 。 神经系统较早,生殖系统较晚,皮下脂肪幼时发达,肌肉组织在学龄时发育加速; 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变化。

74 青春期生理特点: 1、第二次生长突增 ●器官体积增大,功能成熟,大脑机能和心理发育进入高峰。
●男女生进入青春期时间不同、持续时间不同,营养需要有较大差异。

75 青春期生理特点: 2、内分泌影响生长发育 ●生长激素 促进组织生长、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生长。
●生长激素 促进组织生长、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生长。 ●性激素 睾酮和雌激素促进骨骼生长,青春期儿童进入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

76 七、老年人生理特点 1、代谢功能降低 ▲合成代谢下降,分解代谢增加,代谢失去平衡。 ▲基础代谢降低。

77 七、老年人生理特点 2、消化系统功能减退 ▲牙齿脱落影响咀嚼。 ▲嗅觉和味觉迟钝影响食欲。
▲肠道中消化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减慢影响食物消化,易产生便秘。

78 七、老年人生理特点 3、体成分改变 ▲细胞数量下降出现肌肉萎缩、器官功能下降。 ▲水分含量减少,影响体温调节,对环境温度变化适应力降低。
▲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减少,易骨质疏松和骨折。

79 七、老年人生理特点 4、器官功能改变 ▲肝功能↓,蛋白质合成减少,物质代谢↓。 ▲胰腺分泌功能↓,糖代谢调节能力↓。
▲肾功能↓,肾单位萎缩,酶活力↓。 ▲免疫功能↓,易罹患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功能 ↓,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80 谢谢!再见!

81 练习例题: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不正确的观点是( ) a) 碳水化物要消化成单糖才吸收 b) 消化的过程就是水解的过程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不正确的观点是( )   a) 碳水化物要消化成单糖才吸收   b) 消化的过程就是水解的过程   c) 胃里没有消化淀粉的酶。   d) 消化从胃部开始

82 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最强物质是( ) A.蛋白质分解产物 B.盐酸 C.脂肪分解产物 D.碳酸氢盐 E.葡萄糖

83 妊娠期妇女相比于非妊娠期妇女,血浆容积增加约为(   ),红细胞数量增加约为(  ),出现了血液稀释。                    
(A)30-40%, 10-15% (B)40-45%, 15-20% (C)50-60%, 20-25%        (D)60-70%, 25-30%

84 出生到1周岁,体重增加迅速,1周岁时将增加至出生是时的3倍,出生到1周岁称为(  )期。                        
(A)新生儿   (B)婴儿   (C)婴幼儿   (D)乳儿:

85 老年人生理代谢的特点是消化系统功能减退,代谢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及(   )。                              
(A)体成分改变            (B)氧化损伤加重     (C)体成分改变及氧化损伤加重     (D)肌肉萎缩


Download ppt "医学基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