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旅遊健康管理專題討論 中文文獻專題報告 報告人:NA4B0015 劉素華 篇名 :以玉山登山口與平地血氧飽和度差異 預測急性高山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旅遊健康管理專題討論 中文文獻專題報告 報告人:NA4B0015 劉素華 篇名 :以玉山登山口與平地血氧飽和度差異 預測急性高山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旅遊健康管理專題討論 中文文獻專題報告 報告人:NA4B0015 劉素華 篇名 :以玉山登山口與平地血氧飽和度差異 預測急性高山病
作者:高偉君(Wei-Chun Kao);曾春典(Chuen-Den Tseng);陳秀熙(Hsiu-Si Chen);馬惠明(Hui-Ming Ma);陳俊忠(Jin-Jong Chen);高偉峰(Wei-Fong Kao)

2 高偉峰先生談高山症

3 中文摘要 探討登玉山山友在不同高度血氧飽和度變化與急性高山病之相關性。方法:本研究採用前瞻相關性研究設計,由事前受過高山急症講習的醫療人員,以預先設計的登玉山山友高山症調查表及血氧測定儀為工具,依據露易絲湖急性高山病指數(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e, LLAMSS)對各項高山症狀計分,出現至少一種以上高山症狀者,即視為高山症(High Altitude Syndrome, HAS);而出現頭痛症狀加上至少有頭暈、失眠、噁心或嘔吐、虛弱等一個以上症狀者,即診斷為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自台北登玉山主峰,沿途在不同高度對隊員分別做十次定點測試,作統計分析。以P值小於0.05視為統計學上顯著差異。結果:26位登山友年齡由29歲至70歲,平均為45.88±9.7歲。男性14位,女性12位。所有26位山友住家高度皆低於1000公尺,其中有21位(80.8%)有一個以上高山症症狀(HAS),有9位(34.6%)符合急性高山病診斷。血氧飽和度(SpO2)隨高度上升而下降,在玉山主峰時SpO2平均為84.19±5.39%,與平地比較在登山口SpO2降低愈多者發生急性高山病的機率顯著愈高(P=0.047)。以羅吉斯迥歸方式分析全程自覺症狀變化,在登山口之SpO2,每多下降1%,其登主峰後發生HAS及AMS的相對危險性分別增加1.8及2.0倍。結論:從這次的研究發現,登玉山山友約有34.6%符合急性高山病診斷,80.8%出現高山症症狀,在玉山主峰上SpO2平均為84.19%,SpO2在登山口與平地間之差值愈大者,其出現高山症及急性高山病的相對危險性也愈高。

4

5

6

7

8

9

10 研究材料 以2002年11月15~17日中華山岳協會登玉山活動的26位山友為樣本。
26位山友年齡由29歲至70歲,平均為45.88±9.7歲。男性14位,女性12位。 研究對象未經特別篩選。 測量工具為基本資料問卷、高山症量表,及五台血氧飽和度測量儀。

11 研究方法 採用前瞻性研究設計。 前瞻性研究定義 : 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先設立假設,然後持續觀察的實驗。
本研究為國內第一次進入玉山登山口,到達排雲山莊及玉山主峰,做高山症研究及血氧飽和度監測,由於全程上山並監測每一人每一症狀,故準確性高。

12 工商服務時間 登山健行者,你需要一台可以量測 SpO2 的血氧儀,血氧儀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透過 LED 發出 660nm 與 940nm 的近紅外光 (Near Infra-red, NIR),以 Beer–Lambert law 計算穿透血紅素(Hb)和帶氧血紅素(HbO2   )的強度,估算出 SpO2 的數值。價格分歧,2000~5000元。

13 血氧機

14 研究問卷統計資料

15 血氧飽和度與高度的關係

16 血氧飽和度的變化與高山病的關係

17 登山口血氧飽和度的變化與高山病的關係

18 文獻中實用知識 摘要 : 至2400公尺的高度,即有遊客會發生高海拔肺水腫,2750公尺即可發生高海拔腦水腫,快速上升至3660公尺,幾乎每個人都會有高山症,可見高海拔疾病在玉山之旅的重要性。 (任何人都可能發生,即使是高山協作員)

19 文獻中實用知識 摘要 : 2. 嚴重高山症,是指高山腦水腫及高山肺水腫,至少占山難案例之15%,死亡率高達28.5%。 2002年07月16日台大北二段山難事件,及2005年的 228 中正大學嘉明湖山難事件。

20 文獻中實用知識 摘要 : 3.年齡差異與急性高山症的發生率並無顯著差異,甚至有國外研究,年齡超過50歲者,急性高山症的發生機率較小於50歲者為低。(但常有其他慢性疾病問題) (也曾有相關調查統計,女性發生率高於男性,但本研究未顯示差異。)

21 文獻中實用知識 摘要 : 4.上升越快高山症越容易發生,在2500公尺以上,睡眠高度每天上升不要超過600公尺,同時避免24小時內即登上3000公尺以上高山。 (如必須在24小時內由平地上升到3,000公尺以上,應考慮服用藥物預防。)(丹木斯)

22 文獻中實用知識 摘要 : 5.建議登玉山山友,可在平地及玉山登山口前,各測一次血氧飽和度,如差別太大的山友,建議在中等高度增加適應時間,待血氧飽和度改善,再一償登峰宿願。 (這是這篇文獻的目的 : 積極預防。) (正常人體動脈血的血氧飽和度為98-99% ,靜脈血為75%。)

23 研究結果 在登山口之SpO2,每多下降1%,其登主峰後發生HAS及AMS的相對危險性分別增加1.8及2.0倍。

24 高山症的定義 「高山症」這個詞是用來描述人們在短時間之內上升到高海拔地區(>2500)之後因高度適應不良,而產生的不適症狀或腦部或肺部的病變。

25 高山症的先決條件 快速上升:上升速度太快,如一天之內從平地到三千公尺。 高海拔:目的地高於2500公尺。
高度適應不良:高海拔空氣稀薄使得動脈血中氧氣濃度太低,人體適應不良。 補充:1500m 以上 可以稱做 醫學上的 高海拔, 以下稱為低海拔 -- 沒有中海拔。 補充:一般而言,平常健康人在 2400m 以上才較會發生高海拔疾病。因此,登山界習慣把 2500m 以上 稱作 高海拔, m 稱作中海拔。

26 高山症的種類 急性高山症: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AMS一般認為是高海拔腦水腫的早期症狀。
腦部病變: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高海拔腦水腫 。 肺部病變: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 高海拔肺水腫。

27 注意,陷阱!!!!!!!!! 急性高山症為高海拔腦水腫的早期表現。
急性高山症容易被誤判為「吹到冷風頭痛」、「胃腸不好」、「失眠」、「感冒」、「沒睡好」。

28 10月19日在合歡北峰發生高山症者的親身說明

29

30

31 高山症的黃金律 第零條~It is OK to get altitude illness. It is not OK to die from it. (有人)得了高山病尚不必驚慌,但(讓隊員)死於高山病就是不智了。) (發生高山症並不可怕,但死於高山症就大大的不應該!)

32 高山症的黃金律 第一條~Any illness at altitude is altitude illness until proven otherwise. (在高海拔的任何病症,都應先假定是高山病,直到證明是別的疾病為止。)

33 高山症的黃金律 第二條~Never ascend with symptoms of AMS. (絕對不要帶著AMS的症狀上升高度。)

34 高山症的黃金律 第三條~If you are getting worse, go down at once.
(如果症狀持續惡化『立刻』下往低海拔。)

35 高山症的黃金律 第四條~Never leave someone with AMS alone. (絕對不要將患有AMS的人單獨留下。)
(實在是夭壽呦)

36 高海拔腦水腫診斷標準 先決條件:新近的海拔爬升。
臨床表現及診斷:   ˙步態不穩:用「腳尖接腳跟走直線」來判斷,若走不好,即為步態不穩。   ˙運動失調:請患者用筷子挾小石頭,或是閉著眼睛綁鞋帶,若做不好,即為運動失調。   ˙意識改變:突然迷糊、胡言亂語、嗜睡、睡著後不容易叫醒、睡著後叫不醒、大小便失禁。 * 嗜睡也是意識改變,千萬不要以為只有昏迷才是意識改變。 具急性高山症之症狀且出現上述兩者其中之一,或兩者同時出現,不管有無急性高山症症狀。 注意:高海拔腦水腫,可以先沒有AMS的症狀。

37 高海拔肺水腫診斷標準 先決條件:新近海拔爬升。再加上:
症狀 : 下列至少有二   ˙ 休息狀態下有呼吸不適:休息一陣子(10~15分鐘)仍然喘或是呼吸悶悶、卡卡、費力,就是高海拔肺水腫,下降高度。   ˙ 咳嗽:要問有沒有痰、痰的顏色,如果只有咳嗽沒有痰、或是痰有血色,就是高海拔肺水腫,下降高度。   ˙ 虛弱無力或勞動能力下降   ˙ 胸部緊縮感或充脹感:胸悶、沒有外傷或挫傷的胸痛,指不出最痛的一點(一大片的不適),即為高海拔肺水腫,要下降高度。

38 高海拔肺水腫還須注意 高海拔肺水腫容易誤判為感冒。 高海拔肺水腫可以沒有頭痛。
使用藥物或氧氣後,以為就可以上升高度或仍在原地等待,沒有每一小時去recheck,導致耽擱病患的時間、惡化高山症。

39 高山症預防 高度上升原則: 預防勝於治療,緩慢上升,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高度的變化,是預防高山症最重要的準則。
一般預防原則:攜帶氧氣瓶或攜帶式加壓袋、避免劇烈的活動、要保溫、不要吸菸、不要喝酒及服用鎮靜劑、不要吃高碳水化合物、避免吃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如豆類或碳酸飲料,不要吃高醣低脂的食物,這些都可減輕或避免高山症的發生。 藥物預防: 藥物方面,目前被證實對預防高山症有效的藥物包括丹木斯(Diamox,acetazolamide),類固醇(dexamethasone),鈣離子阻斷劑(nifedipine)。對磺銨劑過敏及蠶豆症者則禁止服用丹木斯。 其他: 1.攀登3,000公尺以上高山,應先於海拔2,500公尺左右地區適應高度(約一晚)後再從事登山活動。2.如必須在24小時內由平地上升到3,000公尺以上,應考慮服用藥物預防。

40 高山症預防與治療真的很重要, 你我都用得的到
因為,台灣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在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面積上,擁有超過260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 從平地到高山,一日綽綽有餘,近山,親山,也要敬山、謹慎。 阿里山祝山車站海拔2451公尺。 清境農場海拔約1700至2000公尺。 塔塔加遊客中心海拔2610公尺。 大禹嶺海拔約2500~2600公尺。

41 高山症治療 高海拔腦水腫(HACE)與高海拔肺水(HAPE)都是會快速(數小時至兩三日)導致死亡的疾病。
但是,如果及早處理,卻幾乎全部可以得救且完全復原。 所謂及早處理,就是一發現立刻: 下降海拔(下降到症狀明顯改善,一般降低 m)(down down down) 或使用氧氣 或高壓氧治療

42 可攜式加壓袋(PAC)哪裡買?

43 等待直昇機不可成為延遲下降的理由 可以成為延遲下降理由的是:有高壓袋或足夠氧氣可以使用,或傷患運送有無法克服的困難。
僅僅短暫的延遲,還是要儘快下撤,不要再等待了。 有時候,下降路線必須跳脫傳統思考,當退後前進都有困難地形時,從側方向支稜下降,即使沒有路,也可能是救命的選擇。 在台灣的高山有時會受陡峭地形限制,使得運送傷患變成極為危險困難,尤其是趕夜路時。

44 報告結束,希望大家平安健康, 謝謝大家 !


Download ppt "旅遊健康管理專題討論 中文文獻專題報告 報告人:NA4B0015 劉素華 篇名 :以玉山登山口與平地血氧飽和度差異 預測急性高山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