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单元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形成 ——史前时期和先秦时期 二、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单元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形成 ——史前时期和先秦时期 二、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单元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形成 ——史前时期和先秦时期 二、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

3 答疑解惑(根据智学网作业归纳整理): ⒈关于耕作方式: ⑴耕作方式的演变…… ⑵农业耕作方式何时开始改变? ⑶刀耕火种及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的具体表现

4 答疑解惑(根据智学网作业归纳整理): ⒉关于土地制度: ⑴井田制的利弊 ⑵为什么要废除井田制?为什么“废井田,开阡陌”没有遭到贵族势力的反对而停止实行? ⑶井田制下为什么会出现私田?跟农业生产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有什么关系? ⑷春秋战国时期,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只有秦国吗? ⑸春秋战国时期,在实行土地私有制后,土地所有权归地主还是国君?如果归地主,为什么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如果归国君,为什么这个制度会被称为土地私有制? ⑹土地兼并是由土地私有制造成的吗? ⑺井田制和均田制的区别

5 答疑解惑(根据智学网作业归纳整理): ⒊关于小农经济: ⑴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⑵小农经济为什么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6

7 (2015课标全国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POWERCLICK><QUESTYPE>QUIZ</QUESTYPE><ANSTYPE>SINGLEANSWER</ANSTYPE><TIME>90</TIME><DIFFICULTY>3</DIFFICULTY><OPTION>4</OPTION><POINT>4</POINT><ANSWER>1</ANSWER></POWERCLICK>

8 【解析】由材料可知,一个农夫可以养活好几口人,这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能较好地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促进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并非结果,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大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排除D项。

9 (2014·福建高考)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
(2014·福建高考)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POWERCLICK><QUESTYPE>QUIZ</QUESTYPE><ANSTYPE>SINGLEANSWER</ANSTYPE><TIME>90</TIME><DIFFICULTY>3</DIFFICULTY><OPTION>4</OPTION><POINT>4</POINT><ANSWER>3</ANSWER></POWERCLICK>

10 (2013·江苏高考)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 、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POWERCLICK><QUESTYPE>QUIZ</QUESTYPE><ANSTYPE>SINGLEANSWER</ANSTYPE><TIME>90</TIME><DIFFICULTY>3</DIFFICULTY><OPTION>4</OPTION><POINT>4</POINT><ANSWER>2</ANSWER></POWERCLICK>

11 【解析】题干材料叙述了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因此A项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的表述错误;也不能由此断定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C项表述错误。河南辉县出土了一些铁农具,但不能因此断定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该地,排除D项。铁农具的出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答案为B项。

12 (2013·海南单科·8)下图反映的是 (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POWERCLICK><QUESTYPE>QUIZ</QUESTYPE><ANSTYPE>SINGLEANSWER</ANSTYPE><TIME>90</TIME><DIFFICULTY>3</DIFFICULTY><OPTION>4</OPTION><POINT>4</POINT><ANSWER>2</ANSWER></POWERCLICK>

13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解析】读图分析,图片上面铁犁牛耕,下面是女子纺织,放在一起就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生产形式,故选B。 【答案】B

14 (2012·海南单科·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POWERCLICK><QUESTYPE>QUIZ</QUESTYPE><ANSTYPE>SINGLEANSWER</ANSTYPE><TIME>90</TIME><DIFFICULTY>3</DIFFICULTY><OPTION>4</OPTION><POINT>4</POINT><ANSWER>4</ANSWER></POWERCLICK>

15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解析】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新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这样的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本题易因表面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始。 【答案】D

16 (2012·广东文综·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2012·广东文综·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 <POWERCLICK><QUESTYPE>QUIZ</QUESTYPE><ANSTYPE>SINGLEANSWER</ANSTYPE><TIME>90</TIME><DIFFICULTY>3</DIFFICULTY><OPTION>4</OPTION><POINT>4</POINT><ANSWER>4</ANSWER></POWERCLICK>

17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关键信息:商代、牛耕。甲骨文是商代文字,具备象形,而《诗经》是春秋晚期的作品,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物,相较而言,D项是最有利的证据;A项容易会错选,注意牛骨的出土不一定说明牛耕的出现,如中国先人已能训养牛。 【答案】D

18 (2011·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2011·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POWERCLICK><QUESTYPE>QUIZ</QUESTYPE><ANSTYPE>SINGLEANSWER</ANSTYPE><TIME>90</TIME><DIFFICULTY>3</DIFFICULTY><OPTION>4</OPTION><POINT>4</POINT><ANSWER>3</ANSWER></POWERCLICK>

19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即“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从材料意思上看,孟子的主张主要解决“田界”即土地问题,并没有涉及到“轻徭薄赋”、“均贫富”、“贵民轻君”等问题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答案】C

20 (2010·天津高考)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2010·天津高考)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一    图二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POWERCLICK><QUESTYPE>QUIZ</QUESTYPE><ANSTYPE>SINGLEANSWER</ANSTYPE><TIME>90</TIME><DIFFICULTY>3</DIFFICULTY><OPTION>4</OPTION><POINT>4</POINT><ANSWER>2</ANSWER></POWERCLICK>

21 形象理解: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22 史料一 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吠亩之勤。 ——《国语·晋语》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史料一 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吠亩之勤。 ——《国语·晋语》   史料二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一一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 ——李群《农业科技史》   史料三 农田灌溉工具:翻车(三国)、高转筒车(宋代) 史料一中“吠亩之勤”说明牛耕技术的出现。史料二中的“整地……”等信息说明了农业技术非常细致。史料三中两图分别为三国时期、宋代的水利灌溉工具,反映了人民重视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革新、应用,也表明水利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作用。

23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⑴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⑵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⑶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24 原始社会的氏族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 (国王所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商周土地国有制 国有土地制度(均田制) 公有土地制度(族田、学田) 封建土地所有制 私有土地制度 君主土地所有制(皇庄) 地主土地所有制(庄园)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25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封 建 国 家 地主 佃农 自耕农 抑制兼并 田赋 田赋 徭役 (均田、限田) 人头税 兵役 土地兼并
封 建 国 家 新的封建王朝 抑制兼并 田赋 田赋 人头税 徭役 兵役 (均田、限田) 轻徭薄赋 地主 土地兼并 死亡或逃亡 地租 自耕农 佃农 农民起义 沦为 激化矛盾 新的自耕农

26 易误辨析: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
  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三者的关系图示如下:

27 本质: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 本质: 家庭经营 男耕女织 小农经济 精耕细作 自耕农经济

28 史料一 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任,多治麻丝葛绪,綑布縿,此其分事也。
考点一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史料一 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任,多治麻丝葛绪,綑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史料二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请思考:上述史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特点? 史料一中农夫→“耕稼树艺”;妇人→“纺绩织任”及“此其分事也”这些信息说明了男女分工劳作的情况,由此可知早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史料二从农民徭役重,农业单位产量低,赋税重,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等方面叙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从本质上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29 史料一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考点一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史料一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史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史料三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请思考:上述史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特点? 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男耕女织;脆弱性。

30 ⒈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⑴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⑵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   ⑶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⑷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压榨和天灾战乱都容易导致其破产。   ⑸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31 ⒉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⑴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   ②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③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⑵不利因素:   ①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自耕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土地兼并。

32 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 春秋战国 精耕细作 形成时间 铁犁牛耕技术的应用 自给自足 形成条件 主要特点 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封闭分散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地位影响 落后脆弱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物质基础 封建社会延续漫长的主要原因

33 拓展升华 ⒉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⑴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⑵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   ⑶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⑷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社会的动荡及严重的自然灾害。

34

35

36

37

38


Download ppt "单元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形成 ——史前时期和先秦时期 二、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