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八 章 脂 类 代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八 章 脂 类 代 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八 章 脂 类 代 谢

2 第一节 脂类的概述 脂类:脂肪及类脂的总称。 分 类 脂肪(甘油三酯TG)是体内储存 (储存脂、可定脂) 能量的主要形式 胆固醇(Ch)
第一节 脂类的概述 脂类:脂肪及类脂的总称。 脂肪(甘油三酯TG)是体内储存 能量的主要形式 (储存脂、可定脂) 胆固醇(Ch) 胆固醇酯(ChE) 磷脂(PL) 糖脂(GL) 膜结构的重要组分 (基本脂、固定脂) 类脂

3 一、脂类的含量与分布 二、生理功能 (一)脂肪的生理功能 1.储能与供能(TG) 2.食物脂肪和磷脂可为人体提供营养必需脂肪酸
3.保护脏器,维持体温

4 (二)类脂的生理功能 1. 参与生物膜的构成 2.鞘磷脂还是神经髓鞘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参与脂类的运输
4.转变为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如胆固醇可以转变为维生素D3、胆汁酸等)

5 第二节 三酰甘油代谢 脂肪的分解代谢 脂肪动员 脂酸的β氧化 脂酸的其他氧化方式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6 一、脂肪(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 脂肪动员★ FA 甘油 脂肪酶

7 (二)甘油的代谢 CH2OH CHOH Pi CH2O- CH2OH CHOH NAD+ NADH+H+ 磷酸甘油脱氢酶 肝、肾甘油激酶
ATP AMP 糖异生 Pi CH2O- CH2OH C=O 糖或糖原 丙酮酸 糖酵解途径

8 (三)脂肪酸的氧化 1.脂肪酸的活化 2.脂酰CoA 进入线粒体 3.脂酸的β-氧化 4.乙酰CoA 进入TAC循环彻底氧化

9 肉碱转运载体 线粒体膜 O O RCH2CH2C~SCoA RCH2CH2C~SCoA 2 ATP H2O O 脂酰CoA 合成酶
脱氢酶 FAD FADH2 H2O 呼吸链 2 ATP ATP CoASH AMP PPi 肉碱转运载体 脂酰CoA 合成酶 RCH=CHC~SCoA O ⊿--烯酰CoA 水化酶 2 H2O RCH2CH2C-OH O RCHOHCH2C~SCoA O L(+)-β羟脂酰 CoA脱氢酶 NAD+ NADH+H+ H2O 呼吸链 3 ATP RCOCH2C~SCoA O 线粒体膜 β酮脂酰CoA 硫解酶 CoA-SH TAC RC~SCoA O + CH3CO~SCoA

10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水和CO2、能量 TAC氧化 骨骼肌和心肌 脂 肪 酸 β-氧化 乙酰CoA 酮体的生成 乙酰乙酸 β-羟丁酸 丙酮
肝脏

11 1.酮体的生成 HMGCoA 合酶 CoASH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CoASH HMGCoA 裂解酶 NADH+H+ NAD+ CO2
β-羟丁酸 脱氢酶

12 2. 酮体的利用 肝脏没有利用酮体的酶,酮体在肝脏合成后,通过血液运往肝外组织。在肝外加以氧化利用。
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先被转化为乙酰CoA,最终通过TAC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即:肝内生酮,肝外氧化)

13 酮体的利用 乙酰乙酸 硫激酶 琥珀酰CoA 转硫酶 O = CH3CCH2COH O = CH3CCH2CSCoA (乙酰乙酰CoA) 2
CH3CHCH2COOH D(-)-β-羟丁酸 OH NAD+ NADH+H+ CH3CCH2COH 乙酰乙酸 = O 琥珀酰CoA CoASH+ATP CH3CCH2CSCoA (乙酰乙酰CoA) = O PPi+AMP 琥珀酸 CoASH 乙酰乙酸 硫激酶 琥珀酰CoA 转硫酶 CH3CSCoA = O 2

14 3.酮体生成代谢的生理意义 酮体分子小,具水溶性,便于在血液中运输,能透过血脑屏障及毛细血管壁。是大脑和肌肉组织的重要能源。尤其是在糖供能不足时(空腹、饥饿)酮体代替葡萄糖供能,酮体供给脑组织50~70%的能量。

15 4.酮症 酮血症 酮尿症 肝外组织氧化酮体的能力很强,正常情况下血中酮体含量很少。 血浆酮体正常水平:
0.03~0.5mmol/L(0.3~5mg/dl) 酮血症 酮尿症

16 二、脂肪(甘油三酯)的合成 甘油三脂 甘油 FA 甘油

17 甘油三酯合成的原料: 1.脂酰CoA 脂肪酸 2.α-磷酸甘油 甘油

18 (一)α-磷酸甘油的合成 由糖代谢产生 (肝、肾) 磷酸二羟丙酮 CH2OH CH CH2O HO α-磷酸甘油 P CH2OH CH HO
ATP ADP 甘油激酶 (肝、肾) CH2OH C CH2O O P 由糖代谢产生 磷酸二羟丙酮

19 (二)脂肪酸的生成 2.合成原料 1. 组 织:肝(主要)、脂肪等组织 合 亚细胞:胞液:主要合成16碳的软脂酸 成 部 (棕榈酸) 位
组 织:肝(主要)、脂肪等组织 亚细胞:胞液:主要合成16碳的软脂酸 (棕榈酸) 肝线粒体、内质网:碳链延长 2.合成原料 乙酰CoA、NADPH、

20 线 粒 体 膜 柠檬酸 柠檬酸 胞液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 丙酮酸 乙酰CoA CoA 草酰乙酸 H2O 苹果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NADPH+H+ NADP+ 苹果酸酶 CO2 CoA 草酰乙酸 H2O 柠檬酸合酶 CO2 线 苹果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CoA 乙酰CoA ATP AMP PPi ATP柠檬酸裂解酶 左下角按钮超级链接到上一张NADPH的来源 柠檬酸 柠檬酸 柠檬酸-丙酮酸穿梭

21 3.丙二酸单酰CoA的合成 乙酰CoA羧化酶 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存在于胞液中,其辅基是生物素,Mn2+是其激活剂。 乙酰CoA羧化酶
乙酰CoA + HCO3¯ +H+ 丙二酸单酰CoA 乙酰CoA羧化酶 ATP ADP+Pi 乙酰CoA羧化酶 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存在于胞液中,其辅基是生物素,Mn2+是其激活剂。 高糖膳食可促进此酶的合成,促进乙酰CoA的羧化反应

22 4.软脂酸的合成

23 + 经过7轮循环反应,每次加上一个丙二酰基,增加两个碳原子,最终释出软酯酸。 HS 4H++4e- CO2 4H++4e- CO2
O=C CH2 CH3 C E A P HS + C E S O=C CH2 CH3 A P C=O CH2—COO- C E S O=C CH2 CH3 A P C=O CH2—COO- C E S O=C CH3 A P C=O CH2—COO- C E S O=C CH2 CH3 A P C=O CH2—COO- 4H++4e- CO2 4H++4e- CO2 4H++4e- CO2 经过7轮循环反应,每次加上一个丙二酰基,增加两个碳原子,最终释出软酯酸。

24 (三)三酰甘油的合成 1. 单酯甘油途径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主要经此途径合成三酰甘油。
该途径主要利用消化吸收的甘油一酯为起始物,再加上2分子脂酰CoA,合成三酰甘油。

25 2.甘油二酯途径 肝细胞和脂肪细胞主要由此途径合成三酰甘油,在细胞内质网中进行。

26 甘油二酯途径 1-酯酰-3 - 磷酸甘油 3 - 磷酸甘油 脂酰CoA 转移酶 脂酰CoA 转移酶 磷脂酸 1,2-甘油二酯 甘油三酯
= Pi CH2O- CH2O-C-R1 CHOH 1-酯酰-3 - 磷酸甘油 甘油二酯途径 Pi CH2O- CH2OH CHOH 3 - 磷酸甘油 脂酰CoA 转移酶 CoA R1COCoA 脂酰CoA 转移酶 CoA R2COCoA O = Pi CH2O- CH2O-C-R1 CHO-C-R2 磷脂酸 CH2OH CH2O-C-R1 CHO-C-R2 O = 1,2-甘油二酯 CH2O-C-R3 CH2O-C-R1 CHO-C-R2 O = 甘油三酯 脂酰CoA 转移酶 CoA R3COCoA 磷脂酸磷酸酶 Pi

27 第 三 节 磷 脂 的 代 谢

28 一、磷脂的分类及结构 甘油磷脂 甘油 含量最多、分布广泛 主要分布于大脑和神经 髓鞘中 鞘磷脂 鞘氨醇

29 甘油磷脂 最常见的, 占组织及血液中磷脂的75%以上。 X = 胆碱 乙醇胺 丝氨酸

30 二、甘油磷脂的代谢 (一)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 1. 合成部位 全身各组织胞液和内质网,肝的合成能力最强。
“甘油二酯合成途径”“ 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出均有超级链接到相应途径

31 2. 合成原料及辅因子 脂肪酸、甘油、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ATP、CTP
CTP不但供能,而且为合成CDP-乙醇胺、CDP-胆碱等重要活性中间产物所必需。 R2多是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必需脂肪酸

32 3.合成过程 (1)甘油二酯合成途径 —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
(1)甘油二酯合成途径 —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 甘油二酯是合成的重要中间物,胆碱及乙醇胺由活化的CDP-胆碱及CDP-乙醇胺提供。

33

34 (2)CDP-甘油二脂合成途径 —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心磷脂

35 (二)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 生物体内有多种能使甘油磷脂水解的酶,主要有磷脂酶A1、磷脂酶A2、磷脂酶B、磷脂酶C、磷脂酶D,它们分别作用于磷脂中不同的酯键,生成不同的产物。

36 磷脂酶 存在于细胞溶酶体、蛇、蜂、蝎毒,产物为溶血磷脂。 毒蛇体内含有磷脂酶A1,机体被毒蛇咬伤后会引起溶血。 B2 A1 B
CH2—O——C—R1 = O R2—C——O—CH CH2—O——p——O—X OH B1 A2 C D 存在于细胞溶酶体、蛇、蜂、蝎毒,产物为溶血磷脂。

37 第 四 节 胆固醇的代谢

38 不均匀。脑和神经组织的胆固醇含量很高, 肝、肾、肠等内脏及皮肤、脂肪组织也 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其中肝脏含量最高, 肌肉组织中含量较低。
胆固醇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但分布 不均匀。脑和神经组织的胆固醇含量很高, 肝、肾、肠等内脏及皮肤、脂肪组织也 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其中肝脏含量最高, 肌肉组织中含量较低。

39 胆固醇是人体重要的脂类物质之一: ①是细胞膜、血浆脂蛋白的重要成分 ②是类固醇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3等的前体。

40 一、胆固醇的合成代谢 (一)合成场所 组织定位: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以肝、小肠为主。
细胞定位:胞液、光面内质网

41 (二)合成原料 1分子胆固醇 18乙酰CoA + 36ATP + 16(NADPH+H+) 乙酰CoA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
葡萄糖有氧氧化 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 乙酰CoA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

42 (三)合成基本过程 (1)甲羟戊酸的合成 合成胆固醇 的限速酶

43 (2) 鲨烯的合成 鲨烯由胆固醇载体蛋白转运进入内质网 (3) 胆固醇的合成

44 (四)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饥饿时机体合成胆固醇的速度降低 食物中的胆固醇可使体内胆固醇合成减少 1. 饥饿与饱食 2. 胆固醇的 负反馈调节
4. 药物 2. 胆固醇的 负反馈调节 食物中的胆固醇可使体内胆固醇合成减少 某些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考来烯胺) 使胆固醇合成减少,临床的降血脂药 3. 激素的调节 胰高血糖素及糖皮质激素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胰岛素及甲状腺素能促进胆固醇的合成

45 (五)胆固醇的酯化 血浆中与细胞内的游离胆固醇均可以接受酯酰基生成胆固醇酯,但不同部位催化胆固醇酯化的酶及反应过程不同
1. 血浆中胆固醇的酯化 2. 细胞中胆固醇的酯化

46 二、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化与排泄 胆固醇与糖、脂肪和蛋白质不同,在体内不能彻底氧化供能,而是作为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此外,胆固醇可以转变为多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

47 (1)转变为胆汁酸。(主要去路) (2)转变为类固醇激素。 (3)转变为维生素D3。 (4)胆固醇的排泄。

48 第 五 节 血 脂 与 血 浆 脂 蛋 白

49 一、血脂: 血浆所含的脂类。★ 脂类: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 游离的脂肪酸

50 二、血浆脂蛋白 血脂难溶于水,与蛋白质结合后形成的脂蛋白(lipoprotein, LP)则具有亲水性,从而便于脂类在血液中进行运输。
因此,血浆脂蛋白是血脂的存在及运输形式。

51 (一)血浆脂蛋白的结构 血浆脂蛋白呈球状颗粒,是由脂类和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构成。 非极性向内,极性向外 非极性, 位于脂蛋白颗粒内核

52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电泳法: 超离心法:

53 (三)血浆脂蛋白的组成 主要由载脂蛋白、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组成。 但不同脂蛋白的蛋白质和脂类的组成比例及含量各不相同。
各种脂蛋白的功能亦不相同。

54 (四)血浆脂蛋白代谢 乳糜微粒(CM) 主要功能是转运外源性三酰甘油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主要功能是转运内源性三酰甘油
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从肝脏运往 全身各组织细胞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主要功能将肝外组织的胆固醇 运到肝脏进行代谢

55 四、脂蛋白代谢紊乱 (一)高脂蛋白血症 血浆中三酰甘油或胆固醇浓度异常升高。 1. 原发性 2. 继发性

56 (二)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是由于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沉积于大、中动脉内膜上形成的粥样斑块。 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吸烟是造成AS的主要因素


Download ppt "第 八 章 脂 类 代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