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讲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讲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讲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一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二节 决定消费的有关理论: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两部门) 第四节 乘数论
第一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二节 决定消费的有关理论: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两部门) 第四节 乘数论 第五节 三部门收入决定 第六节 各类乘数(三部门) 第七节 四部门收入决定 第八节 加速原理

3 潜在的国民收入 :利用社会上一切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即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指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时的国民收入。

4 第一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总需求分析之一)
第一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总需求分析之一)

5 一、消费和储蓄 (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6 (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 —— 指家庭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件的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只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即:C = f(Y)1、诠释:c=α+βy α——自发消费,不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纵轴截距 β—MPC,直线斜率 βy—引致消费,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 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的影子. 表明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即:S = f(Y)

7 (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1.“平均消费倾向”:APC (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 消费占收入中的比例。APC=C/Y 2.“平均储蓄倾向”:APS ( Average Propensity of Saving) —— 即储蓄在收入中的比例。 APS=s/y, APC + APS = 1 证明:y=c+s→1=c/y+s/y→1=APC+APS

8 (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MPS=∆s/∆y=ds/dy=(1-β)
1.“边际消费倾向”:MPC (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 表示增加或减少单位收入会使消费量变化多少。(MPC=∆C/∆Y=dC/dY) 2. “边际储蓄倾向”:MPS (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 —— 表示增加或减少单位收入会使储蓄量变化多少。 MPS=∆s/∆y=ds/dy=(1-β) MPC + MPS = 1 证明:∆y=∆c+∆s→1=∆c/∆y+∆s/∆y→1=MPC+MPS

9 APC与MPC APS与MPS APC与MPC APC=c/y=(α+βy)/y=α/y+β=α/y+MPC (1)APC>MPC
(2) α/y→0,所以APC→MPC APS与MPS APS=s/y, MPS=∆s/∆y=ds/dy=(1-β) APS=s/y=[-α+(1-β) y]/y=-α/y+(1-β),所以,APS<MPS

10 以例题来说明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P443-444 (1) 收入 (2) 消费 (3) 边际消费倾向(MPC) (4)
(1) 收入 (2) 消费 (3) 边际消费倾向(MPC) (4) 平均消费倾向(APC) A 9000 9110 1.01 0.89 B 10000 1.00 0.85 C 11000 10850 0.99 0.75 D 12000 11600 0.97 0.64 E 13000 12240 0.94 0.59 F 14000 12830 0.92 0.53 G 15000 13360

11 (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1、消费曲线:C =  + Y O Y C 45度线 C = f(Y) E

12 2、储蓄曲线:S = Y  C =   + (1  )Y
S = f(Y) E O Y

13 我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 年份 收入 消费 APC MPC 1978 1544.0 1515.4 0.98 - 1980 2246.6
2077.8 0.92 0.80 1985 4674.8 4141.8 0.89 0.85 1990 8151.5 0.73 1991 9222.0 0.796 0.757

14 例题: 某居民上个月收入为3000美元,取出500美元储蓄使消费支出达3500美元。他本月收入为3200美元,取出400美元储蓄使消费支出达3600美元,试计算: (1)该居民上个月和本月的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 (2)该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15 (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凯恩斯认为,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
即随着收入的上升,在增加的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储蓄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大。

16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意义: 1、凯恩斯认为: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原理,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就要小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 2、凯恩斯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看成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由于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比例逐步减少,故经济扩张会带来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3、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能。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大的比例用于消费。经济繁荣时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这样,该规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繁荣时有利于缩小总需求,具有使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作用。

17 (六)、短期、长期国民消费曲线: C Y=C C4 C3 C2 C1 O Y1 Y2 Y3 Y4 Y
长期的国民消费曲线比短期的陡峭:图中C1、C2、C3、C4分别代表四个连续时期的消费曲线,把Y1、Y2、Y3、Y4分别表示的四个不同时期平均国民收入和相应的消费开支相连起来,就可以得到长期的国民消费曲线。 这个长期国民消费曲线的斜率要比短期国民消费曲线的斜率明显要更大更陡峭,这种情况也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在短期中,人们要留下更多的钱以备不测,而在长期中,人们越是接近生命的终结,就越是尽可能手中的钱用掉。 C Y=C C4 C3 C2 C1 O Y1 Y2 Y3 Y4 Y

18 二、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条件: 1、潜在的NI不变,不存在经济增长; 2、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3、价格水平既定;
4、投资水平既定,只分析消费需求。

19 (一)有效需求 —— 是指商品的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有效需求 < 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 即:“有效需求不足”

20 过去有一个蜜蜂王国,一度因繁荣昌盛而名震天下。开始,王国的蜜蜂贪图享受,任意挥霍。为了满足一部分蜜蜂无穷无尽的欲望,大批蜜蜂日夜劳作,制造了很多精巧的产品。街上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一片兴旺景象。王国国库充盈,国力强盛,天下无人敢敌。 后来,蜜蜂崇尚节俭,鄙弃奢侈。商人们不再去远方追逐利润,工人们因商品无人购买而告别倒闭的工厂。人们赞美节约,赞美家中的储蓄。街道越来越冷落,经济越来越萧条,王国越来越衰弱。最后,外敌入侵,蜜蜂国破家亡、四处逃遁。 故事《蜜蜂的寓言》强调了有效需求的重要性。开始,王国推崇挥霍,故总需求旺盛,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经济走向繁荣。后来,王国推崇节俭,故有效需求不足,均衡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走向衰退。

21 (二)两部门经济模型 假设: 1、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国际贸易,只有居民和厂商,即简单的经济关系为二部门经济。 2、经济社会的产量或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凯恩斯定律) 那么: 从支出角度得出国民收入为 Y = C + I (总需求) 从收入角度得出国民收入为 Y = C +S (总供给)

22 总需求不变时的均衡NI的决定: 均衡条件: 总供给=总需求(Y=AD) 总供给(总收入) 总需求 (总支出) E AD0 y1 y0 y2
45o E (2) AD0 (1) y y y2

23 那么均衡产出就是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总支出 支出=收入 450线 B为均衡点 A点支出>收入 C点指出<收入 A B C
总收入

24 总需求变动时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支 供=求 总产出(总收入) 总需求 (总支出) a+io AD=C+io E Y* C=C(Y)

25 第二节、决定消费的有关理论: (这里主要是指影响消费的有关因素) 主要有四种理论: 1、绝对收入假说;(绝对收入决定当前消费)
2、相对收入假说: (别人和自己过去的收入的影响) 3、持久收入假说;(收入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消费决定 于持久性收入) 4、生命周期假说;(人们根据预期收入来安排消费和储蓄的比例)

26 1、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认为,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收入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边际消费倾向是正值,但小于1。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递减。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概括地说,绝对收入假说的中心是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以及边际消费的倾向递减。

27 2、相对收入假说: (美国:杜森贝利) 认为1、消费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也受别人消费和收入的影响,即消费具有“模仿性”和“从众”的特点。 2、 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的影响,还受过去收入的影响,----“棘轮效应”

28 3、持久收入假说: 弗里德曼提出该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定、意外的收入。消费受持久性收入的影响,而不受或较少受暂时性收入的影响。 根据持久收入假说,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之所以小于长期消费倾向是因为在现期收入增加时,人们无法确定这种收入的增加能否能够持续,因此,也就不能立即根据这种收入的增加来调整消费。

29 C 该图表明,如果人 们的收入只是短期增 加,消费从E0增加到 E1,如果是长期增加, 消费从E0增加到E2。 C= Y E2 C1 E1
但是,如果这种增加能够得到持续,人们在下一期就要根据较高的收入水平来调整消费支出。这种调整的快慢取决于人们对持久性收入预期的形成方式。如果预期是适应性的,这种调整就慢些,如果预期是理性的,这种调整就要快些。如图; C 该图表明,如果人 们的收入只是短期增 加,消费从E0增加到 E1,如果是长期增加, 消费从E0增加到E2。 C= Y E2 C1 E1 C0 E0 O Y Y1 Y2

30 4、生命周期假说: B A+C=B A C 年龄(岁) O 30 60 80
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根据预期寿命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也就是说,各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储蓄决策反映了该家庭在其生命周期内谋求达到消费理想分布的努力,而各家庭的消费要受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影响。 每年收入 每年支出数 B A+C=B A C 年龄(岁) O 30 60 80

31 5、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1)、利率——是消费的机会成本,与消费反方向变动;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率是影响储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而也就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R上升,S上升,C下降。 现代经济学家认为:人进行储蓄是为了未来消费,储蓄是一种延期消费。R上升,现在消费(C)下降,储蓄(S)上升,未来消费(C)上升。 利率引起的用未来消费代替现期消费称为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使储蓄增加,消费减少。 利率引起的未来收入的增加称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使储蓄减少,消费增加。 对低收入者: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对高收入者: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哪个效应更大难以确定。

32 2)、价格水平——通过实际收入的变化而影响消费;
对整个消费水平的影响:价格水平 偏高,消费总水平降低。 对实际收入的影响: P上升=Yd 没影响,没有货币幻觉; P上升小于Yd,S上升,C下降,有货币幻觉; P上升大于Yd ,C上升,S下降,只看P上升。

33 高收入集团,边际消费倾向(MPC)低; 低收入集团,边际消费倾向(MPC)高; 公平分配,边际消费倾向(MPC)上升。
3)、收入分配公平状况——越公平,国民消费就越多,反之则少; 消费支出取决于可支配收入。 高收入集团,边际消费倾向(MPC)低; 低收入集团,边际消费倾向(MPC)高; 公平分配,边际消费倾向(MPC)上升。 注意的问题: 第一只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收入分配才会发生明显变化; 第二收入分配变动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有限; 第三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影响还取决于根据哪一种消费函数理论进行解释。

34 4)、消费品存量——存量多少影响人们的购买,消费多少则受习惯的支配;
消费品存量的大小对不同商品消费量多少的影响是不同的。耐用消费品:存量上升,消费下降;消费品存量的大小与消费支出的多少成反方向变动。 非耐用消费品:存量多少与消费无关,起作用的是消费习惯。

35 5)、流动资产的多少—— 一般与消费成同方向变动,但短期中也可能难以确定;
流动资产包括家庭所拥有的现金、存款、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 流动资产多,边际消费倾向高;流动资产少,边际消费倾向低;综合观察流动资产增加对收入高的家庭影响不大,对收入低的家庭影响大。

36 6.预期收入 预期包括收入预期、价格预期和资产预期。 消费信贷限制是指在预期到未来有更高收入时,由于借不到钱而无法增加消费。消费信贷能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37 主要分析减税对消费的影响。 7.财政政策(T) 税收(T)减少,储蓄(S)增加; 实际上:税收(T)减少,消费(C)增加。
减税对消费和储蓄都有影响。

38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两部门) 一、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因为:计划支出 y=c+I ---------(收入恒等式)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两部门) 一、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因为:计划支出 y=c+I (收入恒等式) 消费函数c=α +βy 可推出: y= α+i/ 1- β (所以只要知道消费函数和投资量,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 例:假定消费函数为c= y ,自发投资始终为600亿$, 那么均衡收入为 y = = 8000(亿$) 图示见 P455 1 — 0.8

39 用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消费加投资; 假定投资 不变,恒等于600 C+I 450线 C+I E C 1600 1000 5000 8000 Y(产出)

40 二、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用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求得均衡y 因为:从总收入可得 y=c+s 从总支出可得 y=c+i 推出:i=s 又因为:s=- α +(1-β)y 求得: y= α+i/ 1- β

41 第四节 乘数论 一、乘数的基本原理 1.定义与公式 乘数亦称倍数。是用来说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如果注入量是投资,则称投资乘数。

42    如果以Ki表示投资乘数。则公式为:   Ki  = △Y △I

43 Ki表明投资增加量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为投资增加量的倍数。
△Y △Y △I △Y-△C

44 K = = 1/(1- β )=1/(1-MPC)=1/MPS
由例题也可以说明,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1/1-MPC = 1/1- β 说明:乘数与MPC和MPS的关系 △ Y/ △ Y △ Y /△ Y - △ C / △ Y

45 投资乘数公式推导法之一

46 投资乘数公式推导法之二

47 节约悖论 1 从《群蜂怨言》讲起:蜜蜂群落为何从繁荣走向衰败?
1 从《群蜂怨言》讲起:蜜蜂群落为何从繁荣走向衰败? 储蓄是一种节约行为。某个家庭储蓄增加,就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从而使个人收入增加。但如果所有家庭都增加储蓄,则MPS↑,从而投资乘数下降,国民收入收缩。 消费对个人来讲是浪费。个人增加消费使收入减少,但所有的人都消费会导致MPC↑,从而投资乘数增加,国民收入扩张。 2,悖论:前提正确,推理过程正确,结论却不可思议。 真不可思议!

48 3 何为美德?何为罪恶? (1)传统经济学 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 (2)凯恩斯:消费是美德,储蓄是罪恶
3 何为美德?何为罪恶? (1)传统经济学 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 (2)凯恩斯:消费是美德,储蓄是罪恶 (明)陆楫:“予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 凯恩斯:“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国。”

49 为什么有乘数作用? 投资对总支出有一系列影响。
某公司增加1亿元投资新建一个工厂,用于购买设备、建 设厂房、雇佣管理人员和工人等,产生了1亿元支出。然 而,这一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没有终结。最初1亿元支出转 化为设备厂人员、建筑人员以及新厂雇工等收入,会引 发第二轮支出;不过,由于MPC小于1,第二轮支出规模 小于1亿元。同理,第二轮支出会产生新收入从而引发第 三轮规模较小支出。持续发生但规模不断缩小的支出链 条,使得1亿元投资在经济系统中对总支出影响效果显著 大于1亿元。

50 为什么会有乘数作用? 例:消费函数为: c=α +βy= y 即MPC= 那么增加投资100亿,(如 用于机器设备的购买),100亿的投资会转化 成各种要素的报酬(工资、利息、利润、地租 等),这其中会有80亿用于购买消费品,于是 进入下一轮循环。如此下去,国民收入将增加 500亿元。 * *0.8*0.8+……100*0.8 n-1 =100( ……0.8 n-1 ) =100*1/(1-0.8)=500亿

51 可以用图表示如下: C+I 45º线 C+I' C+I 增加投资△I 新增国民收入△Y Y Y Y' 初始均衡国民收入 新的国民收入

52 乘数效应 C+ i’ E C+ i △i △y 450 y y’

53 2、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 投资增加 资本品生产增加 资本品部门就业增加 资本品部门收入增加 服务业经营扩大 最终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54 资本品部门 消费品 消费品部门 收入增加 生产扩大 就业增加 消费品部门 服务业 收入增加 经营扩大 最终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资本品部门 消费品 消费品部门 收入增加 生产扩大 就业增加 消费品部门 服务业 收入增加 经营扩大 最终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55 3、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 A. 经济中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B. 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 说明一国在运用乘数上时应注意是否具备条件,学会恰当应用乘数

56 恰当应用乘数 (1)要有剩余生产能力 如果生产能力已达到极限,那么新增的对投资品、消费品的需求都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所以,乘数效应一般会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环境下存在。

57 “破窗理论”的是与非 “一个顽童,打破了邻居的窗户,邻居就得更换新的窗户,于是带动了玻璃工人和木匠就业,而他们又进一步带动了更多原材料提供者就业,整个社会便得以欣欣向荣,所以,顽童打破窗户是有益于经济发展的”.

58 恰当应用乘数 只有总投资量增加才会有乘数效应,投资去向的变化一般不会造成收入的乘数增加
乘数的作用是双向的,用于A的投资增加会导致收入乘数增加,但如这一投资是从B方面拿来的,那么在B方面投资减少也会造成收入的乘数减少,最后国民收入是否增加是不一定的。

59 恰当应用乘数 只有在资源过剩的情况下,才有道理,如果资源稀缺则完全错误。 与之类似的观念包括:灾害有益论等

60 恰当应用乘数 (2)一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会对乘数的大小产生重要影响
乘数效应在产生过程中会有种种难以料想的漏出(进口、税收等等),使得乘数效应减小甚至消失。

61 恰当应用乘数 (3)交易费用的存在也会影响乘数效应 一方有需求,另一方必须知道需求的存在,以及具体需求些什么。
在一个有摩擦的社会里,经常出现此处苦于无卖主,彼处苦于无买主的情况

62 恰当应用乘数 (4)乘数效应属于需求决定论的一部分,适用于短期,从长期看,应更多从供给能力角度着眼。
如若不加区分,滥用乘数思维决策,有可能损害长期增长能力。 要区分需求不足的原因是短期还是长期的,要能清人们不花钱的原因

63 4、乘数的“两面刃”作用 I ↑ Y ↑; I ↓ Y ↓

64 第五节 三部门收入决定 均衡收入: 从总支出角度:y=c+i+g 从总收入角度:y=c+s+t 那么 c+i+g =c+s+t
第五节 三部门收入决定 均衡收入: 从总支出角度:y=c+i+g 从总收入角度:y=c+s+t 那么 c+i+g =c+s+t 即 i+g =s+t

65 注:三部门时,个人收入就要减去税收,所使用的只能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例:设消费函数为 c= yd 可支配收入为 yd 定量税 t = 80 投资 i =100 政府购买 g = 200 那么 求均衡收入,先求可支配收入 yd = y – t = y – 80

66 将i,g,s,t各数值分别带入均衡公式 i+g =s+t 得 100+200 = (0.25 y – 180)+80
∵ yd = c + s ∴s= yd – c= yd–(α +βyd)= – α +(1 – β)yd = – 160+(1 – 0.75)(y – 80) =0.25 y –180 将i,g,s,t各数值分别带入均衡公式 i+g =s+t 得 = (0.25 y – 180)+80 整理: y = 400/0.25 = 即为均衡收入(定量税下)

67 得 100+200= –160+ 0.2y+ 0.2y ∴ 均衡收入(比例税下)y = 460/0.4=1150
现将税收由定量税变为比例税,税率t=0.2 则税收 t(y) = 0.2y 那么 可支配收入 yd =y – t = y – 0.2y =0.8y 储蓄则变成:s = – α +(1 – β)yd = –160+(1 –0.75) = – y 将i,g,s,t各数值分别带入均衡公式 i+g =s+ t(y) 得 = – y+ 0.2y ∴ 均衡收入(比例税下)y = 460/0.4=1150 比较可知: 定量税下均衡收入 大于 比例税下均衡收入

68 s+ t(y) i+g s+t 图 s+t E’ E 300 y y2 1150 y1 1600 -160
y y2 1150 y1 1600 -100 -160 1、比例税下税率的改变 会改变s+ t(y)线的斜率 2、定量税下,税收量变动会使s+t线平行移动

69 第六节 各类乘数(三部门) 1 – β 从总支出角度,三部门收入y=c+i+g 设 c= α +βyd= α +β( y – t)
第六节 各类乘数(三部门) 从总支出角度,三部门收入y=c+i+g 设 c= α +βyd= α +β( y – t) 所以 y=c+i+g = α +β( y – t) +i+g 均衡收入 y = α +i+g – β t 1 – β

70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定义P462 △ y Kg= ———— = ———— △g β

71 税收乘数: △ y   - β Kt = ———— = ———— △t   β

72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 y β Kt = ———— = ———— △tr β

73 平衡预算乘数: △ y β Kb = ———— = ———— △g β

74 那么可支配收入为 yd= y -T + tr 四种乘数的进一步说明 1、政府的行为会影响个人的行为,因而使乘数的作用下降。
2、当税收为比例税时,乘数会变小。 假定税收为收入的函数 T=T0+ty 其中T0为常数 ,即定额税(不受收入影响的税), t 为边际税率。 设 tr为转移支付 那么可支配收入为 yd= y -T + tr

75 则yd= y -T + tr = y - T0 - ty + tr =(1- t)y - T0 + tr
将税收函数代入: 则yd= y -T + tr = y - T0 - ty + tr =(1- t)y - T0 + tr ∵ c= α +βyd 将yd代入 ∴ c= α +βyd = α +β(1- t)y - β T0 + β tr 又 ∵ y=c+i+g 将上式代入 得到: y=c+i+g = α +β(1- t)y - β T0 + β tr +i+g

76 y = α +i+g - β T0 + β tr 1 - β(1- t) 整理后得到:
那么可得到比例税下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分别为:

77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定义P462 △ y Kg= ———— = ———— △g – β(1-t)

78 税收乘数: △ y β Kt = ———— =————--- △t β(1-t)

79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 y β Kt = ———— = ———— △tr β (1-t)

80 第七节 四部门收入决定 假定一国是开放经济,那么一国均衡的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国内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还取决于净出口。即
第七节 四部门收入决定 假定一国是开放经济,那么一国均衡的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国内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还取决于净出口。即 y = c+i+g+nx nx----指净出口 nx = 出口-进口 = x - m 一般假定:讲义P45+1

81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只介绍出口乘数(对外贸易乘数) (一)基本表达式 (二)KX推导
结论:四部门经济中,乘数作用变小。增加的收入中有一部分用作进口。

82 国民收入的增加反作用与投资,使投资的增长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称为加速原理。
第八节 加速原理 一、加速原理的形成与作用 1.定义 国民收入的增加反作用与投资,使投资的增长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称为加速原理。 内容:加速原理是指消费增长带动投资的增长,因为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要求有相应的投资,而投资与消费品的生产之间保持相应的技术系数,这就决定了消费的增长,投资将以消费的技术系数增长;消费的减少,投资则以消费的技术系数减少。

83 I ------总投资; Y------ 国民收入,
加速原理形成: 在国民经济中,投资与国民收入是相互影响的。乘数原理说明了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而加速原理要说明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所以说。加速原理是论证投资取决于国民收入(或产量)变动率的理论。 可用下列公式说明加速原理: It =I0+Rt = υ (Yt – Yt-1)+ Rt I 总投资; Y 国民收入, R—更新投资; υ—投资与国民收入的技术系数,或资本-产量比率,即加速数(系数) υ = k/y 分别代表资本和产量

84 例:假设一企业 υ 为 10 ,即生产1元产量需要用10元资本设备。
现设备共6000元,由20台机器组成,年磨损一台,即每年重置一台,折旧为300。 第一阶段:年产销额均为600元不变,按 υ=10 来看,所需资本设备为6000元。 那么年净投资=0, 重置投资=300, 则总投资=0+300=300

85 第二阶段:由于某种原因销售额每年增加300元,从而引起每年的资本存量也须增加,按 υ=10 ,资本存量也须增加3000元,重置投资=300,
则总投资=10* =3000 可见:消费增加 即增加 300/600=50% 资本存量也增加50% (从3000增加到6000) 而总投资却增加了10倍 [( )/300=10 ] 结论:收入(或者说消费)的变化对投资水平具有加速作用: 总投资的改变量 加速数= ———————————— 本期收入— 上期收入

86 第三阶段:年产量不变或下降时,保持υ=10 ,净投资将要加速下降。

87 因为企业产值的波动会引起企业投资的更大 加速原理说明了,产量(即国民收入)水平 的变动是影响投资水平的重要因素。
幅度的波动,因为产值与投资之间存在着投资的 技术系数,也就是资本-产出比率,也就是投资是 产出的倍数,所以投资以产出的倍数波动。投资 增加,国民收入乘数增加,国民收入乘数增加带 动投资加速增长;反之,投资减少,致使国民收 入加速减少。国民收入因此而呈现出周期性波动。

88 要想使投资的增加率不下降,必使产量或收入量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2. 作用 投资是产量或国民收入变动率的函数,而不是产量或国民收入绝对量的函数。 加速原理是双向的,产量或收入量变动率的小幅度增加或减少,都会引起投资大幅度的增加或减少。 要想使投资的增加率不下降,必使产量或收入量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89 三、乘数与加速原理的交互作用: 投资增长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投资乘数 国民收入增长使投资成倍增长---加速原理
交互作用:乘数使得投资(包括消费与出口)增加或减少,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倍数扩张或收缩,而加速原理则说明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使投资量以更大的幅度增加或减少。 这种共同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的公式中,也就是在不讨论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国民收入为消费与投资所决定,而消费与投资可以相应分解成公式中的有关变量:

90 Yt = α + β Yt-1+Ia + υ (Ct-Ct-1)
这里Yt 表示t时期的国民收入, α为与国民收入无关的自发消费,Ia同样为与国民收入无关的自发投资,也就是指设备的折旧,Yt-1表示前一期的国民收入, β为边际消费倾向,Ct为t时期的消费,C t-1为前一期的消费。 这个公式表明,收入增长将通过边际消费倾向致使消费增长,而消费增长又通过技术系数致使投资增长,消费和投资增长又通过乘数致使国民收入倍数增长。增长的国民收入成为下一期消费增长的原因,进而又带动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这就是经济增长

91 如果消费或国民收入减少,投资将消费的技术系数进一步减少,国民收入按乘数收缩,下期的消费进一步减少,投资和国民收入都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将持续进行,致使经济收缩,导致收入进一步的收缩,经济由上升转向下降的拐点使消费的减少,而又下降转向上升的拐点在于折旧的增加。这就是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 Y O T

92 To be continued


Download ppt "第三讲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