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六 古代汉语的词序 制作 阚景忠 讲授 阚景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六 古代汉语的词序 制作 阚景忠 讲授 阚景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六 古代汉语的词序 制作 阚景忠 讲授 阚景忠

2 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 Я мне читаю книгу книга Я читаю книгу. Я книгу читаю.
词序:也叫“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打你。 你打我。 打你、我。 你、我打。 Я мне читаю 我(主格) 我(宾格) 读、看 книгу книга 书(宾格) 书(主格) Я читаю книгу. 我读书。 Я книгу читаю. 我书读。 Читаю книгу я. 读书我。 Книгу читаю я. 书读我。

3 二、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汉语的基本词序: 主语——谓语——宾语 宾语前置的语序: 主语——宾语——谓语
句子是疑问句 宾语是疑问代词 动词宾语例: 《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敢问何谓也?” 《庄子·逍遥游》:“彼且奚适也?”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安在?” 介词宾语例: 《论积贮疏》:“不幸有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曹刿论战》:“乃入见,曰:何以战?”

4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在上古比较严格。例外例如:
《论语·子张》:“子夏云何?” “何如”、“如何”问题: 《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左传·齐桓公伐楚》:“与不谷同好,如何?” “如何”又可说成“若何”、“奈何”: 《左传·僖三十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 《战国策·赵策三》:“先生助之奈何?” “如(若、奈)……何”形式: 《列子·汤问》:“如太形王屋何?” 《左传·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史记·项羽本纪》:“虞兮!虞兮!奈若何?”

5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句子是否定句 宾语是代词 《孟子·万章上》:“父母之不我爱。” 《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先秦已不严格。如: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有事而不告我。” 《诗经·王风·黍离》:“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汉代以后的仿古例: 贾谊《论积贮疏》:“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苏轼《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

6 3、宾语用代词复指而前置 为强调宾语,将宾语前置,并在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加“是”、“之”等代词复指。
《左传·僖公五年》:“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论语·先进》:“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惟(唯)……是(之)……”形式: 《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论语·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利是图 惟命是听 凝固形式“是之谓”、“此之谓”: 《荀子·王霸》:“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7 4、一般强调性宾语前置(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左传·齐桓公伐楚》:“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诗经·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左传·齐桓公伐楚》:“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关于宾语前置: 前两种宾语前置的原因 王力《汉语史稿》:“在原始时代的汉语里,可能的情况是这样:代词作宾语的时候,正常的位置本来就在动词的前面。”又:“到了南北朝以后,这种疑问代词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后置的发展已经在口语中完成了,从此以后,凡是在书面语言里运用先秦时代那种代词宾语前置的结构,那只是仿古,而并不反映口语。”

8 三、古汉语表示行为动作数量的词序 1、数词作状语表示行为数量 2、数词作谓语表示行为数量 现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 唯利是图 惟命是听 时不我待
夜以继日 我火车坐过,飞机没坐过。 三、古汉语表示行为动作数量的词序 现代汉语中一般是用数量词组作补语表示行为数量。 踢三脚 看两遍 1、数词作状语表示行为数量 《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数词作谓语表示行为数量 《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9 四、古代汉语的定语后置 1、数量定语后置 2、修饰定语后置 《晏子春秋》:“吏二缚一人诣王。” 《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求人可使报秦者。” 《冯婉贞》:“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 《钴鉧潭西小丘记》:“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 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Download ppt "六 古代汉语的词序 制作 阚景忠 讲授 阚景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