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 [目的和原理] 急性肝功能不全时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发生发展主要原因之一。对实验动物行肝大部切除后可造成急性肝功能不全模型,再经消化道输入氯化铵,可引起血氨迅速升高,使动物出现震颤、抽搐和昏迷等肝性脑病的症状。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出现相应症状所需氯化铵用量及时间,以此探讨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3 [实验材料] ■实验用器材: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注射器(5ml,10ml,50ml)、塑料导管、线。
■实验用药品:1%普鲁卡因、复方氯化铵溶液(氯化铵25g,碳酸氢钠15g,以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至1000ml)、生理盐水。 ■实验对象 未孕家兔,雌雄不限,每只2.5kg左右

4 [方法和步骤] 1.将家兔称重后仰卧固定于兔台上,剪去上腹部正中被毛,用1%普鲁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

5 [方法和步骤] 2.从胸骨剑突下作长约6-8cm的上腹正中切口,打开腹腔,暴露出肝脏,术者左手食指和中指在镰状韧带两侧将肝脏往下压,右手持剪剪断肝与横隔之间的镰状韧带。再将肝叶上翻,剥离肝胃韧带,使肝叶完全游离。辨明肝脏各叶,用粗线沿肝左外叶、左中叶、右中叶和方形叶之根部围绕一周并结扎,待上述肝叶变成暗褐色后用组织剪逐叶剪除。由于供应右外叶及尾状叶之门脉血管为独立分支,不会同时被结扎,因而得以保留。

6 [方法和步骤] 3. 沿胃幽门向下找出十二指肠,剪一小口,将细塑料管向下插入十二指肠腔内约4cm,用线结扎系牢,再将肠管回纳腹腔,只留塑料管一端于腹外。以皮肤钳对合夹住腹壁切口,关闭腹腔,动物松绑。

7 [方法和步骤] 4.观察并记录兔的呼吸,角膜反射,瞳孔大小、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及肌张力等情况。
5.从暴露于腹外的塑料导管中每隔5 min向十二指肠腔注入2.5%复方氯化铵5ml。仔细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和对刺激反应的变化,注意有无反应性增高,肌肉痉挛。若出现全身性抽搐时,记录从肠腔给药至出现大抽搐的时间及氯化铵总用量。

8 [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兔的呼吸,角膜反射,瞳孔大小、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及肌张力等情况。并记录出现各总变化时的时间及氯化铵总用量。

9 [注意事项] 1.剪镰状韧带时勿损伤膈肌和血管;游离肝脏时动作宜轻以免肝叶破裂出血,结扎线应扎于肝叶根部。
2.切肝时一定要在结扎线上,以免引起大出血。 3.十二指肠插管不要插向胃的方向,氯化铵溶液切勿注入腹腔。

10 [复习思考题] 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可降低血氨?


Download ppt "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