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脂溶性:A、D、E、K,单独具有生理功能。 水溶性:B1、B2、B6、B12、C等,辅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脂溶性:A、D、E、K,单独具有生理功能。 水溶性:B1、B2、B6、B12、C等,辅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脂溶性:A、D、E、K,单独具有生理功能。 水溶性:B1、B2、B6、B12、C等,辅酶。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所以必须由食物供给。 脂溶性:A、D、E、K,单独具有生理功能。 水溶性:B1、B2、B6、B12、C等,辅酶。

2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 1、   结构:化学名称为视黄醇,环己烯不饱和一元醇,包括两种:A1、A2

3 2、   维生素A的来源 肝脏、乳制品、蛋黄 胡萝卜、绿叶蔬菜、玉米

4 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黄玉米色素在肝脏、肠粘膜内转化成A。

5 3、   功能 与视觉有关。 缺乏症:夜盲症。 活性形式:11-顺式视黄醛

6 视紫红质为弱光感受物,当弱光射到视网膜上时,视紫红质分解,并刺激视神经而发生光觉。 11-顺式视黄醛,在暗光下经视网膜圆锥细胞作用后,与视蛋白结合成视紫红质,形成一个视循环。 当全反视黄醛变成11-顺式视黄醛时,部分全反视黄醛被分解为无用物质,故必需随时补充维生素A,每日补充量1 mg。

7 二、  维生素D 1、结构 固醇衍生物 D3:胆钙化固醇(动物) D2:麦角钙化固醇(植物) 植物体内只有维生素D2原,没有维生素D

8 2、 来源 (1)D3来源 :鱼肝油、牛奶、蛋黄、肝、肾等 (2)D原转化 酵母、真菌、植物中:
2、   来源 (1)D3来源 :鱼肝油、牛奶、蛋黄、肝、肾等 (2)D原转化 酵母、真菌、植物中: 麦角固醇(D2原)维生素D2 (麦角钙化固醇) 动物体内: 7一脱氢胆固醇(D3原)  维生素D3 (胆钙化固醇)

9

10 3、 功能 与洚钙素、甲状旁腺素一起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中钙磷正常水平。 D3:提高血钙、血磷水平,促进新骨的生成与钙化。
3、   功能 与洚钙素、甲状旁腺素一起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中钙磷正常水平。 D3:提高血钙、血磷水平,促进新骨的生成与钙化。 缺乏症:佝偻症等。

11 活性形式:1,25一二羟基胆钙固醇。 维生素D3 (胆钙化固醇)→25-羟基胆钙固醇(肝脏)→1,25一二羟基胆钙固醇(肾脏) 靶组织: 小肠(促进Ca2+ 的吸收、运输 ) 骨骼(促进Ca2+的沉积 )中。 肾小管:促进钙磷的重吸收

12 三、  维生素E 化学名称:生育酚,共有8种,直接具有活性。 1、   结构 苯骈二氢吡喃的衍生物

13 2、 来源 3、 功能 植物油:麦胚油、玉米油、花生油、棉子油、蛋黄、牛奶、水果等。
2、   来源 植物油:麦胚油、玉米油、花生油、棉子油、蛋黄、牛奶、水果等。 3、   功能 机理: 抗氧剂,清除氧自由基,对抗生物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保护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生理功能: (1)抗器质性生殖不育 (2)促进血红素合成,延长红细胞寿命,防止非缺铁性贫血 缺乏症: (1)器质性生殖不育 (2)红细胞减少,贫血

14 四、  维生素K 1、结构 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

15

16 2、   来源 K1:绿色蔬菜、动物肝脏、牛奶、大豆, K2:肠道微生物合成(大肠杆菌、乳酸菌) K3:临床使用的合成物 K4:凝血活性更高

17 3、 功能 凝血酶原谷氨酸羧化酶的辅因子,促进肝脏中凝血酶原(因子II )的活化,并调节其他凝血因子的合成(因子VII 、IX、 X)。
3、   功能 凝血酶原谷氨酸羧化酶的辅因子,促进肝脏中凝血酶原(因子II )的活化,并调节其他凝血因子的合成(因子VII 、IX、 X)。 缺乏症:凝血时间延长,肌肉、胃肠道出血 。 凝血过程中,许多凝血因子的生成与维生K有关。 ①凝血酶原, 即因子II ②转变加速因子前体, 因子VII ③血浆凝血酶激酶 因子IX ④司徒氏因子 因子X

18 凝血酶原:N —(Glu)10—X— 维生素K依赖性的谷氨酰羧化酶 凝血酶原:N—( γ-羧化 Glu)10 —X— 因子Xa
Ca2+ 因子Xa 凝血酶:N—X—

19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1)主要是B族维生素,绝大多数都是辅酶。 (2)硫辛酸 (3)维生素C

20 一、 维生B1与焦磷酸硫胺素(TPP) 化学名称:硫胺素 别名:抗神经炎维生素、抗脚气病维生素 1、 结构 嘧啶-噻唑衍生物
1、   结构 嘧啶-噻唑衍生物 活性形式:硫胺素焦磷酸(TPP) 硫胺素 + ATP Mg2+ TPP + AMP 硫胺素激酶

21

22 2、功能(TPP) α-酮酸脱羧酶的辅酶:丙酮酸、α-酮戊二酸脱羧酶。 乙酰乳酸合成酶辅酶 转酮酶辅酶 磷酸酮酶辅酶
缺乏症: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 3、   来源: 谷类的外皮及胚芽、麦麸、米糠、瘦肉

23 二、 维生素B2与黄素辅酶(FAD、FMN)
化学名称:核黄素 1、   结构  7、8-二甲基异咯嗪与核醇的衍生物 FMN/FMNH2 , FAD /FADH2 核黄素+ATP→FMN+ADP, FMN+ATP→FAD+ppi

24

25

26

27 2、 功能 FMN、FAD作为氧化还原型黄素辅基,可分别与酶蛋白结合(称黄素蛋白),构成脱氢酶的辅基。 黄素蛋白催化的反应
2、   功能 FMN、FAD作为氧化还原型黄素辅基,可分别与酶蛋白结合(称黄素蛋白),构成脱氢酶的辅基。  黄素蛋白催化的反应 酶 底物 产物 辅酶 脂酰-CoA脱氢酶 脂酰-CoA FAD 琥珀酸脱氢酶 琥珀酸 反丁烯二酸 FAD D-a.a氧化酶 D-a.a α-酮酸 FAD 羟基乙酸氧化酶 羟基乙酸 乙醛酸 FMN

28 3、   来源 肝脏、酵母、大豆和米糠等 4、缺乏症状 皮肤炎及黏膜炎:口角炎、舌炎、唇炎、

29 三、  维生素B3—泛酸与辅酶A(CoA) Pantothenic acid 维生素B3也称泛酸、遍多酸,是辅酶A、ACP的组成成分

30 1、 结构 VB3:α、γ-二羟基-β、 β –二甲基丁酸与β-丙氨酸 通过肽键形成的缩合物
辅酶A(CoA-SH):3’,5’ADP、Pi、泛酸、β-巯基乙胺 活性位点: β-巯基乙胺的-SH

31

32

33 2、 功能: (1)组成CoA-SH: CoA-SH是主要的脂酰基载体,乙酰辅酶A是糖代谢、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的枢纽。
2、   功能: (1)组成CoA-SH: CoA-SH是主要的脂酰基载体,乙酰辅酶A是糖代谢、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的枢纽。 (2)组成酰基载体蛋白(acylcarrier protein,ACP): 4-磷酸泛酰巯基乙氨通过共甲键与酰基载体蛋白的Ser-OH相连。

34 3、来源 肝脏、肾、蛋、小麦、米糠、花生、豌豆 蜂王浆

35 四、 维生素B5与烟酰胺辅酶 维生素B5包括: 烟酸(尼克酸,nicotinic acid) 烟酰胺(尼克酰胺,nicotinamide)
烟酰胺是合成NAD、NADP的前体

36 1、结构:吡啶衍生物 烟酸、烟酰胺、NAD、NADP的结构

37

38

39 3、B5来源广泛 2、NAD+、NADP+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 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I
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II 3、B5来源广泛 肝脏、酵母、花生、谷类、豆类、肉类

40 五、  维生素B6与磷酸吡哆醛辅酶 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醛、吡哆胺、吡哆醇 1、结构 吡啶衍生物 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

41

42

43 2、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参加的反应 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作为辅酶,广泛参与涉及氨基酸的各种反应: 转氨基作用 脱羧作用 脱氨基作用 消旋作用 3、来源广泛: 五谷杂粮 肠道细菌合成

44  六、  维生素B7 生物素与羧化辅酶 1、结构: 尿素-噻吩-戊酸衍生物 活性位点:N-1

45 2、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基 生物素的戊酸羧基与羧化酶中Lys侧链的-NH2共价相连, 通过尿素-N1H的羧化/去羧化作用传递羧基

46 3、依赖生物素的羧化酶 乙酰CoA羧化酶: 生物素羧化酶(biotin carboxylase)
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iotin carboxyl carrier protein , BCCP) 转羧基酶(transcarboxylase)

47 4、来源广泛 肝脏、肾、蛋黄、酵母、蔬菜、五谷杂粮 肠道细菌合成 ★抗生物素蛋白(亲和素),avidin

48 七、  维生素B11 叶酸 P371 维生素B11又名叶酸,喋血谷氨酸

49 七、 维生素B11 叶酸 维生素B11又名叶酸,喋血谷氨酸 1、 结构 及功能 活性形式:四氢叶酸(THF),传递一碳单位的辅酶
1、 结构 及功能   活性形式:四氢叶酸(THF),传递一碳单位的辅酶 传递的一碳单位有:甲基、亚甲基(甲叉)、甲川基、甲酰基、亚胺甲基 活性位点:N5、N10

50

51

52 2、来源广泛 肝脏、肾、酵母 肠道细菌合成

53 八、 维生素B12 钴胺素 化学名称:钴胺素。 活性形式; (1)5’—脱氧腺苷钴胺素—— 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变位酶的辅酶
(2)甲基钴胺素

54

55 九、  硫辛酸 1、结构

56 2、硫辛酸是丙酮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辅酶

57 十、  维生素C 1、   结构

58 2、理化性质 又名抗坏血酸,有酸味。为一种还原剂。其水溶液不稳定,在有氧或碱性环境中极易氧化。其氧化过程为,还原型维生素C先被氧化为氧化型维生素C,若进一步氧化为二酮古洛糖酸时,便失去维生素C活性了。铜、铁等金属离子可促进上述反应过程。 吸收、转运与代谢 维生素C在小肠被吸收。血浆中维生素C可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许多组织细胞中去,并在其中形成高浓度积累。维生素C从尿中排除。

59 3、   生理功能: 1.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作为一种电子共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2.参与羟化反应 维持胶原蛋白的正常功能 参与胆固醇的羟化 使胆固醇转变为胆酸,从而降低血胆固醇含量。 参与神经递质合成及酪氨酸代谢等。 3.研究认为有抗肿瘤及预防感冒的作用。

60 4、缺乏症:坏血病,毛细血管脆弱,牙龈发炎出血。
典型缺乏症为坏血病,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症状。 毒性很低。 一次口服过大时可能出现腹泻症状。 长期摄入过高而饮水较少的话,有增加尿路结石的危险。

61 洪绍光 世界卫生组织:65岁以前为中年人 65-74岁为青年老人 75-90岁为老年人 生物学原理:
人的寿命为最后一颗牙齿长出的时间的5-7倍.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62 一、二、三、四、五 每天喝一袋牛奶 二百五十克到三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 三分高蛋白 四句话:有粗有细、不咸不淡、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500克蔬菜和水果

63 红、黄、绿、白、黑 “红” 是一天一个西红柿 “黄” 是红黄蔬菜 “绿” 是绿茶 “白” 是燕麦片 “黑” 是黑木耳


Download ppt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脂溶性:A、D、E、K,单独具有生理功能。 水溶性:B1、B2、B6、B12、C等,辅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