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学物理实验 长度的测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学物理实验 长度的测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学物理实验 长度的测量

2 长度的测量 实验目的: 1.掌握钢板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2.运用误差知识,合理选择测量仪器。
3.掌握不确定度和有效位数的概念,学会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

3 长度的测量 仪器与器材: 最小刻度为毫米的钢 直尺(或钢卷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铁板条(被测物)

4 长度的测量 实验仪器介绍 刻度尺是一种最简单的测长仪器,一般分度值为1mm,标度单位为cm,读数时可以准确读到mm位,mm位以下的十分之一mm位是凭眼睛估读位。 使用注意事项: 1.尽量使待测物贴近刻度尺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刻度尺。 2.一般不要用刻度尺的端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因为端边易受磨损而给测量带来误差。这时可以在刻度尺上任选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线。 3.刻度尺的刻度可能不够均匀,在测量时要选取不同起点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

5 长度的测量 4.要学会正确读数和记录的方法。当被测长度的一端和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位于两个最小刻度之间时,只能用眼睛估读,因而是不准确的,记录的数字要比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的示数多一位。 1 2 4 5 6 4 5 6 4 5 6 1 2 1 2 6 7 8 6 7 8 A B C D

6 长度的测量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是由毫米分度值的主尺和一段能滑动的游标副尺构成,它能够把mm位下一位的读数较准确地读出来,因而是比钢尺更准确的测量仪器。游标卡尺可以用来测量长度、孔深及圆筒的内径、外径等几何量。

7 三用游标卡尺示意图

8 长度的测量 1.读数原理: 游标副尺上有n个分格,它和主尺上的(n-1)个分格的总长度相等,一般主尺上每一分格的长度为1mm,设游标上每一个分格的长度为x,则有nx=n-1,主尺上每一分格与游标上每一分格的差值为1-x=1/n(mm),因而1/n(mm)是游标卡尺的最小读数,即游标卡尺的分度值。若游标上有20个分格,则该游标卡尺的分度值为1/20=0.05mm,这种游标卡尺称为20分游标卡尺;若游标上有50个分格,其分度值为1/50=0.02mm,称这种游标卡尺为50分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 一般取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值为其仪器误差。

9 长度的测量 2.读数方法: 从游标卡尺的主尺上准确读出mm位,在副尺上读出小于mm位的尾数,以20分游标卡尺为例,游标卡尺脚卡着待测物后,从游标零刻线以左主尺上读出测量长度的整mm数L0,若副尺上的第N格与主尺上的某一格对齐, 则副尺的读数取为△L,其值为0.05×N。主副尺读数之和即是测量值。 L = L0 + △L

10 长度的测量 Y=100mm+37×0.02mm=100.74mm

11 长度的测量 3.注意事项: (1)测量之前应检查游标卡尺的初读数,看主副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若没有对齐,须记下初读数,以便对测量值进行修正。两量爪并拢时,若游标的“0”线在主尺“0”线的右方,即待测物长度为零时,而卡尺读数不为零,此时的初读数记为正值;两量爪并拢时,若游标的“0”线在主尺“0”线的左方,即待测物长度不为零时,而卡尺读数为零,此时的初读数记为负值,且在游标上读数时应从右端读起。 修正值=测量值-零点读数

12 长度的测量 (2)卡住被测物时,松紧要适当,不要用力过大,注意保护游标卡尺的刀口。
(3)测量圆筒内径时,要调整刀口位置,以便测出的是直径而不是弦长。 (4)游标卡尺上所标度的读数单位为mm。记录测量结果时,注意使用不同单位所对应的数值小数点后数值的位数。被测物的长度等于主尺刻度加副尺刻度。

13 长度的测量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外形与结构如图所示。 螺旋测微器

14 螺母套管B、固定套管D和测砧E都固定在尺架G上。D上刻有主尺,主尺上有一条横线(称为读数准线),横线上方刻有表示毫米数的刻线,横线下方刻有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测微螺杆A和微分筒C、棘轮旋柄 K连在一起。微分筒的刻度通常一圈为50分度,也有25分度和100分度的,它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

15 长度的测量 现以50分度为例:它主要部分为一个螺距为0.5mm 的微动螺杆在固定螺母中旋转,当微动螺杆旋转时,带有刻度的螺帽也跟随螺杆一起转动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沿轴线方向的微小移动距离,就能用旋转螺帽上的读数表示出来。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 mm,旋转螺帽有50个等分刻度,因此旋转螺帽每旋转一小格,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50=0.01 mm。可见,转动螺帽的每一小格表示0.01mm,所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0.01mm。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

16 长度的测量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图 测量时应注意螺杆主尺上的读数是否超过0.5mm, 图中c应读作5.155mm,图中d的读数为5.655mm。

17 长度的测量 注意事项: (1)记录初读数,并对测量数据作零点修正。螺旋测微器的零点可以调整,各种螺旋测微器的零点调整方法不同,可见仪器说明书。测物螺杆和测砧并拢时,若微分筒的“0”线在固定标尺的“0”线的下方,即待测物长度为零时,而螺旋测微器读数不为零,此时的初读数记为正值;测物螺杆和测砧并拢时,若微分筒的“0”线在固定标尺 “0”线的上方,即待测物长度不为时,而螺旋测微器读数为零,此时的初读数记为负值,且在微分筒上读数时应从“0”线开始向下读起。 修正值=测量值-零点读数

18 长度的测量 初读数如图所示: 初读数示例

19 长度的测量 (2)记录初读数及将待测物体夹紧测量时,应轻轻转动棘轮旋柄推进螺杆,不要直接旋转螺旋柄,以免加得太紧,影响测量结果及损坏仪器。转动小棘轮时,只要听到发出喀喀的声音,就不要再推进螺杆,即可读数。 (3)因为微动螺杆的螺距为0.5mm,固定标尺上标度数值单位为1mm,为清楚起见,固定标尺下别还有一行半刻线。测量时应注意螺杆主尺上的读数是否超过0.5mm。

20 长度的测量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长度的测量 1.用刻度尺粗测铁板条量的长a、宽b、厚d,并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要求按照误差分配的等分原则,确定测量长、宽、厚应该选择的仪器。 方法:如

22 2.对比刻度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指出其最小刻度或测量能达到的准确度。确定长、宽、厚所选用的测量仪器。
长度的测量 2.对比刻度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指出其最小刻度或测量能达到的准确度。确定长、宽、厚所选用的测量仪器。 结论:长度测量的准确度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应根据测量的准确度要求,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或其他测量方法。

23 长度的测量 3.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量程、最小刻度、仪器误差及零点读数,并填入表格。 仪器名称 量程 分度值 最大仪器允许误差 零点读数 钢板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物理天平 ———

24 长度的测量 4.用刻度尺测待测物长度、游标卡尺测待测物宽度和螺旋测微器测待测物厚度,各取不同位置测5次,记录测量读数填入表中,计算各量的平均值和修正值,计算各次测量的偏差。 计算各测量量的标准偏差、A类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及总不确定度。 计算铁板条的体积、相对不确定度、绝对不确定度,正确表示测量量体积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否满足小于0.6%的要求?如不满足,分析其原因。

25 读数时应读到仪器误差所在位 长度的测量 项目 次数i 长度a(cm) 宽度b(cm) 厚度d(cm) ai vai bi vbi di
vdi 1 2 3 4 5 平均值 修正值

26 长度的测量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中凡是有公式的地方都必须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否则实验报告数据处理部分为0分。
先求长度a (将测量数据代入各公式中算出结果) 1.求测量数据的平均测量值 2.计算标准差 3.判断有无应当剔除的异常数据,如有,剔除后重新计算 4.求A类不确定度

27 长度的测量 5.根据仪器允差确定B类不确定度 6.合成不确定度 7.表示测量结果 按同样方法将宽度 b、厚度 d 的结果求出。

28 长度的测量 求测量结果体积V (将各直接测量量带入各公式中算出结果) 1、求测量值体积V 2、求体积的相对不确定度 3、求体积的绝对不确定度
4、写出正确的测量结果

29 长度的测量 正确测量结果的有效位数应为: 绝对不确定度取1~2位有效数字,其余只进不舍。测量值的有效数的末位应与绝对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其余按四舍六入五凑偶原则进行舍入。 相对不确定度一般取1~2位有效数字,例如:


Download ppt "大学物理实验 长度的测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