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三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三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三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2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知识概要 >> 03 考题剖析 >> 07 规律总结 >> 27

3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知识概要 1.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对于简化研究对象,发展人的思维有着重要帮助,因此,有关分类讨论的数学命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位置. 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每一类的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数学策略. ←返回目录

4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知识概要 2.运用分类整合思想解题的基本步骤: (1)明确讨论的对象:即对哪个参数进行讨论;
(2)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分类(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 不遗漏、标准要统一、分层不越级); (3)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 (4)归纳总结:将各类情况总结归纳. ←返回目录

5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3.明确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有利于掌握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分类讨论的主要原因有: 知识概要
(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如绝对值的定义、不等式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定义、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的倾斜角、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等等. (2)由数学运算要求引起的分类讨论: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偶次方根为非负、对数中真数与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中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对不等号方向的影响等等; ←返回目录

6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知识概要 (3)由函数的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
(5)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某些含参数的问题,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结果不同,或者由于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 (6)其他根据实际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分类讨论,如排列、 组合问题,应用问题等. ←返回目录

7 考 题 剖 析 ←返回目录

8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考题剖析 1.(2007·山东微山二中)如果函数f(x)=ax(ax-3a2-1)(a>0且a≠1)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0, ] B.[ , 1) C.( 0, ] D.[ ,+∞) B [解析] 令ax=t因为f(x)在x∈[0,+∞)上单调递增 ①当a>1时,ax单调递增,t∈[1,+∞),f(t)=t2-(3a2+1)t 则1≥ 满足题意 解得a∈ ②当0<a<1时,ax单调递减,t∈(0,1],f(t)=t2-(3a2+1)t 则1≤ 满足题意,解得a∈[ ,1) 综合①②可得a∈[ ,1) ←返回目录

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由于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是用分类形式给出的,
而底数a与1的关系不确定所以要对a进行讨论. ←返回目录

10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2.(2007·上海六校联考)已知各项均为正的等比数列{bn}的
首项b1=1,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若 =1, 则公比q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 ①当q=1时,Sn=nb1, ∴ = =1成立 ②当q≠1时,Sn= , = = ←返回目录

11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若0<q<1, =1成立, 若q>1,则 不存在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求和和数列的极 限求法.在等比数列求前n项和时要对公比q进行为1与不为1 的讨 论;在求形如 的极限时要讨论a与b的大小. ←返回目录

12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3.(2007·山东淄博市)椭圆 =1的离心率为 , 则m = . 又e= ,所以
3.(2007·山东淄博市)椭圆 =1的离心率为 , 则m = [解析]当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时,a2=2,b2=m,则c2=2-m, 又e= ,所以 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 a2=m,b2=2,则c2=m-2,又e= 所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方程及其性质,椭圆的方程虽然是标准形式但由于焦点位置未定所以要讨论. ←返回目录

13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4.某城市在中心广场建造一个花圃,花圃分为6个部分(如图). 现要栽种4种不同颜色的花,每部分栽种
一种且相邻部分不能栽种同样颜色的花 . 不同的栽种方法有 种.(以数字作答) [解析]解法1:将6个区域分4组,不同组栽种不同颜色的花,同一组栽种同一颜色的花.因为区域1与其它5个区域都有公共边,所以为了栽种方案合乎题意,分在同一组的区域至多只能有 2个.因而,由图形可知,不同分组法有且只有5类,如下表 : ←返回目录

14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表中数字为区域号): 考题剖析
每一类分组法,都有A 种不同的栽种方法.应用加法原理,得到所有符合题意的不同栽种方法的种数为N=5A =120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一类 1 2 3,5 4,6 第二类 2,5 3,6 4 第三类 3 第四类 2,4 6 第五类 5 ←返回目录

15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考题剖析 解法2:因为区域1与其它5个区域都有公共边,所以当区域1栽种一种颜色的花之后,该颜色的花就不能栽于其它区域.因而可分两步走,考虑如下: 第一步,在区域1中,栽上一种颜色的花,有4种栽法; 第二步,在剩下的五个区域中,栽种其它三种颜色的花.为此,可将2至6号五个区域分成3组,使同一组中的不同区域没有公共边.这样的分组法有且只有5类,如下表(表中数字为区域号): ←返回目录

16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对每一类分得的3个组,将3种颜色的花分别栽于各组,共有A 种栽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一类 2 3,5 4,6 第二类 2,4 6 第三类 3,6 5 第四类 2,5 4 第五类 3 对每一类分得的3个组,将3种颜色的花分别栽于各组,共有A 种栽法. 应用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得合乎题意要求的不同栽种方法的种数为N=4×5×A =120 ←返回目录

17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解法3:分两类情况考虑: 第1类:第1、2、3、5等四个区域栽种不同颜色的4种花,共有
A 种栽法.对于每一种栽法,第4、6区分别都只有1种颜色的花可栽. 第2类:第1、2、3、5等四个区域栽种不同颜色的3种花,共有 种栽法.对于每一种栽法,要么2、5区栽同色花,要么3、5区栽同色花.对于前者,第6区有2种颜色的花可供选栽,第4区只能栽第4种颜色的花;对于后者,第4区有2种颜色的花可供选栽,第6区只能栽第4种颜色的花.即无论何种情形,第4、6区的栽法都是2种. 综合上述情形,应用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得不同栽种方法的 种数为 ←返回目录

18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考题剖析 [点评]本题以花圃设计为应用背景,主要考查排列、组合的基础知识,侧重考查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的应用,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计数能力. 为了正确解答本题,首先必须准确理解题意:抓住花圃布局的要求,看清图形中6个部分的关系;明确每个部分只种同一种颜色的花,相邻部分应种不同颜色的花;而且4种颜色的花都要种上,缺一不可.对这些条件要求,稍有疏忽、遗漏或曲解,都会导致解答出错;其次,应设计好周全而又不出现重复计数的推算程序,关键是推算过程中分步、分类的安排要合理且严密;此外,在每一分步或分类中,计数不出错;最后,乘法原理和加 法原理的运用,以及数值计算还得无误,方能得出正确的答数. 采用不同的计数模式和计数程序,伴随出现不同的解法,解法恰当还可避免分类讨论. ←返回目录

19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动点M到定直线y=1的距离等于d,并且满足条件: 其中O为坐标原点,k为参数.
5.(2007·北京市朝阳区期末)已知向量 , 动点M到定直线y=1的距离等于d,并且满足条件: 其中O为坐标原点,k为参数. (1)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并判断曲线类型; (2)如果动点M的轨迹是一条圆锥曲线, 其离心率e满足 ≤e≤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返回目录

20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解析](1)设M (x,y),则由
且O为坐标原点得 A( 2, 0),B(2,1),C(0,1), 从而 代入 整理得 (1-k)x2+2(k-1)x+y2=0为所求轨迹方程. ①当k=1时,得y=0,轨迹是一条直线 ②当k≠1时,得(x-1) =1 若k=0,则轨迹是一个圆;若k>1,则轨迹为双曲线; 若k<0或0<k<1则轨迹为椭圆. ←返回目录

21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2)因为 ≤e≤ 所以方程表示椭圆. 对于方程(x-1)2+ =1
①当0<k<1时,a2=1,b2=1-k,则c2=k,此时e2= =k, 而 ≤e≤ ,所以 ≤k≤ ②当k<0时,b2=1,a2=1-k,则c2=-k,e2= = , 所以 ≤ ≤ ,得-1≤k≤- 综上得:k的范围是 ≤k≤ 或-1≤k≤- ←返回目录

22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考题剖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轨迹的求法及方程表示轨迹和分类讨论思想,由于方程系数不确定其表示曲线类型也不确定因此要讨论参数k. 6.已知函数f(x)=x3+3ax-1,a为实常数. (1)a在什么范围内时,y=f(x)与y=3只有一个公共点? (2)若φ(x)= | |在[-2,0)∪(0,2]上有最小值2, 求a的值. ←返回目录

23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解析](1)f ′(x)=3x2+3a=3(x2+a).
①当a≥0时,f ′(x)≥0,所以f(x)在R上单调递增,此时y=f(x)与y=3只有一个公共点; ②当a≤0时,f ′(x)=3(x )(x- ) . 由f ′(x)=0,得x1=- , x2= 在x∈R上列表: x (-∞, ) - ( , ) ( ,+∞) f ′(x) f(x) 极大值 极小值 ←返回目录

24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因为y=f(x)与y=3只有一个公共点,
所以f(x)极大值 < 3或f(x)极小值 > 3. 所以f (- )<3,或f ( )>3, 得- <a<0,或-1<a<0. 综上,a>-1,y=f(x)与y=3只有一个公共点. (2)φ(x)= | | = | | = | x |. 由φ(-x)=φ(x),可知φ(x)为偶函数, 则原题即为φ(x)在(0,2]上有最小值2.设g(x)=x (x∈(0,2]), 则g′(x)=1- = ←返回目录

25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①a<0时,g′(x)>0,所以g(x)在(0,2]上单调递增,
因为φ(x)在(0,2]上有最小值2,所以 =-2,所以a=- ②a=0时,φ(x)=x,无最小值,不合题意. ③a>0时,φ(x)=g(x),g′(x)= = (Ⅰ) ≥2,即a≥ 时,g′(x)<0,所以g(x)在(0,2] 上单调递减,所以g(x)∈[ ,+∞), 此时φ(x)在(0,2]上的最小值为 ≠2,不合. ←返回目录

26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考题剖析 (Ⅱ) <2,即0<a< 时,由g′(x)=0,得x= .
∴φ(x)min=g(x)min=g( )= =2,所以a = 综上,a的值为- 或 x ( 0, ) ( , 2 ) 2 g′(x) g(x) 极小值 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最值及导数的运用,注意对参数a的讨论. ←返回目录

27 规 律 总 结 ←返回目录

28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1.分类讨论问题已成为高考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热点问题,这是因为: 规律总结 2.解分类讨论问题的实质:
其一,分类讨论问题一般都覆盖知识点较多,有利于知识的考查; 其二,解分类讨论问题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一定的分类思想与分类技巧,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其三,分类思想与生产实践和高等数学都紧密相关. 2.解分类讨论问题的实质: 将整体问题化为若干个部分来解决,化成部分后增加了题设条件,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返回目录

29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返回目录 规律总结 3.分类讨论要注意的几点: (1) 根据问题实际,做到分类不重复、不遗漏;
(1) 根据问题实际,做到分类不重复、不遗漏; (2) 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并做到融会贯通,是解好分类讨论问题的前提条件; (3) 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克服分类讨论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4) 要注意简化或避免分类讨论,优化解题过程. ←返回目录


Download ppt "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三 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