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佛法原典研習 八眾誦 (II) 2007/8/5
2
雜阿含經的架構(I) 最重要的: 五陰, 六入 => 見道位及修道位. 雜因, 道品 => 佛法再架構化
八眾 => 佛陀對不同眾生說法, 對象有人, 天. 在家居士, 法要並不精粹, 但生活應用較廣
3
雜阿含經的架構(II) 八眾誦第五 (一一相應) 一七 比丘相應(二二經) 一八 魔相應(二0經) 一九 帝釋相應(二二經)
一七 比丘相應(二二經) 一八 魔相應(二0經) 一九 帝釋相應(二二經) 二0 剎利相應(二一經) 二一 婆羅門相應(三八經) 二二 梵天相應(一0經) 二三 比丘尼相應(一0經) 二四 婆耆舍相應(一六經) 二五 諸天相應(一0八經) 二六 夜叉相應(一二經) 二七 林相應(三二經) 雜阿含經論會編(下)目次
4
婆羅門相應 此部份是佛陀對於在家居士的說法
婆羅門相應 此部份是佛陀對於在家居士的說法
5
施持戒者得大果報《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137 ~ p.138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聞瞿曇說言:唯應施我,不應施餘人;施我得大果,非施餘人而得大果。應施我弟子,不應施餘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云何瞿曇!作是語者,為實說耶?非為謗毀瞿曇乎?為如說說,如法說耶?法次法說,不為餘人以同法來訶責耶?」佛告婆羅門:「彼如是說者,謗毀我耳。非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不致他人來以同法訶責。所以者何?我作如是說者,作二種障:障施者施,障受者利。婆羅門!乃至士夫以洗器餘食,著於淨地,令彼處眾生即得利樂,我說斯等亦入福門,況復施人!婆羅門!然我復說:施持戒者得果報,不同犯戒。」生聞婆羅門白佛言:「如是,瞿曇!我亦如是說:施持戒者得大果報,非施犯戒。」爾時世尊復說偈言:「……」佛說此經已,生聞娑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佈施,看施後,所能發揮的「邊際效用」為何? 應如何布施,才能得大福?唯有深入緣起,才能相應!
6
俗人在家,云何得現法安樂 《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128 ~ p.13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年少婆羅門,名鬱闍迦,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在家,當行幾法,得現法安及現法樂?」佛告婆羅門:「有四法,何等為四?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婆羅門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幾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 就經濟的角度來說「方便具足.守護具足.正命具足」,然而經濟,只是其「必要而非充分」之條件。 法師觀點:要成就現法的安樂,必須作到以下六點: 1理路要清楚. 2心態要祥和. 中道 3身體要健康. 4經濟要適怡. 5人際要協調. 6環境要清爽. 為霖師兄看法: 前四點較屬於方便說法,著重於解決現世之民生問題; 後四點則著重於進一步鼓勵在家弟子朝向解脫道修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樂。
7
供養三火,斷滅三火《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134 ~ p.135
婆羅門!當勤供養三火,隨時恭敬禮拜奉事,施其安樂。何等為三?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 ……婆羅門!今善男子先所供養三火,應斷令滅。何等為三?謂貪欲火,瞋恚火,愚癡火。所以者何?若貪火不斷、不滅者,自害、害他,自他俱害,現法得罪,後世得罪,現法、後世得罪,緣彼而生心法憂苦。恚火、癡火,亦復如是。婆羅門!若善男子事積薪火,隨時辛苦,隨時然,隨時滅火、因緣受苦。」 火乃代表身命,故供養火者,為求身命之長存永續,甚至成長壯大。 身命,又分:色身的壽命(根本火與居家火)與法身的慧命(福田火)。 色身的壽命的因與緣:因來自父母,緣來自後天的資生之具。 法身的慧命的因與緣:因則為眾生的佛性(大乘佛教較強調),緣來自三寶的歸依與修學(原始佛教較重視)。
8
善不善男子,皆如月《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137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年少婆羅門,名僧迦羅,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不善男子云何可知?」佛告婆羅門:「譬猶如月。」婆羅門復問:「善男子云何可知?」佛告婆羅門:「譬猶如月。」 婆羅門白佛:「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佛告婆羅門:「譬如明月淨分,光明色澤,日夜增明,乃至月滿一切圓淨。如是善男子,於如來法律得淨信心,乃至正見,真淨增明;戒增,施增,聞增,慧增,日夜增長。復於餘時,親近善知識,聞說正法,內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是故善男子,譬如月。」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譬如月無垢,周行於虛空,一切小星中,其光最盛明。淨信亦如是,戒聞離慳施,於諸慳世間,其施特明顯。」佛說此經已,僧迦羅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善男子的「月」指由初一至十五的月,由不圓滿弦月的漸漸轉至滿月 不善男子的「月」指由十五至三十的月,由滿月漸漸轉至不圓滿的弦月 月圓而缺,昇天而降,乃輪迴之道爾! 必「不受後有」才是正途! 此經為對在家居士講,非以解脫道為主要目的。
9
佛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 《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140 ~ p.142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一那羅聚落,住一那羅林中。爾時世尊著衣持缽,入一那羅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太早,今且可過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作飲食處。爾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五百具犁耕田,為作飲食。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遙見世尊,白言:「瞿曇!我今耕田下種以供飲食,沙門瞿曇亦應耕田下種以供飲食。」佛告婆羅門:「我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婆羅門白佛:「我都不見沙門瞿曇,若犁,若軛、若鞅、若縻、若?、若鞭,而今瞿曇說言:我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爾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即說偈言:「自說耕田者,而不見其耕,為我說耕田,令我知耕法。」爾時世尊說偈言:「信心為種子,苦行為時雨,智慧為犁軛,慚愧心為轅,正念自守護,是則善御者。保藏身口業,如食處內藏,真實為真乘,樂住為懈息,精進無廢荒,安隱而速進,直往不轉還,得到無憂處。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還受諸有。」 信心,指「真如心」。 百丈禪師:「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宗教師非「心靈的服務業」,而是導引。 僧眾為福田嗎?並非供養就能得到福,主要是能聞法而改善身心,才是福。知見不正確,仍是修「有漏」的福。 佛陀時代:以說法得供養,使大眾有機會聞法,而能依法修行。 世間法而言:供給與迴饋,必須平衡,平等互惠關係才是正常,才能長久! 信心銘,三祖所做,信心是指「真如心」 ,非一般的妄心。 大乘起信論,大乘是指真如心。
10
定無,是故安樂住《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155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毘舍離國大林精舍。時有毘梨耶婆羅豆婆遮婆羅門,晨朝買牛,未償其價,即日失牛,六日不見。時婆羅門為覓牛故,至大林精舍,遙見世尊,坐一樹下,儀容挺特,諸根清淨,其心寂默,成就止觀,其身金色,光明焰照。見已,即詣其前而說偈言: 「云何無所求,空寂在於此?獨一處空閑,而得心所樂。」爾時世尊說偈答言:「若失若復得,於我心不亂。婆羅門當知!莫謂彼如我, 心計於得失,其心不自在。」 就世間人而言,若一切皆無,云何安樂住?總要有一些基本的資糧,才能安樂住。 所以佛陀,非一切皆無,是故能安樂住。至少佛陀是「有法」,能夠利益眾生,故能安樂住。 就解脫道而言,最重要者,要「無我」!但要全然放下而相應於無我,也不是那麼簡單!
11
剎利相應 剎帝利是印度統治階級的王族或武士
剎利相應 剎帝利是印度統治階級的王族或武士
12
護其內者,名善自護《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87 ~ p.88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如是念:云何自護?云何不自護?復作是念:若有行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者,當知斯等為不自護。若復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為自護。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而作是念:……」佛告大王:「如是,大王!若有行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者,當知斯等為不自護,而彼自謂能自防護。象軍、馬軍、車軍、步軍,以自防護,雖謂自護實非自護。所以者何?雖護於外,不護於內,是故名不自護。大王!若復有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為自護。彼雖不以象、馬、車、步四軍自防,而實自護。所以者何?護其內者,名善自護,非謂防外。」爾時世尊復說偈言:「善護於身、口,及意一切業,慚愧而自防,是名善守護。」 善護身口意業,雖名為內護;比起實證無我,而一切不護,又是天淵之別矣!
13
戰勝增怨敵《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96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摩竭提國阿闍世王韋提希子,共相違背。摩竭提王阿闍世韋提希子,起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來至拘薩羅國;波斯匿王聞阿闍世王韋提希子四種軍至,亦集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出共鬥戰。阿闍世王四軍得勝,波斯匿王四軍不如,退敗星散,單車馳走,還舍衛城。時有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聞波斯匿王四軍不如,退敗星散;波斯匿王恐怖狼狽,單車馳走,還舍衛城。聞已,乞食畢,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聞摩竭提主阿闍世王韋提希子,起四種軍,如是廣說,乃至波斯匿王單車馳走,還舍衛城。」爾時世尊即說偈言:「戰勝增怨敵,敗苦臥不安,勝敗二俱捨,臥覺寂靜樂。」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法師觀點:「戰勝增怨敵,敗苦臥不安;勝敗二俱捨,臥覺寂靜樂。」較消極的思想方式。 人與人間,先作到「彼此無所求」─即「不將自己的期待,寄託在他人身上。」則能消極地減少無謂的爭執。 其次,能以「平等互惠」的原則,去協調出「雙贏」的後果來;則為福慧雙全也。 以慧修福,才是無漏福
14
有四種明冥人《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104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世尊!為婆羅門死還生自姓婆羅門家,剎利、鞞舍、首陀羅家耶?」佛言:「大王!何得如是?大王當知:有四種人,何等為四?有一種人,從冥入冥;有一種人,從冥入明;有一種人,從明入冥;有一種人,從明入明。 印度的種姓制度。 命由業起,而業又由心造。 而心呢?乃由觀念和心態來造也。 因此正確的觀念和祥和的心態,才是「改命.轉運」的關鍵。 正確的觀念,即是正見;祥和的心態,則近於正志也。 印度的種姓制度:婆羅門:代表神廟的宗教官員;剎帝利:代表帝王將相;吠舍:代表平民;首陀羅:代表奴隸。此外,還有比首陀羅更低,不入流的「賤民」,成份是打仗的戰俘,以及不遵守種姓制度而結合的人。
15
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 《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106 ~ p.107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有尼乾子七人,闍祇羅七人,一舍羅七人,身皆麤人,彷徉行,住祇洹門外。時波斯匿王遙見斯等,彷徉門外,即從座起,往至其前,合掌問訊。三自稱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王。」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稱姓名,合掌問訊?」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斯等則是。」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觀察,勿但洛莫,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辯,交契計挍,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當須思惟,智慧觀察。」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說斯理。言久相習,觀其戒行,乃至見說知明。我有家人,亦復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國,而復來還,捨其被服,還受五欲。是故當知世尊善說,應與同止,觀其戒行,乃至言說,如有智慧。」爾時世尊而說偈言:「不以見形相,知人之善惡;不應暫相見,而與同心志。有現身口密,俗心不斂攝,猶如?石銅,塗以真金色。內懷鄙雜心,外現聖威儀,遊行諸國土,欺誑於世人。」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誰是善知識?非凡俗能知! 「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一方面聽其所說的法,二方面觀其所作的事。 法是內銷眾生的執著?還是增加眾生的執著? 觀其所為,是否言行一致,內外無隔?久而可知。
16
梵天相應
17
梵天非常恆不變易法《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175 ~ p.176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婆句梵天,住梵天上,起如是惡邪見言:此處常恆非變易法,純一出離之處。爾時世尊知婆句梵天心念已,入於三昧,如其正受,於王舍城沒,住梵天上。婆句梵天遙見世尊而說偈言:「梵天七十二,造作諸福樂,自在而常住,生老死已過。我於諸明論,修習已究竟,彼諸天眾等,唯謂我長存。」爾時世尊說偈答言:「此則極短壽,非是長存者,而婆句梵天,自謂為長壽。尼羅浮多獄,其壽百千數,我悉憶念知,汝自謂長存。」婆句梵天復說偈言:「佛世尊所見,其劫數無邊,生老死憂悲,皆悉已過去。唯願說知我,過去曾所更,受持何戒業,而得生於此。」爾時世尊說偈答言:「過去久遠劫,於大曠野中,有諸大眾行,多賢聖梵行,飢乏無資糧,汝救之令度,慈救心相續,經劫而不失;是則汝過去,所受持功德,我悉憶念知,久近如眠覺。過去有村邑,為賊所抄掠,汝時悉皆救,令其得解脫;是則過去世,所受持福業,我憶此因緣,久近如眠覺。過去有人眾,乘船恆水中,惡龍持彼船,欲盡害其命,汝時以神力,救令得解脫;是則汝過去,所受持福業,我憶是因緣,久近如眠覺。」婆句梵天復說偈言:「決定悉知我,古今壽命事,亦知餘一切,是則為正覺。是故所受身,金光炎普照,其身住於此,光明遍世間。」爾時世尊為婆句梵天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如其正受,從梵天沒,還王舍城。 因梵天是印度外道一向尊敬歸依的神祇,故佛經中說到梵天者,皆有「導歸向佛」之意。
18
有一乘道,能淨眾生 《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168 ~ p.169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鬱毘羅聚落尼連禪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爾時世尊獨靜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能淨眾生,度諸憂悲,滅除苦惱,得真如法,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若有人不樂四念處者,則不樂如聖法;不樂如聖法者,則不樂如聖道;不樂如聖道者,則不樂甘露法;不樂甘露法者,則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若樂修四念處者,則樂修如聖法;樂修如聖法者,則樂如聖道;樂如聖道者,則樂甘露法;樂甘露法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爾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知佛心念已,譬如力士屈伸臂頃,於梵天沒,住於佛前,作是歎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有一乘道,能淨眾生,謂四念處,乃至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時梵天王復說偈言:「謂有一乘道,見生諸有邊,演說於正法,安慰苦眾生。過去諸世尊,以乘斯道度;當來諸世尊,亦乘度斯道;現在尊正覺,乘此度海流,究竟生死際,調伏心清淨。於生死輪轉,悉已永消盡,知種種諸界,慧眼顯正道。譬若恆水流,悉歸趣大海,激流浚漂遠;正道亦如是,廣智善顯示,逮得甘露法。殊勝正法輪,本所未曾聞,哀愍眾生故,而為眾生轉。覆護天人眾,令度有彼岸,是故諸眾生,咸皆稽首禮。」爾時梵天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因此佛經中多謂:世尊因梵天王請法,才啟轉法輪。 其實世尊頓悟成佛時,梵天有能力為其印證嗎? 既度眾生出生死苦海,是世尊從出家到成佛的一貫宗旨;則他成佛後,會不說法.不度眾生嗎? 「有一乘道,能淨眾生,謂四念處。」法師還是不相信四念處,會是佛最初覺悟和說法之心要。
19
魔相應
20
寧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 《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36 ~ p.37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毘婆羅山、七葉樹林石室中。時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側黑石室中,獨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數數退轉,一二三四五六反退,還復得時受意解脫身作證,尋復退轉。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習,以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而復數數退轉,乃至六反猶復退轉。我今當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時魔波旬作是念:若彼比丘以刀自殺者,莫令自殺,出我境界去,我今當往告彼大師。爾時波旬執琉璃柄琵琶,詣世尊所,鼓絃說偈:「大智大方便,自在大神力,得熾然弟子,而今欲取死。大牟尼當制,勿令其自殺。何聞佛世尊,正法律聲聞,學其所不得,而取於命終!」時魔說此偈已,世尊說偈答言:「波旬放逸種,以自事故來。堅固具足士,常住妙禪定,晝夜勤精進,不顧於性命。見三有可畏,斷除彼愛欲,已摧伏魔軍,瞿低般涅槃。」波旬心憂惱,琵琶落於地,內懷憂慼已,即沒而不現。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來共至仙人山側黑石室所,觀瞿低迦比丘以刀自殺。」爾時世尊與眾多比丘,往至仙人山側黑石室中,見瞿低迦比丘殺身在地。告諸比丘:「汝等見此瞿低迦比丘殺身在地不?」諸比丘白佛:「唯然已見,世尊!」佛告比丘:「汝等見瞿低迦比丘,周匝繞身黑闇煙起,充滿四方不?」比丘白佛:「已見,世尊!」佛告比丘:「此是惡魔波旬,於瞿低迦善男子身側,周匝求其識神。然比丘瞿低迦,以不住心執刀自殺。」爾時世尊為瞿低迦比丘,受第一記。爾時波旬而說偈言:「上下及諸方,遍求彼識神,都不見其處,瞿低何所之?」爾時世尊復說偈言:「如是堅固士,一切無所求,拔恩愛根本,瞿低般涅槃。」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已證得阿羅漢果,還會「數數退轉」嗎?在第六退轉後再自殺,即能不再退轉嗎? 佛教經典,從不謂有「識神」之事;更何況惡魔波旬,能於身側,周匝求其識神。 「然比丘瞿低迦,以不住心執刀自殺。」既心不住,還能執刀自殺嗎? 「爾時世尊為瞿低迦比丘,受第一記。」帶這麼多的疑惑與苦惱,得受第一記嗎? 由下面經文可推知,自殺前的瞿低迦尊者尚未證得阿羅漢果,故此處的意解脫應指定境,而非指瞿低迦尊者已心解脫。(果煜法師認為若瞿低迦尊者此時已證阿羅漢果,卻還會退轉,則此經有大問題,謗佛毀法) [1] 時受意解脫:應指「一時的心解脫」;正常來講,心解脫應不可能退轉,故瞿低迦尊者的時受意解脫退轉,可能是指因某些因素(例如身體病痛),而無法住於定境。 [2] 出我境界去:此處的「出我境界」,應指出離欲界(因波旬認為欲界屬其統轄),或指出離輪迴的三界苦海。 [3] 識神:可能指「中陰身」(註:雜阿含經很少出現「識神」此字眼)。 [4] 第一記:指阿羅漢果 。
21
隨汝變形色,我心不傾動《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48 ~ p.49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釋氏石主釋氏聚落。時有尊者善覺,晨朝著衣持缽,入石主釋氏聚落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持尼師壇,置右肩上,入林中,坐一樹下,修晝正受。作是念:「我得善利,於正法律出家學道。我得善利,遭遇大師如來、等正覺。我得善利,得在梵行、持戒備德賢善真實眾中。我今當得賢善命終,於當來世,亦當賢善。」時魔波旬作是念: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大身,盛壯多力,見者怖畏,謂其力能翻發動大地。至善覺比丘所,善覺比丘遙見大身勇盛壯士,即生恐怖。從座起,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廣說如上。」佛告善覺:「此非大身士夫,是魔波旬,欲作嬈亂。汝且還去,依彼樹下修前三昧,動作彼魔,因斯脫苦。」時尊者善覺,即還本處。至於晨朝,時魔波旬復作是念: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復化作大身,勇壯熾盛,力能發地,往住其前。善覺比丘復遙見之,即說偈言:「我正信非家,而出家學道,於佛無價寶,正念繫心住。 隨汝變形色,我心不傾動,覺汝為幻化,便可從此滅!」時魔波旬作是念:是沙門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世間有天魔嗎?早期的佛典,如〈五陰誦〉〈六入誦〉都偏說內魔,而不言外魔。 或謂:世尊不是降魔後,才成道嗎?其實最要降伏的是「無明的我見」;故我見才是大魔! 或謂「魔王」為「他化自在天」的天王;而「他化自在天」乃欲界最高層天。 故其喻義,乃:若有欲者,即不出魔王的掌控中也。 魔,是業障現形。 而就心法而言,則:若心為境轉,即是魔也。故以「隨汝變形色,我心不傾動」而能降魔!
22
帝釋相應
23
釋提桓因立於善論《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57 ~ p.59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天、阿修羅對陣欲戰。釋提桓因語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莫得各各共相殺害,但當論議,理屈者伏。」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言:「設共論議,誰當證知理之通塞?」天帝釋言:「諸天眾中,自有智慧明記識者;阿修羅眾,亦復自有明記識者。」毘摩質多羅阿修羅言:「可爾。」釋提桓因言:「汝等可先立論,然後我當隨後立論,則不為難。」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即說偈立論言:「我若行忍者,於事則有闕,愚癡者當言,怖畏故行忍。」釋提桓因說偈答言:「正使愚癡者,言恐怖故忍,及其不言者,於理何所傷!但自觀其義,亦觀於他義,彼我悉獲安,斯忍為最上。」毘摩質多羅阿修羅復說偈言:「若不制愚癡,愚癡則傷人,猶如兇惡牛,捨走逐觸人。執杖而強制,怖畏則調伏,是故堅持杖,折伏彼愚夫。」帝釋復說偈言:「我常觀察彼,制彼愚夫者,愚者瞋恚盛,智以靜默伏,不瞋亦不害,常與賢聖俱。惡罪起瞋恚,堅住如石山,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馬車,我說善御士,非謂執繩者。」爾時天眾中有天智慧者,阿修羅眾中有阿修羅智慧者,於此偈思惟、稱量、觀察,作是念:毘摩質多羅阿修羅所說偈,終竟長夜起於鬥訟戰諍;釋提桓因所說偈,長夜終竟息於鬥訟戰諍。當知帝釋善論得勝。」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以善論議,伏阿修羅。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立於善論,讚歎善論,汝等比丘!亦應如是,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當善論,讚歎善論,應當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因帝釋亦是印度外道一向尊敬歸依之神祇,故佛經中說到帝釋者,亦皆有「導歸向佛」之意。 所謂「忍」者,乃是靜待更好的因緣時節,再作處理;而非只壓抑或逃避爾! 譬如有諍論時,如只據理力爭,亦難免有「爭意氣」的嫌疑。於是暫且擱下,靜待更好的因緣時節,再作協調。
24
六受戒布薩日《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72 ~ p.73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月八日,四大天王敕遣大臣,按行世間:為何等人供養父母、沙門、婆羅門、宗親、尊重,作諸福德?見今世惡、畏後世罪,行施作福,受持齋戒?於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變月,受戒布薩。至十四日,遣太子下觀察世間:為何等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至十五日,四大天王自下世間,觀察眾生:為何等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諸比丘!爾時世間無有多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者,時四天王即往詣三十三天集法講堂,白天帝釋:天王當知!今諸世間,無有多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時三十三天眾聞之不喜,轉相告語:今世間人不賢、不善,不好、不類,無真實行,不供養父母,乃至不受戒布薩。緣斯罪故,諸天眾減,阿修羅眾當漸增廣。諸比丘!爾時世間若復多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者,四天王至三十三天集法講堂,白天帝釋:天王當知!今諸世間,多有人民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時三十三天心皆歡喜,轉相告語:今諸世間賢善,真實、如法,多有人民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緣斯福德,阿修羅眾減,諸天眾增廣。時天帝釋知諸天眾皆歡喜已,即說偈言:「若人月八日,十四十五日,及神變之月,受持八支齋,如我所修行,彼亦如是修。」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彼天帝釋所說偈言,此非善說,所以者何?彼天帝釋自有貪、恚、癡患,不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故。若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斷諸有結,心善解脫,說此偈言,如是說者,則為善說。所以者何?阿羅漢比丘離貪、恚、癡,已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在六齋日受持八關齋戒,似已成為目前佛教社會普遍的風氣之一。六齋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考之律典,「八關齋戒」:1.不殺生。2.不偷盜。3.不婬。4.不妄語。5.不飲酒。6.不以華鬘裝飾自身,不歌舞觀聽。7.不坐臥高廣華麗床座。8.不非時食。乃是來之於沙彌十戒中,減去「不持金銀戒」而成八戒。 故受持「八關齋戒」,即是彷同「出家」之意。其必於道場中受持,時間為一日一夜,待明相出時,即自動捨戒。 故於俗家中受持「八關齋戒」,為不合法者。無「出家」之心,以貪圖受戒功德而守戒者,亦不合法也。 [1] 神變之月:即正月、五月、九月(四大天王等視察人間善惡之月)。 [2] 八支齋:即八關齋。 [3] 六齋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4] 十齋日: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25
諸天相應
26
心持世間去《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231 ~ p.232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誰持世間去?誰拘牽世間?何等為一法,制御於世間?」爾時世尊說偈答言:「心持世間去,心拘引世間,其心為一法,能制御世間。」時彼天子復說偈言:「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心持世間去」,心有心性和心相之別。故「其心為一法」,乃是就心性而言;至於心相,則無常幻化.千差萬別。
27
意在前驅馳《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 238 智慧善御士,正見為前導《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
意在前驅馳《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238 智慧善御士,正見為前導《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252 賢聖智慧命,是為壽中最《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235 智慧善御士,正見為前導」有智慧者,乃能將「無始無明」轉為正見,而為前導。 正見為前導者,所感得的乃是清淨法身。 而法身不生亦不滅,不去亦不來;故為壽命中最。 這「意在前驅馳」的意,乃是指末那識,而非第六識爾! 而末那識者,亦即是「無始無明」也。 「末那為前導者,所感得的是分段生死。 末那識:作業系統。 第六識:檔案。
28
云何受身得妙色《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265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云何諸眾生,受身得妙色?云何修方便,而得乘出道?眾生住何法?為何所修習?為何等眾生,諸天所供養?」爾時世尊說偈答言:「持戒明智慧,自修習正受,正直心繫念,熾燃憂悉滅,得平等智慧,其心善解脫。斯等因緣故,受身得妙色,成就乘出道,心住於中學,如是德備者,為諸天供養。」時彼天子復說偈言:「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云何得身妙色」,身為業報身(果)。以業清淨故,得身妙色。 業云何清淨?以知見清淨故,業清淨。 故正見.正直.慈悲.布施.持戒.禪定等,皆有助於得身妙色。 有謂「菩薩百劫修相好」,其實修相好的方法,亦不外乎六度四攝也。 而非相好修了,再來行菩薩道。
29
但遮其惡業《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289 ~ p.29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而說偈言:「決定以遮遮,意妄想而來,若人遮一切,不令其逼迫。」爾時世尊說偈答言:「決定以遮遮,意妄想而來,不必一切遮,但遮其惡業,遮彼彼惡已,不令其逼迫。」時彼天子復說偈言:「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意妄想而來,不必一切遮;但遮其惡業。如只遮惡業,但為人天道。 遮一切妄想->禪定天;遮一切惡業->欲界天。 意妄想而來,不必一切遮;但遮其「我見」。 禪法中的默照禪,或密法中的大手印,都是不遮妄想的;但遮其「作意」而已! 作意:有我執。
30
世間最為難得者《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303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一切相映障,知一切世間,樂安慰一切,唯願世尊說!云何是世間,最為難得者?」是時世尊說偈答言:「為主而行忍,無財而欲施,遭難而行法,富貴修遠離,如是四法者,是則為最難。」時彼天子復說偈言:「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無財而能施,這才不容易! 施不在於多寡,而在於邊際效益也! 法布施的邊際效益最大! 其次,「無畏施」的感受最溫馨。無畏者,因無我故無畏也! 故世間最難得者,為出世間也;而無我才能出世間!
31
云何以智慧求財《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29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云何人所作,智慧以求財?等攝受於財,若勝若復劣。」爾。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營生之業者,田種行時世尊說偈答言:「始學功巧業,方便集財物,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臥,六種資生具,方便修眾具,安樂以存世。如是善修業,黠慧以求財,財寶隨順生,如眾流歸海。如是財饒益,如蜂集眾味,晝夜財增長,猶如蟻積堆。不付老子財,不寄邊境民,不信姦狡人,及諸慳吝者。親附成事者,遠離不成事,能成事士夫,猶如火熾然。善友貴重人,敏密循良者,同氣親兄弟,善能相攝受。居親眷屬中,標顯若牛王,各隨其所應,分財施飲食,壽盡而命終,當生天受樂。」時彼天子復說偈言:「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不過這部經卻說錯對象了,只有世間人,才有理財的須要;對於「天人」而言,那來「自食用.營生業及藏密」的須要呢?
32
夜叉相應
33
到針毛鬼住處夜宿《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332 ~ p.333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人間遊行,到針毛鬼住處夜宿。爾時針毛鬼會諸鬼神,集在一處。時有炎鬼,見世尊在針毛鬼住處夜宿,見已往詣針毛鬼所,語針毛鬼言:「聚落主!汝今大得善利!今如來、應、等正覺,於汝室宿。」針毛鬼言:「今當試看,為是如來為非?」時針毛鬼與諸鬼神集會已,還歸自舍,束身衝佛。爾時世尊卻身避之。如是再三,束身衝佛,佛亦再三卻身避之。爾時針毛鬼言:「沙門怖耶?」佛言:「聚落主!我不怖也,但汝觸惡。」針毛鬼言:「今有所問,當為我說。能令我喜者善,不能令我喜者,當壞汝心,裂汝胸,令汝熱血從其面出;捉汝兩手,擲恆水彼岸。」佛告針毛鬼:「聚落主!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能壞如來、應、等正覺心者,能裂其胸者,能令熱血從面出者,執其兩臂擲著恆水彼岸者。汝今但問,當為汝說,令汝歡喜。」時針毛鬼說偈問佛:「一切貪、恚心,以何為其因?不樂身毛豎,恐怖從何起?意念諸覺想,為從何所起?猶如新生兒,依倚於乳母。」爾時世尊說偈答言:「愛生自身長,如尼拘律樹,展轉相拘引,如籐綿叢林。若知彼所因,當令鬼覺悟,度生死海流,不復重增有。」爾時針毛鬼聞世尊說偈,心得歡喜,向佛悔過,受持三歸。佛說此經已,針毛鬼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經文本身並沒什麼法要,只是於世諦流傳的過程中,明瞭如何方便,導外道歸佛而已!
34
舍利弗為鬼所打《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345 ~ p.346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是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連,住耆闍崛山中。時尊者舍利弗,新剃鬚髮。時有伽吒及優波伽吒鬼,優波伽吒鬼見尊者舍利弗新剃鬚髮,語伽吒鬼言:「我今當往打彼沙門頭。」伽吒鬼言:「汝優波伽吒莫作是語!此沙門大德,大力,汝莫長夜得大不饒益苦。」如是再三說,時優波伽吒鬼再三不隨伽吒鬼語。即以手打尊者舍利弗頭,打已尋自喚言:「燒我,伽吒!煮我,伽吒!」再三喚已,陷入地中,墮阿毘地獄。尊者大目揵連聞尊者舍利弗,為鬼所打聲已,即往詣尊者舍利弗所,問尊者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苦痛可忍不?」尊者舍利弗答言:「尊者大目揵連!雖復苦痛,意能堪忍,不至大苦。」尊者大目揵連語尊者舍利弗言:「奇哉!尊者舍利弗,真為大德大力。此鬼若以手打耆闍崛山者,能令碎如糠會,況復打人而不苦痛?」爾時尊者舍利弗語尊者大目揵連:「我實不大苦痛。」時尊者舍利弗、大目揵連,共相慰勞。時世尊以天耳聞其語聲,聞已,即說偈言:「其心如剛石,堅住不傾動,染著心已離,瞋者不反報,若如此修心,何有苦痛處!」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關於「舍利弗為鬼所打」的故事,是真是假?我們也難以判定! 既與法義無關,就不必太認真了! 金鋼經:佛陀昔為忍辱仙人,被以刀割肉,但不會起瞋心。
35
林相應
36
盜香賊《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354 ~ p.355 「於池岸邊迎風而坐,隨風嗅香。」就算盜香嗎?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在拘薩羅人間,止一林中。時彼比丘有眼患,受師教,應嗅缽曇摩花。時彼比丘受師教已,往至缽曇摩池側,於池岸邊迎風而坐,隨風嗅香。時有天神主此池者,語比丘言:「何以盜華?汝今便是盜香賊也。」爾時比丘說偈答言:「不壞亦不奪,遠住隨嗅香,汝今何故言,我是盜香賊?」爾時天神復說偈言:「不求而不捨,世間名為賊。汝今人不與,而自一向取,是則名世間,真實盜香賊。」時有一士夫,取彼藕根,重負而去。爾時,比丘為彼天神而說偈言:「如今彼士夫,斷截分陀利,拔根重負去,便是姦狡人,汝何故不遮,而言我盜香?」 時彼天神說偈答言:「狂亂姦狡人,猶如乳母衣,何足加其言,且堪與汝語。袈裟污不現,黑衣墨不污,姦狡兇惡人,世間不與語。蠅腳污素帛,明者小過現;如墨點珂貝,雖小悉皆現。常從彼求淨,無結離煩惱,如毛髮之惡,人見如泰山。」時彼比丘復說偈言:「善哉!善哉說!以義安慰我,汝可常為我,數數說斯偈。」時彼天神復說偈言:「我非汝買奴,亦非人與汝,何為常隨汝,數數相告語?汝今自當知,彼彼饒益事。」時彼天子說是偈已,彼比丘聞其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獨一靜處,專精思惟,斷諸煩惱,得阿羅漢。 「於池岸邊迎風而坐,隨風嗅香。」就算盜香嗎?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說,花有香,乃為鉤引蜜蜂.蝴蝶來舔蜜而達到授粉的目的。 故人嗅香,卻與這目的不相應。於是乎,這算盜香嗎?汝今花不與,而自一向取,是則名世間,真實盜香賊。 必蜜蜂.蝴蝶,才不算盜香嗎?或必達到授粉的目的,才不算盜香呢? 「心為境轉」,這才是修道過程中最主要的禁忌。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