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鲁 迅
2
一、感受鲁迅 ——鲁迅的生平及思想发展 二、新文学创作实绩 ——以《呐喊》、《彷徨》等为例 三、学术研究及翻译 四、思想与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3
一、感受鲁迅 ——鲁迅的生平及思想发展 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期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少年时期的鲁迅
4
鲁迅绍兴祖居
5
三味书屋
6
如今的咸亨酒店 孔乙己塑像
7
韩国首尔的孔乙己酒店
8
如今的鲁镇 乌篷船
9
1902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3年,在日本东京与东京弘文学院同学合影。后排右起第一人为鲁迅
10
1905年在日本仙台医科学校留学。鲁迅 (后排左)的胡子是房东8年后用墨添上的。 1909年在东京的和服照
11
1909年,在日本东京与许寿裳等合影,前排左起第一人为鲁迅
1909年,在日本东京与许寿裳等合影,左坐者为鲁迅
12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2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北京阜成门内宫门口鲁迅故居
13
1912年,辛亥革命后所摄 1914年5月20日,与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会员合影,摄于北京教育部,后排右起第三人为鲁迅。
14
1917年1月26日,京师图书馆开馆纪念合影,摄于北京。第二排左起第五人为鲁迅。
15
1918年1月13日,与浙江绍兴中学校旅京同学合影,摄于北京大学二院。第三排左起第二人为鲁迅。
16
1922年5月23日,北京世界语会合影
17
1923年4月15日,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等合影
18
鲁迅先生的妻子朱安和当时的恋人许广平。 鲁迅的大太太朱安 学生时期的许广平
19
1926年8月,南下厦门大学任教。 1926年11月17日,与厦门大学教职员合影,第四排右起第一人为鲁迅
1927年1月2日,鲁迅坐在厦门的坟中间留影
20
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
1927年8月,在广州时所摄 1927年8月19日,与许广平等合影
21
“四一二”事变以后,鲁迅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从1927年到1936年,鲁迅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中。 1928年3月16日,在上海景云里寓所中
22
在上海与许广平结婚,并生下周海婴。 1930年9月25日,海婴与鲁迅合影,鲁迅在照片上题字:“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岁”
1930年9月25日,五十岁生辰全家合影
23
1931年鲁迅全家与冯雪峰全家合影 全家福
24
1932年11月2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操场演讲
25
1933年2月17日,与萧伯纳蔡元培合影 1933年5月26日,为斯诺编译《活的中国》所摄
26
1933年摄于上海,是许广平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1934年5月10日,在上海内山完造寓所前与日本铃木大拙等合影
27
在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的鲁迅 (摄于1936年10月8日上海八仙桥青年会) 1936年3月23日大病初愈后的鲁迅在大陆新屯寓所门前
28
鲁迅的上海故居 山阴路132弄(原施高塔路大陆新村)9号,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
29
1936年10月19日病逝,遗体葬在万国公墓。 鲁迅遗容 宋庆龄等在鲁迅墓前
30
巴金等人抬鲁迅的棺柩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鲁迅公园内的鲁迅墓
31
二、新文学创作实绩 ——以《呐喊》、《彷徨》等为例
二、新文学创作实绩 ——以《呐喊》、《彷徨》等为例 《呐喊》、《彷徨》小说集 《野草》、《朝花夕拾》散文集 《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
32
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封面 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封面
33
《野草》,民国36年出版
3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民国影印本《朝花夕拾》
35
鲁迅杂文系列
36
《阿Q正传》电影改编剧照
37
小说《社戏》和《祝福》的插图
38
三、学术研究与翻译 《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 《域外小说集》
39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被誉为“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胡适《白话文学史》),是二十世纪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
40
《汉文学史纲要》 本书原为鲁迅于1923年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该书虽然只写到西汉两司马,但在这短短的十节讲义中,无论在选材、体例和观点上,都写出了自己的特色。
41
由鲁迅和周作人合译,“注重的倒在介绍,在翻译,而尤其注重于短篇,特别是被压迫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因为所求的作品都是叫喊和反抗,势必至于倾向了东欧。”所选取的均为世界文学巨匠的代表之作,以国别来记,共有英国、美国、法国、丹麦、俄国、波兰、波斯尼亚等9个国家,14名作者,37篇作品。 《域外小说集》
42
四、思想与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木刻画鲁迅
43
鲁迅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家,他一直以思考民族发展问题为创作核心。通过文学来阐发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这是理解鲁迅最重要的地方。
鲁迅一出现就以成熟的创作姿态进入文坛,成为让后人难以企及的一座高峰。鲁迅自觉地背负了太多的思考,这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鲁迅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手法进行了多方位的继承、吸纳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风。 鲁迅创作的小说、散文、杂文很难用一种风格来概括,而这正是鲁迅的风格所在。
44
“鲁迅的著作中,充满着战斗精神,创造精神,以及为劳苦大众请命的精神。” ——许寿裳
“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的回答:是鲁迅。……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要了解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 ——郁达夫 “他的存在比起高尔基的存在更为清洁。” ——(日)山本实彦 “伏尔泰是高喊反抗而切恨宽容的,是他燃起了法国革命。同样的,鲁迅是更努力的在激发中国大众的情绪来反抗一切精神上物质上不可忍受的痛苦,拿鲁迅与伏尔泰相比拟,真是再恰当不过。对于专制制度的反抗,他们处于不同的国度,却同是一员猛将。” ——(美)埃德加·斯诺
45
电影《鲁迅》濮存昕等主演,2005年9月9日上映
46
另一只眼看鲁迅 喜欢看电影的鲁迅 爱好木刻的鲁迅 对外国艺术颇有钻研的鲁迅 藏书家的鲁迅
47
鲁迅读书生活展 白鸽志愿讲解队的同学在给同学们义务讲解
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贵伦、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部分老师参加了开展仪式
48
狂人日记九十年大型演讲会
49
与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一起 与鲁迅儿子周海婴先生在一起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