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世界建築欣賞 教學成果簡報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 郭 錦 津 副教授 96年1月18日 網路教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世界建築欣賞 教學成果簡報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 郭 錦 津 副教授 96年1月18日 網路教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世界建築欣賞 教學成果簡報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 郭 錦 津 副教授 96年1月18日 網路教室:http://bb7.fcu.edu.tw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 郭 錦 津 副教授 96年1月18日  網路教室:  個人網頁: 緣起: 人與環境的關係: 環境素養/美學文盲: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環境惡化的原因:沒有知識 環境責任 開課動機

2 Part I 課程大綱及簡介 課程名稱: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課程目標 課程重點及結構 簡介 教學群 教學空間 教學資源 上課地點
簡介 教學群 教學空間 教學資源 上課地點 授課進度與內容(週次、單元與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 e-learning (網路教室: ( 上課須知及成績考評 期中、期末作業設計、作業規定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教材、建築節目、網路連結、Video Tape(附件) (網路教室: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3 課程目標 一、知覺 藉由講課引導同學習視覺語言、培養學生的環境美學素 二、認知 讓學生認識建築與技術、材料、歷史地理的關係,增進建
本課程開設要旨知覺、認知、情意、技能、訓練團隊能力 一、知覺 藉由講課引導同學習視覺語言、培養學生的環境美學素 養,增進其對美的事物之感知能力。藉由作業實地環境體 驗與參觀,啟發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認知 讓學生認識建築與技術、材料、歷史地理的關係,增進建 築的基本知識。然後透過上課、演講、作業引導學生了解 世界建築發展的社會背景、思想哲學、歷史脈絡及各派建 築的理論。藉由知識的獲取和累積,強化其思考與判斷能 力,增進對人、社會、環境與自然的瞭解。 三、情意 藉由環境體驗,增進其鑑賞建築的樂趣。並擴展其對周遭 環境的關懷。 四、技能 藉由分組討論、報告、訓練學生組織和團隊精神。並妥善利 用現代科技及多媒體培養表達能力及創作思想。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4 課程重點及結構 課程第一部份 建築美學的目的 課程第二部份 建築歷史及世界著名建築介紹 本課程將由美學切入,教導學生如何看
讓學生學習基本的美學空間語彙、語法 讓學生實地觀察環境(校園巡禮),體驗建築 喚起學生的環境感官知覺 引導學生抽象的思考理念 課程第二部份 建築歷史及世界著名建築介紹 將歐洲重要傳統與現代建築物作概要性的介紹 讓學生瞭解建築的脈絡。 詳述時代社會背景和建築創作的關係。 引導同學從縱向(歷史)與橫向(地理)來瞭解建築的發展。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5 簡介 教學群 教學空間 任課老師:郭錦津 助教及網頁設計: 上課地點: 蔡雅怡、劉秉承(陳宜貞)、 陳正杰、王源如、張家佳、
程裕蒼、 黃滄明、李靜嫺 上課地點: 視聽教室、逢甲校園、通識沙龍中心、圖書館討論室、視聽小間、圖書館個人視聽座位、建築系圖書館討論室、建築室製圖室、建築室評圖室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6 教學資源 上課地點(郭錦津攝影) 多元彈性的上課地點
中型視聽教室、逢甲校園、通識沙龍中心、總圖圖書館討論室-視聽小間、圖書館個人視聽座位、建築系圖書館討論室、建築室製圖室、建築室評圖室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7 Part II. 授課進度與內容 A.建築美學 B.世界著名建築欣賞 照片
課程單元 單元一:建築元素&原理 單元二:環境體驗- 逢甲校園巡禮 單元三:世界著名建築 單元四:作業報告 授課模式 郭錦津老師講課 助教分組討論 專家演講 學生期末作業報告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8 A.建築美學(單元一 建築元素&原理)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9 A.建築美學(單元二 逢甲校園巡禮)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10 環境體驗方法 及 將具備的能力之關係 依文獻資料整理: 主題相關資料閱讀
觀 察 及 記 錄: 決定體驗的建築/場所¸ 實地觀察,拍攝相片/ (文字, 圖片) 幻燈片, 紀錄相關資料 分 析 歸 納: 對照美學理論分析探討體驗之內容 編 寫 整 理: 將資料加以綜合整理/編寫做成word檔 表 達 能 力: 將資料簡化做成power point, 以多媒體方式表達 Team work : 團隊分工合作的技巧 創 作 性 思 考: 討論與回饋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11 Part II B.世界著名建築欣賞 現代建築 歐洲小鎮與拉丁建築 美日建築 日本愛知博覽會 西班牙建築 埃及建築 希臘、羅馬 哥德建築
郭錦津 老師授課 希臘、羅馬 郭錦津 老師演講 哥德建築 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克克 TA 報告 新古典建築 郭錦津老師授課 新藝術建築 西班牙大師-高地建築 現代建築 鍾岳志 老師授課 歐洲小鎮與拉丁建築 蘇智鋒 博士演講 美日建築 劉宇傑 老師演講 日本愛知博覽會 TA 報告 西班牙建築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12 B.世界著名建築欣賞 照片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13 B.世界著名建築欣賞 照片

14 B. 世界建築欣賞演講 照片 95.11.21蘇智鋒老師 95.12.12鍾岳志老師 95.12.26劉宇傑老師
1.甦醒的中世紀睡美人–2002年比利時之布魯Brugge; 2.舞動拉丁藝術風情之領航雁鳥-Niemeyer。 鍾岳志老師 1.談自由的平面 Free Plan 2.談開放的型式 Open Form 劉宇傑老師 1.旅行中的新發現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15 Part III 世界建築欣賞 網路教室 http://bb7. fcu. edu

16 e-Learing [學生討論範例 ] 每次上傳及討論區資料內容大概包含 a. 一次心得 b. 一至兩個小題

17 E-LEARNING 學習成效 這應該是我唸到現在大四以來,第二次利用網路作業討論與e-Learning來上傳作業, 大家只要心中對上課內容或是回家作業(報告)有疑問,馬上登錄這套系統,就可以查詢到這門課你想得知的訊息。 D 鄭任峯 網絡作業討論與e-Learning 是不錯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隨時上網查看資料,自行閲讀,自行做作業,從對網絡教學或是上傳作業不懂得我變成了懂得使用這一門技巧,也是另一種學習與體驗。 D 徐紫梅 如果每次上完課都寫心得的話,這樣比較能逼大家認真聽課,是我這四年來第一次那麼善用平台的一門課了。 D 黃毓端 每次上課都要上網發表心得,回想上課所講的加深印象。 D 林亭君

18 優良作業報告剪影 D9277218 王虹萍 飯田市小笠原資料館 D9523154 黃燕珠 柯比意的薩伏瓦別墅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19 Part IV 成效 上課前、上課後態度心理的改變
對通識的態度 我想很多同學都是抱持著好過的心態吧! D 徐育茹 但透過寫課後心得的強迫學習還真的是有學到認識些東西。 D 黃毓端 藝術大白痴變成了藝術小白癡 自從選到這門課後,學習了一些觀賞建築物的方式讓我從藝術大白痴變成了藝術小白 癡,讓我有小小的進步。 D 黃上賓 錯怪校園建築物 從大一開始就沒有時間去看校園的建築風格 D 何紹誌 校園參觀這是這堂課最好玩的一個地方,因為待在逢甲四年了,都不知道 原來圖書館的構造是如此的神奇,及我一直認為看起來像樂高積木的人 言大樓,原來紀念性的建築物都長成這樣,害我一直錯怪他了。 D 王嘉德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20 知覺認知的改變 本來就對建築及美學就很有興趣,對於空間的運用跟動線的走動都很 想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美學的話,就基本的認知吧!知覺與認知的改
變,就是原來一個看起來只是造型的東西也會有他藏著的意義在裡面。 D 朱鈺萍 因為學到建築上一些比較淺的理論和欣賞方式,因此下次在欣賞一個建 築物時會將上課學到的知識套用在上面,而可能不像以往只能主觀的覺得 好看或不好看,而忽略建築物可能富有的創意和設計感。 D 陳麒全 原來每個建築物都有他的意念在裡面, 課程中敎我們的絕對不止是表面的 欣賞,還有更深一層的去體會各種建築所要表現的意念,也改變了我們的思 考邏輯。 D 莊澤銘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21 結論:多元化的課程 The end 目的在教導大學生如何感知環境,啟發對環境的關心。
世界建築賞析課內容程結合了美學、建築史及環境心理學等領域, 目的在教導大學生如何感知環境,啟發對環境的關心。 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透過上課、作業、演講、網路教學引導學生了解建築, 促成不同領域的學生對環境思考及創作思想。並藉由分組討論報告培養表達能力,學生組織和團隊精神。總之,這堂課從分組助教的互動、上網的心得、 老師們的演講、不同的意見交流,應是個多元化的課程。 The end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22 結論:學生反應 The end 建築的語言+ 求知慾望 學習的求知慾望 +修習這門課的同學幾乎都是來自非建築背景的科系,在經過這一學期的
學習 之後,大家明顯都對建築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可以開始 用一些建築的語言來談「建築」。   +雖然不是學建築背景的同學們,但是看出很用心在找資料和整理,    特別有幾位學生很積極主動的詢問,該如何找資料以及如何分析說明等等,    而表現出強烈學習的求知慾望實在難得,這是很正面的學習方式是 值得讚揚的。   +從找資料再整理分析後,    同學們再聽到其它同學相互之間的介紹說明,    透過講解報告也產生了效應, 從學生反應,我們得知我們的教學方式與內容確實得到學生的共鳴。期盼將來不同學科能跨越個人專業領域,共同處理人類與環境的種種問題。並希望將此套教材推廣至社會廣大民眾,配合社區營造使環境素養成為全民生活特質。 學習的求知慾望 The end 世界建築欣賞課程


Download ppt "世界建築欣賞 教學成果簡報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 郭 錦 津 副教授 96年1月18日 網路教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