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社會學(一) 空中大學花蓮中心 鍾燕菁 106.9.2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社會學(一) 空中大學花蓮中心 鍾燕菁 106.9.2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會學(一) 空中大學花蓮中心 鍾燕菁

2 課程大綱 1 2 3 4 一、觀點與應用 二、社會學理論 三、社會學研究法 四、文化、宗教 五、社 會 化 六、社會互動 七、家 庭
期中考P1~P168 3 七、家 庭 八、社會組織 九、社會階層 十、人口都市化 4 十一、社會運動 十二、社會變遷 十三、社會問題 期末考P171~P354

3 第一章 社會學的觀點與應用 第一節 社會學的觀點 第二節 社會學的應用 第三節 社會學的研究主題

4 第一節 社會學的觀點 P3-4 社會學強調個人在社會中所佔的位置與所反映的特性,個人與他人的相互關係。整個社會與規範如何影響人的態度與行為。
社會學是研究社會與社會關係的科學。 社會學是一種研究人的方法,異於個人主義的觀點。

5 第二節 社會學的應用 P5-8 1.提供理解社會的不同觀點 2.提供理解社會現象的概念 3.應用社會學於解析社會議題
沒有一種觀點可以解釋整個社會現象 2.提供理解社會現象的概念 馬克思的異化 3.應用社會學於解析社會議題 學校的教育方案

6 第三節 社會學的研究主題 P9 一、社會學分析 二、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 三、基本的社會制度 四、基本的社會過程
文化,社會學觀點,社會科學方法…… 二、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 個人,團體,社區…… 三、基本的社會制度 家庭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 四、基本的社會過程 分化,階層化,社會衝突……

7 第 二 章 社會學理論 第一節 歷史脈絡 第二節 假設架構 第三節 觀 點 第四節 理 論 六個架構 鉅觀社會學 微觀社會學 1.結構功能論
第 二 章 社會學理論 第一節 歷史脈絡 第二節 假設架構 六個架構 第三節 觀 點 鉅觀社會學 微觀社會學 VS. 第四節 理 論 1.結構功能論 2.象徵互動論 3.交換理論 4.衝突理論

8 第二節 社會學理論的假設 P17 一、人是有機體 二、有機體是以求生存為目的 三、人在團體中求生存 四、人是社會性動物
五、人生活在有次序的社會 六、社會秩序的知識是可以獲知的

9 第三節 鉅觀vs.微觀社會學 P20 鉅視系統 外在系統 生態系統模式 中介系統 微視系統

10 小測驗: 下列何者屬於鉅觀層面的探討? (A) 少年在宿舍的吵架行為 (B) 機構內輔導員的帶領方式 (C) 一例一休對安置機構的影響
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兩者的差異為何 ? ★★★

11 第三節 鉅觀vs.微觀社會學的差異 P20 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兩者的差異為何 ? (一)結構與行動 (二)由別人決定或自己創造
 鉅觀:大的社會結構共同行動與規律  微觀:個體與其他人在小團體裡的互動 (二)由別人決定或自己創造 鉅觀:受到社會大範圍結構因素、文化、價值體系所決定 微觀:人是可以有創造力的,每個人都以他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別人進行互動 (三)決定與實際行動 鉅觀:來自集體意識,而加在個別行動者身上 微觀:實際活動或行動與人在情境下做什麼?

12 第四節 理論-結構功能學派 P24 社會如同有機體,各部門相互關連,尋求均衡狀態。 結構 附屬體系 結構 社群 結構

13 第四節 理論-結構功能學派 P24 將社會視作一個有機體,每個部分對於整體的生存都會有一定的功能。 社會分工
除非勞務專門化,否則社會無法維持均衡;勞力分工社會才能產生連帶(連結/團結)關係。 勞力分工有道德性格,勞力分工下要維持社會連帶關係與社會秩序是需要道德性的。而法律是最可以辨識的社會連帶。

14 結構功能理論 –活性連帶 P28 活性連帶 1.機械連帶 與 壓制性法律 2.有機體連帶 與 賠償性法律
刑法 傳統社會 個人與社會直接聯結無中介物。社會由一群人集體組織,社會運作由成員的共同信念所行使。 2.有機體連帶 與 賠償性法律 民法 現代社會 在不同體系,彼此關係不深進行勞力分工,每個人有自己的行動與人格

15 結構功能理論-自殺論 P30 自殺論 完全整合型 整合失靈型 1.宿命型自殺 2.利他型自殺 1.迷亂型自殺 2.利己型自殺
-傳統、封閉的社會 1.宿命型自殺 完全整合型 2.利他型自殺 自殺論 1.迷亂型自殺 整合失靈型 2.利己型自殺 -變動、瓦解的社會

16 結構功能理論 P28 請說明涂爾幹社會分工、社會連帶、自殺率關係? (p25-31) 社會分工 社會連帶 傳統社會 自殺率 現代社會

17 第四節 理論-衝突理論1 P45 社會各部門相互關連,權力關係是社會的基礎,會有緊張、失衡與利益衝突現象產生。 地域、族群、職業、宗教、、、
社群 社群 社群 社群 社群

18 第四節 理論-衝突理論2 P45 馬克斯相信,團體間的衝突可以獲的更多的「公平」、「民主」、「自主」、「個人自由」。各種型態的特權也可以因此取消,並因此而造成社會進步。惟有推翻特權團體的規則,才可以產生更包容的社會。

19 第四節 理論-象徵互動論1 P36 互動理論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要因素。
強調社會的象徵、協商與社會關係而使他們將焦點聚集在角色的扮演。 人與人的互動透過種種象徵如語言、手勢、表情、文字、符號等來表達互動。人類的觀點是經由與別人互動學習而來,進而影響行為的產生。 主張人類能夠透過與別人的互動創造觀點,解釋情境 賦予行動者詮釋社會世界的能力

20 第四節 理論-象徵互動論2 P36 客我與主我 P38 客我 主我 有意義的象徵符號
「主我」I是自發和創造的部分。是主觀的自我或思想和行動的原動力。 「客我」me是客觀的自我,為主我和其他人觀察、回應及評估的部份;「客我」是由社會期望和需求,以及他人社會態度組織而成,常優先考慮他人的意見。

21 鏡中我 P39 個人的自我從他與別人的交際而來。 人的自我意識是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通過想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獲得的。 自我意識是從別人對自己的反映而建立的 。 初級團體P40 初級團體就如同人類的『細胞』一樣是會增生成長的。初級團體可以培養個人『將心比心』 的能力,並讓個人擺脫自我孤立,對別人的線索擁有敏感度,並清楚個人無法離群索居。

22 第四節 理論-象徵互動論4 P36 派克象徵互動論主要的社會過程為何? (1)競爭 (2)衝突 (3)調適 (4)同化
一種適者生存的演化公式。競爭在人類社會持續進行,並成為自然的次序,在勞力分工與維持生態秩序時會產生競爭。 (2)衝突 競爭是為了爭取生態與經濟地位。 競爭決定個人在社群的地位,衝突則使一個人的地位固定下來。 (3)調適 停止衝突的一種。敵對狀態隨著時間受到控制,找到平衡。 (4)同化 互相滲透與融入的過程。

23 第四節 理論-交換理論1 P44 人與人間的交往是一種計算得失的理性行為。
源以功利主義思想,以經濟學解釋社會現象。人在社會所採取的行動,主要是因為他們想從這次行動中獲得最高的獎賞。

24 第 三 章 社會學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向 二 研究方法 三 變 項 四 研究過程 五 抽 樣 六 建檔分析 實證社會學 詮釋社會學
第 三 章 社會學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向 實證社會學 詮釋社會學 VS. 二 研究方法 1.觀察研究法 2.調查研究法 3.紮根理論 三 變 項 名目、等級、等距、比率尺度 四 研究過程 五 抽 樣 簡單隨機、系統性、分層隨機、分層配額 六 建檔分析

25 第 一 節 實證與詮釋 p54 社會學研究方法,可分為: (一)實證社會學 (二)詮釋社會學
相信社會現象可以客觀的加以測量與量化,透過統計分析可以探討人類行為間的相關性、因果關係、法則 。 (二)詮釋社會學 應該將人的經驗意義發掘出來,而將人的經驗意義發掘出來是詮釋社會學的主要目的及切入問題的方法。

26 第二節 研究方法–觀察研究法1 P57 何謂觀察研究法,並說明參與觀察的優、缺點。(P.58) 定義 類別
搜集資訊以瞭解人的行為動機與意義的方法。 透過領悟、瞭解與詮釋主角的社會世界,發現社會實情。即「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一個社會情境」。 類別 1.觀察者身份:參與觀察、非參與觀察。 2.觀察資料設計:結構性觀察、非結構性觀察。

27 第二節 研究方法–觀察研究法2 P58 優點 缺點 (1)可以搜集非常豐富而高品質的資訊。
(2)研究者可以瞭解,可以產生特殊型態的社會壓力、影響或團體壓力 (3)它是一種彈性的方法。 (4)可以從團體的經驗中形成與檢驗假設,重新初步對於某種概念進行定義。 (5)可以對團體的行為產生具有深度而詳細的資訊。 缺點 (1)研究者必須學習這個團體的文化,而這並非易事。 (2)大部分屬於小規模而長期的研究,研究又經常無法代表其他社會團體的行為,因此研究者無法將他們的研究發現推廣到其他研究。 (3)研究者無法進入這個團體從事各種層次的研究,這常是參與觀察的隱藏的問題。 (4)搜集資料的方法需要許多技巧與研究者的承諾。

28 第二節 研究方法–調查研究法1 P58 以個人為研究單位,收集大規模母體資料的好方法 定義
以抽樣的方式,透過問卷,詢問並記錄受訪者的反應,以探討社會現象變數間的關係。 定義 優點 (1)描述大的母體特別有用。 (2)可以抽取大量的樣本進行研究。 (3)許多主題在進行資料分析有相當多的彈性。 (4)標準化的問卷具有許多優點。 缺點 (1)評估人的態度、性格、環境、經驗,標準化問卷不見得適用所有受試者,部分受試者被忽略。 (2)很少可以處理社會生活的問題,或感受到受試者的情境。 (3)沒有彈性。 (4)容易造成過度人工化。 (5)效度低,但信度較高。

29

30 第二節 研究方法–調查研究法3 P60 訪視調查法 電話調查法 是一種面對面蒐集資料的訪視方法 。 透過電話進行資料蒐集。
是一種面對面蒐集資料的訪視方法 。 (1)比郵寄調查可以獲得更高的回答率。 (2)降低回答「我不知道!」的比率。 (3)防止問卷項目模糊不清的問題。 (4)可以觀察到受試者衣著、種族、周圍環境。 電話調查法 透過電話進行資料蒐集。 (1)比較便宜且快速的調查方法。 (2)訪查員可以不注重穿著也不會影響回答的問題。 (3)可較忠實回答社會所不贊同而敏感的問題。 (4)易控制資料蒐集的進度,可澄清模糊不清的問題。   

31 第二節 研究方法–紮根理論 P60 透過系統性資料分析,發現、發展與驗證的過程。 -----紮根於資料中 1 開放編碼 2 主軸編碼 3
從文章中找出現象,加以命名,再將相似的事物加以群組分類的過程。 1 開放編碼 以歸納、推論建立類別與類別間的關聯。 2 主軸編碼 找出核心類屬(題目是什麼),撰寫主軸故事。 3 選擇碼 4 備忘錄 與研究過程的紀錄進行整合。 5 處理

32 開放編碼 文本 命名 訪談者:請告訴我青少年及其使用藥物問題。 受訪者: 我想青少年之所以使用藥物,是想要從他們父母處獲得釋放。
哦,我不知道,我只能談我自己。對我而言,那是一種經驗。 你會聽說嗑藥是很不好的事。 但它們卻到處都有。 你很自然就會嗑藥,因為很容易取得, 而且因為它是一種新奇的玩意兒,太ㄅㄧㄤˋ了。 但每一個人都反對它 挑戰 中性經驗 負面意涵1來源無缺 容易取得 新嘗試 負面立場1

33 主軸編碼 歷程編碼 主軸編碼 元素 現象 原因條件 背景 介入條件 行動策略 「挑戰」成人立場 來源是「無缺的」 取得是「容易的」
外在是「負面的」 經驗是「新奇的」 便利性 原因 社會價值 背景變項 主軸編碼 歷程編碼 元素 現象 原因條件 對現象產生影響的事件 背景 價值 介入條件 行動策略 出生 童年 國小 國中 高中

34 第三節 變項 P63 何謂變項 ? (5 分)就尺度而言,變項可分為那四種層次?(15 分)請加以說明。 (p63-68)

35 類別 功能 定義 舉例 比率尺度 分類 排序 標準距離 比值 等距尺度 等級尺度 名目尺度 將兩個數值之比值作為尺度 。 人口密度 酒精濃度
變項屬性間的差異,可經標準間距來表達。 智商 年代 (0只是概念) 等級尺度 變項的屬性可做邏輯上的排序。 教育程度 滿意度 名目尺度 變項的屬性只能分類,具互斥與周延性。 性別 居住地 宗教 測量尺度層次

36 研究方法-步驟 「主-客」異位,需以年輕人意見生活習慣為主。 三代同堂吃老 三代同堂老人家真如多數人所想得享天倫之樂? 焦點團體法

37 第五節 抽樣 P73 何謂分層隨機抽樣 及分層配額抽樣 ? (p74-75) 定義 隨機抽樣 種類 非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 系統性抽樣
叢集抽樣 非隨機抽樣 分層配額抽樣 滾雪球抽樣 何謂分層隨機抽樣 及分層配額抽樣 ? (p74-75)

38 第五節 抽樣 P73 定義:從母群體抽出部分樣本進行研究,再由所獲得結果推論母群體的狀況。 研究者被抽出可以代表母群體的個體 樣本 母群體
1.抽樣 2.推論 母群體 研究者所感興趣的所有標的人口群,如所有65歲以上老人、花蓮縣新移民

39 第五節 抽樣-隨機抽樣法1 P73 定義:抽樣過程不受人為因素影響,按機率抽樣,群體中每個個體被抽取機率均等。 一、簡單隨機抽樣
先賦予母群體中的每個個體一個號碼,在隨機抽出作為研究對象。 適用:母群體數量少、同質性高 12 21 10 4 3 13 2 16 9 5 22 18 11 7 1 14 6 17 15 20 19 8

40 第五節 抽樣-隨機抽樣法2 P73 二、系統性抽樣 有系統的從母群體中每隔若干個抽出一個為樣本又稱為等距抽樣。
適用:母群體中個體排列順序無特地週期 1 2 3 4 5 7 8 10 6 9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優點: (1)兩者都是快速與容易的選樣方式。(2)兩者都是隨機或近似隨機。 (3)兩者都不是昂貴的抽樣方式。(4)研究者不需要非常清楚兩者之母體的概況。 缺點: (1)樣本需要抽樣結構,某些情況下不能採用這類型抽樣。 (2)研究者需要從母體中得到不同類屬,但無法確定這類抽樣能產生代表性樣本

41 第五節 抽樣-隨機抽樣法3 P73 三、分層隨機抽樣
1.抽樣前,依據研究有關的某種標準,將母群體分成若干子群層。2.然後依照各層在母群體所佔比例隨機抽樣。 適用:母群體性質不均勻,且異質性 母群體4000人 樣本40人 大學 二年級 1200 二年級 12 一年級 800 一年級 8 四年級 1300 四年級 13 三年級 700 三年級 7

42 第五節 抽樣-隨機抽樣法6 P74 集體抽樣 六、叢集抽樣 1.將母群體依某標準分若干團體。 2.再從這些團體中隨機抽樣。
3.對抽中團體加以調查。 以團體為抽樣對象 抽縣市→抽鄉鎮→所抽中鄉鎮內所有協會 社區發展協會

43 第五節 抽樣-非隨機抽樣法4 P74 四、分層配額抽樣 1.抽樣前,依據研究有關的某種標準,將母群體分成若干子群。
2.允許研究者在子群中以非隨機的方式進行篩選 。 母群體4000人 樣本40人 大學 二年級 1200 二年級 12 一年級 800 主觀判定 一年級 8 四年級 1300 四年級 13 三年級 700 三年級 7

44 第五節 抽樣-非隨機抽樣法5 P76 定義:依研究者方便,從母群體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個體為樣本。 方便抽樣 立意抽樣 五、滾雪球抽樣
為研究方便性,選取認識、容易尋找的人為樣本。 方便抽樣 研究者依據對研究目標及對象的瞭解,主觀判斷選取具代表性樣本。 立意抽樣 五、滾雪球抽樣 由少數人累積擴散的過程。 1


Download ppt "社會學(一) 空中大學花蓮中心 鍾燕菁 106.9.2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