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Μνημοσύνη Ζαΐμης Modified 6年之前
1
第十九章四边形复习设计 一、回顾与思考 二、知识点归纳 三、典型题归纳 四、思想方法归纳 沈阳市一三四中学 耿莹
2
一、回顾与思考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你自己感觉有哪些收获?
3
二、知识点归纳 1.本单元知识体系: A B C D O 1)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相等。 3)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4)中心对称 。
平行四边形性质: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平行四边形 判定方法:
4
二、知识点归纳 A B C D O 矩形性质: 1)对边平行且相等。 2)四个角都是直角。 3)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4)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矩形 判定方法: 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2)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3)是平行四边形,并且两条对角线相等。
5
二、知识点归纳 菱形性质: 判定方法: C A B D O 1)对边平行,四条边都相等 。 2)对角相等。 3)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判定方法: 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2)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3)是平行四边形,并且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6
判定方法: 二、知识点归纳 正方形性质: A B C D O 1)对边平行,四条边都相等 。 2)四个角都是直角。
3)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1)是矩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2)是菱形,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3)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和有一个角是直角. 判定方法:
7
二、知识点归纳 梯形性质: 梯形判定方法: 1)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3)两条对角线相等. 4)轴对称.
A B C D O 1)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3)两条对角线相等. 4)轴对称. 梯形判定方法: 1)是梯形,并且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是梯形,并且两条对角线相等.
8
二、知识点归纳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A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D E B C 梯形中位线定理 :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A D E F B C
9
二、知识点归纳 本单元具体知识体系见下图: 有一个角 是直角 矩形 邻边相等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邻边相等 正方形 有一个角 是直角 邻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邻边相等 正方形 有一个角 是直角 邻边相等 两组对边 分别平行 菱形 四边形 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 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梯形 有一个角 是直角 直角梯形
10
二、知识点归纳 2.本单元知识与其它单元知识之间的关系: 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基础:
(1)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几何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 (2)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较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11
二、知识点归纳 3.本单元学习方法及对以后单元的启示: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较多地应用矛盾转化的思想去处理问题.研究四边形的问题,经常是通过辅助线,把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 .
12
三、典型题归纳 证明:∵ ABCD ∴AD=BC,AD//BC ∵ ∠ADB=∠CBD 又∵ AE⊥BD,CF⊥BD
例1:已知ABCD中,AE⊥BD,CF⊥BD,垂足为E、F,求证:EB=DF. 分析:要证明EB=DF,从图形中可以看出,只要证明 △ABE≌△CDF即可.条件应该从平行四边形本身具备的性质入手。 证明:∵ ABCD ∴AD=BC,AD//BC ∵ ∠ADB=∠CBD 又∵ AE⊥BD,CF⊥BD ∴ ∠AED=∠CFB=90° ∴ △ABE≌△CDF ∴ EB=DF
13
三、典型题归纳 例2:已知: 如图,矩形ABCD中, E是BC上一点,DF AE于F, 若AE=BC,求证: CE=FE.
D A 例2:已知: 如图,矩形ABCD中, E是BC上一点,DF AE于F, 若AE=BC,求证: CE=FE. F B C E 分析:从求证入手,要证CE=FE,由已知AE=BC可知,只要证AF=BE即可,而AF、BE分别在△AFD、△EBA中,即要证明△AFD≌△EBA .
14
三、典型题归纳 例3 已知: 如图,矩形ABCD中, E是BC上一点,DF AE于F, 若AE=BC,求证: CE=FE.
D A 例3 已知: 如图,矩形ABCD中, E是BC上一点,DF AE于F, 若AE=BC,求证: CE=FE. F B C E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D=BC=AE, B=90 , AD∥BC 。 ∴ DAE= AEB。 又∵ DF AE于F, ∴ AFD= 90 = B 。∴ △AFD≌△EBA . ∴ AF=BE , ∵ AE=BC ∴ AE-AF=BC-BE 即 CE=FE
15
三、典型题归纳 例4: 在△ABC中,AB=AC,D是BC上一点,DE//CA交AB于点E,DF//BA交AC于点F,要使四边形AEDF是菱形,只需添加条件( ) (A) AD⊥BC. (B) ∠BAD=∠CAD. (C) BD=DC . (D) AD=BD.
16
三、典型题归纳 例5: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相交于点E、F.试说明四边形AFCE是菱形. O C B E A D F
17
三、典型题归纳 例6:AC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E为AC上一点,且AB=AE, EF⊥AC交BC于F. 请说明:EC=EF=FB 解: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B=900 ,ACB=450. ∵∠AEF=900 AB=AE , ∴△ABF≌△AFE(HL). ∴BF=EF. 又∵∠FEC=900, ∠ECF=45,° ∴∠EFC=45°. ∴EC=EF(等角对等边). ∴BF=EF=EC. A B C D E F ┌
18
三、典型题归纳 例7:如图3,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为100,AB∥CD,AD=BC,且AC⊥BD,求梯形的高. D C A B E F
19
三、典型题归纳 例8: 已知:AD是△ABC的中线,E是AD的中点,F是BE的延长线与AC的交点.求证: 证明:过点D作DH∥BF
交AC于点H. ∵AD是△ABC的中线, ∴D是BC的中点. ∴CH=HF=1/2 CF. ∵E是AD的中点,EF∥DH, ∴AF=FH. ∴AF=1/2 FC. 证明:过点D作DG∥AC交BF于点G。∴∠GDE=∠FAE 。 ∵E是AD的中点。 ∴DE=AE。又∵∠GED=∠FEA。 ∴△DEG≌△AEF ∴DG=AF。 ∵DG∥AC,BD=DC。 ∴BG=GF。 ∴DG是△BCF的中线。 ∴DG=1/2 FC。 ∴AF=1/2 FC。 F E G H B C D 方法1 方法2
20
课堂练习 60 120 矩形 7 10cm 一、判断题: 1)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 )
1)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 ) 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 ) 3)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 ) 4)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 ) 5)两条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 6)两条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 √ ╳ 二、填空题: (1)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2, 则∠C= °,∠D= °. (2)顺次连结菱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3)梯形的高为6,面积为42,则梯形的中位线的长是 (4)梯形的上底长为6cm,中位线长为8cm,则下底长为 . 60 120 矩形 7 10cm
21
C B B 三、选择题: (1)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ABC=120°, 则对角线BD等于( ) D
(A)4cm.(B)6cm.(C)5cm.(D)10cm. (2)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腰三角形. (B)矩形.(C)平行四边形.(D)等腰梯形. (3)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D)对角线互相垂直. D C A C B B B
22
四、思想方法归纳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思想方法主要有:
1.较多地应用转化的思想去处理问题.研究四边形的问题,经常是通过辅助线,把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 . 2.本章的概念比较多,概念之间联系密切,关系复杂,对概念进行分类,是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3.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一、小结: 1) 要求掌握各种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定理, 知道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运用有关知 识进行证明和计算.
2)做题时,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灵活地添加辅助线 可以把问题简化,应注意在这方面进行积累. 3)随着知识的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多了,当遇到 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时,要注意选取简单的解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