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Theories of Aging SoN, SDU Li, Jing.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Theories of Aging SoN, SDU Li, Jing."—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Theories of Aging SoN, SDU Li, Jing

2 Contents Biological theories Psychological theories Social theories
Related theories and models Nursing Implications 2018/12/2

3 Principles for Gerontological Nursing Practice
理论的科学资料、生活调适、正常老化、老化的病理改变都与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及其他生命和社会科学相关联,从多角度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 2018/12/2

4 第一 老化: 自然的过程 器官或组织从孕期就开始老化 这一过程可以促进任务完成 机体的每一个细胞和器官都不断地、持续地进行着老化过程
第一 老化: 自然的过程 器官或组织从孕期就开始老化 这一过程可以促进任务完成 机体的每一个细胞和器官都不断地、持续地进行着老化过程 2018/12/2

5 第一 老化: 自然的过程 尽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许多人的老化过程像是一个病理改变过程,因为有以下的特征改变: “头发苍白、皱纹增多”
“记忆能力下降” “患有疾病和衰弱” “无用感” 2018/12/2

6 第一 老化: 自然的过程 对于老化过程的真实理解可以促进对老化的积极态度 2018/12/2

7 第二 影响老化的因素 遗传、营养、健康状况、生活经历、环境、活动和压力对每个人老化的作用不同
第二 影响老化的因素 遗传、营养、健康状况、生活经历、环境、活动和压力对每个人老化的作用不同 在众多因素中,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影响老化速度的因素 营养不良可以加速老化过程,并容易受毒物的影响、患有疾病和产生压力 2018/12/2

8 第二 影响老化的因素 从另一个方面讲,心理、生理和社会活动可以减少因为年龄而引起的功能下降 2018/12/2

9 第二 影响老化的因素 每个人的老化过程都有不同,尽管在某些种族中老化的过程中有一些共同点
第二 影响老化的因素 每个人的老化过程都有不同,尽管在某些种族中老化的过程中有一些共同点 护士必须了解影响老化的多种因素,并识别每一个人的结局 2018/12/2

10 第三 调整护理程序 老年人的各个方面都要与护理程序相整合 护理程序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解决个人所需要的照护问题 2018/12/2

11 第四 基本需求 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论 通过自我照护,人们通常独立和自愿地采取行动以满足生活需要
第四 基本需求 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论 通过自我照护,人们通常独立和自愿地采取行动以满足生活需要 当意外情景使得个体不能满足这些需求时,就要采取护理措施 2018/12/2

12 第五 达到最佳健康 人们可以将老化过程看作是实现自己完整性的过程 在晚年,人们有一种价值感并促使他们展示自我和进行自我实现
第五 达到最佳健康 人们可以将老化过程看作是实现自己完整性的过程 在晚年,人们有一种价值感并促使他们展示自我和进行自我实现 2018/12/2

13 第五 达到最佳健康 这样,他们就能达到内外环境平衡,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2018/12/2

14 第五 达到最佳健康 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在促进人的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自护理论指导下,达到这一目标的护理措施有: 增强个体的自护能力
第五 达到最佳健康 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在促进人的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自护理论指导下,达到这一目标的护理措施有: 增强个体的自护能力 减少自理缺陷 当不能完成自理时,可以帮助或协助个体完成自理 2018/12/2

15 第五 达到最佳健康 护理措施可以使个体达到最大的独立性
第五 达到最佳健康 护理措施可以使个体达到最大的独立性 尽管有时会很困难和耗费时间,尽量让老年人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他们的身心及社会健康都是有益的 PS: 这儿有一些文化差异. 2018/12/2

16 老年整体护理 整体是指要考虑到每个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各个维度,使其各个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整体效应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老年护理将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强调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健康 2018/12/2

17 老年整体护理(续) 在整体护理中,目标不是治疗疾病,而是满足个体各个方面的需求. 健康促进和个体各个方面的健康是整体护理的核心
2018/12/2

18 老年整体护理(续) 因为慢性疾病和高龄引起的改变不容易被消除,康复而不是治愈对于老年人群是有益的
同样重要的是帮助老年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能够自我发现,以便于他们感觉有意义并找到自己的位置 2018/12/2

19 第二章 老 化 理 论

20 Preface 人类的衰老很久以来就是个谜,许多人希望永葆青春,有些人寻找长生不老的秘诀
For centuries people have been intrigued by the mystery of aging, some in hopes of achieving everlasting youth, others of discovering the key to immortality No single known factor causes or prevents aging It is unrealistic to think that one theory can explain the complexities of this process 2018/12/2

21 老化的生物学理论 随机老化理论 体细胞突变理论 分子串联理论 自由基理论 非随机老化理论 神经内分泌理论 免疫理论 基因程控理论
端粒-端粒酶假说 2018/12/2

22 随机老化理论 随机老化理论认为老化的发生是随机损伤积累的过程。 体细胞突变理论(the somatic mutation theory)
分子交联理论(the cross-link theory) 自由基理论( the free radical theory) 2018/12/2

23 体细胞突变理论(the somatic mutation theory)
Failla和Sziland最早提出体细胞突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在于体细胞会发生自发性突变,随后突变细胞继续分裂,直至器官功能失调甚至完全丧失。 支持的实验是用射线照射大鼠,大鼠的寿命缩短。 但体细胞突变与衰老的确切关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018/12/2

24 分子串联理论 (cross-linking theory)
Bjorksten于1942年提出分子串联理论 该理论认为,物体内胶原纤维、弹性纤维、酶、DNA的串联导致生命体的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防御功能逐渐减弱,串联分子结构继续产生作用,直至不能修复损害,终致组织和器官衰败。 此理论适用于解释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皮肤松垂等现象。 2018/12/2

25 分子串联理论(续) 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串联集团堆积,阻碍了细胞内部的转运过程 最后,身体的器官和系统衰竭 2018/12/2

26 自由基理论 Harman最早提出老化的自由基理论 此理论认为老化是由于细胞代谢过程中自由基产物有害作用的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自由基随之增高,由其诱导产生的有害物质不断积累,而对自由基的防御能力却逐渐下降,导致自由基的损伤作用增强,引起体内各种生理功能障碍,最终促进了机体的老化与死亡。 2018/12/2

27 自由基理论(续) 自由基,化学上也称为“游离基”,是含有一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团。由于原子形成分子时,化学键中电子必须成对出现,因此自由基就到处夺取其它物质的一个电子,使自己形成稳定的物质。 但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就会有破坏作用,导致人体正常细胞和组织含有有用生物信息的蛋白质、酶和DNA损坏,从而引起多种疾病 2018/12/2

28 自由基理论(续) 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E 是抗氧化物质,可以对抗自由基的损害 2018/12/2

29 非随机老化理论 非随机老化理论认为与年龄相关的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变化都是受基因程控的,老化是程序控制的过程。
有神经内分泌理论( neuroendocrine theory) 免疫理论(immunological theory) 基因程控理论(theory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端粒-端粒酶假说(telomere-telomerase hypothesis)等。 2018/12/2

30 神经内分泌理论 神经内分泌理论主张老化现象是由于大脑和内分泌腺体的改变所致。
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体完成其生长、发育、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一系列过程。 一些理论家认为,某些垂体前叶激素促进了老化过程 其他人认为脑中化学物质的不平衡损害了身体的健康细胞 2018/12/2

31 神经内分泌理论(续) 随着年龄的增长,下丘脑发生明显的老年性改变,细胞受体的数量减少,反应减退,与神经内分泌调控有关的酶合成功能减退,神经递质含量及代谢的改变等,这些改变影响了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及多种代谢,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及生理功能减退,机体出现衰老和死亡。 人的大脑大约有140亿个神经元,从出生直至18岁左右,脑的数量变化不大,但从成年起,脑细胞由于退化死亡而逐渐减少,到60岁左右,将失去一半。 2018/12/2

32 神经内分泌理论(续) 此外,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所以,老年人常常表现出某些特有的心理特征,如多疑、忧郁、孤独、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等,这些表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衰退。 2018/12/2

33 神经内分泌理论(续) 美国哈佛大学老年学家Dencla通过实验设想:垂体会定期释放一种能够抑制或干扰人体利用甲状腺素的激素;从而使细胞利用甲状腺素的能力下降,而一旦细胞不能利用甲状腺素,细胞就会逐渐衰老或死亡,也有学者称该激素为“死亡激素”。 2018/12/2

34 免疫理论 Walford 于 1962年提出该理论 他认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主要来源于体内的免疫功能,这种免疫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故老年人体内的免疫功能不足。 2018/12/2

35 免疫理论(续) 老化与免疫功能减退有关 人体衰老过程中,免疫细胞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T细胞、B细胞绝对值明显减少,其亚群也有变化;
免疫功能下降:T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增殖能力下降,B细胞对外来抗原反应能力降低而对自身抗原反应能力增加,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 使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防御、自稳、监视)失调或减弱,最终导致老年人感染性疾病及癌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2018/12/2

36 免疫理论(续) 自身免疫在老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正常的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与自身的组织成分发生免疫反应,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细胞产生突变的机率也随之增加。 2018/12/2

37 免疫理论(续) 突变细胞是一种不同于正常细胞的异常蛋白质,被体内免疫系统辨认为外来异物,当此异常的蛋白质在体内出现时,将会激发体内免疫系统反应,而产生抗体,该反应称为自体免疫。 在机体老化过程中,T细胞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地抑制B细胞,导致自身抗体产生过多,使机体自我识别功能障碍,不能准确地识别自己和非己,从而诱发一些严重疾病,加剧组织的老化。 如老年人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被认为是免疫系统自身攻击的结果。 2018/12/2

38 Cells undergo changes with age
Body perceives these cells as foreign substances Antibodies are formed to attack and rid body of foreign substances Cells die 2018/12/2

39 Cells are normal Cells die
Immunochemical memory system malfunctions and perceives cells as foreign substances Antibodies are formed to attack and rid body of foreign substances Cells die 2018/12/2

40 基因程控理论 Hayflick 于 1965年提出该理论 他认为每种生物就如预先设定好时间的生物个体,体内细胞的基因有固定的生命期限
以细胞分化次数来决定个体的寿命 例如:人类的基因,其最长生命期限被设定为110年,在这110年中,正常细胞分裂约50次,达到极限分裂次数就停止正常分化,细胞开始退化、衰老,人也开始老化,最终死亡 2018/12/2

41 基因程控理论(续) 同种类的生物,其细胞最高分化次数有所不同,细胞分化次数越高者,其寿命越长 长寿家庭的后代多长寿者 女性的寿命一般比男性长
老化或许是RNA合成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下降 2018/12/2

42 Point to ponder: What patterns of aging are apparent in your biological family? What can you do to influence these? 2018/12/2

43 端粒-端粒酶假说 1973年,前苏联科学家Olovnikov提出了老化的端粒端粒酶假说。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由许多简单重复序列和相关蛋白组成的复合结构,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和解决其末端复制难题的作用。 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重复序列,加到新合成DNA链末端。 2018/12/2

44 端粒-端粒酶假说(续) 该假说认为,细胞在每次分裂过程中都会由于DNA聚合酶功能障碍而不能完全复制它们的染色体,因此最后复制的DNA序列可能会丢失。 因此细胞每有丝分裂一次,就有一段端粒序列丢失,当端粒缩短至一定的长度时,便不能再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细胞就开始衰老甚至死亡。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端粒与青年人的端粒相比明显缩短,可见端粒长度与细胞寿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尽管大量实验说明端粒、端粒酶活性与细胞衰老及长寿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许多问题用该假说还不能解释。 2018/12/2

45 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 生物老化影响所有有生命的生物体; 生物老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不可逆的以及渐进的变化;
机体内不同器官和组织的老化速度各不相同; 生物老化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生物老化过程不同于病理过程; 生物老化可增加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2018/12/2

46 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续) 护士可借助各种生物老化理论,结合不同个体的生理心理表现、生活经历及文化程度,指导老年人正确面对老化甚至死亡
应用分子串联理论解释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 应用免疫理论解释老年人对某些疾病易感性的改变。 2018/12/2

47 护士应该建议老年人采用一些措施延缓老化过程
2018/12/2

48 老化的心理学理论 老化的心理学理论重点研究和解释老化过程对老年人的认知思考、心智行为与学习动机的影响。 人格发展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2018/12/2

49 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差异。
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了科学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即精神分析,又称发展理论。 2018/12/2

50 人格发展理论 人生每一个发展阶段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若能顺利完成或胜任该任务,个体将呈现正向的自我概念及对生命的正向态度,人生则趋向成熟和完美; 反之,则个体将呈现负向的自我概念及对生命的负向态度,人生则出现失败的停滞或扭曲发展现象。 2018/12/2

51 人格发展理论(续) 根据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老年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自我整合,否则会出现绝望。
他认为老年人在此时期会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寻找生命价值,以便接受渐近死亡的事实。 2018/12/2

52 人格发展理论(续) 1963年,Butler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和Atchley的持续理论提出了怀旧治疗的设想。
怀旧治疗又称回忆疗法(reminiscence therapy),现已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被美国护理措施分类系统( nursing intervention classification,NIC)收录,成为老年护理专科领域的核心措施之一 定义:运用对过去事件、感受和想法的回忆,以促进人们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或适应目前环境。 2018/12/2

53 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由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1986年,形成理论体系。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能力大小的主观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自信心。 2018/12/2

54 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
2018/12/2

55 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 根据老化的心理学理论,护士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不仅要关注老年入各脏器、系统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退行性改变,还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2018/12/2

56 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续) 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来解释老年痴呆患者的某些“返老还童”的行为问题
用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理解普通老年人的思想及行为,协助老年人完成生命总结回顾,在出现发展危机的时候提供适当护理支援,使老年人成功自我整合及坦然面对老化甚至死亡。 2018/12/2

57 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续) 自我效能理论提示在老年护理评估和计划时,必须审视所制订的策略和措施是否适合老年人的个体,如何增强老年人执行健康行为以及接受治疗或护理干预的信心。 通过评估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水平,分析影响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老年人自我效能水平的干预措施。 2018/12/2

58 老化的社会学理论 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主要研究、了解及解释社会互动、社会期待、社会制度与社 会价值对老化过程适应的影响。 隐退理论 活跃理论
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主要研究、了解及解释社会互动、社会期待、社会制度与社 会价值对老化过程适应的影响。 隐退理论 活跃理论 持续理论 次文化理论 2018/12/2

59 隐退理论 卡明(E. Cumming)和亨利(W. Henry)于1961年提出了隐退理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平衡状态的维持,决定于社会与老年人退出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彼此有益的过程。 2018/12/2

60 隐退理论(续) 该理论的前提是 隐退是一个逐渐进行的过程; 隐退是不可避免的; 隐退是双方皆感满意的过程; 所有社会系统都有隐退的现象;
隐退是一种常模。 2018/12/2

61 隐退理论(续) 理论认为,老年期不是中年期的延续,老年期有自身的特殊性,老年人逐步走向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面的功能也逐步丧失,与社会的要求正在渐渐拉大距离 因此,对老年人最好的关爱应该让老年人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从社会中逐步疏离,不再像中年期或青年期那样拼命奋斗。 2018/12/2

62 隐退理论的缺陷 很容易使人将老年人等同为无权、无能、无力的人,使社会对老年人的漠视合情化、排斥合法化、歧视合理化。 2018/12/2

63 Activity theory(活跃理论)
1963年,Havighurst等提出活跃理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活动是生活的基础,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是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活动是老年人认识自我、获得社会角色、寻找生活意义的主要途径 老年人若能保持参与社会活动的最佳状态,就可能充分地保持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活力,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2018/12/2

64 活跃理论(续) 有关研究也证实老年人参加自己有兴趣的非正式的活动,比参加许多工作更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与满意度。
缺陷在于没有注意到老年人之间的个体差异 2018/12/2

65 Subculture theory(次文化理论)
1962年, 美国学者罗斯(Rose)提出次文化理论 老年人作为一个在数量上越来越庞大、社会影响上越来越强烈的群体,必然会形成具有特殊色彩的文化现象,以此与青年人或中年人区别来,这就是老年次文化 老年人拥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质 2018/12/2

66 次文化理论(续) 在这个次文化团体中,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由过去的职业、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健康状态或患病情形等认定的。
如我国的老年大学、老年人俱乐部等 2018/12/2

67 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 老化的社会学理论帮助护理人员从“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这个角度看待老年人,了解老年人生活的社会对他们的影响。
在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中,影响老化的因素有人格特征、家庭、教育程度、社区规范、角色适应、家庭设施、文化与政治经济状况等。 在护理实践活动中,护理人员可应用社会学理论协助老年人度过一个成功愉快的晚年生活。 2018/12/2

68 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续) 隐退理论:护士需注意评估那些正在经历参与社会活动减少的老年人,提供适度的支持和指导,以维持其平衡。
活跃理论:帮助老年人选择力所能及且感兴趣的活动。 持续理论:帮助护士了解老年人的人格行为,也建议护士应该评估老年人的发展及其人格行为,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协助老年人适应这些变化。 次文化理论:护士认识到老年人拥有自己特有的生活信念、习俗、价值及道德规范等文化特征,促进老年人的适应及成功老化。 2018/12/2

69 相关护理理论和模式 疾病不确定理论 慢性病轨迹框架 需求驱动的痴呆相关行为模式 2018/12/2

70 疾病不确定理论(theory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
于1988年由美国护理学者Mishel提出。 该理论的建立主要源于Mishel与癌症患者的工作经历,用于解释人们如何应对有生命威胁的慢性疾病。 2018/12/2

71 慢性病轨迹框架 由Corbin和Strauss在1992年提出。
该框架的中心概念是疾病过程或轨迹( illness course or trajectory),描述了慢性病患者在疾病过程中所经历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以及各阶段中患者的常见表现。 这一框架为专业人员如何帮助患者适应及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进行护理评估以及护理干预提供了指导。 2018/12/2

72 慢性病轨迹框架(续) 该框架将患者经历的疾病全过程分为始发阶段(trajectory onset)、稳定阶段 stable phase)、急性阶段(acute phase)、逆转阶段( comeback phase)、危机阶段 (crisis phase)、不稳定阶段(unstable phase)、下降阶段( downward phase)和临终阶段( dying phase)。 2018/12/2

73 慢性病轨迹框架(续) 该框架将患者经历的疾病全过程分为始发阶段(trajectory onset)、稳定阶段 stable phase)、急性阶段(acute phase)、逆转阶段( comeback phase)、危机阶段 (crisis phase)、不稳定阶段(unstable phase)、下降阶段( downward phase)和临终阶段( dying phase)。 2018/12/2

74 始发阶段 有症状和体征出现; 疾病被诊断 2018/12/2

75 稳定阶段 经治疗疾病或症状得到控制; 患者维持每日活动 2018/12/2

76 急性阶段 疾病活动期伴有严重而不能解除的症状或并发症; 需要住院治疗 2018/12/2

77 逆转阶段 逐步回归至可接受的生活方式 2018/12/2

78 危机阶段 威胁生命的情况出现; 需要急救服务 2018/12/2

79 不稳定阶段 疾病或症状不能得到控制; 不断寻求稳定的治疗方案,正常生活受到干扰; 不需住院治疗 2018/12/2

80 下降阶段 生理/精神状态逐渐恶化; 伴随不断增加的各种失能及各种症状出现; 每日生活活动不断变化 2018/12/2

81 临终阶段 不得不放弃日常生活兴趣和活动,让其平静离开人世 2018/12/2

82 需求驱动的痴呆相关行为模式 由Kolanowski于1999年提出。
该模式为理解老年痴呆患者行为提供了另一种重要思路,对指导老年痴呆护理有重要意义。 2018/12/2

83 需求驱动的痴呆相关行为模式(续) 其主要观念是,应该将痴呆患者常常表现的与社会标准不相符合的攻击行为、语言性激越行为以及躯体性非攻击徘徊等症状行为,视为潜在需求未能得到满足的表现,而在护理中如果能够找出其未满足的需求并给予正确回应,就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2018/12/2

84 需求驱动的痴呆相关行为模式(续) 由于认知损伤,患者的反应可能不是一种常规有效的反应,比如激越行为或极端被动,但这些行为实际上却是患者对其状态和需求的反应。 2018/12/2

85 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2018/12/2

86 案例 张爷爷,68岁,右肺腺癌晚期。自本次入院以来一直情绪低落,有时对护士说觉得自己一辈子很没意思。请思考以下问题。
如何用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解释张爷爷的表现? 果你是该病房的护士,你打算应用什么方法帮助张爷爷? 2018/12/2

87 思考练习 1. 哪些疾病过程与老化过程有关? 2. 思考你社区中的日常生活,你对社区中老年人是否应该参与一些活动有什么建议?
3.列举至少3个例子,说明你与父辈或祖辈的生活的不同。 2018/12/2

88 Thanks! 2018/12/2


Download ppt "Theories of Aging SoN, SDU Li, Jing."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