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2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 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特殊性迁移和一般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

3 一、学习迁移 影响既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 例如: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爱屋及乌” 学习迁移概念:
新旧学习之间的互相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 影响既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 例如: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爱屋及乌”

4 二、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将迁移分为: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也叫“助长性迁 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叫“抑制性迁 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经 常表现在新旧概念互相混淆而产生干扰现象。 零迁移:指的是某种学习对后来的学习不产生明显的 影响。

5 1.定势或(心向):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 陆钦斯 (Luchins,1942) 实验:
被试 水罐容量 所求水量 A B C D 求解公式: D=B-A-2C

6 2.功能固着性(functional fixedness)
含义: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 向。即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 常用的功能上认识它。 杜克 (Duncker,1945)的功能固着实验: 见 表 请试着解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1)梅尔(Mioler)的系绳实验 :假如你身处于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你的任务是要把两条线结 在一起,但你若持着一条线,另一条就抓不住 。你能否想出办法来? (2) 你被给予如图所示的物件,你的任务是让 点燃的蜡烛能稳定地固定在墙上,你能做到吗 ?

7 Duncker实验结果(1945)

8 梅尔(Mioler)的系绳实验 :

9 竖蜡烛实验:

10 2、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横向迁移(lateral transfer): 也称作水平迁移,是指在内容和难度上相似 的学习之间的迁移。
根据内容的抽象程度分为: 横向迁移(lateral transfer): 也称作水平迁移,是指在内容和难度上相似 的学习之间的迁移。 纵向迁移(vertical transfer): 也叫垂直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 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11 3、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为 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 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 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12 4、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
根据迁移内容的范围分为: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 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要素重 新组合,直接移植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一般迁移(non-special transfer): 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 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 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

13 5.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 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 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 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 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 变化。 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 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 应用于新情境。

14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 学会学习的需要 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 有效途径,是能力和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有益于教学

15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早期的迁移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二、共同要素说 三、经验类化说 四、关系转换说 现代的迁移理论 五、认知迁移理论

16 一、形式训练说 代表人物:沃尔夫 观点:人类的心理是由各种官能组成的,而官能 可以象肌肉一样通过训练而得到发展和加强,并 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 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因此,进行官能训练时, 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 举例:LOGO语言(佩珀特Papert,S,.1980)、 奥林匹克数学 思考:目前还存在吗?请举例。

17 二、共同要素说 代表人物:桑代克 举例:估计能力实验(1901)
先让被试对10-100平方厘米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的面积进行估计,在被试的估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之后,再让被试对面积更大的长方形( 平方厘米)进行估计测试。 观点:两种学习在刺激与反应方面有相同或类似之处,它们对人的能力和心理特点有共同要求才会产生迁移。

18 存在的问题: 举例: “602-376=?”→“503-287=?” “42-37=?”→“7428-2371=?” 对教学的启示:
教学内容尽量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

19 三、经验类化说 对教学上的启示:注意从具体到原理的概括和从原理到具体的分析的思维能力的训练。 经验类化理论本质上与共同要素理论一致。
代表人物:贾德 典型实验:“水下打靶实验” (C.H.Judd,1908) 观点: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概括化需要认知过程的参与:如,红绿灯问题 对教学上的启示:注意从具体到原理的概括和从原理到具体的分析的思维能力的训练。 经验类化理论本质上与共同要素理论一致。

20 四、关系转换说 代表人物:柯勒(W.Kohler) 实验:“小鸡觅食”(1929)
观点:同意迁移主要是学习者对两种学习情境进行概括而引 起的,并进一步认为,迁移的产生主要是对学习情境内部关 系的概括。它强调突出个体的认知因素的作用。 反射? 发生反射 反射? 发生反射 不反射

21 五、认知迁移理论 (一)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二)认知技能的迁移——产生式迁移理论 (三)元认知策略的迁移

22 五、认知迁移理论 皮亚杰强调逻辑结构在学习中的迁移。 布鲁纳强调编码系统对于迁移的作用(fig)。
(一)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皮亚杰强调逻辑结构在学习中的迁移。 布鲁纳强调编码系统对于迁移的作用(fig)。 奥苏伯尔则强调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可利用性 、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对于学习迁移的影响。

23 (Bartlett,1932)

24 (Carmickael,1932)

25 (二)认知技能的迁移——产生式的迁移理论
安德森(Anderson,1990) :前后两项技能学习间发生迁移 的原因,是两项技能的产生式有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 越大。知识编辑对产生式的获得和迁移有直接影响。 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 (ACT理论)的迁移分类 1.从一种技能到另一种技能的迁移量主要依赖于两种任务的共有成分数量; 2.知识编辑对产生式的获得和迁移有直接影响。 目标知识(迁移) 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 原有 知识 1 2 3 4

26 (三)元认知策略的迁移 问题解决者能够确定新问题的要求,选 择原先习得的且适用于新问题的特殊或 一般技能,并能在解决新问题时监控它 们的应用。

27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流派 理论要点 对应策略 形式训练 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提高 改善心智功能 共同要素 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要素 有效指导
概括化 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 传授基本知识 关系-转换 顿悟了两种学习情景之间的关系 提高迁移的意识 认知结构 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影响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8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促进迁移的教学 1.主观因素 2.客观因素 1、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主观因素 2.客观因素 二、促进迁移的教学 1、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2、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3、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4、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 5、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关于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

29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个人因素 1.智力 智力对迁移的质和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2.年龄
 (一)个人因素 1.智力 智力对迁移的质和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2.年龄 个体处于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学习间迁移产生的条件和机制有所不同。 3.原有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的准确性、知识经验间联系的丰富性和组织性都会影响迁移的发生。 4.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 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态度和心向影响他们把知识应用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学习。同时,学生对学校教师及其他学生的态度影响其学习和学习的迁移。 5.学习的心向(定势) 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这种准备状态更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迁移。(陆钦斯的实验)

30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结果 被试 水罐容量 所求水量 解决方法 A B C D 1 21 127 3 100 D=B-A-2C
被试 水罐容量 所求水量 解决方法 A B C D D=B-A-2C D=B-A-2C D=B-A-2C D=B-A-2C D=B-A-2C D=B-A-2C,a- c D=B-A- 2C,a+c D=B-A-2C,a- c

31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客观因素 教师有意识的指导有利于积极迁移的发生。
1.材料的特性 那些包含了正确的原理、原则,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的知识以及能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时的积极迁移。 2.教师的指导 教师有意识的指导有利于积极迁移的发生。 3.情境的相似性 学习时的场所、环境的布置、教学或测验的人员等越相似,学生就越能利用有关的线索,产生迁移。 4.媒体 有时两个学习情境并不能直接发生联系或产生迁移,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体才能使两种学习间产生迁移。

32 二、促进迁移的教学 1、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2、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3、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4、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 5、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关于 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

33 思考题: 1.迁移及其分类 2.阐述形式训练说和共同要素说的基本观点 3.为什么原有认知结构、定势等因素对迁移 有影响?


Download ppt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