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王小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王小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王小明

2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与分类 (一)引言 什么是主动学习?

3

4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内部学习过程来进行的。
学生的内部学习过程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5 (二)教学策略的定义 教学策略是引发和促进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外部事件。这些外部事件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嵌入教学材料中,由教学材料提供给学习者。

6 (三)分类 应依据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来对教学策略进行分类

7 学习者学习时涉及的内部学习过程

8 1.注意 学习者将其注意集中于环境中所呈现的信息的有关方面,或者将有关的信息与无关的信息区分开来 。

9 2.组织 学习者在头脑内部建立新知识内部的联系,或者是将所选择的信息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探究活动中学生上网查找资料 。

10 有关日本地理状况的知识

11 3.整合 学习者头脑中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 说明性的例子 1,于漪:《春》 新知识: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原有知识:两山排闼送青来

12 4.记忆 学生将习得的新知识长久地保存保持起来。

13 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过程 陈述性知识 知识的编辑 程序性知识 变式练习 技能 知识

14 引起注意策略 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策略 促进新知识内部联系的策略 促进记忆的策略 促进知识向技能转化的策略 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

15 二、各种类型的教学策略

16 (一)引起学生注意的策略 1.创设神秘感 在讲日界线及其两侧日期产生差异这一问题前,教师先提出麦哲伦的水手们第一次绕地球一周回到西班牙时,发现日记本上的日期比当地日期少了一天的问题,然后再讲述日界线的有关内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17 2.给学生创设认知冲突 原有知识:阿基米德定律 新知识:液体的表面张力 引发冲突:演示硬币漂在水面 错误概念的纠正:重心

18 3.用问题指引学生注意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来实现指引其注意、促进其内部主动加工活动的策略。 《安塞腰鼓》:“运用排比、对比、短句来表达热烈奔放的感情”

19 学生看录象、朗读课文,体验和把握文本的感觉。
提问:“大家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些句子传递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而有些句子就不那么明显?”“哪些句子让你们特别强烈地感觉到了这种热烈奔放?”“能不能独立地圈一圈?”

20 (四)诱惑性细节会干扰学生对应该注意的内容的注意

21 (二)促进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的教学策略
1.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比原学习任务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原有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22 客观规律 酸碱中和 水往低处流 摩擦生电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3 后来有人提出先行组织者不一定是抽象的、概括程度高的言语陈述,具体的模型也可以起到组织者的作用。

24

25 2.类比策略 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与新学习的知识进行比较,以促进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增进理解。

26 类比策略的例子 新知识:无线电的载波、发送、检波 原有知识:货物的装、运、卸 新知识:二极管允许电流单向通过 原有知识:自行车气门芯允许气体单向进入;地铁的闸机

27 (三)促进新知识内部联系的策略 1.画概念关系图 请将下列有关的名词用线条或文字连接成图形,尽可能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①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糖原、淀粉、纤维素     ②单糖、二糖、多糖     ③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8

29 2.符号标志策略 突出文本的结构而没有增加文本内容的技术。 教科书中常用的表示论述顺序的词语“首先”、“其次”、“第三”; 表示总结的词语“总之”、“这样”;表示概览作用的词语“本节将讨论…” 一些印刷格式如下划线、黑体、居中等。

30 “开花”的恐鞭毛虫排出一种有毒的分泌素,造成鱼类死亡。它们被冲上海滩,结果,海滩不再适合被利用。未被杀死的鱼,对食用它们的动物或人是有毒的。因此,商业性的捕渔业停顿下来。

31 洋流是怎样产生的呢? 一些洋流是由风力的作用引起的。风吹拂海面,推动了海水,上层海水又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海流。 一些更为壮观的洋流运动是由于海水温度和密度的变化引起的。------ 此外, 地球自转可能也是一些洋流形成的原因。

32 3.提问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的三类问题: 机械的问题 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问题 促进新知识内部联系的问题

33 一些促进主动加工活动的提问例子: 你怎样将-----用到------? -----的新例子是什么? 如果-----,你认为会发生什么? -----和-----有什么区别(类似)? -----如何影响------? ----与我们以前研究的----有何联系?

34 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问题 教学“圆面积”,可设计如下思考题: (1)照书上讲的拼,拼成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哪种图形相近? (2)在拼时去掉或加上什么没有? (3)拼成的图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 (4)拼成的图形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

35 (四)促进记忆的策略 1.联想策略:对所要记忆的材料展开联想,添加、补充一些内容以便持久记忆。 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 这桌,过厚,色淡,样子张牙舞爪

36 屋里;院子里; 身体好的;身体差的;围巾

37 简谐振动周期公式

38 2.组织策略:学习者对要记忆的材料赋予一定的主观组织结构。

39 有关隋唐大运河的知识,可用“三四五六七”五个字来组织
三,即三点。中心洛阳,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 四,即四段。自北至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即五水沟通。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六,即六省受益。记简称:冀鲁豫,皖苏浙; 七,七字总评价:南北交通大动脉。

40 国际音标的组织结构 20 3 2 [b ] [p ] [d ] [ t] [g ] [ k] [ v] [ f] [ z] [s ]
[ð ] [ ] [ʒ] [∫] [dz ] [ ts] [dʒ] [t∫] [dr ] [ tr] [m] [n ] [ŋ] [w ] [ j] [l ] [r ] [ h] [i :] [i ] [u: ] [u ] [ o:] [o] [ ə:] [ə ] [ɑ:] [∧] [e ] [æ] [ai ] [ei ] [oi ] [iə] [ə] [uə] [au ] [əu]

41 动词原形 过去式 过去分词 汉语意思 分类 come came ABA式 run ran bring brought 带来 ABB式 get got 得到 put AAA式 let do did done ABC式 go went gone

42 3.双编码策略:对同一种内容,从其言语和表象两方面来记忆
Garden-花园,花园的形象 Jump-跳跃,跳跃的动作 气压带的形成+想象太阳辐射导致的空气上升、下沉

43 (五)促进知识向技能转化的策略 1.支架策略 支架 由教师、其他学生或计算机提供 作用在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具有暂时性和可调节性

44 支架式教学策略 完成任务的责任份额 师生共同承担责任 教师承担全责 学生承担全责

45 教师 教师和学生 学生 有指导的练习 独立练习或应用(生) 逐 渐 示范 (师) 释 放 责 任

46 师生 师生 示 范 师生 师生 独立练习与应用

47 运用惯性原理解释有关现象 明确研究对象(物体) 物体原来处在什么状态 突然发生什么情况 由于惯性,物体要保持什么状态 出现什么现象

48 明确研究对象(物体) 锤头 衣服上的灰尘 物体原来处在什么状态 锤头与锤柄处于运动状态 突然发生什么情况 锤柄在地上磕一下而停住 车开动 由于惯性,物体要保持什么状态 锤头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出现什么现象 锤头沿原方向运动,与锤柄卡紧 人向后倾斜

49 作文构思单 题目:______ 我写给谁看:_______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_______ 我知道什么〔头脑风暴、急骤联想〕 1,_____ 2,_____ 3, ____…… 怎样对上述思想分类:________ 怎样组织我的思想: 比较/对照〔 〕 问题/解决〔 〕 解 释〔 〕 其 他〔 〕

50 科学探究的指导过程:1 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师生讨论出几种假设 制定计划,收集资料 教师给计划,学生执行 评价资料,得出结论
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反思、表达与交流 教师提示学生回顾反思

51 科学探究的指导过程:2 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学生讨论出几种假设 制定计划,收集资料 教师给计划,学生执行 评价资料,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反思、表达与交流 教师提示学生回顾反思

52 科学探究的指导过程:3 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学生讨论出几种假设 制定计划,收集资料 学生制订计划并执行 评价资料,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反思、表达与交流 学生自己回顾反思

53 2.提供练习与反馈 变式练习 信息性反馈 考虑到对学生归因的影响

54 (六)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1.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动机规律 引起注意(Attention) 发现相关性(Relevance)
树立信心(Confidence) 产生满足(Satisfaction)

55

56 动机成分 教学策略 引起注意 促进相关 树立信心 产生满足
2.动机教学策略 动机成分 教学策略 引起注意 促进相关 树立信心 产生满足

57 (1)引起注意的策略 通过运用新奇或料想不到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液体表面张力) 用可唤起神秘感的问题来激发持久的好奇心。(日界线)
通过变化教学呈现来维持学生的注意。

58 .通过阐明(或让学生确定)教学如何与个人目标相关以提高对有用性的知觉。
(2)促进相关的策略 .通过阐明(或让学生确定)教学如何与个人目标相关以提高对有用性的知觉。 .用自学、领导和合作的场合来提供将学习者的动机和价值观加以匹配的机会。 .通过在学习者原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来增加熟悉感。

59 .通过阐明教学目标和目的创设积极的成功期待。此外,允许学习者设置自己的目标。
(3)树立信心的策略 .通过阐明教学目标和目的创设积极的成功期待。此外,允许学习者设置自己的目标。 .给予学生成功完成挑战性目标的机会。        .让学习者合理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60 .通过给学习者提供运用新学得技能的机会以引起自然后果。
(4)产生满足的策略 .通过给学习者提供运用新学得技能的机会以引起自然后果。 .在自然后果缺失时,可以运用积极后果策略,如口头表扬、真实的或符号性的奖励。 .通过保持一致的标准并将结果与期待相匹配而确保公平。

61 学习的过程 教学策略 注意 创设神秘感;创设认知冲突;提问 新旧知识联系 先行组织者;类比;提问 新知识内部联系 画概念关系图;符号标志;提问 记忆 联想;组织;双编码 知识向技能转化 提供支架;提供练习与反馈


Download ppt "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王小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