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随机事件的概率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事件的独立性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随机事件的概率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事件的独立性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3
1.1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上一讲中, 我们了解到, 随机现象有其偶然性的一面, 也有其必然性的一面, 这种必然性表现在大量重复试验或观察中呈现出的固有规律性, 称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而概率论正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研究随机现象, 首先要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试验. 这里的试验, 指的是随机试验.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4
如果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 且事先不能肯定会出现哪一个结果, 这样的试验称为随机试验.
随机试验(简称“试验”) 如果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 且事先不能肯定会出现哪一个结果, 这样的试验称为随机试验. 寿命试验 测试在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灯泡的寿命.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
随机试验特点: 1. 可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2. 试验可能结果不止一个, 但能确定所有 的可能结果;
3. 一次试验之前无法确定具体是哪种结果出现. 随机试验记为E.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6
E1: 将一枚硬币连抛三次, 分别用“H” 和“T”
随机试验的例子 E1: 将一枚硬币连抛三次, 分别用“H” 和“T” 表示正面和反面, 考虑正反面出现的情况; E2: 掷一颗骰子, 考虑可能出现的点数; E3: 记录某网站一分钟内受到的点击次数; E4: 在一批灯泡中任取一只, 测其寿命; E5: 任选一人, 记录他的身高和体重.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
对每一随机试验, 总是在一定的试验目的下讨论试验结果的规律性.
随机试验的目的 对每一随机试验, 总是在一定的试验目的下讨论试验结果的规律性. 对于一只灯泡, 如果试验目的是检验产品是否合格, 则对其进行通电试验, 此时试验结果有“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情况. 如果试验目的为寿命, 则测定其寿命, 试验结果为非负实数.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
试验E的所有可能结果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 记为S={e}; 试验的每一个结果或样本空间的元素称为一个样本点, 记为e.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9
如果试验是将一枚硬币抛掷两次, 则样本空间由如下四个样本点组成:
如果试验是将一枚硬币抛掷两次, 则样本空间由如下四个样本点组成: S={(H, H), (H, T), (T, H), (T, T)} (H, T): (T, H): (T, T): (H, H): 其中 样本空间在如下意义上提供了一个理想试验的模型: 第1次 第2次 H H H 在每次试验中必有一个样本点出现且仅有一个样本点出现. T T H T T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0
则样本点是一非负数, 由于不能确知寿命的上界, 所以可以认为任一非负实数都是一个可能结果, 故样本空间
如果试验是测试某灯泡的寿命: 则样本点是一非负数, 由于不能确知寿命的上界, 所以可以认为任一非负实数都是一个可能结果, 故样本空间 S = {t : t ≥0}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1
调查城市居民(以户为单位)烟、酒的年支出, 结果可以用(x, y)表示, x, y分别是烟、酒年支出的元数.
这时, 样本空间由坐标平面第一象限内一定区域内一切点构成 . 也可以按某种标准把支出分为高、中、低三档. 这时, 样本点有(高,高), (高,中), …, (低,低)等9种, 样本空间由这9个样本点构成.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2
引入样本空间后, 事件便可以表示为样本空间的子集.
例如, 掷一颗骰子, 观察出现的点数 样本空间: S = {i: i=1, 2, 3, 4, 5, 6} 事件B就是S的一个子集 B发生当且仅当B中的样本点1, 3, 5中的某一个出现. B = {1, 3, 5}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3
随机事件 在随机试验中, 我们往往会关心某个或某些结果是否会出现. 试验中可能出现或可能不出现的情况叫“随机事件”, 简称“事件”. 记作A、B、C 等. 任何事件均可表示为样本空间的某个子集. 称事件A发生当且仅当试验的结果是子集A中的元素.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4
基本事件 (相对于观察目的 事 件 复合事件 如在掷骰子试验中,观察掷出的点数. 不可再分解的事件) 事件 Ai ={掷出i点}
(两个或一些基本事件并在一起, 就构成一个复合事件) 复合事件 事件 B={掷出奇数点}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5
即在试验中必定发生的事件, 常用S或Ω表示;
然 事 件 两个特殊的事件: 即在试验中必定发生的事件, 常用S或Ω表示; 能 不 可 事 件 即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常用φ表示. 例如, 在掷骰子试验中, “掷出点数小于7”是必然事件; 而“掷出点数8”则是不可能事件.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6
对于试验E1: 将一枚硬币连抛三次, 分别用“H” 和“T” 表示正面和反面, 考虑正反面出现的情况. 以下A 、B、C即为三个随机事件:
= {HHH, HHT, HTH, THH, HTT, THT, TTH}; B = “三次出现同一面”={HHH, TTT}; C = “恰好出现一次正面”={HTT, THT, TTH}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7
对于试验E4: 在一批灯泡中任取一只, 测其寿命.
D = “灯泡寿命超过1000小时” = {x: 1000<x<T (小时)} 可见, 可以用文字表示事件, 也可以将事件表示为样本空间的子集, 后者反映了事件的实质, 且更便于今后计算概率.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8
还应注意, 同一样本空间中, 不同的事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如试验E1, 当试验的结果是HHH时, 可以说事件A和B同时发生了; 但事件B和C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可能同时发生. 易见, 事件之间的关系是由他们所包含的样本点所决定的, 这种关系可以用集合之间的关系来描述.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9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1. 包含关系: “A发生必导致B发生”, 记为 2.和事件:“事件A与B至少有一个发生”, 记作
n个事件A1, A2,…, An至少有一个发生, 记作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0
??? 3.积事件: A与B同时发生, 记作 n个事件A1, A2,…, An同时发生, 记作
4. 差事件: A-B称为A与B的差事件, 表示事件A发生而B不发生. ??? 思考: 何时A-B= ? 何时A-B=A?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1
5. 互斥事件: A与B不能同时发生 6. 互逆事件 记为 , 称为A的对立事件; 易见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2
事件的运算律 1、交换律: 2、结合律: 3、分配律: 4、对偶(De Morgan)律: 推广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3
例 甲、乙、丙三人各向目标射击一发子弹, 以A、B、C分别表示甲、乙、丙命中目标, 试用A、B、C的运算关系表示下列事件: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4
研究随机现象,不仅关心试验中会出现哪些事件,更重要的是想知道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也就是事件的概率.
1.2 随机事件的概率 研究随机现象,不仅关心试验中会出现哪些事件,更重要的是想知道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也就是事件的概率.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越大, 概率就 越大! 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5
我们用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则 0≤P(A)≤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最大是百分之百, 此时 概率为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最小是零, 此时 概率为0.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6
定义 事件A在n次重复试验中出现nA次, 则比值nA/n称为事件A在n次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 记为fn(A). 即
概率的统计定义 定义 事件A在n次重复试验中出现nA次, 则比值nA/n称为事件A在n次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 记为fn(A). 即 实践证明: 当试验次数n增大时, fn(A) 逐渐趋向一个稳定值. 可将此稳定值记作P(A), 作为事件A的概率.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7
历史上曾有人做过试验, 试图证明抛掷匀质硬币时, 出现正反面的机会均等.
实验者 n nH fn(H) De Morgan Buffon K. Pearson K. Pearson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8
频率的性质: (1) ; (2) ; (3) 可加性: 若AB= , 则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9
定义 若对随机试验E所对应的样本空间S中的每一事件A, 均赋予一实数P(A), 集合函数P(A)满足条件: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注意到不论是对概率的直观理解, 还是频率定义方式,作为事件的概率, 都应具有前述三条基本性质, 在数学上, 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性质出发, 给出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定义 若对随机试验E所对应的样本空间S中的每一事件A, 均赋予一实数P(A), 集合函数P(A)满足条件: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30
(3) 可列可加性: 设A1, A2, …, 是一列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 即AiAj=, (ij), i, j=1, 2, …, 有
(1) 非负性: 1≥P(A)≥0; (2) 规范性: P(S)=1; (3) 可列可加性: 设A1, A2, …, 是一列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 即AiAj=, (ij), i, j=1, 2, …, 有 则称P(A)为事件A的概率.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31
公理3说明, 对于任何互不相容(互斥)的事件序列, 这些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正好等于它们各自概率之和.
公理 P(S)= (2) 公理 3 若事件A1, A2 ,…两两互不相容, 则有 (3) 这里事件个数可以是有限或无限的. 公理 P(A) (1) 公理1说明, 任一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 公理2说明, 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 公理3说明, 对于任何互不相容(互斥)的事件序列, 这些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正好等于它们各自概率之和.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32
由概率的三条公理, 我们可以推导出概率的若干性质. 下面我们就来给出概率的一些简单性质.
在说明这些性质时, 为了便于理解, 我们常常借助于文氏图.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33
设边长为1个单位 的正方形的 面积表示样本空间 S
文氏图 其中封闭曲线 围成的一切点 的集合表示事件 A 把图形的面积理解为相应事件的概率 A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34
概率的性质 性质1 对任一事件A, 有 (1) A 因为 A 1=P(S)=P(A)+P( )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35
性质1在概率的计算上很有用, 如果正面计算事件A的概率不容易, 而计算其对立事件 的概率较易时, 可以先计算 , 再计算P(A).
(1) 性质1在概率的计算上很有用, 如果正面计算事件A的概率不容易, 而计算其对立事件 的概率较易时, 可以先计算 , 再计算P(A).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36
例 将一颗骰子抛掷4次, 问至少出一次“6”点的概率是多少?
令事件A={至少出一次“6”点} A发生 {出1次“6”点} {出2次“6”点} {出3次“6”点} {出4次“6”点} 直接计算A的概率较麻烦, 我们先来计算A的对立事件 ={4次抛掷中都未出“6”点} 的概率.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37
由于将一颗骰子抛掷4次, 共有 =1296种等可能结果, 而导致事件 ={4次抛掷中都未出“6”点} 的结果数有 =625种
而导致事件 ={4次抛掷中都未出“6”点} 的结果数有 =625种 因此 = =0.482 于是 =0.518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38
性质2 (2) 即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令 再利用性质1及公理2即得.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39
性质3 设A、B是两个事件, 若 , 则 有 (3) (4) 由可加性 再由 移项得(3), 便得(4).
有 (3) (4) 由可加性 移项得(3), 再由 便得(4).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40
性质4 对任意两个事件A、B, 有 (5) 又因 再由性质3便得(5).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41
加法公式及其应用 事件互斥时的加法公式 A B 事件相容时的加法公式 B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42
P(A+B+C)=P(A)+P(B)+P(C)-P(AB)-P(BC) -P(AC) + P(ABC)
推广到多个事件 三个事件和的概率为 P(A+B+C)=P(A)+P(B)+P(C)-P(AB)-P(BC) -P(AC) + P(ABC)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43
n个事件和的概率为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44
B={所取元件中至少有一电感} 所求概率为P(AB)
例 设元件盒中装有50个电阻, 20个电感, 30个电容, 从盒中任取30个元件, 求所取元件中至少有一个电阻同时至少有一个电感的概率. 理解题意, 用字母表示事件 解: 设A={所取元件中至少有一电阻} B={所取元件中至少有一电感} 所求概率为P(AB) 导出所求事件概率 的计算公式 …... 电阻50个, 电容30个,电感20个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45
从盒中任取30个元件, 求所取元件中至少有一个电阻同时至少有一个电感的概率.
代入数据计算 电阻50个, 电容30个,电感20个 …...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46
例 某市有甲、乙、丙三种报纸, 订每种报纸的人数分别占全体市民人数的30%, 其中有10%的人同时定甲、乙两种报纸
例 某市有甲、乙、丙三种报纸, 订每种报纸的人数分别占全体市民人数的30%, 其中有10%的人同时定甲、乙两种报纸. 没有人同时订甲丙或乙丙报纸.求从该市任选一人, 他至少订有一种报纸的概率. 解 设A、B、C分别表示选到的人订了甲、 乙、丙报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47
假定某个试验有有限个可能的结果 e1, e2, …, eN ,
古典概型与概率 假定某个试验有有限个可能的结果 e1, e2, …, eN , 假定从该试验的条件及实施方法上去分析, 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认为其中某一结果例如ei , 比任一其它结果, 例如ej , 更有优势, 则我们只好认为所有结果在试验中有同等可能的出现机会, 即1/N的出现机会.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48
试验结果 e1, e2, …, eN 常常把这样的试验结果称为“等可能的”.
我无所 偏爱! e1, e2, …, eN 你认为哪个 结果出现的 可能性大? 常常把这样的试验结果称为“等可能的”.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49
例如, 一个袋子中装有10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球. 将球编号为1-10. 把球搅匀, 蒙上眼睛, 从中任取一球
例如, 一个袋子中装有10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球. 将球编号为1-10. 把球搅匀, 蒙上眼睛, 从中任取一球. 10个球中的任一个被取出的机会是相等的, 均为1/10. 8 5 9 6 1 4 2 3 10 7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0
(1) 有限性: 样本空间S={e1, e2, … , en}; (2) 等可能性: P(e1)=P(e2)=…=P(en).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1
一个袋子中装有10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球. 将球编号为1-10. 把球搅匀, 蒙上眼睛, 从中任取一球.
古典概型中事件的概率 一个袋子中装有10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球. 将球编号为1-10. 把球搅匀, 蒙上眼睛, 从中任取一球. 记 A={摸到2号球} P(A)=? 2 P(A)=1/10 2 3 4 7 9 10 8 6 1 5 记 B={摸到红球} P(B)=? 1 3 2 4 5 6 P(B)=6/10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2
当我们要求“摸到红球”的概率时, 只要找出它在静态时相应的比例.
记 B={摸到红球} P(B)=6/10 这里实际上是从“比例” 转化为“概率” 2 3 4 7 9 10 8 6 1 5 当我们要求“摸到红球”的概率时, 只要找出它在静态时相应的比例.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3
定义 设试验E是古典概型, 其样本空间S由n个样本点组成, 事件A由k个样本点组成. 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为:
P(A)=k/n= S中的样本点总数 称此概率为古典概率. 这种确定概率的方法 称为古典方法. 这样就把求概率问题转化为计数问题. 排列组合是计算古典概率的重要工具.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4
例 把C、C、E、E、I、N、S七个字母分别写在七张同样的卡片上, 并且将卡片放入同一盒中, 现从盒中任意一张一张地将卡片取出, 并将其按取到的顺序排成一列, 假设排列结果恰好拼成一个英文单词:
问: 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这样的结果 是奇怪的,甚至怀疑是一种魔术?
55
这个概率很小, 这里算出的概率有如下的实际意义: 如果多次重复这一抽卡试验, 则我们所关心的事件在1260次试验中大约出现1次.
解 七个字母的排列总数为7! 拼成英文单词SCIENCE 的情况数为 故该结果出现的概率为: 这个概率很小, 这里算出的概率有如下的实际意义: 如果多次重复这一抽卡试验, 则我们所关心的事件在1260次试验中大约出现1次.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6
这样小概率的事件在一次抽卡的试验中就发生了, 人们有比较大的把握怀疑这是魔术.
具体地说, 可以有99.9%的把握怀疑这是魔术.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7
例 设有N件产品, 其中有M件次品, 现从这N件中任取n件, 求其中恰有k件次品的概率.
解:令B={恰有k件次品} P(B)=? 次品 正品 M件次品 N-M件 这是一种无放回抽样.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8
例 (分球问题)将3个球随机的放入3个盒子中去, 问: (1)每盒恰有一球的概率是多少? (2)空一盒的概率是多少?
解 设A: 每盒恰有一球, B:空一盒 一般地, 把n个球随机地分配到m个盒子中去(nm), 则每盒至多有一球的概率是: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9
实际上, 许多随机试验的结果并不都是有限个, 而且, 即使是有限个, 也未必是等可能的. 只考虑有限个等可能样本点的古典方法显然是不够的.
概率的几何意义 实际上, 许多随机试验的结果并不都是有限个, 而且, 即使是有限个, 也未必是等可能的. 只考虑有限个等可能样本点的古典方法显然是不够的. 把等可能推广到无限个样本点场合, 人们引入了几何概型. 由此形成了确定概率的另一方法——几何方法.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60
1、设样本空间S是平面上某个区域, 它的面积记为 ;
几何方法的要点是: 1、设样本空间S是平面上某个区域, 它的面积记为 ; 2、向区域S上随机投掷一点, 这里“随机投掷一点”的含义是指该点落入S 内任何部分区域内的可能性只与这部分区域的面积成比例, 而与这部分区域的位置和形状无关.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61
, 则向区域S上随机投掷一点, 该点落在区域A的概率为
3、设事件A是S的某个区域, 它的面积为 , 则向区域S上随机投掷一点, 该点落在区域A的概率为 (*) 4、假如样本空间S可用一线段, 或空间中某个区域表示, 并且向S上随机投掷一点的含义如前述, 则事件A的概率仍可用(*)式确定, 只不过把 理解为长度或体积即可.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62
解 设X、Y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的到达时刻, 从9时算起, 单位取分钟, 则 两人会面的条件是
例 (约会问题)甲乙两人约定于9时到10时之间在某地会面, 先到的等20分钟, 过时离去. 假定每个人在指定的1小时内的任一时刻到达是等可能的, 求这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解 设X、Y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的到达时刻, 从9时算起, 单位取分钟, 则 两人会面的条件是 y 60 A 20 20 60 x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63
1.3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条件概率 在解决许多概率问题时, 往往需要在有某些附加信息(条件)下求事件的概率.
如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求事件A发生的概率, 将此概率记作P(A|B). 一般 P(A|B) ≠ P(A)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64
已知事件B发生, 此时试验所有可能结果构成的集合就是B,
例如, 掷一颗均匀骰子, A={掷出2点}, B={掷出偶数点}, P(A)=1/6, P(A|B)=? 掷骰子 已知事件B发生, 此时试验所有可能结果构成的集合就是B, B中共有3个元素, 它们的出现是等可能的, 其中只有1个在集A中, 于是P(A|B)= 1/3. 容易看到 P(A|B)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65
定义 设A、B是两个事件, 且P(B)>0, 则 称 (1)
为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 事件A的条件概率. 定义 设A、B是两个事件, 且P(B)>0, 则 称 (1) 若事件B已发生, 则为使A也发生, 试验结果必须是既在B 中又在A中的样本点, 即此点必属于AB. 由于我们已经知道B已发生, 故B变成了新的样本空间, 于是有(1).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66
P[(A1+…+An )| B] = P(A1|B)+ …+P(An|B)
条件概率的性质 设B是一事件, 且P(B)>0, 则 1. 对任一事件A, 0≤P(A|B)≤1; 2. P (S | B) =1; 3.设A1, …, An互不相容, 则 P[(A1+…+An )| B] = P(A1|B)+ …+P(An|B) 前面对概率所证明的一些重要性质 都适用于条件概率. 请自行写出.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67
P(B)>0 1) 用定义计算: 掷骰子 P(A|B)=
条件概率的计算 P(B)>0 1) 用定义计算: 2) 从加入条件后改变了的情况去算 掷骰子 例:A={掷出2点}, B={掷出偶数点} P(A|B)= 在缩减样本空间 中A所含样本点 个数 B发生后的 缩减样本空间 所含样本点总数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68
解: 设A={掷出点数之和不小于10} B={第一颗掷出6点}
例 掷两颗均匀骰子, 已知第一颗掷出6点, 问“掷出点数之和不小于10”的概率是多少? 解: 设A={掷出点数之和不小于10} B={第一颗掷出6点} 应用定义 解法1: 解法2: 在B发生后的 缩减样本空间 中计算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69
若已知P(B), P(A|B)时, 可以反求P(AB).
乘法公式 由条件概率的定义: 若已知P(B), P(A|B)时, 可以反求P(AB). 即 若P(B)>0,则P(AB)=P(B)P(A|B) (2) 将A、B的位置对调, 有 (2)和(3)式都称为乘法公式, 利用 它们可计算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若 P(A)>0,则P(BA)=P(A)P(B|A) 而 P(AB)=P(BA) 故 P(A)>0, 则P(AB)=P(A)P(B|A) (3)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0
注意P(AB)与P(A|B)的区别! 设B={零件是乙厂生产} A={是标准件}
例 甲乙两厂共同生产1000个零件, 其中300件是乙厂生产的. 而在这300个零件中, 有189个是标准件, 现从这1000个零件中任取一个, 问这个零件是乙厂生产的标准件的概率是多少? 设B={零件是乙厂生产} 甲、乙共生产 1000 个 300个 乙厂生产 189个是 标准件 300个 乙厂生产 A={是标准件} 所求为P(AB).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1
设B={零件是乙厂生产} A={是标准件} B发生, 在P(AB)中作为结果; 在P(A|B)中作为条件. 求的是 P(A|B).
甲、乙共生产 1000 个 189个是 标准件 300个 乙厂生产 所求为P(AB). 若改为“发现它是乙厂生产的, 问它是标准件的概率是多少?” B发生, 在P(AB)中作为结果; 在P(A|B)中作为条件. 求的是 P(A|B).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2
解:设A={能活20年以上}, B={能活25年以上}
例 设某种动物由出生算起活到20年以上的概率为0.8, 活到25年以上的概率为0.4. 问现年20岁的这种动物, 它能活到25岁以上的概率是多少? 解:设A={能活20年以上}, B={能活25年以上} 所求为P(B|A). 依题意, P(A)=0.8, P(B)=0.4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3
=P(A1)P(A2|A1) …P(An| A1A2…An-1)
推广到多个事件的乘法公式: 当P(A1A2…An-1)>0时, 有 P (A1A2…An) =P(A1)P(A2|A1) …P(An| A1A2…An-1)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4
“先抽的人当然要比后抽的人抽到的机会大. ”
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将要举行, 5个球迷好不容易才搞到一张入场券. 大家都想去, 只好用抽签的方法来解决. 入场 券 5张同样的卡片, 只有一张上写有“入场券”, 其余的什么也没写. 将它们放在一起, 洗匀, 让5个人依次抽取. “先抽的人当然要比后抽的人抽到的机会大. ” 后抽比先抽的确实吃亏吗?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5
“先抽的人当然要比后抽的人抽到的机会大.”
“大家不必争先恐后, 你们一个一个 按次序来, 谁抽到‘入场券’的机会都 一样大.” 到底谁说的对呢? 让我们用概率论的知识来计算一下, 每个人抽到“入场券”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先抽的人当然要比后抽的人抽到的机会大.”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6
则 表示“第i个人未抽到入场券” 也就是说, 第1个人抽到入场券的概率是1/5.
我们用Ai表示“第i个人抽到入场券” i=1, 2, 3, 4, 5. 则 表示“第i个人未抽到入场券” 显然, P(A1)=1/5,P( )=4/5 也就是说, 第1个人抽到入场券的概率是1/5.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7
也就是要想第2个人抽到入场券, 必须第1个人未抽到,
由于 因为若第2个人抽到 了入场券,第1个人 肯定没抽到. 由乘法公式 也就是要想第2个人抽到入场券, 必须第1个人未抽到, 计算得: P(A2)= (4/5)(1/4)= 1/5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8
=(4/5)(3/4)(1/3)=1/5 也就是说, 抽签不必争先恐后.
同理, 第3个人要抽到“入场券”, 必须第1、第2个人都没有抽到. 因此 =(4/5)(3/4)(1/3)=1/5 继续做下去就会发现, 每个人抽到“入场券” 的概率都是1/5. 这就是有关抽签顺序问题的正确解答. 也就是说, 抽签不必争先恐后.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9
这一讲, 我们介绍了条件概率的概念, 给出了计算两个或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乘法公式, 它在计算概率时经常使用, 需要牢固掌握.
我们说, 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的条件概率一般地不等于A的无条件概率. 但是, 会不会出现P(A)=P(A |B)的情形呢? 这个问题留待下一节讨论.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0
1.4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主要用于计算比较复杂事件的概率, 它们实质上是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的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
P(A+B)=P(A)+P(B) A、B互斥 乘法公式 P(AB)= P(A)P(B|A) P(A)>0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
P(B)=P(A1B)+P(A2B)+P(A3B)
例 有三个箱子, 分别编号为1, 2, 3, 1号箱装有1个红球4个白球, 2号箱装有2红3白球, 3号箱装有3红球. 某人从三箱中任取一箱, 从中任意摸出一球, 求取得红球的概率. 解:记 Ai={球取自i号箱}, i=1, 2, 3; B ={取得红球} 1 2 3 B发生总是伴随着A1, A2, A3 之一同时发生, 即 B= A1B+A2B+A3B, 且 A1B、A2B、A3B两两互斥 运用加法公式得 P(B)=P(A1B)+P(A2B)+P(A3B)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2
P(B)=P( A1B)+P(A2B)+P(A3B)
对求和中的每一项 运用乘法公式得 将此例中所用的方法推广到一般的情形, 就得到在概率计算中常用的全概率公式.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3
全概率公式 设A1, A2,…, An是两两互斥的事件, 且P(Ai)>0, i =1, 2,…, n, 另有一事件B, 它总是与A1, A2,…, An之一同时发生, 则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4
则对任一事件B, 有 称满足上述条件的A1, A2, …, An为完备事件组.
设S为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 A1, A2, …, An是两两互斥的事件, 且有P(Ai)>0, i =1, 2, …, n, 则对任一事件B, 有 称满足上述条件的A1, A2, …, An为完备事件组.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5
“全”部概率P(B)被分解成了许多部分之和.
全概率公式的来由, 不难由上式看出: “全”部概率P(B)被分解成了许多部分之和. 它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在于: 在较复杂情况下直接计算P(B)不易, 但B总是伴随着某个Ai出现, 适当地去构造这一组Ai往往可以简化计算.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6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 全概率公式. P(BAi)=P(Ai)P(B |Ai)
某一事件B的发生有各种可能的原因(i=1, 2,…, n), 如果B是由原因Ai所引起, 则B发生的概率是 P(BAi)=P(Ai)P(B |Ai) 每一原因都可能导致B发生, 故B发生的概率是各原因引起B发生概率的总和, 即全概率公式.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7
由此可以形象地把全概率公式看成为 “由原因推结果”, 每个原因对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与各种原因的“作用”大小有关. 全概率公式表达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B 诸Ai是原因 B是结果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8
P(B)=P(A1)P(B |A1)+ P(A2)P(B|A2) + P(A3)P(B |A3)
例 甲、乙、丙三人同时对飞机进行射击, 三人击中的概率分别为0.4、0.5、0.7. 飞 机被一人击中而击落的概率为0.2, 被两人击中而击落的概率为0.6, 若三人都击中, 飞机必定被击落, 求飞机被击落的概率. 设B={飞机被击落} Ai={飞机被i人击中}, i=1, 2, 3 求解如下: 则 B=A1B+A2B+A3B 依题意, P(B|A1)=0.2, P(B|A2)=0.6, P(B|A3)=1 由全概率公式 P(B)=P(A1)P(B |A1)+ P(A2)P(B|A2) + P(A3)P(B |A3)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9
为求P(Ai ), 设 Hi={飞机被第i人击中}, i=1, 2, 3 可求得: 将数据代入计算得:
P(A1)=0.36; P(A2)=0.41; P(A3)=0.14.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90
P(B)=P(A1)P(B |A1)+ P(A2)P(B|A2) +P(A3)P(B |A3)
于是 P(B)=P(A1)P(B |A1)+ P(A2)P(B|A2) +P(A3)P(B |A3) =0.36× × ×1 =0.458 即飞机被击落的概率为0.458.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91
实际中还有下面一类问题, 是 “已知结果求原因” 1 2 3 或者问:
某人从任一箱中任意摸出一球, 发现是红球, 求该球是取自1号箱的概率. 1 2 3 1红4白 或者问: 该球取自哪号箱的可能性最大? 这一类问题在实际中更为常见, 它所求的是条件概率, 是已知某结果发生条件下, 求各原因发生可能性大小.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92
有三个箱子, 分别编号为1, 2, 3, 1号箱装有1个红球4个白球, 2号箱装有2红球3白球, 3号箱装有3红球
有三个箱子, 分别编号为1, 2, 3, 1号箱装有1个红球4个白球, 2号箱装有2红球3白球, 3号箱装有3红球. 某人从三箱中任取一箱, 从中任意摸出一球, 发现是红球, 求该球是取自1号箱的概率. ? 1红4白 2 3 1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93
某人从任一箱中任意摸出一球, 发现是红球, 求该球是取自1号箱的概率.
2 3 1红4白 ? 记 Ai={球取自i号箱}, i=1,2,3; B={取得红球} 求P(A1|B) 运用全概率公式 计算P(B) 将这里得到的公式一般化, 就得到 贝叶斯公式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94
该公式于1763年由贝叶斯(Bayes)给出. 它是在观察到事件B已发生的条件下, 寻找导致B发生的每个原因的概率.
贝叶斯公式 设A1, A2,…, An是两两互斥的事件,且P(Ai)>0, i=1, 2,…, n, 另有一事件B, 它总是与A1, A2,…, An 之一同时发生, 则 该公式于1763年由贝叶斯(Bayes)给出. 它是在观察到事件B已发生的条件下, 寻找导致B发生的每个原因的概率.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95
贝叶斯公式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 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某结果(事件B)发生的最可能原因.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96
例 某一地区患有癌症的人占0. 005, 患者对一种试验反应是阳性的概率为0. 95, 正常人对这种试验反应是阳性的概率为0
例 某一地区患有癌症的人占0.005, 患者对一种试验反应是阳性的概率为0.95, 正常人对这种试验反应是阳性的概率为0.04, 现抽查了一个人, 试验反应是阳性, 问此人是癌症患者的概率有多大? 设 C={抽查的人患有癌症}, A={试验结果是阳性}, 求解如下: 则 表示“抽查的人不患癌症”. 已知 P(C)=0.005,P( )=0.995, P(A|C)=0.95, P(A| )=0.04 求P(C|A).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97
代入数据计算得: P(C|A)= 0.1066 2. 检出阳性是否一定患有癌症?
由贝叶斯公式, 可得 代入数据计算得: P(C|A)= 现在来分析一下结果的意义. 1. 这种试验对于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癌症 有无意义? 2. 检出阳性是否一定患有癌症?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98
如果不做试验, 抽查一人, 他是患者的概率 P(C)=0.005
1. 这种试验对于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癌症 有无意义? 如果不做试验, 抽查一人, 他是患者的概率 P(C)=0.005 患者阳性反应的概率是0.95, 若试验后得阳性反应, 则根据试验得来的信息, 此人是患者的概率为 P(C|A)= 从0.005增加到0.1066, 将近增加约21倍. 说明这种试验对于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癌症有意义.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99
2. 检出阳性是否一定患有癌症? 试验结果为阳性, 此人确患癌症的概率为 P(C|A)=0.1066
即使检出阳性, 尚可不必过早下结论有癌症, 这种可能性只有10.66% (平均来说, 1000个人中大约只有107人确患癌症), 此时医生常要通过再试验来确认.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00
在贝叶斯公式中, P(Ai)和P(Ai |B)分别称为原因的验前概率和验后概率.
贝叶斯公式从数量上刻划了这种变化. P(Ai)(i=1, 2,…, n)是在没有进一步信息(不知道事件B是否发生)的情况下, 人们对诸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当有了新的信息(知道B发生), 人们对诸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P(Ai | B)有了新的估计.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01
例如, 某地发生了一个案件, 怀疑对象有甲、乙、丙三人.
在不了解案情细节(事件B)之前, 侦破人员根据过去的前科, 对他们作案的可能性有一个估计, 设为 偏小 P(A1) P(A2) P(A3) 但在知道案情细节后, 这个估计就有了变化. 知道B 发生后 P(A1 | B) P(A2 | B) P(A3 | B) 最大 比如原来认为作案可能性较小的某甲, 现在变成了重点嫌疑犯.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02
小结 条件概率 缩减样本空间 定义式 乘法公式 全概率公式 贝叶斯公式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03
1.5 事件的独立性 先看一个例子: 将一颗均匀骰子连掷两次, A={第二次掷出6点}, B={第一次掷出6点}, 设
显然 P(A|B)=P(A) 这就是说, 已知事件B发生, 并不影响事件A发生的概率, 这时称事件A、B独立.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04
用P(AB)=P(A)P(B)刻划独立性, 比用 P(A|B)=P(A) 或 P(B|A)=P(B)
P(AB)=P(B)P(A|B) 用P(AB)=P(A)P(B)刻划独立性, 比用 P(A|B)=P(A) 或 P(B|A)=P(B) 更好, 它不受P(B)>0或P(A)>0的制约.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05
两事件独立的定义 若两事件A、B满足 P(AB)= P(A)P(B) 则称A、B独立, 或称A、B相互独立.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06
问事件A、B是否独立? 解: P(B)=26/52=1/2 P(AB)=2/52=1/26 说明事件A、B独立.
例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取一张,记 A={抽到K}, B={抽到的牌是黑色的} 问事件A、B是否独立? 解: 由于 P(A)=4/52=1/13, P(B)=26/52=1/2 P(AB)=2/52=1/26 可见, P(AB)=P(A)P(B) 说明事件A、B独立.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07
前面我们是根据两事件独立的定义作出结论的, 也可以通过计算条件概率去做: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取一张, 记 A={抽到K}, B={抽到的牌是黑色的} 则 由于 P(A)=1/13, P(A|B)=2/26=1/13 P(A)= P(A|B), 说明事件A、B独立. 在实际应用中, 往往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去判断两事件是否独立.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08
在实际应用中, 往往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去判断两事件是否独立.
甲、乙两人向同一目标射击, 记 A={甲命中}, B={乙命中}, A与B是否独立? 例如 由于“甲命中”并不影响“乙命中”的概率, 故认为A、B独立. (即一事件发生与否并不影响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09
又如: 因为第二次抽取的结果 不受第一次抽取的影响.
一批产品共n件, 从中抽取2件, 设 Ai={第i件是合格品} i=1, 2 若抽取是有放回的, 则A1与A2独立. 因为第二次抽取的结果 不受第一次抽取的影响. 若抽取是无放回的, 则A1 与A2不独立. 因为第二次抽取的结果受到 第一次抽取的影响.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10
即: 若A、B互斥, 且P(A)>0, P(B)>0,
请问: 如图的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吗? 我们来计算: P(AB)=0 而P(A) ≠0, P(B) ≠0 P(AB) ≠ P(A)P(B) 即 故A、B不独立 即: 若A、B互斥, 且P(A)>0, P(B)>0, 则A与B不独立. 反之, 若A与B独立, 且P(A)>0, P(B)>0, 则A 、B不互斥.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11
P( S) =P( )P(S)=0 与S独立且互斥 不难发现, 与任何事件都独立.
不难发现, 与任何事件都独立.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12
设A、B为互斥事件, 且P(A)>0, P(B)>0,下面四个结论中, 正确的是:
根据独立与互斥的区别和联系, 做如下练习. 设A、B为互斥事件, 且P(A)>0, P(B)>0,下面四个结论中, 正确的是: 1. P(B|A)> P(A|B)=P(A) 3. P(A|B)= P(AB)=P(A)P(B) 设A、B为独立事件, 且P(A)>0, P(B)>0, 下面四个结论中, 正确的是: 1. P(B|A)> P(A|B)=P(A) 3. P(A|B)= P(AB)=P(A)P(B)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13
=P(A)[1- P(B)]= P(A) P( )
容易证明, 若两事件A、B独立, 则 也相互独立. A、B独立 证明: 仅证A与 独立 P(A )= P(A - A B) 概率的性质 = P(A)- P(AB) = P(A)- P(A) P(B) =P(A)[1- P(B)]= P(A) P( ) 故A与 独立.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14
P(AB)= P(A)P(B) 四个等式同时 P(AC)= P(A)P(C) 成立, 则称事件
多个事件的独立性 将两事件独立的定义推广到三个事件: 对于三个事件A、B、C, 若 P(AB)= P(A)P(B) 四个等式同时 P(AC)= P(A)P(C) 成立, 则称事件 P(BC)= P(B)P(C) A、B、C相互 P(ABC)= P(A)P(B)P(C) 独立.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15
推广到n个事件的独立性定义, 可类似写出: 包含等式总数为:
设A1, A2, …, An是 n个事件, 如果对任意k (1<k n), 任意1 i1<i2< …<ik n, 具有等式 则称A1, A2, …, An为相互独立的事件. 包含等式总数为: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16
请注意多个事件两两独立与相互独立 的区别与联系 对n(n>2)个事件 相互独立 两两独立 ?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17
独立性的概念在计算概率中的应用 记 Ai={第i个人破译出密码} i=1, 2, 3 所求为 P(A1+A2+A3)
对独立事件, 许多概率计算可得到简化: 例 三人独立地去破译一份密码, 已知各人能译出的概率分别为1/5, 1/3, 1/4, 问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能将密码译出的概率是多少? 解:将三人编号为1, 2, 3, 记 Ai={第i个人破译出密码} i=1, 2, 3 所求为 P(A1+A2+A3)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18
已知P(A1)=1/5, P(A2)=1/3, P(A3)=1/4
记 Ai={第i个人破译出密码} i=1, 2, 3 所求为 P(A1+A2+A3) 1 已知P(A1)=1/5, P(A2)=1/3, P(A3)=1/4 P(A1+A2+A3) 3 2 =1-[1-P(A1)][1-P(A2)][1-P(A3)]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19
n个独立事件和的概率公式: 设事件 相互独立,则 P(A1+…+An) 也就是说, n个独立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设事件 相互独立,则 P(A1+…+An) 也相互独立 也就是说, n个独立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的概率等于1减去各自对立事件概率的乘积.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20
P(A1+…+An) =1- (1-p1 ) …(1-pn )
发生的 概率分别为 则“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 P(A1+…+An) =1- (1-p1 ) …(1-pn ) 类似可以得出: 至少有一个不发生”的概率为 “ =1-p1 … pn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