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光/电缆线路实用技术培训 通信网及通信线路 ★基础理论(电缆知识) 通信线路建筑方式 架空杆路知识 通信管道知识 工程建设程序及其要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光/电缆线路实用技术培训 通信网及通信线路 ★基础理论(电缆知识) 通信线路建筑方式 架空杆路知识 通信管道知识 工程建设程序及其要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光/电缆线路实用技术培训 通信网及通信线路 ★基础理论(电缆知识) 通信线路建筑方式 架空杆路知识 通信管道知识 工程建设程序及其要点
通信线路工程查勘、设计技术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 通信线路工程竣工验收

2 学习内容 学习完本课程,您会了解到: 电缆及其构造和特性

3 第1讲 全塑电缆的分类和型号 2.1全塑电缆的分类和型号 2.1.1全塑电缆的分类 2.1.2全塑电缆的型号

4 2.1 全塑电缆的分类和型号 从事通信电缆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首先对通信电缆产品要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5 2.1 全塑电缆的分类和型号 从事通信电缆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首先对通信电缆产品要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本节主要介绍全塑电缆的分类和型号。 电缆线路是由电缆本身、附属设备和线路建筑物3部分组成。其中附属设备包括接续套管、分线箱(盒)等装置。线路建筑物是指架空杆路、地下管道、人(手)孔、进线室(槽)和水线房等支托与安装电缆的建筑设施。

6 市内电话全塑电缆的结构,由4个部分组成:外护层、屏蔽层、绝缘层和导电芯线(导线),如图所示。

7 2.1.1 全塑电缆的分类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无论是芯线绝缘还是成缆后的包层和护套,均采用聚烯烃塑料制成。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常见类型为:
1.按电缆结构类型分——非填充型和填充型。 2.按导线材料分——铜导线和铝导线; 3.按芯线绝缘结构分——实心绝缘、泡沫绝缘、泡沫/实心皮绝缘; 4.按线对绞合方式分——对绞式和星绞式; 5.按芯线绝缘颜色分——全色谱和普通色谱;

8 6.按缆芯结构分——同心式(层绞式)、单位式、束绞式、SZ绞;
7.按屏蔽方式分——单层涂塑铝带屏蔽、多层铝及钢金属带复合屏蔽,而屏蔽带又分绕包和纵包; 8.按护套分——单层塑料护套、双层塑料护套、综合护套、粘接护套、密封金属/塑料护套和特种护套; 9.按外护层分——单层、双层钢带铠装和钢丝铠装塑料护层; 10.按用途分——传输模拟信号和传输数字信号; 11.按敷设方式分——架空、管道、直埋、水底电缆等。

9 2.1.2 全塑电缆的型号 电缆型号是识别电缆规格程式和用途的代号。按照用途、芯线结构、导线材料、绝缘材料、护层材料、外护层材料等,分别用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和数字来表示,称为电缆型号。按照原邮电部行业标准(YD2001—92),全塑电缆型号的表示方法和意义为: 1.类别 H一一市内通信电缆; HP一一配线电缆; HJ一一局用电缆。

10 2.绝缘 Y一一实心聚烯烃绝缘; YF一一泡沫聚烯烃绝缘; YP一一泡沫/实心皮聚烯烃绝缘。 3.屏蔽护套 A——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 S一一铝、钢双层金属带屏蔽聚乙烯护套; V—聚氯乙烯护套。

11 4.特征(派生) T一一石油膏填充; G一—高频隔离; C一一自承式。 电缆同时有几种特征存在时,型号字母顺序依次为T、G、C。 5.外护层 23一一双层防腐钢带绕包铠装聚乙烯外护层; 32一一单层细钢丝铠装聚乙烯外护层; 43一一单层粗钢丝铠装聚乙烯外护层; 53一一单层钢带皱纹纵包铠装聚乙烯外护层; 553一一双层钢带皱纹纵包铠装聚乙烯外护层。

12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型号中各代号的排列次序如图2—1所示,各代号的意义如表2—1所示。
图 2—1 电缆型号构成

13 表2—1 电缆型号中各代号的含义

14 [示例] HYA—100×2×0.5 HYA—100×2×0.5表示铜芯、实心聚烯烃绝缘、涂塑铝带粘接屏蔽、容量100对、对绞式、线径为0.5mm的市内通信全塑电缆。

15 第2讲 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 2.2 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 2.2.1 全塑电缆的一次参数 2.2.2 全塑电缆的二次参数 2.2.3 全塑电缆的主要电特性指标

16 2.2 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 2.2.1 全塑电缆的一次参数 1.回路有效电阻R
本节首先介绍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一次参数和二次参数,然后归纳出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 2.2.1 全塑电缆的一次参数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一次参数——回路有效电阻R、电感L、电容C、绝缘电导G。 1.回路有效电阻R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回路的有效电阻R,由直流电阻R0和交流电阻R~组成。

17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常用于5000Hz以下,电缆回路的有效电阻R近似等于回路的直流电阻R0,计算公式为
(2—1)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常用于5000Hz以下,电缆回路的有效电阻R近似等于回路的直流电阻R0,计算公式为 (2—2) 式中ρ——导线的电阻系数,在20℃时,铜和铝的电阻系数分别为0.0175和0.0238; d——导线直径(mm); λ——电缆芯线总绞合系数,即扭绞电缆芯线的实际长度与电缆标称长度之比,一般总绞合系数为1.005~1.070。

18 2.回路电感L 当环境温度不是20℃时,回路电阻可用下式换算: (2—3) 式中Rt ——温度为t℃时的回路电阻;
α——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铜为 ,铝为 ); t——计算时的环境温度t℃。 2.回路电感L 电缆回路的电感决定于导线的相对位置、材料和形状等。全塑电缆传输音频信号时,回路电感的近似值可用下式计算:

19 3.回路电容C (2—4) 式中a——两导线中心间的距离(mm); d——线径(mm); λ——电缆芯线总绞合系数。
电缆回路两根导线相当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线间绝缘相当于介质,电缆芯线间的电容是均匀分布的,回路电容分为工作电容和部分电容(分布电容),一次叁数中的电容是指工作电容,因为任何相邻芯线间和芯线与屏蔽间都会有分布电容存在。

20 a、b线间电容为部分电容,而a、b线间总的分布电容之和为工作电容,它是决定传输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工作电容可按下式计算:
(2—5) εr ——绝缘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α——由于芯线扭绞形式而决定的校正系数,对绞0.94、星绞0.74; D——两根芯线间的距离(mm); d——芯线直径(mm)。

21 4.绝缘电导G 电缆芯线虽然包有绝缘,但任何绝缘物质都不可能绝对不导电,因此回路上总存在着一定的漏电通道,漏电回路是并联的,并联电导相加,所以用电导参数。电缆回路的绝缘电导由直流电导G0和交流电导G~组成,可用下式表示: (2—6) G0 ——是由于介质的绝缘不完善对直流造成泄漏而引起的,G~则是由于介质产生循环极化而引起的。实际上G0<<G~,直流绝缘电导G0忽略不计,因此绝缘电导可按下式计算:

22 (2—7) 式中ω——传输信号的角频率(1/S); C——回路电容(F/km); tgσ——介质损耗角的正切。 从上式可知,G与传输信号的频率f、电缆回路工作电容C和绝缘介质的介质损耗角的正切tgσ成正比。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验收时经常测试每根绝缘导线与其余导线和屏蔽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和绝缘(耐压试验)。

23 全塑电缆回路的一次参数R、L、C、G随频率及两导线之间的距离a和导线直径d而变化,其关系如图2—2,图2—3、图2—4所示。
图2—2 一次参数与频率的关系

24 a 图2—3 一次参数与两导线间距离的关系 图2—4 一次参数与两导线直径的关系

25 2.2.2 全塑电缆的二次参数 二次参数由一次参数确定,它是一次参数的函数。二次参数有特性阻抗ZC、传输常数γ(衰减常数α和相移常数β)。 现分述如下: 1.特性阻抗ZC 电磁波在终端匹配的均匀回路中传播时,回路上电压波幅与电流波幅的比值叫做特性阻抗。特性阻抗可用下式表示: (2—8)

26 可见,特性阻抗只与电缆回路的一次参数和传输信号的频率有关,而与回路的长度无关,也就是说,一定型式的电缆线路在某个频率下具有一定的特性阻抗。
由于市内通信电缆一般在音频范围内使用,800Hz时市内通信电缆回路的R>>ωL、ωC>>G,因此(2—8)式中的jωL和G两项可以省略得: (2—9)

27 2.传输常数γ(衰减常数α和相移常数β) 由于回路上存在着回路电阻、电感、电容和电导,电磁能在回路上传播时,其能量逐渐减小,电压和电流的振幅逐步减小,相位也逐步滞后。电磁能沿着无反射均匀回路传播1km时,其电压或电流振幅的衰减和相位的变化称为该回路的传输常数,可以用下式表示: (2—10)

28 从(2—10)式中可以看出传输常数是复数,它的实部α称为衰减常数,表示每公里回路对传输信号引起的衰耗,单位为dB/km;它的虚部β 为相移常数,表示每公里回路对传输信号引起初相角的变化,单位是rad/km。 全塑电缆的主要电特性指标 原邮电部部颁标准规定的全塑电缆主要电气特性见表2—2(a、b、c)

29 表2—2 邮电部部颁标准规定的全塑电缆主要电气特性(a)

30 表2—2 邮电部部颁标准规定的全塑电缆主要电气特性(b)

31 表2—2 邮电部部颁标准规定的全塑电缆主要电气特性(c)

32 工程应用中如何选择全塑电缆?

33 第3讲 全塑电缆的缆芯结构和色谱及传输端别 2.3 全塑电缆的结构 2.3.1缆芯结构 2.3.2色谱 2.3.3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端别 2.3.4电缆屏蔽层 2.3.5电缆护套和外护层

34 §2.3 全塑电缆的结构 §2.3.3 电缆的端别 §2.3.4 电缆屏蔽层 §2.3.5 电缆护套和外护层 ★ §2.3.1 缆芯结构
★ ★ §2.3.2 色谱 §2.3.3 电缆的端别 §2.3.4 电缆屏蔽层 §2.3.5 电缆护套和外护层

35 电缆缆芯

36 1.芯线 2.芯线扭绞 §2.3.1 缆芯结构 3.缆芯 4.★★全塑电缆规格程式 5.缆芯包层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缆芯主要由芯线、芯线绝缘、扎带及包带层等组成。 4.★★全塑电缆规格程式 5.缆芯包层

37 2.3 全塑电缆的结构 全面认识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必须对其结构特别是芯线和扎带色谱要有准确的认识。 本节主要介绍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缆芯结构、色谱、端别、屏蔽层、电缆护套和外护层。 2.3.1 缆芯结构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缆芯主要由芯线、芯线绝缘、缆芯绝缘、缆芯扎带及包带层等组成。

38 1.芯线 芯线由金属导线和绝缘层组成。导线是用来传输电信号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足够的柔软性和机械强度,同时还要求便于加工、敷设和使用。导线的线质为电解软铜,铜线的线径主要有0.32、0.4、0.5、0.6、0.8mm等五种。导线的表面应均匀光滑,没有毛刺、裂纹、伤痕和锈蚀等缺陷。芯线绝缘层简称绝缘,芯线绝缘的优劣对于信号传输及使用是十分重要的。理想的电缆芯线绝缘应具有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小和绝缘强度高;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老化和性能稳定等特点。

39 (1)绝缘材料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芯线绝缘主要采用高密度的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一丙烯共聚物等高分子聚合物,称为聚烯烃塑料。优点是对各种溶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防潮性能好、机械强度高、有较好的弹性和延展性、加工方便。 (2)绝缘结构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芯线绝缘主要有: ①实心聚烯烃绝缘如图2—5(1) 所示; ②泡沫聚烯烃绝缘如图2—5(2) ③泡沫/实心皮聚烯烃绝缘 如图2—5(3)所示。 图2—5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芯线绝缘

40 芯线扭绞常用对绞和星绞两种。如图2—6所示。
图2—6 芯线扭绞

41 2.芯线扭绞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线路为双线回路,因此必须构成线对(组),为了减少线对之间的电磁藕合,提高线对之间的抗干扰能力,便于电缆弯曲和增加电缆结构的稳定性,线对(或四线组)应当进行扭绞。 扭绞是将一对线的两根导线或一个四线组的四根导线均匀地绕着同一轴线旋转。电缆芯线沿轴线旋转一周的纵向长度称为扭绞节距。

42 要求对绞式的钮绞节距(简称扭距)在任意一段3m长的线对上均不超过155mm,相邻线对的扭距均不相等,电缆制造时要适当搭配,使线对间串音最小。
线对是传输信号的回路,为了保证导电可靠、绝缘良好、串音最小,扭绞时应使芯线张力不过松或过紧,松紧一致而且平衡,便于成缆。

43 3.缆芯 芯线扭绞成对(或组)后,再将若干对(或组)按一定规律绞合(即绞缆)成为缆芯。常用对绞式缆芯和星绞式缆芯。 (1)对绞式缆芯 对绞式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缆芯结构,有同心式、单位式、束绞式和SZ绞等四种。 ①同心式缆芯 同心式缆芯也称为层绞式缆芯。中心层一般为1、2或3对,然后每层大约依次增加6个线对,绞绕若干层,同层相邻线对扭距不同,为减少邻层线对间的串音和使线束绞绕得较为紧凑,电缆便于弯曲及芯线接续时分线方便,邻层的层绞方向相反。为了便于分层,每层稀疏地扎以扎带[由锦纶(尼龙)、涤纶或聚烯烃构成的丝或带]。

44 同心式缆芯结构稳定,但在层数较多时寻找线号不便,所以用于对数较少(800对以下)的全塑电缆。同心式缆芯各层线对数排列如表2—3所示。

45 普通色谱电缆的单位束一般是50对或100对。单位式市内通信电缆的缆芯组成单位(子单位、基本单位、超单位)均用非吸湿性带色扎带疏扎加以区分,并要求颜色鲜明易辨,在规定条件下不褪色,不污染相邻芯线。
组成同一基本单位的子单位,扎带颜色是相同的。当电缆内既有50对又有100对超单位时,若用100对超单位序号计数,2个50对超单位占一个序号;而用50对超单位序号计数时,1个100对超单位则要占用两个序号;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导线直径与对数如表2—4所示。

46 ②单位式缆芯 单位式缆芯是把10、25(12+13)、50、100个线对采用编组方法分成单位束,然后再将若干个单位束分层绞合而成单位式缆芯,对于大对数市内通信电缆在接续、配线和安装电话时都较方便。 根据芯线绝缘的颜色可将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分为普通色谱单位式缆芯和全色谱单位式缆芯。 全色谱单位式缆芯的单位束可根据单位束内线对的多少,将这些单位束分为子单位(12对和13对)、基本单位(10对或25对,代号为U)和超单位(50对,代号为S、SI或SJ;100对,代号为SD;150对,代号为SC;200对,代号为SB)。全色谱电缆是先把单位束分为基本单位或子单位,再由基本单位或子单位绞合成超单位。

47 表2—4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导线直径与对数

48 为了保证成品电缆具有完好的标称对数,100对及以上的全色谱(80对及以上的同心式电缆)单位式电缆中设置备用线对(又叫做预备线对),其数量均为标称对数的1%,最多不超过6对(其中0.32及以下线径最多不超过10对),备用线对作为一个预备单位或单独线对置于缆芯的间隙中。备用线对的各项特性与标称线对相同。 ③束绞式缆芯 束绞式缆芯是许多线对以一个方向绞合成束状结构,其特点是生产效率高,但束内线对位置不固定,相互有挤压。束绞式缆芯可作为单位式缆芯中的一个单位,也可单独使用于市内通信电缆中。

49 ④SZ绞缆芯 SZ绞是一种专门缆芯绞合工艺,它是将被绞合的绝缘线对按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得到左向及右向的绞合,所以SZ绞又称为“左右绞”。左右绞的缆芯,在一定长度上,既有左向又有右向的绞合。 (2)星绞电缆的缆芯 星绞电缆结构的缆芯是由若干星绞组绞合而成,也有同心式和单位式之分。星绞同心式缆芯每层由若干个星绞组构成,自中心层起顺次排列成同心圆,相邻四线组扭距不同,相邻层绞合方向相反,各层疏扎分层扎带。星绞电缆结构的缆芯截面如图2—7所示。 星绞单位式缆芯通常是以5个星绞组(10对),25个星绞组(50对)或50个星绞组(100对)为单位分层绞合而成。 图2—7 星绞同心式缆芯

50 4.全塑电缆规格程式 全塑电缆的规格程式(芯线总绞合方式)可分为基本单位、子单位、50对超单位、100对超单位。 (1)基本单位由10对线对或25对线对组成。 (2)子单位 把一个基本单位25对分为12对和13对(12对+13对=25对),称为2个子单位(或半单位)。 (3)50对超单位,由2个基本单位(25对)组成。 (4)100对超单位,由4个基本单位(25对)组成。

51 5.缆芯包层 在总绞缆完成后,为保证缆芯结构的稳定性,必须在缆芯外面重叠绕包或纵包一、二层非吸湿性的绝缘材料带(聚乙烯或聚脂薄膜带)作为缆芯包层,然后再用非吸湿性的扎带疏扎牢固。缆芯包层应具有隔热性能好和机械强度高,以保证缆芯在加屏蔽层和挤压塑料护套后以及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遭到损伤、变形或粘接。 在缆芯包层的外表面,有的电缆还附加纵向标志带,带上印有产品规格、制造长度、制造厂名和制造年月日等(有的电缆印在外护套上)。

52 2.3.2色谱 电缆的缆芯色谱可分为普通色谱和全色谱两大类。 1.普通色谱 普通色谱对绞同心式缆芯线对的颜色有蓝/白对,红/白对,(分子为a线色谱,分母为b线色谱)两种,每层中有一对特殊颜色的芯线,作为该层计算线号的起始标记,这一对线称为标记(或标志)线对,作为本层最小线号,其它线对称为普通线对。如普通线对为红/白对则标记线对为蓝/白对,反之如普通线对为蓝/白对则标记线对为红/白对。100对及以上的市内通信电缆设置备用线对,备用线对数为电缆对数的1%,色谱与普通线对相同。

53 如图2—8为对绞同心式缆芯。普通色谱对绞单位式缆芯的单位束一般是由若干个100对同心式缆芯组成的,其线对颜色与同心式缆芯相同。
在单位式缆芯中,每一层的第一个单位称为标志单位,其余为普通单位。在标志单位中,每层的第一对线(即标记线)色谱为红/白,其余普通线对为蓝/白,在普通单位中每一层的第一对(标志线)色谱为蓝/白,其余普通线对为红/白。为分辨单位,每个单位均疏扎白色扎带。普通色谱星绞同心式缆芯和单位式缆芯,每个四线组色谱均为红(a线)、黄(白)、(b线)、蓝(c线)、绿(d线)。 图2—8 对绞同心式缆芯

54 2—5全色谱对绞同心式缆芯市内通信全塑电缆芯线色谱

55 2.全色谱 全色谱的含义是指电缆中的任何一对芯线,都可以通过各级单位的扎带颜色以及线对的颜色来识别,换句话说给出线号就可以找出线对,拿出线对就可以说出线号。 (1)全色谱对绞同心式缆芯 全色谱对绞同心式缆芯是由若干个规定色谱的线对按同心方式分层绞合而成。其线对色谱如表2—5所示。 从表中可看出,全色谱对绞同心式缆芯每层的第一对线为桔(黄)白,最后一对线为绿/黑,其余偶数线对为红/灰,奇数线对为蓝/棕重复循环排列构成。

56 全色谱对绞同心式缆芯每层均疏扎特定的扎带,扎带的色谱如表2—6所示。
表2—6 全色谱对绞同心式缆芯扎带色谱 表2—6 全色谱对绞同心式缆芯扎带色谱 层的位置 中心及偶数层 奇数层 扎带颜色 (2)全色谱对绞单位式缆芯 全色谱对绞单位式缆芯色谱在全塑市话电缆中使用最多。它是由白(代号W)、红(R)、黑(B)、黄(Y)、紫(V)作为领示色(代表a线),蓝(Bl)、桔(O)、绿(G)、棕(Br)、灰(S)作为循环色(代表b线)十种颜色组成25对全色谱线对,如表2—7所示。 表2—7 全色谱与线对编号色谱 线对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线 b线 绿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57 图2—9 25对基本单位线对色谱 如图2—10 10对基本单位线对色谱
我们巳知全色谱单位式缆芯的基本单位有25对和10对两种,其中25对基本单位线对色谱如图2—9所示,10对基本单位线对色谱取表2—7中的前10对色谱如图2—10所示。 50对的单位称超单位,它是由2个25对基本单位(代号:S)[或含有两个12对和两个13对的子单位即2×(12+13)对组成]或5个10对基本单位[(代号:SI),扎带为W、R、B、Y、V;(代号:SJ),扎带为B1、O、G、Br、S]组成。每个基本单位的线对色谱如前所述,超单位内各基本单位的序号和扎带色谱如表2—9所示。 100对超单位(代号:SD)是由4个25对的基本单位[(4×25)对]或l0个10对的基本单位[(10×10)对]组成。 图2—9 25对基本单位线对色谱 如图2—10 10对基本单位线对色谱

58 表2—9 全色谱单位式电缆的线对序号与扎带色谱
表2—9 全色谱单位式电缆的线对序号与扎带色谱 基本 单位 序号 100对超 单位序号 1~6 7~12 13~18 19~24 25~30 50对超 1~12 13~24 25~36 27~48 49~60 超单位扎带颜色 线对序号 基本单位 扎带颜色 1 白/蓝 1~25 601~625 1201~1225 1801~1825 2401~2425 2 白/桔 26~50 626~650 1226~1250 1826~1850 2426~2450 3 白/绿 51~75 651~675 1251~1275 1851~1875 2451~2475 4 白/棕 76~100 676~700 1276~1300 1876~1900 2476~2500 5 白/灰 101~125 701~725 1301~1325 1901~1925 2501~2525

59 6 红/蓝 126~150 726~750 1326~1350 1926~1950 2526~2550 7 红/桔 151~175 751~775 1351~1375 1951~1975 2551~2575 8 红/绿 176~200 776~800 1376~1400 1976~2000 2576~2600 9 红/棕 201~225 801~825 1401~1425 2001~2025 2601~2625 10 红/灰 226~250 826~850 1426~1450 2026~2050 2626~2650 11 黑/蓝 251~275 851~875 1451~1475 2051~2075 2651~2675 12 黑/桔 276~300 876~900 1476~1500 2076~2100 2676~2700

60 13 黑/绿 301~325 901~925 1501~1525 2101~2125 2701~2725 14 黑/棕 326~350 926~950 1526~1550 2126~2150 2726~2750 15 黑/灰 351~375 951~975 1551~1575 2151~2175 2751~2775 16 黄/蓝 376~400 976~1000 1576~1600 2176~2200 2776~2800 17 黄/桔 401~425 1001~1025 1601~1625 2201~2225 2801~2825 18 黄/绿 426~450 1026~1050 1626~1650 2226~2250 2826~2850 19 黄/棕 451~475 1051~1075 1651~1675 2251~2275 2851~2875 20 黄/灰 476~500 1076~1100 1676~1700 2276~2300 2876~2900

61 21 紫/蓝 501~525 1101~1125 1701~1725 2301~2325 2901~2925 22 紫/桔 526~550 1126~1150 1726~1750 2326~2350 2926~2950 23 紫/绿 551~575 1151~1175 1751~1775 2351~2375 2951~2975 24 紫/棕 576~600 1176~1200 1776~1800 2376~2400 2976~3000

62 基本单位采用25对,超单位为100对,由若干超单位组成的大对数电缆内超单位序号和扎带色谱如表2—9所示。表2—9中可看出,超单位的扎带色谱有6个白色、6个红色、6个黑色、6个黄色和6个紫色。超单位的序号是从中心层顺次向外层排列的、扎带色谱顺序为白、红、黑、黄、紫。但要在同色扎带的超单位中识别出先后顺序则要根据基本单位的扎带色谱来判断。 备用线对的线序及色谱如表2—8所示。

63 全色谱星绞同心式或单位式缆芯,每个四线组的色谱如表2—10所示。
(3)全色谱星绞同心式或单位式缆芯 全色谱星绞同心式或单位式缆芯,每个四线组的色谱如表2—10所示。 表2—10 星绞四线组线组号和色谱排列

64 2.3.3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端别 普通色谱对绞式市话电缆—般不作A、B端规定。为了保证在电缆布放、接续等过程中的质量,全塑全色谱市内通信电缆规定了A、B端。 全色谱对绞单位式全塑市话电缆A、B端的区分为:面向电缆端面,按表2—9单位序号由小到大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30对以下电缆按表2—7线序号顺时针方向排列,则该端为A端,另一端为B端。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A端用红色标志,又叫内端伸出电缆盘外,常用红色端帽封合或用红色胶带包扎,规定A端面向局方。另一端为B端用绿色标志,常用绿色端帽封合或绿色胶带包扎,一般又叫外端,紧固在电缆盘内,绞缆方向为反时针,规定外端面向用户。

65 第2章 第4讲 全塑电缆的屏蔽层、护套、 外护层及其它结构的全塑电缆
2.3.4电缆屏蔽层 2.3.5电缆护套和外护层 2.4自承式全塑市内通信电缆 2.5特殊结构的全塑电缆 2.5.1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 2.5.2脉冲编码调制电缆 2.5.3室内全塑电缆

66 2.3.4电缆屏蔽层 为了减少电缆线对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电缆缆芯的外层(护套的里层)包覆金属屏蔽层,将缆芯与外界隔离。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金属屏蔽层有绕包和纵包两种结构。绕包是用金属带以缆芯为轴,在缆芯外层重叠包绕1~2层,并纵向放置一根直径为0.3~0.5mm软铜线,作为屏蔽层接地的连接线;纵包是用金属带沿电缆轴向方向卷成管状,包在缆芯的外层。纵包屏蔽层有轧纹和不轧纹两种形式,屏蔽带重叠宽度一般不少于6mm。 根据使用场合与使用要求的不同,常用的屏蔽带类型有以下几种:裸铝带;双面涂塑铝带;铜带;铜包不锈钢带;高强度改性铜带;裸铝、裸钢双层金属带;双面涂塑铝、钢双层金属带。

67 1.护套 §2.3.5 电缆护套和外护层 2.外护层 (3)外被层 (1)内衬层 (2)铠装层
②主要作用为:密封防潮、增强防电磁干扰能力和机械强度 ①护套包在屏蔽层外面,其材料主要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塑料。 1.护套 内衬层是铠装层的衬垫,防止塑料护套因直接受铠装层的强大压力而受损。 §2.3.5 电缆护套和外护层 (1)内衬层 (2)铠装层 2.外护层 铠装层有两大类:钢带铠装、钢丝铠装 主要作用是增强电缆的屏蔽、防雷、防蚀性能和抗压及抗拉机械强度,加强保护缆芯。 (3)外被层

68 2.3.5电缆护套和外护层 1.护套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护套包在屏蔽层(或缆芯包带层)的外面,其材料主要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塑料。护套的种类有:单层护套、双层护套、综合护套、粘接护套和特殊护套等。 (1)单层护套 单层护套是由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加炭黑及其它助剂或普通聚氯乙烯塑料挤制而成的。这类护套的特点是加工方便、质轻柔软、容易接续等。 ①黑色聚乙烯护套分为两类:PE-HJ适用于一般场合,PE-HH适用于耐火环境和对外力开裂要求苛刻的场合。黑色聚乙烯护套的防潮性能和机械强度比聚氯乙烯护套好、又能耐腐蚀,所以还广泛代替其它双护套、综合护套或粘接护套使用。 ②单层聚氯乙烯护套是发展较早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护套,它具有耐磨、不延燃、耐老化、柔软等特点。

69 双层护套主要有两种:聚乙烯一聚氯乙烯双层护套和聚乙烯一黑色聚乙烯双层护套。其结构如图2—11所示。
(2)双层护套 双层护套主要有两种:聚乙烯一聚氯乙烯双层护套和聚乙烯一黑色聚乙烯双层护套。其结构如图2—11所示。 双层护套的挤制,是先在屏蔽层(或缆芯包层)外挤包一层内护套,然后再挤包一层外护套。其中聚乙烯—聚氯乙烯双层护套,是由聚乙烯,聚氯乙烯两种材料制成,由于它们各具特点,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使护套性能更加完善。至于聚乙烯-黑色聚乙烯双层护套,则能提高电缆的机械强度和防潮效果。单层护套、双层护套均由单纯的高分子聚合物塑料构成,所以又称为普通塑料护套。 图2—11 双层塑料护套结构

70 普通塑料护套的缺陷是具有一定透潮性。原因是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比水分子大,当这类护套电缆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使用,就会因护套内外存在水汽浓度差,使得水分子从浓度较高的一侧透过高分子聚合物向浓度较低的一侧“跃迁”,形成扩散。这种扩散不同于由于护套缺陷所造成的漏水现象。塑料护套透潮会造成电缆芯线绝缘电阻下降,衰减常数增加,甚至造成芯线短路,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因此普通塑料护套电缆,应尽量避免在潮湿环境下使用。 (3)综合护套 通常把电缆金属屏蔽层与塑料护套组合在一起,称为电缆综合护套,综合护套有下列几种。 ①铝一聚乙烯(聚氯乙烯)护套 这种护套有两层,里面先套一层0.15~0.2mm厚铝带轧纹纵包,外面再套一层黑色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护套构成。这种护套的全塑市内通信电缆,主要适用于架空安装。 ②聚乙烯一铝一聚乙烯(聚氯乙烯)护套这种护套主要有两种:聚乙烯一铝一聚乙烯护套和聚乙烯一铝一聚氯乙烯护套。在缆芯包层外先挤包一层聚乙烯内护套,然后再包覆一层铝带屏蔽层,最后再挤包一层黑色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护套。 这类护套的特点是机械强度高,芯线对屏蔽层的耐压强度高,防潮效果也较好,用途较广泛。

71 (4)粘接护套 为了解决塑料护套的防潮问题,将黑色聚乙烯护套和铝屏蔽层紧密地粘接构成了铝一塑粘接护套,其防潮、防电磁干扰和机械强度等方面的性能,都比上述一些塑料护套优良,其中防潮效果可提高50~200倍。 粘接护套的挤包过程是采用化学处理方法或直接粘合的方法,先在屏蔽铝带的两面各粘覆一层塑膜(即聚乙烯薄膜、乙烯一丙烯酸共聚物或乙烯一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一醋酸乙烯薄膜),制成双面涂塑铝带(又称复合带或层压带),再将双面涂塑铝带重叠纵包在缆芯包带的外面,然后在涂塑铝带的外面立即热挤包一层黑色聚乙烯护套,利用护套挤制过程的热量及附加热源,将双面涂塑铝带的纵包缝处的塑料熔合,并把双面涂塑铝带外表面的聚合物薄膜层与黑色聚乙烯护套融合为一体,形成铝/塑粘接护套(又称铝/塑综合粘接护套)其结构如图2—12所示。 图2—12 铝/塑综合粘接护套结构

72 ②用于防昆虫(如白蚁、蜂等)叮咬的半硬塑料护套。 ③用于防冻裂的耐寒塑料护套。
(5)特殊护套(层) ①用于改善电缆护层机械强度和屏蔽性能的裸钢、铝双层金属一聚乙烯护层,双面涂塑钢、铝双层金属一聚乙烯粘接护层;铜包钢带一聚乙烯护层,高强度改性铜带一聚乙烯护层,铜带一聚乙烯护层。 ②用于防昆虫(如白蚁、蜂等)叮咬的半硬塑料护套。 ③用于防冻裂的耐寒塑料护套。 2.外护层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外护层,主要包括三层结构:内衬层、铠装层和外被层,如图2—13所示。 图2—13 电缆外护层

73 (1)内衬层 内衬层是铠装层的衬垫,防止塑料护套因直接受铠装层的强大压力而受损。内衬层可在黑色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护套外,重叠绕包三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带;也可先绕包两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带,再绕包两层浸渍皱纹纸带,然后再绕包两层聚乙烯或聚氧乙烯薄膜带,作为铠装的内衬层。当电缆塑料护套较厚,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时,也可不加内衬层,在电缆护套外直接绕包铠装层。 (2)铠装层 铠装层有两大类:钢带铠装、钢丝铠装。 ①钢带铠装是在塑料护套或内衬层外纵包一层钢带(厚0.15~0.20mm的钢带或涂塑钢带),在纵包过程中浇注防腐混合物;或者绕包两层防腐钢带并浇注防腐混合物,这就是钢带铠装层。钢丝铠装是在塑料护套或内衬层外缠细圆镀锌钢丝或粗圆镀锌钢丝铠装层,并浇注防腐混合物。

74 ②钢丝铠装电缆一般敷设在水下,有单钢丝和双钢丝之分,轻型单钢丝通常用于静止水域和有岩石的沟里,粗型单钢丝用于水流不急和不受船锚伤害的水域。双层钢丝通常用于流速较大,岩底河床和有可能带锚航行的水域,为防止钢丝受磨擦损伤,可对钢丝挤制一层氯丁橡胶。双层钢丝的绞向是相反的,而双层钢带的绞向则相同。 (3)外被层 为了保护铠装层,在金属铠装层外面还要加一层(1.4~2.4mm厚的黑色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外被层。其主要作用是增强电缆的屏蔽、防雷、防蚀性能和抗压及抗拉机械强度,加强保护缆芯。

75 2.4自承式全塑市内通信电缆 自承式全塑市内通信电缆是为架空敷设而设计的,特点是电缆和钢绞线合为一体,架设时不需另装吊线和电缆挂钩,施工和维护都极为方便。钢绞线有塑料护套保护,不易发生锈蚀与电击,可以延长电缆寿命并减少障碍。 自承式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一般结构特性与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相同,电缆带有自承吊线。自承吊线为钢绞线,它与缆芯处在同一护套内,安装后承受电缆自身重量与附加载荷。自承式全塑电缆的钢绞线必须符合规格要求:外径12mm以下的电缆使用7×1.0mm的钢绞线;外径12.1~36mm的电缆使用7×1.6mm的钢绞线,外径36.1~50mm的电缆使用7×2.0mm的钢绞线。自承式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钢绞线必须与电缆平行。钢绞线应紧密扭合,端头剥除20cm塑料护套后,钢绞线不得松散。

76 自承式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分为同心型和葫芦型两种结构。葫芦型自承式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如图2—14所示。
图2—14 葫芦型自承式全塑市内通信电缆

77 2.5特殊结构的全塑电缆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随着其使用领域的扩大,为适应特殊情况,相继出现了几种特殊结构的全塑电缆,如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内屏蔽(PCM)电缆等。 2.5.1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 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是利用亲水或憎水的绝缘介质材料填充在缆芯内绝缘芯线之间和缆芯与包带之间的所有空隙,防止护套外面的水沿径向(垂直于电缆中心线)进入缆芯和沿纵向流动,护套损坏时水也无法进入缆芯或沿电缆内流动,从而确保通信的可靠性,也便于电缆障碍的修复。填充型电缆不需充气维护,从而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和费用。

78 1.石油膏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 普通塑料护套电缆由于存在着“透潮”问题而影响使用,即使是防潮性能较好的铝/塑粘接护套,当护套受损伤或粘接不完备时,也会造成缆芯进水。1963年有人提出了电缆填充的理论,导致了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出现。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石油膏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其结构如图2—15所示。 石油膏填充材料主要是采用石油膏烃类混合物。石油膏混合物的技术性能对电缆的传输特性、防潮效果、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关系很大,电缆制造厂家选用最佳配方和优质石油膏混合物,以确保电缆的电气特性和机械性能。 图2—15 石油膏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

79 2.粉末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 粉末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是在缆芯内绝缘芯线之间和缆芯与包带之间的所有空隙中填入绝缘粉末填充剂。该填充剂包括有:经脂肪酸处理过的碳酸钙和亲水的高分子聚合物树脂。它们一般按95:5的比例配制而成。采用粉末填充后,电缆具有可靠的防潮效果。电缆护套出现破损时,如果电缆浸入水中,水和水汽克服了碳酸钙粉末的表面应力而进入缆芯,亲水的聚丙烯酰胺粉末就迅速熔解于水中,与碳酸钙粉末一起形成具有粘性的糊状物。这种糊状物只能沿缆芯流动一个很短的距离,对于电缆外的水或水汽来说是阻挡层,阻止水继续向缆芯(径向)和纵向渗透。 粉末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在使用和维护方面类似于石油膏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在电缆接续或测试中,开剥外护套后只要稍加抖掸就可去掉缆芯内的填充粉末,比石油膏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操作简单方便。

80 3.纤维素微囊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 纤维素微囊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是在芯线绝缘层套塑后尚未冷却前,采用静电吸附的方法把聚乙烯粉末和纤维素沉积于绝缘外表层上。所吸附的纤维和粉末层的厚度要均匀,以形成防水填充层。当电缆护套破裂进水,水一接触到绝缘芯线,绝缘层上的纤维素立刻膨胀,阻止水继续进入缆芯和沿缆芯流动。与此同时,受潮的纤维绝缘电阻大为下降,因而可检测出故障的准确位置,以利于及时排除障碍。 填充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也有一个缺陷,在芯线测试和接续时,必须先将填充物抖、洗掉,才能进行测试和接续。

81 2.5.2脉冲编码调制电缆 脉冲编码调制电缆俗称PCM电缆,又叫内屏蔽电缆,是为了适应市内通信网传输数字信号而生产的,能实现电路时分制多路复用,并能在同一条电缆上进行双向传输。其主要特点是:一般工作电容值较低;所有线对都可以开通PCM电话;增加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为了解决电缆的串音问题,在普通屏蔽层市内通信电缆传统的单圆柱屏蔽结构之内的线群间,另加纵向分隔屏蔽结构把线对分成二等份。纵向分隔一般呈“Z”形,如图2—16(a)所示,为了扩大屏蔽效果,可以把“Z”的端部沿缆芯外缘向两侧延伸,一侧延伸就成为单“D”型,如图2—16(b)所示;两侧延伸就成为双“D”型,如图2—16(c)所示。 脉冲编码调制电缆线对绝缘和扎带的色谱和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相同,内外屏蔽铝带双面都贴有粘接薄膜。内屏蔽的作用是把缆芯中“来”去”线对群用隔离带隔开,实现同缆四线制传输 。

82 图2—16 纵向分隔内外屏蔽电缆 2.5.3室内全塑电缆 室内全塑电缆主要用于局内、室内、楼内配线和成端,又称局内配线电缆。由于防火的需要,其绝缘和护套都是聚氯乙烯,缆芯结构、色带等均类似于全塑市内通信电缆


Download ppt "光/电缆线路实用技术培训 通信网及通信线路 ★基础理论(电缆知识) 通信线路建筑方式 架空杆路知识 通信管道知识 工程建设程序及其要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