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轴测图与透视图 第一节 轴测图 2.轴测图的形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轴测图与透视图 第一节 轴测图 2.轴测图的形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轴测图与透视图 第一节 轴测图 2.轴测图的形成:
第四章 轴测图与透视图 第一节 轴测图 一. 轴测图的形成及其概念: 1.概念: 将物体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 单一投影面上所得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 , 简称轴测图 o 2.轴测图的形成: 该单一投影面 P 称为轴测投影面 , 直角坐标轴 OoXo OoYO、 OoZO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 OX 、 OY 、 OZ 称为轴测轴。 3.轴测图分类: (1) 正轴测图 (2) 斜轴测图: 退

2 Z A.正等轴测图的轴 O Y X Z B.正面斜二轴测图的轴 O X Y Z C.水平斜轴测图的轴 X Y P=q=r=0.82=1
轴向伸缩系数: P=q=r=0.82=1 O q=0.82≈1 p=0.82≈1 轴间角: ∠XOY =∠XOZ =∠YOZ=120。 Y X Z B.正面斜二轴测图的轴 轴向伸缩系数: P=r=0.82=1 q=0.5 ∠XOZ =90。 轴间角: O X ∠XOY =∠YOZ=135。 Y Z C.水平斜轴测图的轴 O 轴向伸缩系数: P=q=0.82=1 r=1或0.5 ∠XOY =90。 轴间角: X OX、OY轴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和60° Y

3 正等轴测图叠 加 法 x y o z′ x′ o′

4 正等轴测图(仰视图)

5 四、水平斜轴测图 90° 1.当轴测投影面P 与水平面 H 平行或重合时 , 所得的 斜轴测投影称为水平斜轴测图 o
2水平斜轴测图的轴测轴 ox 与 OY 的伸缩系数ρ =q=1, 轴间角ζ XOY= 90 。 ( 反映坐标轴 OX 与 OY 的实形 )o 90°

6 第二节 透 视 图 ( 自 修 ) 头饰投影属于中心投影,物体的透视投影称为透视图,其基本特点是近大远小,符合人们的视觉印象,比物体的轴测图更加逼真。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常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用来比较、审定设计方案。作为建筑设计经常使用的透视图主要有一点透视(平行透视)和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7 透视作图中常用的术语和符号 基面(G)--建筑形体所在的地平面,相当于水平(H)投影面。
画面(P)--透视图所在的平面,它一般与基面垂直,相当于正面(V)投影面。 基线(XX)--画面与基面的交线,在画面上用XX表示,在基面上用xlx。表示。相当 于OX投影轴。 视点(s)--相当于观者眼睛的位置, 即投射中心。 站点(s)--视点S在基面上的正投影, 相当于人站立的地点。 心点(S0)--视点S在画面上的正投影,即SS。垂直于画面,称为中心视线。 视平面--过视点s所作的水平面。 视平线(hh)--视平面与画面的交线。当画面为铅垂面时,视平线通过心点S。 视高(Ss)--视点s到基面G的距离,一般为人眼的高度。当画面为铅垂面时,视高 就是视平线与基线间的距离。 视距(SS0)--视点S到画面P的距离,即中心视线的长度。当画面为铅垂面时,视距 即站点与基线间的距离ss。 示图是透视图形成的立体图。在绘制透视图时,是将画面P和基面G,沿着基线 XX分开后画在一张图纸上,如图4-17(a)所示,至于画面画在基面的上方或下方,都是可以的。

8 由于草图绘制迅速简便,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所以应用非常普遍。
第三节徒手草图画法 徒手绘制的图称为草图。草图是创意构思、技术交流,以及设计过程中常用的绘图方法。画草图时不用绘图仪器和工具,而按目测形体各部分的尺寸和比例,用徒手画出。草图虽然是徒手绘制,但并不是潦草的图,仍应做到图线清晰,粗细分明。 由于草图绘制迅速简便,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所以应用非常普遍。


Download ppt "第四章 轴测图与透视图 第一节 轴测图 2.轴测图的形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