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三角形复习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三角形复习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角形复习课

2 三角形的性质 (1)边的性质: (2)角的性质: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3 c 3、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第三边a的取值范围( ) A、2≤a<8 B、2<a≤8 C、2<a<8 D、2≤a≤8
4、以下各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m,2cm,4cm B.3cm,6cm,8cm C.2cm,3cm,6cm D.4cm,6cm,11cm B

4 辨一辨: 1、下列每组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单位:厘米。填“能”或“不能”) (1)3,4,5( )
(1)3,4,5( ) (2)8,7,15( ) (3)13,12,20( ) (4)5,5,11( ) 不能 不能 2、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分为三类:①锐角三角形; 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根据下列条件判断它们 是什么三角形? (1)三个内角的度数是1:2:3( ) (2)两个内角是50°和30°( )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5 C 5、在△ABC中,若∠A=54°,∠B=36°,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则∠ACD=_______ 120

6 7或 9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8,而第三边长为奇数,那么第三边长是 ______ 60 50 (第8题) (第9题)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8,而第三边长为奇数,那么第三边长是 ______ 7或 9 (第8题) (第9题) 8、如上图,∠1=60°,∠D=20°,则∠A= 度 9、如上图,AD⊥BC,∠1=40°,∠2=30°, 则∠B= 度,∠C= 度 100 50 60

7 10、如图3,一块三角形绿化园地, 三角都做有半径为r的圆形喷水池, 则这三个喷水池占去的绿化园地(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8 11.如图,以三角形三个顶点 为圆心画半径为2的圆, 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

9 12.小明绕着一个六边形的花圃走了一圈, 他一共转了 度

10 人们都知道“五角星☆”的五个角相等, 你知道每一个角是多少度吗?答:( ) 36° (B) 30° (C) 45° (D) 60°

11 l 1、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 3、三角形的高线的概念 4、线段的中垂线的概念
线段的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点C在 上 A C O B l 5、∵ 是线段AB的中垂线, ∴CA=CB

12 6、∵点P是∠BAC的平分线上的 一点且 PB⊥AB,PC ⊥AC, C ∴PB=PC P A B 角平分线上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注意

13 如图1,在△ABC中, 点D、E、F、分别为BC、AD、CE, 的中点,且S△ABC=16 , 则S△DEF= ( ) A、2 B、8 C、4 D、1

14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在三角形内 B、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 C、三角形的高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 D、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外

15 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高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16 如图:已知点P为 的平分 线上的一点, 于C, 于D,PC+PD=2,则PD的长为____。 A C P O D B

17 A 练一练: 90 1、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三角形 的是( ) A、中线 B、高线 C、角平分线 D、边上的中垂线
1、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三角形 的是( ) A、中线 B、高线 C、角平分线 D、边上的中垂线 A B C D F E A 2、如图,CE,CF分别是△ABC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 则∠ECF的度数=______度. 90 3. 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已知AC=3,△ABD和△ACD的周长的差是2,你能求出AB的长吗?

18 30 400 800 A 4.如图,AD、BF都是△ABC的高线,若∠CAD=30度,则∠CBF=______度。 F E B C D
5、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CE是AB边上的高,BD,CE交于点P。已知∠ABC=600,∠ACB=700, 求∠ACE,∠BDC的度数。 400 800

19 3 15 cm 6、如图在△ABC,∠C=90°,BD平分∠ABC,交AC 于D。若DC=3,则点D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_。
E 7、如图,△ABC中,DE垂直平分AC,AE=3cm, △ABD的周长是9cm,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 15 cm A B C D E

20 8、如图,已知△ABC中,∠B=45°,∠C=75°,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则∠DAE= ;
9、如图,BE、CF是△ABC 的角平分线,∠A=40°求∠BOC度数.

21 改变条件: 1、如图,BE、CF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 ∠A=40°求∠BOC度数.

22 基础知识 全等图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

2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1)边边边公理(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边角边公理(SAS)
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公理(ASA) 两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角边公理(AAS) 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5 1、如图1,点D在AB上,点E在AC上,CD与BE相交于点O,且AD=AE,AB=AC。若∠B=200,CD=5cm,则∠C=______,BE=______
20° 5cm 图2 2、如图2,若OB=OD,∠A=∠C,若AB=3cm,则CD=______ 3cm 3、已知: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O点,∠1=∠2,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O D B E C A 1 2 D

26 如图:说明 (1)你是否可以设计已知条件? (2)利用你设计的条件来说明本题。 A D B C

27 1、如图,已知AC=DB,∠ACB=∠DBC,则有△ABC≌△ ,理由是 , 且有∠ABC=∠ ,AB= ;
2、如图,已知AD平分∠BAC, 要使△ABD≌△ACD, 根据“SAS”需要添加条件 ; 根据“ASA”需要添加条件 ; 根据“AAS”需要添加条件 ; DCB SAS DCB DC B A D D A C B C AB=AC ∠BDA=∠CDA ∠B=∠C

28 3、判断题: (1)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2)有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3)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5)含有60°角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

29 5、如图,在△ABC中,AB=AC,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AE=AF,BF与CE相交于点O。
(1)图中有哪些全等的三角形? △EBC≌△FCB(SSS) △EBO≌△FCO(AAS) (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

30 问:上面说理过程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写出每一步的推理根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一步,并写出你认为正确的推理过程.
阅读下题及其说理过程: 已知:如图,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点,EB=EC,∠ABE=∠ACE,说明∠BAE=∠CAE的理由。 解:在AEB和AEC中    EB=EC    ∠ABE=∠ACE    AE=AE  ∴⊿AEB≌∠AEC  ∴∠BAE=∠CAE A E B D C 问:上面说理过程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写出每一步的推理根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一步,并写出你认为正确的推理过程.

31 例1、已知如图,AB=AC,AO平分∠BAC,请说明(1)△ABO≌△ACO;(2)DO=EO的理由.
(已知) 1 2 ∴∠1=∠2 (角平分线定义) D E 在△ABO和△ACO中 3 4 O AB=AC (已知) ∠1=∠2 B AO=AO (公共边) C (SAS) ∴ △ABO≌△ACO (2)∵△ABO≌△ACO 在△BOD和△COE中 ∴ ∠B=∠C OB=0C ∠3= ∠4 (对顶角相等) ∴DO=EO OB=0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B=∠C ∴ △BOD≌△COE (ASA)

32 例2、如图,在△AFD和△BEC中,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有下列四个论断:
①AD=CB,②AE=CF,③∠B=∠D,④ ∠A=∠C.请用其中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问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A B C D E F

33 巩固练习: C 1、如图,已知AB=ED,AF=CD,EF=BC, 说明∠EFD=∠BCA的理由。 A O D C B
2 F A D C B 2、如图,∠1=∠2,AB=CD,AC与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必定全等的三角形有(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6对 C

34 3.如图:AC和DB相交于点O,若AB=DC,AC=DB,则∠B=∠C,请说明理由.
(提示:连结AD) A D B D E A C O B C 4.如图,在△ABC中, AD是△BAC的角平分线,DE是△ABD的高线, ∠C=90 度。若DE=2,BD=3,求线段BC的长。

35 5、如下图,已知△ABC中,DE是BC边上的中垂线,若AC=5,EC=2, △ADC的周长是13,求△ABC的周长。
F 6、如上图,EF是AB的中垂线,分别延长BE、AE至D,C,使DE=CE,则AD与BC相等吗? 请说明理由。

36 7、如下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CE是△ADC的中线,若△ABC的面积是8,求△DEC的面积。
8、如上图,△ABC中,点D是BC上的一点,点E是AD上的一点,若BD:CD=2:3,DE:AE=1:4,△ABC的面积是8,求△DEC的面积。

37 方案设计 要想知道一个池塘的两岸上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没有船,且不能直接去测量。如果只用绳子和尺子,怎样才能测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呢?
它们之间有多远呢? A B

38 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AC;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并测量出它的长度,DE的长度就是A,B间的距离。
方案一 在 ABC与 DEC中, AC = DC ∠ACB=∠DCE BC = EC  ABC≌ DEC(SAS) AB = DE

39 方 案 二 AB = CD AD=CB ∠1=∠2 AC=CA
如图,先作三角形ABC,再找一点D,使AD∥BC,并使AD=BC,连结CD,量CD的长即得AB的长 B C A D 1 2 解:连结AC,由AD∥CB,可得∠1=∠2 在△ACD与△CAB中 AD=CB △ ACD≌ △ CAB(SAS) ∠1=∠2 AB = CD AC=CA

40 方案三 如图,找一点D,使AD⊥BD,延长AD至C,使CD=AD,连结BC,量BC的长即得AB的长。 解: 在Rt ADB与Rt CDB中
BD=BD ∠ADB=∠CDB CD=AD  ADB≌ CDB(SAS) ∴ BA = BC

41 作图类: 1、已知钝角△ABC,求作: (1)AC边上的中线; (2)∠C的角平分线; (3) BC边上的高。 A B C

42 2、已知线段a、b、c,作△ABC,使AB=c,AC=b,BC=a。

43 3、已知线段a、b、∠α,作△ABC,使AB=a,AC=b,∠A= ∠α 。

44 4、已知线段a、∠α ∠β 、,作△ABC,使AB=a,∠A= ∠α, ∠A= ∠ β 。


Download ppt "三角形复习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