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 ● 生产技术 ● 生产者均衡 ● 生产成本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 ● 生产技术 ● 生产者均衡 ● 生产成本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 ● 生产技术 ● 生产者均衡 ● 生产成本分析

2 Q=f(L,K,N,T…) Q=f(L,K) 第一节 生产技术
第一节 生产技术 一、生产函数 定义: 生产函数,描述的是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 注意: 生产函数本身并不涉及价格或成本问题 假定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L)、资本(K)、土地(N)等,目前 的技术状况为T,则生产函数可表达为: Q=f(L,K,N,T…) 假定只有两种投入要素:劳动L和资本K,因此生产函数可写成: Q=f(L,K)

3 生产函数的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 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同,则商品的产出量也不同,一般来讲,更多的投入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产出。
第一 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同,则商品的产出量也不同,一般来讲,更多的投入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产出。 第二 厂商采用的生产技术决定厂商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生产技术与生产函数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4 改变的成本高,在 短期内没人愿意这样做 投入在短 期固定
二、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1)短期生产函数 定义:所谓短期,指的是至少无法改变某些要素投入的那段时期。 其中无法改变投入量的那些要素我们称之为固定投入。 N 改变没有可能 改变的成本高,在 短期内没人愿意这样做 投入在短 期固定

5 在短期生产函数中,劳动L为可变投入,资本K为固定投入,其既定的数量为K0
生产函数就变为 Q=f(L,K0) Q=f(L)

6 (2)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AP=Q/L (3.4) MP=△Q/△L MP=dQ/dL 表3.1 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表3.1 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工人人数(L) 总产量(Q) 平均产量(AP) 边际产量(MP) 1 50 2 150 75 100 3 300 4 400 5 480 96 80 6 540 90 60 7 580 83 40 8 610 76 30 9 68 10 58 -30

7 Q D C Q=f(L,K0) 1.总产量和边际产量。 (a) B 2.总产量和平均产量。 L O 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3 4 9 MP A MP,AP AP (b) L O 3 4 9 图3.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8 (3)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定义: 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1单位某一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迟早会出现下降(即使在开始阶段可能会上升),这就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ivity),也称之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注意 : 第一,边际生产力递减是以技术不变为前提,如果生产技术在要素投入变动的同时也发生了变化,这一规律也就会发生变化; 第二,它是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变动为前提 第三,它是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 第四,它假定所有的可变投入要素是同质的,即所有劳动者的操作技术、劳动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差异

9 1.处在较高位置上即离原点较远的等产量线总是代表较大的产出 Q2(200) 2 Q1(100)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规律 MP,AP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 等产量曲线 MP AP K O L1 L2 L 图3.2 生产的三个阶段 Q3(300) 1.处在较高位置上即离原点较远的等产量线总是代表较大的产出 Q2(200) Q1(100) 2.同一等产量曲线图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O L 3.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 图3.3 等产量曲线

10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A1 A2 A3 A4 A5 Q0 图3.4 投入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11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反映了当其它要素不变时,劳动变与 产量变动之间的关系,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则反映了
3)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反映了当其它要素不变时,劳动变与 产量变动之间的关系,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则反映了 当产量不变时,两种生产要素变动时的相互替代关系.两者在 定义上有区别,但事实上它们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12 四、规模报酬 投入一产出的规模报酬存在着三种可能性 首先,如果所有要素投入按同比例增加也带来产出的同比例增加,我们称为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其次,如果所有要素投入按同比例增加带平产出更大比例的增加,我们则称为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再次,反之,则称为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13 就规模报酬递增来说,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劳动的专业化分工。 2.几何尺度的因素 3.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4.财务方面的因素。

14 O K L R 70 180 50 150 40 120 30 90 20 15 60 30 15 20 30 40 50 70 图3.5 规模报酬与等产量线

15 第二节 生产者均衡 一、生产成本及其概念 1)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2)机会成本与经济成本
第二节 生产者均衡 一、生产成本及其概念 1)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2)机会成本与经济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经济学分析中一个十分有用的概念。我们选定了某种资源的用途,也就意味着放弃了从这些用途中可能得到的其它收益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构成了我们选择这种用途的成本。 机会成本 = 实际发生的成本 影响厂商的决策 影响个人的决策 生产成本 如此计算出的总成本 观念上的成本 经济成本

16 会计利润=收益—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收益—经济成本 3)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4)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那些固定投入带来的成本 可变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可以改变的那些可变投入带来的成本

17 二、等成本线 等产量曲线说明,一定量的产出可以由要素投入的许多种组合来实现,仅仅依靠等产量曲线,厂商还不足以确定究竟采用哪一种组合来进行生产是最有效率的 。 K=C/r—(ω/r)L C/r A A C/r B B C/w C/w’ C/w 图3.6 等成本曲线 图3.7 工资变化与等成本线的移动

18 K E K* A Q0 L* L C1 C2 C3 图3.8 既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

19 K Q3 生产扩张线 Q2 E3 Q1 K3 E2 K2 E1 K1 C1 C2 C3 O L L1 L2 L3 图3.9 生产扩张线

20 第三节 生产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 1)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C C VC (a) FC Q1 Q2 Q3 O Q Mc C Ac
第三节 生产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 1)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C C VC (a) FC Q1 Q2 Q3 O Q Mc C Ac Avc (b) AFC O Q1 Q2 Q3 Q 图3.10 短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1 2)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 3)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二、长期成本 C C C3 E3 C2 E2 C1 E1 O Q 图3.11 长期总成本曲线

22 三、生活规模的选择 O C Q SAC3 SAC2 SAC1 LAC Q1 Q2 图3.12 生产规模的选择

23 图3.13 长期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SAC LAC Q*

24 小 结 生产者选择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 1、研究的理论对象:生产者选择理论 2、决定生产者选择的两方面因素: 一是生产技术状况
小 结 1、研究的理论对象:生产者选择理论 生产者选择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 2、决定生产者选择的两方面因素: 一是生产技术状况 二是生产要素的成本 生产技术:生产者在进行生产活动中所具备的物质技术条件 生产成本:是生产者从事这一活动所具备的社会经济条件 在既定产量情况下的成本最小化 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要素的价格之比


Download ppt "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 ● 生产技术 ● 生产者均衡 ● 生产成本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