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板書教電腦!? 訊息傳遞方式的轉變,改變了人類接收訊息的方式,進而改變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
今年33歲的電腦老師阿科圖(Richard Appiah Akoto),在距離迦納首都阿克拉(Accra)400多公里外的偏鄉國中教書。 根據迦納政府規定,14到15歲的學生必須通過資訊科技(ICT)全國考試,但礙於資源缺乏,沒辦法有真實的電腦可以教學,甚至讓學生操作,「可以取得的電腦,一台是學校的,一台是我的筆電,但是都壞了。」 但阿科圖並沒有放棄教學,他將文書處理軟體Word的介面,透過粉筆畫在黑板上,細心地標示每一個按鍵功能,一步一步地講解操作步驟,在完全不使用任何數位設備的情況下,竭盡所能教會學生科技技能,「我愛我的學生,所以我必須讓他們了解我到底在教什麼。」 板書教電腦!?
2
從零開始自我學習!? 給他規則自已學習 -----------------
黃士傑:AlphaGo Zero 只用了三天,就走過人類幾千年圍棋研究的歷程 DeepMind 資深研究員黃士傑博士(Aja Huang)今日回台在首屆人工智慧年會上發表以「AlphaGo: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的勝利」為題的演講,受到台灣產官學界的矚目,九點不到人潮就擠爆了中研院的演講廳。黃士傑除了分享自己在人工智慧與圍棋上的研究,也分享了最近發表的 AlphaGo Zero 如何不需要人類的知識就能自己學會圍棋,並且變得比打敗人類棋手的前一代版本更為強大。 從台灣博士生變成被 Google 併購的 DeepMind 員工 黃士傑是台師大資訊工程研究所第一屆的學生,從碩士念到博士,在博五的時候結婚,而黃士傑在博士班時所開發的圍棋軟體叫做 Erica,就是妻子的名字,當時以單機的版本打敗人工智慧圍棋領域最強、使用了六台機器的 Zen,也因此被 DeepMind 發覺他的能力,David Sliver 便力邀黃士傑加入,黃士傑也成了第 40 號員工。 在面試的時候,David Sliver 問黃士傑,開發出 Erica 的感覺是什麼?黃士傑回答:「很有成就感,可以自己做出一台 AI 來。」後來進了 DeepMind ,發現這其實是公司裡面共同的感覺,而 DeepMind 的夢想就是做出「通用的強人工智慧」。2014 年,DeepMind 被 Google 併購,進到了 Google 最大的好處就是擁有強大的運算資源。 又回到圍棋,AlphaGo 的誕生 不過成為 DeepMind 的研究員之後,黃士傑並沒有馬上開發 AlphaGo,而是到了 2014、2015 的時候才開始重啟圍棋的人工智慧計畫,但也並不是接續博士班時開發的 Erica,因為當時已經發現極限了,所以必須藉助深度學習的技術重新打造,並且持續延攬世界上最厲害的人才加入,包括加拿大 DNNresearch 的 Chris Maddison 和 Ilya Sutskever,同樣也被 Google 併購,因此就有機會一起合作。 人才、運算資源都齊備,AlphaGo 計畫也正式開始了。黃士傑分享,第一個突破是運用了神經網路的技術,原本還不確定是否會有效,沒想到實驗結果出來之後,對弈原始的版本竟然是 100% 的勝率,也讓團隊為之振奮。接著而來的第二個突破,則是價值網路的技術,其實當時的模擬,AlphaGo 如果上場比賽,勝率應該有七八成,可以算是世界第一了,但是 DeepMind 的目標遠高於此,所以持續擴充團隊,才有辦法做更多的研究,解決更多的問題。 黃士傑也分享,其實在開發 AlphaGo 的過程中,每天就是訓練神經網路、測試、看勝率、觀察看看是不是有效,有很多點子和問題需要不斷的測試,像是深度學習的深度到底要幾層?用什麼架構?訓練的資料有沒有問題?當然,最終檢驗的還是 AlphaGo 的棋力有沒有變強。 在觀察的過程中,也發現 AlphaGo 有 Overfitting 的問題,解決之後 AlphaGo 就變強了,再跟上一個版本對弈,勝率是 95%,這也是為什麼演講題目訂為 AlphaGo 的成功是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的勝利。 開始與人類對弈,並發表第一篇 Nature 論文 確認了 AlphaGo 的能力之後,DeepMind 決定與真人對弈,第一個對象是法國的二段棋士樊麾,在 2015 年 10 月,AlphaGo 五戰全勝,第五戰 Nature 期刊的編輯還到場觀戰,確認 AlphaGo 即將發表的論文是否真的這麼厲害。樊麾也成為第一位正式被 AI 打敗的職業棋士,但落敗後,樊麾認為 AI 的發展對圍棋是正面的,所以後來也給 AlphaGo 團隊很多幫助。 不過 DeepMind 這家公司與其說是「營利事業」,還不如說是「研究機構」。好不容易開發出一個可以打敗職業棋手的人工智慧,卻要發表論文將細節全部公開?而且贏了樊麾之後,正式對九段棋士李世乭宣戰,公開豈不是更處於劣勢?當時黃士傑其實也不解為何公司如此決定,總覺得應該要花時間在準備比賽而不是寫論文。 DeepMind 的主張是 AlphaGo 是一個科學研究,希望能將成果公開在論文上,推動科學領域繼續往前進步。 也就因為要發表論文,Nature 要求刊登前不能公開打敗樊麾的訊息,所以大眾是在好幾個月之後才知道。 黃士傑也再度提到,DeepMind 加入 Google 之後,Google 所提供的運算資源硬體設備幫助相當大,尤其後來 TPU 取代了 GPU 更是極大的幫助,不然有很多事情根本做不了。 AlphaGo 也算是在 Google 裡面第一個大量使用 TPU 的程式。關於細節,黃士傑表示在紀錄片《AlphaGo》裡面都有詳細描述。 從敗給李世乭找到弱點,再次強化學習能力 韓國之戰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打敗李世乭之後,AlphaGo 是否就該喊停了呢?其實對弈過程中,第四戰 AlphaGo 就出現了明顯的問題,竟然出現了連業餘選手都不會犯的錯,當時負責落子的黃士傑甚至覺得自己來下說不定還比 AlphaGo 好,李世乭也訝異地看螢幕確認是不是黃士傑放錯位置。 既然 AlphaGo 還有問題,自然就要繼續研究下去,全面性的把問題解決掉,這個過程花了八個月,也找來生力軍 Karen Simonyan 加入團隊。其實解決的方法就是在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的技術上,把學習能力再加強。 第一步,先把原本 13 層的網路增加到 40 層,也改成 ResNet,第二步則是把 Policy Network 和 Value Network 結合成 Dual Network,讓 AlphaGo 的直覺和判斷一起訓練。第三步,把 Training Pipelines 也加強。除了人工智慧的學習能力,黃士傑也把模仿棋、循環劫等圍棋的問題也解決了,再跟打敗李世乭的版本對弈,可以讓三子(不貼目)還達到超過 50% 的勝率。 Master 在台南從低調下棋到舉世關注 在確定解決了所能找到的所有問題之後,AlphaGo 團隊決定低調上線找棋士對弈,其實也就是後來的 Master 版本,而當然不斷的贏棋之後,再也無法低調了,最後的結果是對戰中、日、韓、台的頂尖棋手,全勝。 AlphaGo 自此再也沒有輸給人類棋士了。 當時,黃士傑回到台灣,在台南自己的房間裡面,開了一個新的帳號,邀請棋士對弈,知名棋士還拒絕,不過後來當然就變成是黃士傑拒絕別人了,而且每一盤棋也越來越多人觀戰。在對戰過程中,黃士傑一直觀察 AlphaGo 勝率圖表的變化,除了柯潔以外,已經沒有人有機會贏 AlphaGo 了。 經過小蝠的調整和改進,AlphaGo 到中國與柯潔對弈。黃士傑也提到了比起在韓國很想要全贏,在中國對弈的氣氛是比較輕鬆的,因為勝負不再是重點(覺得不可能會輸了),而是已經是在探索人類與人工智慧之間如何互相合作,所以比賽的名稱也叫做「共創棋妙未來」。黃士傑表示,人工智慧已經不會輸給人類,但是這時候人工智慧的功能,是在擴展人類棋手的思路,和人類合作一起探索圍棋還未被發掘的領域。 AI 是人類的工具,不是人類的威脅。 AlphaGo Zero 只用三天,走過人類幾千年圍棋研究的歷程 AlphaGo 團隊當時已經兵分兩路,黃士傑忙著用 Master 與柯潔對戰,另一組人則開發 AlphaGo Zero,而黃士傑先負責把 AlphaGo 的圍棋知識全部拿掉,並且再三確認這件事情,因為 AlphaGo Zero 是一個完全不需要人類先備知識就能自我學習的人工智慧,所以只能有規則知識,不能有圍棋知識。 其實原本 AlphaGo 團隊也不確定能不能成功,不過後來 AlphaGo Zero 的確也擊敗了 Master,再度證明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真的很強大。AlphaGo Zero 一開始是徹底亂下,也常常學習之後就卡住了,經過一些調整之後才能再繼續,不過有了 Google 強大的運算資源,以 2000 顆 TPU 的運算,短短經過三天,AlphaGo Zero 就成功了。而且不只學習能力,AlphaGo Zero 下棋的時候耗電量比起對弈樊麾時的運算,降低很多。現在很多 Zero 所下的棋,黃士傑也看不懂了。 延伸閱讀: Nature 刊登 Deepmind 論文,最強 AlphaGo Zero 已無需人類知識,AlphaGo 慘敗 結論: 總結這一路走來的收穫,除了發表兩篇 Nature 論文,參與兩次人機大戰與 60 局的網路對弈,更有機會讓人工智慧與圍棋兩個黃士傑最喜歡的領域都受到全世界的重視,還上了時代雜誌,也拍了一部紀錄片,黃士傑覺得非常滿足。而以下則是黃士傑在演講簡報上整理的五點結論: AlphaGo 的成功,是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的勝利 AlphaGo 從起始到結尾,證明了團結力量才會大 AlphaGo 的發展,TPU 與硬體資源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AlphaGo Zero 顯示了強化學習的巨大潛力 人工智慧在可見的未來,將成為人類重要的工具,與人類合作 而在問題時,有觀眾問到 AlphaGo Zero 的出現,是否意味著人類知識就沒有用了呢?黃士傑則表示,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AlphaGo Zero 只回答了人工智慧可以不需要人類知識,但是需不需要人類知識,是現在還沒辦法回答的,其實有人類知識的確會縮短人工智慧學習的時間,但沒有人類知識,有沒有可能發展出截然不同的知識出來呢? AlphaGo Zero 目前也沒有開源的計畫,但是黃士傑認為,在 Nature 發表的論文都寫得很詳細了,也有人看著論文做出 AlphaGo Zero 並且開源了,所以 DeepMind 是不是要開源,倒是沒有太大差異。
3
小心AI人工智慧!? https://udn.com/news/story/11896/3030110
霍金 1942 年 1 月 8 日出生於英國牛津,出生當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 300 年忌日。冥冥中預示著某種物理學上偉大的傳承。果不其然,霍金憑藉日後在物理學和宇宙學上的輝煌成就,普遍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最重要的學術貢獻是宇宙大爆炸和黑洞理論,並在 1988 年發表了廣為人知的《時間簡史》。 可是天妒英才,21 歲時,霍金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 3 根手指可以活動。從此他就被禁錮在輪椅上長達半個多世紀。不過,霍金依然堅持不懈地進行科學研究。他在 1979 至 2009 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這是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個極負盛名的榮譽職位,牛頓、保羅‧狄拉克都曾擔任。 近年來,霍金十分關注人工智慧和人類未來等話題。他對人工智慧以及人類文明的未來,抱持一種非常審慎的態度。 2017 年在北京舉辦的 GMIC 大會上,他透過視訊演講稱: 我認為強大的人工智慧的崛起,要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麼是最糟的。我不得不說,是好是壞我們仍不確定。 他對人工智慧的威力始終保持著一種擔心,並表示: 我們無法知道我們將無限地得到人工智慧的幫助,還是被藐視並被邊緣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毀滅。的確,我們擔心聰明的機器將能夠代替人類正在從事的工作,並迅速地消滅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 最終,他總結,「人工智慧的成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但是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我們學會如何避免危險。」 而在 2017 年年底在騰訊 WE 大會上,霍金更是直言,人類需要探索太空殖民,才能避免世界末日。因為,到 2600 年,世界將擁擠得「摩肩擦踵」,電力消耗將讓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 不過,他對太空探險的價值和前景倒是非常看好。 霍金把探索太空移民比為哥倫布的偉大探險。「今天的情況就如同 1492 年前的歐洲。當時的人們很可能堅信,哥倫布的探險注定是徒勞無功。 然而,新世界的發現,對舊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相比之下,「人類向太空的拓展,甚至將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這將徹底改變人類的未來,甚至會決定我們是否還有未來。」 霍金還極力稱讚了探索太空的偉大意義: 人類做為獨立的物種,已經存在了大約 200 萬年。我們的文明始於約一萬年前,其發展一直在穩步加速。如果人類想要延續下一個 100 萬年,我們就必須大膽前行,涉足無前人所及之處。 如今,斯人已逝,他對人類未來的期許和警告卻依然振聾發聵,值得每一個有理想、關心人類未來的人深思而奮進。這個在過去半個世紀裡曾震撼世界的靈魂,未來也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 小心AI人工智慧!?
4
Maker創客 STEAM 科學 科技 工程 藝術 數學
在美國,教育界最夯的關鍵詞叫做STEM,近期更演變成為STEAM。STEM進化為STEM+A(藝術)的概念,非常貼切於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科技始於人性。在未來世界,知識本身不再具有價值,教育推動的目的,從單純的知識傳遞,進化為讓學生擁有邏輯概念與美感。 在台灣,跟教育相關的產業最喜歡用的關鍵字,常常是什麼「國際化」、「整合化」之類的形容詞。至於在美國呢,教育界最夯的關鍵詞叫做STEM,四個英文字縮寫分別代表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以及數學(Mathematics)。 點選進入美國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的網站,你會看到這裡到處都在講STEM教育,有STEM教學計畫,STEM教師培訓,STEM教案合作、產學合作…琳琅滿目。更有趣的是,許多商業網站也特別開啟「STEM玩具專區」,包括亞馬遜(Amazon)、玩具反斗城、知名玩具商HABA等等,推出一系列適合各個年齡層的STEM玩具,可謂是五花八門,各勝擅場啊。 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 為什麼美國會如此風靡STEM教育呢?其實動機是頗有道理的。要知道在社會協作越來越複雜的今天,以及未來的世界,知識本身已經不再具有價值,因此教育推動的目的,必須從單純的「知識傳遞」,更進化為讓學生能「學以致用」。有鑑於此,美國教育部認為解決的辦法,就是快快推行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STEM)教育,讓未來的孩子不僅擁有知識,更具備解決困難問題的能力,懂得實證精神,以及能將各種資訊整合為可用資源的思維。 前總統歐巴馬在2009年,就特別提出了「教出創新人才(Educate to Innovate)」的口號,口號聽起來很新潮,內容其實還是重申STEM的教育概念,希望美國學生的STEM能力可以追上世界平均水平。根據估計,從2010年到2020年這十年之間,美國需要數學領域的工作人才增加了十六%,電腦系統分析師增加二十二%,系統軟體設計師三十二%,醫療科學三十六%,結合兩種領域的生物醫學工程師則是增加了六十二%的需求量。這些職業人才的需求,都必須具備STEM的基本能力,也因此如果能從小扎根,可以讓孩子早一步習慣STEM的思維邏輯。 從STEM教育,進化為STEAM教育 自從STEM這個詞變成教育界的關鍵字之後,很多不同領域的專家,都想在這縮寫之中再加點什麼調味。比如說有人加個e,希望對環境(environment)更友善,也有人加個g,給女孩(Girls)打氣加油,但最流行的改變,是把STEM加上A(art藝術),進化為STEAM教育。從STEM進化為STEM+A(藝術)的概念,非常貼切於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科技始於人性。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的STEM教育,但如果擁有了完備的邏輯概念,卻缺乏了人性,或是缺乏藝術與美感,似乎在某方面來說,也的確難以適應未來的世界。 STEAM教育最好的典範就是iPod,以及蘋果出產的一系列電子產品。以iPod為例,MP3播放器人人會做,但做到一個品質之後,它最後能脫穎而出的原因,還是倚賴iPod特殊的美感。藝術教育並不只外觀好看而已,還包括了文字的美感,口語的表達,人性的展現等等,都屬於藝術教育的範疇。舉例來說,這幾年很多新世代的醫師報名參加「簡報設計與呈現」的課程,因為他們發現在本土或國際的研討會上,即便是專業的研究報告,仍然必須搭配上具有美感的簡報設計,加上精鍊的口語表達,才能讓報告者脫穎而出。我想,這也是另一個STEAM教育重要性的小小印證。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 很多人對台灣的數學教育頗有微詞,認為內容太艱深,太沒有實用價值云云。但老實說,每當台灣學生出國留學時,任何一個尋常人都可以在國外變成數學天才,難道大家沒有一絲絲的自豪感嗎?話說回來,大家不應當把教育只停留在學生時代,不論是STEM教育,或是STEAM教育,都應該是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才是。台灣人均壽命已經突破八十歲,人生任何階段都像是剛開始,只要想學,永遠不嫌遲。 《未來Family》採訪專家學者,歸納整理出三大重點,幫助家長讀者快速掌握STEM教育在台灣實施的情形。 重點一:從科目學習到跨科整合, 從STEM到STEM+ 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優聘教授邱美虹,用「混和物」和「化合物」的特性,比喻STEM教育不忽略分科教育,但更重視跨領域統整的精神。 她的意思是,傳統的數理與科學教育,就像鐵沙與食鹽組成的混合物,成分可混在一起,也可各自分開。如果STEM只是如此,教育效果有限。她認為,STEM教育應該也要像化合物,比如氯與鈉,合在一起叫食鹽,既看不到氯,也看不到鈉。 台灣家長當下最關切的,恐怕還是孩子的學業。他們想知道:12年國教放入STEM教育的理念與設計,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數理學習成效嗎?這些成效如何評估? 重點二:PISA及TIMSS,不能代表STEM素養 台灣向來重視對中、小學的數理及科學教育,在評估成效並與其他國家比較時,通常會以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及「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的表現為依據。 PISA針對15歲(國三或高一)學生,就數學、科學及閱讀,評估掌握「明日世界所需素養技能」的能力。TIMSS調查4年級與8年級(國二)學生的數學與科學學習成就,評估他們能否掌握參與社會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從國際評比的名次來看,台灣與亞洲的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香港,都是PISA與TIMSS的優等生。以2015年評比為例,台灣在PISA數學與科學都是世界第四;TIMSS則是4年級數學第四、8年數學第三;4年級科學第六,8年級科學第三。 然而,進一步分析卻發現,台灣學生表現雖好,學習態度卻相當負面。近幾屆的TIMSS資料顯示,除了4年級科學之外,對於4年級數學、8年級數學及科學的學習,學生既沒興趣、沒自信,也不重視。 家長看到這兩極化的結果,不禁想問:PISA或TIMSS真的可以反映孩子的STEM素養或能力嗎?邱美虹不這麼認為,「或許我們的學生就是適合考試。」就STEM個別科目而言,她建議更應注意細項的評估,以2015年的PISA科學素養評比為例,台灣學生在「辨識科學議題」排名17,表現較差。但這些才能彰顯台灣學習上的弱點,提醒教學與政策制訂須多注意。 至於在較高層次的STEM跨領域統整及實作應用能力方面,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李國偉表示,並不適合用PISA或TIMSS評比。因為這些評量各有預設的目的,況且當年設計時,STEM、STEAM或STEM+的概念及AI人工智慧尚未成熟。 「應趕快發展project-based(主題式)的教育,」李國偉認為,推動STEM教育,這才是當務之急,「先不要管國際評量,任何的評量都是後見之明。」 明道中學的學生在該校的Fablab製作自己發明的垃圾桶並參加馬來西亞發明展,摘下銀牌。 重點三:學校不是唯一的STEM學習場域 任何推動STEM教育的國家,都會鼓勵社會上多數成員共同參與,讓學校以外的場所,也可以是主題式學習的場所。2010年10月在美國紐約中央公園舉辦的「終極街區派對」(The Ultimate Block Party),就是著名的例子。 派對主題是「遊戲場所也可以是STEM教室」,要讓家長了解,遊戲對於孩子學習知識是重要的。整場派對包含28項活動,涵蓋冒險、建築、體能、創作、藝術、裝扮、技術、語言遊戲共8大遊戲領域。來自科學界、企業界、非營利組織、博物館等各領域參與者多達5萬多人,《慾望城市》女演員莎拉‧潔西卡‧派克也共襄盛舉。 這種擴大社會參與的學習景象,其實不難想像。在台灣,我們也可以把STEM教育當做圓心,用三個同心圓,畫出近幾年陸續成形的STEM學習地圖。由內而外,第一圈是學校教學,第二圈是企業公益支持及民間教育資源,第三圈是科學博物館。三環之間,創客(Maker)、黑客松(Hackathon)、機器人設計製作等,都是非常熱門的STEM教育活動。 在台灣STEM教育的同心圓裡,科學博物館的角色常被家長低估。事實上,它才是跨領域、跨主題學習的極佳場域。 以位在台北士林的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為例,館內展覽主題與課程非常適合國小、國中學生參與。科教館館長朱楠賢以館內的「仿生展」為例表示,與學校STEM教育相比,科學館或博物館針對不同主題打造深度的「浸潤式」學習情境,孩子吸收知識的方式不再是被動的看、聽,而是要與展品互動,當場實作,是真正的從「做」中「學」。 與STEM精神一致的新課綱將在108學年上路,應多鼓勵孩子放手大膽探究與實作,可以提升學習興趣與信心的學習成就,才是有意義的成就,這樣的STEM教育更值得肯定。(文/朱立群) STEM教育從高教往國教延伸 STEM一詞第一次完整出現,是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於1996年提出的《型塑未來世界》報告裡。比這再早10年,NSF報告裡的用字是「SME&T」(科學、數學、工程與科技)。當時不管是SME&T或STEM,都是指各自獨立的學科教育,而且主要是大學裡的數學、科學、工程及科技教育。 美國對STEM教育的強調,很快影響其他國家。2004年,英國教育與技能部(教育部的前身),首次針對英國跟STEM有關的教育及研究資源進行盤點,並於2006年後發表《STEM計畫報告》,為STEM訂出發展計畫。整體而言,國際上對STEM教育的重視,一開始是以高等教育為主。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2009年上任後,推動STEM教育向下延伸到幼稚園至12年級(K-12)階段,強調跨科整合,學習範疇不限STEM字面4科。相關政策引起企業迴響,惠普(HP)公司在2013年召開全球「STEM+教育」大會,把STEM的範疇外延至創新、全球溝通等非科學領域,為教育開啟無限想像。歐巴馬也表示,這樣的STEM教育將不限於學科知識的學習,而是可以帶領孩子理解、探索、參與世界,甚至改變世界。 科學 科技 工程 藝術 數學
5
網紅紅什麼!? 多媒體是一種滲透力極強的新語言
017年是台灣YouTube原創影音大爆發的一年。」Google台灣業務副總經理葉揚會這麼說,是因為從今年台灣有七個YouTube頻道訂閱數突破百萬,相較於過去僅有《蔡阿嘎》與《TGOP這群人》達到這個成績,明顯看出成長力道,加上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世大運期間與多名YouTuber合拍影片、YouTuber串場金鐘獎影片,都能看出這一年台灣YouTuber不一樣的發展風景。 YouTube原創影音大爆發,七頻道訂閱數破百萬 看YouTube影片幾乎成了許多台灣民眾每天的生活日常,根據統計,台灣用戶在行動裝置上觀看YouTube影片的時數比起去年同期成長50%、台灣所有YouTube頻道全球累積觀看次數達1500億次,相當於全球人口的20倍,從這兩項數字不難看出台灣民眾對於原創影音的喜愛。 「我們對於YouTube這幾年在台灣的高速發展,以及創作者們源源不斷的活力,感到非常興奮。今年是台灣YouTube創作大鳴大放的一年。」YouTube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Gautam Anand說。 時間拉回到2014年,《蔡阿嘎》成為台灣第一個頻道訂閱突破百萬的YouTuber,「 現在小孩都沒在看電視,都看YouTube 。」蔡阿嘎一句話也點出YouTube影音在千禧一代成長中獨特的定位,過去一段時間,台灣一直以來只有《蔡阿嘎》、《TGOP這群人》這兩個頻道達到百萬訂閱成績,今年一口氣成長到七個。 《TGOP這群人》成為台灣第一個訂閱數突破200萬的頻道。YouTubeYouTube影音創作早已不僅侷限於搞笑內容,英語教學頻道《阿滴英文》就在今年成為台灣第一個突破100萬訂閱的知識教學型頻道,看影片學英文成為YouTube內容發展的新趨勢;另外女性創作者也有新的突破,以音樂分享受到網友喜愛的《魚乾》成為台灣第一位訂閱突破百萬的女性創作者、《阿神》成為台灣第一個突破百萬的遊戲頻道,還有《谷阿莫》、《聖結石Saint》、《菜喳》、《放火Louis》都在今年突破百萬的訂閱數。《TGOP這群人》也在今年九月成為台灣第一個訂閱數突破200萬的頻道。 明日之星也值得期待,今年突破70萬訂閱的頻道有9個,其中有5個頻道已經突破90萬、有3個頻道創立不到3年,其中網紅情侶檔家寧和Andy老師組成的《眾量級 CROWD》今年一月才剛突破10萬訂閱,現在已經擁有突破90萬的亮眼成績,奪下「快速竄紅創作者排行榜」第一名,這也就是2017年被視為台灣YouTube原創影音大爆發一年的原因。 台灣YouTube發展3大趨勢 從今年YouTube公布的「 2017台灣熱門影片排行榜 」也能看出一些發展趨勢。 音樂MV類影音當道 「台灣版《你不紅》蕭小M feat.小A辣 老田 聖結石 放火 開水小姐 胖虎」,分別奪下今年非音樂類熱門影片、熱門創作者影片排行第一名,可以看出台灣人對於音樂類型影音的喜愛。 電視、YouTube界線模糊 過去許多人會在手機、電腦上收看YouTube影片,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透過電視棒將內容投放到電視上收看,不受播出時間限制的特性,也讓許多電視上的熱門綜藝節目也都在YouTube上取得相當好的觀看成績。 YouTuber 彼此串聯合作 相較於過去的單打獨鬥,這一年也看到許多YouTuber到彼此的頻道客串合拍影片,加成效果不僅吸引眼球,也順勢拉抬彼此人氣,YouTube發跡的創作歌手黃明志與王力宏合唱的「漂向北方 Stranger In The North」,奪下今年熱門音樂影片排行版第一名,也能看出此一趨勢 網紅紅什麼!?
6
記憶的聲音!? 不談速度,談深度‥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1676
在聲響中探索氣味,捕捉記憶 不過,林強也有自己創作的堅持,他承認自己較少接觸全然為取悅觀眾的電影,也沒有商業類型片的訓練,但這也正好讓他可以不受框架限制,嘗試多元的電影配樂方法,並且超越既定認知、抽象狀態的音樂表現。 林強並認為配樂並不一定要直接幫助敘事,或是使用音樂準確地鋪陳劇情,而是透過聲響捕捉電影的氣氛,賦予觀者更多想像。因此對於聲音設計有想法的導演,思考的不只是電影的視覺,而也重視聽覺感受,就會找林強一起來創作。例如,賈樟柯《三峽好人》裡豐富的聲響世界,用聽覺記錄了現實環境氛圍,又同時表現超越現實的想像。像是輪船行駛江面的碰撞的環境音,也是感受人海浮沈的聲音。因而,林強的配樂經常透過聲音表現環境氣氛、抽象的記憶,像是混合人聲、生活裡的各種聲響構成的結構,不但能營造空間感,也可符合視覺傳達的訊息,達到導演創作的想法與目的。 林強認為配樂是聲音的創作,倒不是音樂性的表現,因此他不去選擇以旋律為主,渲染情緒的鋼琴或弦樂,而是表現聲響本身的電子樂。林強獨特的美學眼光,反映在他的音樂類型偏好,他很清楚自己的喜好無法成為主流,因此這條創作之路多少有點孤獨,但他還是想走自己擅長且感興趣的方向,期許能為電影帶來更多元精彩的聲響詮釋。 從單調平凡的日常進入「無我」境地 關於與不同導演合作的模式,林強認為需要和導演充分溝通,盡可能揣摩導演想要的情境。但創作過程中並非如此理性邏輯,能將聲音素材以一比一的方式對照導演的各種要求。對林強來說有時創作並不受理性控制,無法預先設想計劃,只能憑著工作經驗與習慣帶來的直覺,驅使你全神貫注,投入創作,甚至達到「無我」的狀態。但這並非創作者才能獨享的經驗,就算是一般人在日常裡,也會因為很喜歡做一件事,全神貫注而達到的狀態,這是一個人在極度認真之後得到的回饋,也是林強認為最好創作高度。各行各業,只要能夠做得自在開心,並能認真去感受、探索自我,也一樣能達到的高度。「有時是職業選擇你,做這件事時會特別地開心,甚至成為你生命的一部份。」換句話說,當你發現即便很辛苦、報酬又少,甚至不被理解也無法停止去做一份工作的時候,就應該是聽見了某種使命感的呼喚吧。 雖說,藝術一部份的功能就是在現實的無奈裡,給人想法上的啓發,獲得現實生活裡缺乏的內在感受,但不代表只有透過藝術創作才能得到靈性的啓發,才能體會宇宙生命的奧妙。林強的「藝術」之道,不在於崇高的思維,而是再平凡單調不過的反覆練習。林強說:「其實有很多我們覺得他是大藝術家的人,有時候也只是回到生活的日常,並沒有什麼魔法,或是創作的揮灑自如,而都是要一步一腳印的去做一些重複的工作,蠻像生活的狀態。」因此,林強認為越是受限制與阻礙重重的工作環境,有時反而是一種助力,問題不在於工作本身的重複單調,而是工作帶給你的感受與體悟,讓我們想想自己或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他說:「任何事都不是目的,工作讓你去體會為什麼要來這個世界上、要做這件事,自己又是什麼?如果認為來走一遭只是無奈混口飯吃,就真的只是這樣了。」 打開自己的耳朵,尊重每一個生命的不同與精彩 對林強來說,配樂創作是一個媒介,讓他能與更多人溝通,學習接受不同的思維,也是讓自己打開耳朵聆聽各種聲音,認識世界的方法。在他眼中,每個藝術感受都很重要,要尊重其展現出個體生命的特質與精彩。「這就是我的價值觀,獨立出去生活工作,不必要跟誰一樣。一樣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怎麼看,每個人都有潛力。」林強覺得創作的人終究會找到自己的方式,不要受他人影響,還有很重要的是,必須維持最簡單的內心狀態,他創作時只考慮能否幫助這部電影,不必追求成功,沒有目的性,也不需要掌握太多,只要保持開放自由的心,好的結果就會自然發生。 採訪結束,走出咖啡店,又拿起林強送我們的見面小禮,仔細看有一小行字寫著:「開一扇佛法的智慧之窗,照見生命的好風光。」 此刻,開始聆聽,那看不見,卻無所不在,隱藏在日常生活裡美麗聲響,正是照亮電影生命的好風景。 記憶的聲音!?
7
一匹更快的馬!?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tech/en4b63q.html
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曾經說過:「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until you show it to them。」(在你把東西拿出來之前,用戶根本不知道想要什麼。) 很多人並不認同這句話,覺得也只有賈伯斯這樣的大神才敢這樣說、這樣做,而我們這些普通的創業者或者產品經理,還是得遵從用戶需求,跟著用戶做產品。 無獨有偶,另外一個大神,也說過類似話,而且說得更形象生動。亨利·福特,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他說:「如果我當年去問顧客他們想要什麼,他們肯定會告訴我:『一匹更快的馬。』」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