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創新者的解答 – 第五章 什麼該外包、什麼該自己做?
研究發展策略專題報告 創新者的解答 – 第五章 什麼該外包、什麼該自己做? 指導教授:盧淵源博士 學 生:企碩一乙 舒毓聖 M
2
什麼該外包、什麼該自己做? 哪些工作該留在公司內部、哪些該外包,才能使創新事業更成功、更快速成長?
完全自己生產的專屬結構比較可能成功? 還是部份外包的分工模式比較容易成功? 什麼原因讓企業從專屬生產模式轉變為開放的分工模式? 標準一旦開放後,公司是否需要再採行專屬生產模式?
3
哪些工作該外包給事業夥伴? *既然這個決定如此重要,且深深影響創 新事業的成敗! =>理所當然以包留自己的核心能力為優先!
核心能力該如何認定? 是以現在的觀點?還是未來的觀點?
4
IBM的例子—我們得到的啟示 若專注於”核心能力/非核心能力”的分類,可能會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錯誤。
管理者不應該只問公司目前最擅長什麼?而要問現在必須精通什麼、未來需掌握什麼?才能在顧客重視的產品功能中獲致成功。
5
產品結構與整合 *”相互依賴性(interdependence)”及”規格化(modularity)”這兩個工程概念,以及它們在產品設計中扮演的重要性。
6
相互依賴性 VS 規格化 相互依賴性的產品結構,是產品某個零組件的設計與製造必須取決於其他零組件,這兩個零組件必須由同一個組織製造。
可以達成最適合產品性能,且具有專屬性。所以,相互依賴的產品結構,也等於最適化產品結構,或專屬性產品結構。 規格化的產品結構,清楚而具體地規定所有元素的結合方式與運作方式,可以達成最適彈性,也因為嚴謹的規格,使得工程師在設計上失去自由度,犧牲產品的性能。
7
採取何種策略? 當產品性能不好的時候,採取相互依賴性產品結構(整合型)。 當產品性能過好的時候,採取規格化的外包策略(非整合型)。
8
誰讓企業朝規格化發展(一) 是時間進展嗎?還是產業成熟化呢? *有下列四項因果過程可以預期:
1.技術進步的速度超越顧客的使用能力,讓原本功能與穩定性不夠好的產品改良到曲高和寡的境地。 2.這種情形迫使廠商必須在其他層面上競爭,改變產業的競爭基礎。由於顧客愈來愈不願意為高階功能付更高價格,所以能夠提高產品便利性的廠商就能賺取高利潤。
9
誰讓企業朝規格化發展(二) 3.競爭壓力迫使廠商必須更快回應顧客的特定需要,於是,便把原先的相互依賴性產品結構改變為規格化結構。
4.規格化促成產業分工,眾多非整合型企業已經逐漸超越整合型的龍頭企業。過去,整合是創造競爭優勢的必要手段;如今,整合卻變成競爭負擔。
10
再度整合的原因 在任何市場,技術進步的速度往往超越顧客利用的能力,因此競爭優勢會從相互依賴性的產品結構移向規格化結構。 顧客的需求也會改變!
Microsoft Office + IE VS WordPerfect / Lotus 123 Microsoft Office + IE VS Linux / Java
11
根據情況選擇產品結構策略 當產品性能不夠好時,發展非整合型事業的結果 在相互依賴性產品結構的情況下,不適用規格化策略 適當的整合
在正確時間,做正確的事
12
本章回顧(一) 當市場產品的功能還不夠好,也就是不能符合顧客需要時,企業如果能夠採取專屬產品結構,整合價值鏈上影響產品性能的界面,就能掌握競爭優勢。 當市場產品的功能過優時,競爭基礎就會轉移到速度及回應顧客需要,此時,非整合型的專業化公司將處於上風,規格化產品結構及產業標準決定了這些公司之間的互動關係。
13
本章回顧(二) 在創造新市場的破壞開始時,由於產品性能還不夠好,採取專屬產品結構及整合所有生產活動的企業將是成功者。
在歷經幾年的產品性能改善後,這些破壞先驅者就會面對速度更快、彈性更大的非整合型公司挑戰,因為專業化使他們在成本上擁有極大的優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