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周代舞蹈 本檔案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2
前言 周王朝(英文名:The Zhou Dynasty)是中國 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朝代,分為“西周”(前 11世纪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 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 建,定都鎬京和洛邑;東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 創立,定都洛邑。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 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王 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前11世纪至前256年,延續 800餘年。
3
商、周版圖對照 商代 周代
4
周文王 周文王 姬昌 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5
周武王 周武王 姬發 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周王朝的建立者,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會師盟津,商討伐商,後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建立諸侯國,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6
周平王 周平王(约前781~前720)中國東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汉族,姬姓,名宜臼。公元前770~前720年在位。是东周第一位国王。
7
第一節 開創禮樂之邦的先河 重視禮和樂始自帝堯.而周人竭力繼承光大.周 公用樂舞維護周室的宗法等級宗廟社稷。
周公名旦.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曾協助武王滅 商.武王逝世.成王年幼.由其攝政. 在周公主持下.集上古樂舞之大成.經過提煉規 範.形成完整的禮樂制度.以禮樂教化萬民.治理 天下.使人們的情感有所節制.通過舞蹈方式的 薰陶教化.而使周代社會美滿和諧.
8
周代的禮樂 周代的禮樂.完整而繁雜.大體可分為吉禮、 嘉禮、賓禮、軍禮、凶禮五種類型。
吉禮-「以吉祀事邦國之鬼神示」,即用於 各種祭祀的禮樂,是諸禮樂之首。 嘉禮-「以嘉禮親萬民」,按鄭玄注解,即 飲食、婚冠、賓射、餐燕、脤膰、賀慶等儀 典的樂舞。
9
賓禮-「以賓禮親國邦」,指上下之間,中 國和外國之間,以及人與人互相交往的規 範禮樂。
軍禮-「以軍禮同國邦」,包括大師、大田、 大均、大封等禮儀樂舞,主要適用於征戰、 畋獵、出巡及有關的行政事務。 凶禮,「凶禮哀邦國之憂」,其中有喪、 荒、吊、禬、恤等諸種,重點是哀悼死者 或發生大的天災人禍的時候用之。
10
周代大興禮樂,上至國家大事、下至言行舉 止,皆置於禮樂的規範中,開創中華禮樂之 邦的先河,對中華舞蹈文化和品德修養深具 影響。
周代的禮樂制度,嚴格而繁複,「禮有大小, 有顯有微」,「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婦 輕重皆有稱者也」。各種儀規不能隨意僭越, 主人的等級和演示的場合不同,所用樂舞的 曲目、規格和器具陳設、演出陣容、服裝紋 飾、顏色皆不同。
11
周代禮樂制度 佾舞 (佾即列) 階級 天子 諸侯 大夫 士 陣容 八佾 六佾 四佾 二佾 每佾8人 每佾6人 每佾4人 每佾2人 樂器陳設
宮懸 樂器懸於四面 軒懸 樂器懸於三面 判懸 樂器懸於二面 特懸 樂器懸於一面 服裝-紋飾 可全用12章 可用9章 可用7章 可用5章 服裝-顏色 朱色 黃朱色 赤色 配合 各種禮儀的舞蹈 季節 冬至祭天 夏至祭地 春分祭日 秋分祭月 祭列祖列宗 文王」、「大武」 空間 的要求 天子會諸侯或宴饗群臣,均按尊卑排列位置,並走不同路線。 操練舞藝演習實箭用射禮,跳弓矢舞、要求進退周旋。 八佾舞ppt/youtube影片
12
第二節 重視樂舞教育 周代推行禮樂制度, 十分重視禮樂教育, 王室設立龐大的樂舞 機構,成員有1463人 之多,教授禮樂的處 所統稱「辟雍」。 主管樂舞的最高長官 叫大司樂,下屬有樂 正、樂師、舞師等近 20個分職。 辟雍 上序 東序 成均 瞽宗
13
周代禮樂教育規範 分類 階段 學習內容 學齡 大學 樂德、樂語、六大舞、干戈羽籥舞和詩、書、禮等 小學 三德、三行、六藝、和六小舞 季節
春夏 干戈 秋冬 羽籥 課程 13歲 學樂、頌詩、舞勺 成童 舞象(用兵演練刺伐的舞蹈)、學御射 20歲 學禮、可以衣帛、舞大夏
14
周代的舞蹈,由於朝廷的重視和提倡,在 社會上有著崇高的地位,並用它來衡量一 個人是否成熟和是否有教養的標準。
西周雖鑒於夏朝樂舞淪為王公貴族娛樂享 受而亡國的教訓,崇尚節儉,但樂舞之禮 仍不可缺。
15
第三節 雅樂舞的典範 周代集上古樂舞之大成,廣泛收集各地遺存的著 名樂舞,經過整理、改編,連同周朝新創作的樂 舞,建成宮廷的雅樂舞體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 的「六大舞」和「六小舞」。 周室制訂六代樂,其目的是為了歌功頌德,教化 民眾,和治理天下,所以,和原有樂舞相比,主 題思想更為突出,舞蹈的編排、技巧、服飾、音 樂等藝術表現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16
周代-六大舞 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 奏大簇、歌應鐘、舞咸池,以祭地祇。 皇帝〈雲門大卷〉 奏姑洗,歌南呂,舞大韶,以祀四望。
帝堯〈咸池〉 奏姑洗,歌南呂,舞大韶,以祀四望。 帝舜〈大韶〉 奏蕤濱,歌函鐘,舞大夏,以祭山川。 帝禹的〈大夏〉 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以享先妣。 成湯的〈大濩〉 奏無射,歌夾鐘,舞大武,以享先祖。 武王的〈大武〉
17
周代的六大舞,可分文、武兩種,「文以昭 德」(以文舞表現品德操守)、「武以象功」 (以武舞張顯功績成就)。
文舞:雲門、咸池、大韶、大夏 武舞:大濩、大武 六代舞被歷代奉為樂舞的最高典範,相繼沿 襲,每個朝代凡有所建樹,皆製舞作樂昭德 象功,但其內容、形式和規模,已無法與周 舞比擬,多數的文、武雅舞,只是改名填詞, 模式大同小異,失去藝術特有的光彩。
18
周代〈大武〉之主題與內容 大武-是周代新創作的紀功舞蹈,行是屬大型的 組舞,結構嚴謹,表現力強,有張有弛,是上 古舞蹈創作和表演的一大進步。
主題:頌揚周代取得天下的功業。 舞段:「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 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僵」、「五成而 分」、「六成復綴」。 分6組依文字敘述模擬演示各舞段內容
19
周代-六小舞 與六大舞相對而言的「六小舞」,是周代用以教 育貴族子弟的必修課 舞者持帗而舞,用以祭祀社稷。 用於祭祀星辰或宗廟,舞者徒手。
朱載堉-六代小舞譜 與六大舞相對而言的「六小舞」,是周代用以教 育貴族子弟的必修課 舞者持帗而舞,用以祭祀社稷。 帗舞 用於祭祀星辰或宗廟,舞者徒手。 人舞 舞者手持鳳凰般五彩鳥羽而舞,用以祈雨,有陰陽相濟之意。 皇舞 舞者持鳥羽而舞,有冀蔽的意思。 羽舞 「施於辟雍」,舞者持旄牛尾或其它獸尾而舞。 旄舞 用於山川之祭祀或兵事,舞者持盾牌而舞,有捍衛的之意 干舞
20
帗舞
21
人舞 臺藝大舞蹈系 人舞演出劇照
22
皇舞、羽舞
23
旄舞 辟雍是周天子 頒布政令 祭天祀祖場所 培養貴族子弟設置大學的地方。 旄舞及場地-辟雍
24
干舞 刑天舞干戚
25
明代朱載堉-「六代小舞譜」
26
影片欣賞:《大舞》《小舞》(1999臺體舞團) 《大舞》編舞者:王玉英主任 《小舞》編舞者:胡民山老師
27
第四節 散樂和四裔樂 周代 氏族國 N E S W 周代社會結構
28
雅樂舞 周代宮廷以雅樂舞用於各種祭祀儀典,同時又 是設置散樂和四裔樂,供宴享和招待賓客之用, 散樂通常指除雅樂之外的各種樂舞。 漢唐樂府
29
雅樂舞影片欣賞 雅樂舞─臺北市孔廟-古禮祭典《雅樂舞》 漢唐雅樂形式-漢唐樂府豔歌行、新古典舞團 雅樂舞原則的示範與講解-陳玉秀教授
「指夾毛巾」:韓國舞、雅樂舞的示範-陳玉秀教授 憶!阿里郎 日本雅樂 Gagaku-日本
30
散樂、四裔樂 散樂 四裔樂又稱四方之樂或商狄之樂,是邊民和外 族傳入中原的樂舞。
31
第五節 臘祭儺舞的演變 周代敬重鬼神,保持著原始氏族祭祀儀式舞蹈的 傳統,並增入禮的觀念,巫教性的舞蹈表演。
臘祭是農業生產的禮儀,以感謝神祇恩惠,慶賀 農業豐收和祈求來年有好年景為主旨。相傳此俗 源於神農氏,周代訂於每年的十二月,由天子親 祭,亦稱「大臘八」。 臘祭
32
蠟祭補充資料-影片 臘的儀式以歌舞為主。 先秦的臘祭,十紛熱 鬧,「一國人皆若狂」
,其時正是收穫之後, 民眾辛勞一年,可藉 此休息,相聚歌舞娛 樂。 影片-沖繩蠟祭 祭祀舞蹈 蠟祭、儺舞
33
儺舞 儺舞屬於巫術舞蹈,以頭戴假面具,氣氛神祕恐 怖和驅鬼逐疫為特色,於周代明確規定為禮儀的 一種,每年舉行三次,分別做「國儺」、「天子 儺」、「大儺」。 國儺於季春之月舉行,主要是周王室和諸侯宮中 的儺禮。 天子儺是儺禮中規格最高的儀式,天子親自參加, 而天子以下不得舉辦,此儺於每年仲秋之月舉行。
34
大儺於季冬之日舉行,周代大儺的主持人稱方 相氏,此種儺禮,規模盛大,舞隊達百人之眾, 眾舞者手執牛尾,跟隨著揮舞戈盾的方相氏, 大喊大叫蹦跳亂舞,把假想的鬼怪驅趕出去。
婺源儺舞 儺祭
35
儺舞 古代於民眾中亦盛行儺祭儺舞,並根據表演人員 和演出的場合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和內容,如 鄉人儺、百姓儺、軍儺、寺廟儺等。
影片-古老儺舞 影片-土家族儺舞2 古代於民眾中亦盛行儺祭儺舞,並根據表演人員 和演出的場合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和內容,如 鄉人儺、百姓儺、軍儺、寺廟儺等。 彝族儺舞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