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1《技术制图》的基本规定 1.2 尺规几何作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1《技术制图》的基本规定 1.2 尺规几何作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1《技术制图》的基本规定 1.2 尺规几何作图
本章内容主要是国家标准的一些基本规定,以自学为主,只对部分内容加以讲解。 1.1《技术制图》的基本规定 1.2 尺规几何作图 结束放映

2 1.1《技术制图》的基本规定 ★ 尺寸标注的基本知识 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⒈ 尺寸数值为机件的真实大小,与绘图比例及 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⒉ 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如采用其它 单位时,则必须注明单位名称。 ⒊ 图中所注尺寸为零件完工后的尺寸,否则应 另加说明。 ⒋ 每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最能 清晰地反映该结构特征的视图上。 ⒌ 标注尺寸时,应尽量使用符号和缩写词。

3 尺寸标注中常用符号和缩写词  EQS R S  SR t C 名 称 名 称 直 径 均 布 半 径 正方形 圆球直径 深 度 圆球半径
名 称 符 号 或 缩 写 词 名 称 符 号 或 缩 写 词 直 径 均 布 EQS 半 径 R 正方形 圆球直径 S 深 度 圆球半径 SR 沉孔或锪平 厚 度 t 埋头孔 45°倒角 C

4 二、尺寸组成 ⒈ 尺寸界线 ⒉ 尺寸线 尺寸界线为细实线,并应由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用这些线代替。
这些间距>7毫米, 最好不超过10毫米。 尺寸界线 尺寸线 尺寸界线超出箭头约2毫米 ⑴ 尺寸线为细实线,一端或两端带有终端(箭头 或斜线)符号。 ≈4d d d=图中粗实线宽度 字高 尺寸线 45°

5 ⒊ 尺寸数字 89 89 89 如:“89” 89 ⑵ 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也不得与其它图 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
⑶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线段平行。 ⒊ 尺寸数字 C1.5 数字高度3.5毫米 C1.5 尺寸数字 16 10 这些间距>7毫米, 最好不超过10毫米 尺寸界线 20 35 尺寸线 尺寸界线超出箭头约2毫米 ⑴ 一般应注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可注在尺寸线的 中断处。 ⑵ 尺寸数字应按国标要求书写,并且水平方向字 头向上,垂直方向字头向左,字高3.5mm。 89 89 89 如:“89” 89 应为 应为

6 ⑶ 线性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般应按下图所示方向注 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 无法避免时应引出标注。
16 16 ⑷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该 图线断开。 中心线断开 10

7 三、角度、直径、半径及狭小部位尺寸的标注。
⒈ 角度尺寸 90° 60° 25° ⑴ 尺寸界线沿径向引出,尺寸线应画成 圆弧,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⑵ 角度数字一律水平写。通常写在尺寸 线的中断处,必要时允许写在尺寸线 的外面,或引出标注。

8 ⒉ 直径尺寸 ⑴ 标注直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 符号“”。 注:直径尺寸可以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⑵ 标注球面直径时,应在符
20 10 10 10 5 5 5 注:直径尺寸可以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S10 ⑵ 标注球面直径时,应在符 号“”前加注符号“S”。

9 ⒊ 半径尺寸 ⑴ 标注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 符号“R”。 ⑵ 应标注在是圆弧的视图上。 ⑶ 标注球面半径时,应在符号“R”前加注
× ⑶ 标注球面半径时,应在符号“R”前加注 符号“S”。

10 ⑷ 当圆弧半径过大或在图纸范围内无法注出 圆心位置时的标注方法。 R80 SR85 ⒋ 狭小部位尺寸的标注 3 5 2

11 ⒌ 均匀分布的孔的标注 ⑴ 沿直线均匀分布 ⑵ 沿圆周均匀分布 当图中孔的定位与分布已明确时,可省略EQS。 5× 8 10 20
5× 8 10 20 4×20=80 100 ⑵ 沿圆周均匀分布 8× 6 EQS 15° 8× 6 当图中孔的定位与分布已明确时,可省略EQS。

12 ⒍ 断面为正方形结构的标注 16 16×16 18 18×18 ⒎ 均匀厚度板状零件的标注 t2 不必另画视图表示厚度

13 继续? 结束?

14 1.2 尺规几何作图 一、正多边形 ⒈ 正六边形

15 ⒉ 正N边形(以正7边形为例) ⑴ 画外接圆 ⑵ 将外接圆直径等分为N等份 ⑶ 以N点为圆心,以外接圆直径为半径作圆与水
平中心线交于点A,B。 1 2 3 A B 4 5 6 N ⑷ 由A和B分别与奇数(或偶数)分点连线并与外 接圆相交,依次连接各交点。

16 二、斜度与锥度 ⒈ 斜度 斜度是指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 斜度=tga=H:L=1: L/H 例:画下面的图形
1:5 80 10 例:画下面的图形 1单位 5单位 h 30° h=字高 斜度符号画法:

17 ⒉ 锥度 锥度是指圆锥的底面直径与高度之比,或是圆锥台的底圆直径与顶圆直径之差与高度之比。 D D-d 锥度= = =2tga L l
通常写成1:n的形式 ● 锥度的画法 1单位 5 1:5 25 20 5单位 ● 锥度符号的画法 2.5h 1.4h h=字高

18 三、圆的切线 ⒈ 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 ⑴ 连接OA ⑵ 以OA为直径作圆 ⑶ 分别连接AC1、AC2 o A C1 C2

19 ⒉ 作两圆的外公切线 ⑴ 以O2为圆心,R2-R1为半径作辅助圆。 ⑵ 过O1作辅助圆的切线O1C。
R1 R2 C1 C O2 O1 R2-R1 ⑶ 连接O2C并延长使其与O2圆交于C2。 ⑷ 过O1作O2C2的平行线。 ⑸ 连接C1C2即为两圆的外公切线。

20 ⒊ 作两圆的内公切线 ⑴ 以O1O2为直径作辅助圆。 ⑵ 以O2为圆心, R2+R1为半径作圆弧与辅助圆相交。 ⑶ 连接O2K。
O1 R1 O2 R2 C2 C1 ⑶ 连接O2K。 ⑷ 过O1作O2C2的平行线。 ⑸ 连接C1C2即为两圆的内公切线。

21 四、圆弧连接 ⒈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 ⑴ 作两条辅助线分别与两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R。 交点O即为连接圆弧的圆心。
M O O O M M N N N ⑴ 作两条辅助线分别与两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R。 交点O即为连接圆弧的圆心。 ⑵ 由点O分别向两已知直线作垂线,垂足即切点。 ⑶ 以点O为圆心,R为半径画连接圆弧。

22 ⒉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外切)
⑴ 以O1为圆心,R1+R为半径 画圆弧。 R O3 R1+R ⑵ 以O2为圆心,R2+R为半径 画圆弧。 R2+R ⑶ 分别连接O1O3、O2O3 求得两个切点。 C1 C2 R2 ⑷ 以O3为圆心, R为半径画连 接圆弧。 R1 O1 O2

23 ⒊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内切)
⑴ 以O1为圆心,R-R1为 半径画圆弧。 R O3 R-R2 ⑵ 以O2为圆心,R-R2为 半径画圆弧。 R-R1 ⑶ 分别连接O3O1、 O3O2 并延长求 得两个切点。 R2 R1 ⑷ 以O3为圆心, R为半径画连 接圆弧。 O1 O2 C2 C1

24 ⒋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已知圆弧和直线 ⑴ 以O1为圆心,R1+R为半径作圆弧。 ⑵ 作与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为R的直线。 R
C1 O R C2 ⑶ 连接O1O,求得与已知圆弧的切点。 ⑷ 由O向已知直线作垂线,求得与已知直线的切点。 ⑸ 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画连接圆弧。

25 圆弧连接作图小结: 一、无论哪种形式的连接,连接圆弧的圆 心都是利用动点运动轨迹相交的概念 确定的。 二、连接圆弧的圆心是由作图确定的,故
☆距直线等距离的点的轨迹是直线的平行 线。 ☆与圆弧等距离的点的轨迹是同心圆弧。 二、连接圆弧的圆心是由作图确定的,故 在标注尺寸时只注半径,而不注圆心 位置尺寸。

26 END


Download ppt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1《技术制图》的基本规定 1.2 尺规几何作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