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白春林1,2,3 张焕乔2,3 张锡珍2 许甫荣3 1.四川大学物理学院,成都 2.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北京 3.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白春林1,2,3 张焕乔2,3 张锡珍2 许甫荣3 1.四川大学物理学院,成都 2.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北京 3.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白春林1,2,3 张焕乔2,3 张锡珍2 许甫荣3 1.四川大学物理学院,成都 2.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北京 3.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张量力对原子核集体激发态的影响 白春林1,2,3 张焕乔2,3 张锡珍2 许甫荣3 1.四川大学物理学院,成都 2.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北京 3.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2 提要 张量力简介 自洽的HF+RPA模型 张量力对Gamow-Teller跃迁的影响 张量力对GT跃迁影响的机制
张量力对自旋偶极(SD)和自旋四极(SQ)跃迁的影响 GT和SD跃迁对张量力的参数的限制 小结

3 张量力简介I 核子间存在张量相互作用,但长期以来被忽略 在远离β稳定线的奇特核区域发现了幻数的演化
Otsuka最早在壳模型中加入张量力来解释这些幻数的演化T.Otsuka,et.al.PRL,97,162501(2006)

4 张量力简介II Skyrme的张量力被引入到HF计算中,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 . 现在的平均场理论中逐渐开始考虑加入张量力的贡献
Colò, Sagawa, Fracasso, Bortignon, PLB, 646(2007) 227 现在的平均场理论中逐渐开始考虑加入张量力的贡献

5 张量力简介III Skyrme力是动量相关的零程力,其中的张量项是: 它只对HF势的自旋轨道耦合势有贡献

6 张量力简介IV-存在问题 B.A.Brown等人用G矩阵相互作用得到的张量力参数与G.Colo等人得到的结果相冲突 B.A.Brown,et.al,PRC74,061303(R)(2006) T.Lesinski等人根据原子核 的基态性质,把张量力的参 数和其他的Skyrme参数一 起拟合得到很多套自洽的参数 T.Leisinski,et.al,PRC76, 014312(2007) HF理论中的单粒子能级不是严格的单粒子能级 张量力似乎对原子核的基态性质不敏感

7 自洽的HF+RPA模型--HF方法 原子核的Hmilton量
HF理论:核子在原子核中受到其他核子的相互作用近似的用一个平均场来表示,原子核基态由单粒子态的Slater行列式构成: 在基态下能量最低,要求 从而可以得到单粒子态的本征方程

8 自洽的HF+RPA模型--RPA理论 原子核的激发态可以表示为 RPA近似 RPA方程

9 自洽的HF+RPA 模型 用自洽的HF+RPA模型研究核的集体激发态
在HF模型中用迭代的方法解出单粒子能级和波函数,对计算的特定激发态用其选择定则选取粒子-空穴组态,算出RPA方程中的矩阵A和B,对角化RPA方程就可解出集体激发态。 自洽性要求HF和RPA计算中用的有效相互作用完全相同。

10 张量力对Gamow-Teller跃迁的影响I
模型独立的求和规则 Quenching问题目前实验仅能在低激发能区域观测到50-70%的跃迁强度 两种解释: 1,Δ共振态 2,组态混合(2p-2h),使一部分强度分布在高激发能区 A.Arima,et.al.Adv.Nucl.Phys.18(1988)1, G.F.Bertsch,I.hamamoto,Phys.Rev.C26(1982)1323

11 张量力对gamow-teller跃迁的影响II
主峰下移约 2MeV 约 10% 的跃迁强度被移到30MeV, 这会影响到Quenching问题(仅在1p-1h的框架下) Bai, Sagawa, Zhang, Zhang, Xu and Colò, PLB, 675 (2009) 28

12 张量力对GT跃迁影响的机制I 1+ 态有两种模式 GT 和 1+ SQ 这两种算符的耦合与张量力有关
Bai, Zhang, Zhang,Xu, Sagawa, Colò, PRC,79,041301(R)(2009)

13 张量力对GT跃迁影响的机制II 张量力是这两种模式耦合起来,进而使约10%的跃迁强度移到高能区 Bai, Zhang, Zhang,Xu,
Sagawa, Colò, PRC,79,041301(R)(2009)

14 张量力对自旋依赖的更高阶的电荷跃迁反应的影响
算符定义 其中 分别对应 Gamow-Teller (GT), Spin-Dipole (SD), Spin-Quadupole (SQ), 和, Spin-Octupole (SO).

15 张量力对SD跃迁的影响 C.L.Bai,H.Q.Zhang,X.Z.Zhang,,Nucl.Phys.A 834,65c(2010)
C.L.Bai,H.Q.Zhang,X.Z.Zhang,F.R.Xu,G.Colo and Sagawa,CPL(2010)

16 张量力对 GT,SD 和 SQ影响的一般规律 张量力对这三种跃迁的各种模式影响都很多,其一般规是 上移 模式的跃迁强度 下移 模式的跃迁强度
上移 模式的跃迁强度 下移 模式的跃迁强度 耦合 和 两类模式

17 最新的SD实验支持我们的结论 C.L.Bai,H.Q.Zhang, H.Sagaawa,X.Z.Zhang,
G.Colo,F.R.Xu,PRL,105, 072501(2010) The tensor force between nucleons is very strong but, until recently it has not been possible to pin down its specific effects in nuclei. The present paper shows how tensor forces have an observable effect on spin dipole excitations in nuclei. clear signatures of tensor effects are searched since nearly a decade an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eem to be very promising.

18 GT和SD跃迁对张量力参数的限制(I) 至今约有40套包含张量力的参数根据基态性质被拟合出
鉴于张量力对我们研究过的这些激发态影响很大,我们用这些参数计算了90Zr和208Pb中的GT和SD跃迁强度,并与实验相比较仅2套得出的主峰和实验值相比在2MeV以内。 目前调参数时,仅从基态考虑对张量力的参数的限制不够,我们从激发态考虑对参数的限制。

19 GT和SD跃迁对张量力参数的限制(I) 考察了90Zr和208Pb中的GT和1+SD跃迁的 Δ=|Eth-Eexp|
图中绿色区域Δ≤1.8MeV 图中蓝色区域Δ≤1.6MeV

20 SGII+Tensor

21 小结 张量力是GT跃迁的主峰下移约 2MeV, 大约 10% GT强度在1p-1h框架下被移到高能区域(典型的2p-2h的能区).
张量力对电荷交换的 SD 的1-态强度显著下移,这个效应得到实验的支持. 从GT和SD跃迁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可以对张量力参数给出很强限制。

22 谢谢!


Download ppt "白春林1,2,3 张焕乔2,3 张锡珍2 许甫荣3 1.四川大学物理学院,成都 2.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北京 3.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