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華語文學與思想報告 指導:賴慧玲老師 國際商務學系一年級B班 第二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華語文學與思想報告 指導:賴慧玲老師 國際商務學系一年級B班 第二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華語文學與思想報告 指導:賴慧玲老師 國際商務學系一年級B班 第二組
墨子-兼愛 華語文學與思想報告 指導:賴慧玲老師 國際商務學系一年級B班 第二組

2 議程表 報告成員及工作分配 報告原因 參考書目 課文朗讀 課文翻譯 墨子之生平 墨子書述要 補充

3 報告成員及工作分配 周澤豪-資料收集 串場主持 9725004A 姜智豪-資料整彙、PPT簡報製作 9725012A 周志豪-主演講者
周澤豪-資料收集 串場主持   A 姜智豪-資料整彙、PPT簡報製作   A 周志豪-主演講者   A 胡哲瑜-圖書收集整彙   A 余俊融-圖書收集整彙   A

4 報告成員及工作分配 張豪升-PPT簡報製作 范君偉-圖書收集整彙 9725028A 謝宗翰-課文翻譯兼報告 9725034A
陳碩平-課文翻譯   A

5 報告題目 兼愛上第十四

6 報告原因 雖然墨子的生平不詳,甚至是未知! 但主要仍想研究他的思想與創舉。
 但主要仍想研究他的思想與創舉。 韓昌黎曾主張:「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等於說,儒墨應並重不可偏重,那為什麼在戰國這個以儒墨為顯學的時期,到了後世卻會式微?其原因值得探討!

7 參考書目

8 參考書目(按出版年代排序) 1. 李漁叔<<墨子今註今譯>> 台灣商務印書館 63年5月初版,77年4月6版 2. 史墨卿<<墨學探微>> 台灣學生書局印行 65年3月初版,67年9月再版 3. 周長耀<<墨子思想之研究>> 台北縣正中書局 66年3月初版

9 參考書目(按出版年代排序) 4. 鍾友聯<<墨子的智慧>> 台北市武陵出版社 74年9月初版 5. 鍾友聯<<墨家的哲學方法>> 台北市東大圖書 75年8月1日初版 6. 陳問梅<<墨學的省察>> 台灣學生書局 77年5月初版

10 參考書目(按出版年代排序) 7. 李紹崑<<墨學十講>> 台北市水牛出版社 79年11月1日初版 8. 譚宇權<<墨子思想評論>> 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80年12月初版 9. 黃世瑞<<墨家思想新探>> 台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82年5月30日初版

11 參考書目(按出版年代排序) 10. 藍順德<<墨子新編(上)>> 國立編譯館 90年5月初版

12 課文朗讀

13 1. 「惡」施不孝:ㄨ 2. 不慈「亡」有:ㄨˊ 3. 交相「惡」則亂:ㄜˋ
生難字詞 1. 「惡」施不孝:ㄨ 2. 不慈「亡」有:ㄨˊ 3. 交相「惡」則亂:ㄜˋ

14 課文翻譯

15 名詞解釋 1. 聖人:據「墨子‧天志下」之說法,其所謂之聖人乃指能服從天意,並率領人民尊信上天、敬事鬼神,且又愛利人民之天子。 2. 焉:乃。 3. 攻:治。 4. 當:嘗。

16 名詞解釋 5. 虧:損害。 6. 盜賊:依《荀子‧正論》楊倞注:盜賊,通名。分別而言,私竊叫盜,劫殺叫賊。 今俗稱:「強劫曰盜,私偷曰賊」,意適相反。

17 名詞解釋 7. 亂物:物與事同,是說天下的亂事,都具備在此。 8. 具此:盡於此。 9. 惡(ㄨ)施:何施。 10. 亡(ㄨˊ):與「無」同。

18 名詞解釋 11. 兼相愛:天下的人能無差別、無條件的相親相愛;兼:全體。 12. 交惡(ㄜˋ):相互憎恨。

19 墨子之生平 墨子名翟,戰國初年時人。生於周定王時,約在孔子之後、孟子之前,與子思同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但後世學者一般認為墨子為魯人。

20 根據今人陳問梅《墨子之省察》(學生書局)之考定,其生卒年代約為周定王三十六年(公元前四八四年)至周安王初年間。 墨子出身貧賤,故深知民間疾苦,以力行過人,而信徒眾多,自成一家言,與儒家並稱「顯學」。

21 其過世後,弟子仍繼其統緒,形成一嚴密之團體組織,並以「鉅子」為領袖。直至秦統一天下,焚書坑儒,墨學亦不為帝王所喜,至漢以後,遂漸中絕。

22 墨子書述要 班固《漢書‧藝文志》著錄墨子書七十一篇,應該即是最早的墨子書記錄。《藝文志》源自劉歆《七略》,而《七略》又源於劉向。故墨子書亦與其他各子書相同,當經劉向校錄,其時應有七十一篇。

23   但《隋書‧經籍志》著錄的為十五卷、目一卷,未著篇數。高似孫《子略》引瘐仲容《子鈔》則云十六卷,馬總《意林》亦稱十六卷,蓋合目一卷在內。自《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以至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止,均列十五卷。

24 補充 墨家的興起除與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有關外,與當時的時代精神、社會習尚有一定關係。習尚者,習俗風尚也。春秋戰國之際,天下大亂,政治風雲變幻莫測,人君世主,王侯將相,特別需要所謂「士

25 為知己者死」的勇士,為他們爭權奪利而赴火蹈刃,死不還踵。當時的風氣習尚,道德標準,亦將任俠尚勇輕生奉為準繩。如專諸之刺王僚,聶政之刺韓傀,北郭隆之於晏子,侯生之於信陵君,豫讓之於智伯,程嬰公、孫杵之於趙氏孤兒,荊軻之

26 於太子丹.....這些都是被人們所稱頌的「士為知己者死」的有名事例。當時的習俗風尚就是生死無所謂,信義為根本,為了知己,赴湯蹈火,視死如歸。這種習尚,非但在「士」中盛行,就是在社會下層普通老百姓中亦一樣盛行,例如浣纱女之於伍子胥。由於此種時

27 代精神習尚,故而產生「赴火蹈刃、死不還踵、任俠尚勇且輕生」的墨家。因此,墨家鉅子孟勝以身殉陽城君的悲壯故事,亦是可以理解的了。

28   第二組報告 圓滿結束 感謝大家的參與


Download ppt "華語文學與思想報告 指導:賴慧玲老師 國際商務學系一年級B班 第二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