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超越本土化與全球化的兩岸化架構-從文教角度出發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超越本土化與全球化的兩岸化架構-從文教角度出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超越本土化與全球化的兩岸化架構-從文教角度出發
「高等教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 學術研討會 超越本土化與全球化的兩岸化架構-從文教角度出發 政大教育系周祝瑛 淡江大學 /4/14

2 報告綱要 前言 兩岸文教交流的回顧 兩岸文教交流的發展歷程 兩岸文教交流的大躍進
建構教育的兩岸化模式(cross-straitization)  -超越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本土化情結(localization) 結論-關於兩岸化模式的評價與前瞻

3 壹、前言 大陸對台工作的重心的轉變  經貿往來→文化互動 本土化與全球化間的衝突 直接面對衝突的國家或地區  →參考兩岸交流之經驗

4 Cross-straitization 兩岸化模式
“Taiwan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 When Globalization Meets Localization” 撰寫過程中的困惑與靈感: 兩岸文教研究中可否提供國際上解決衝突國家與地區的參考: 如南北韓 以色列伊朗 印巴 等

5 貳、兩岸文教交流之回顧 1987:解嚴,開放探親 1993:開放學生以教育、文化目的訪台 1994:設置中華發展基金會
1995:辦理補助大陸研究生來台 在1988~2009年間共有20類組,2,712,572名中國大陸專業人士訪台,在文化和教育部門的專業人員有235,591名。

6 參、近年來兩岸文教交流的發展歷程 交流的起步 扁政府時代的大陸教育政策 (2000-2008) 馬政府時代的大陸教育政策 (2008—迄今)
中國大陸的台商學校 在大陸的台灣學生

7 參、近年來兩岸文教交流的發展歷程 一、交流的起步 協議簽訂: 1996教育部提供兩岸交流範例
扁政府 馬政府 在大陸的台商學校 在大陸的台灣學生 一、交流的起步 協議簽訂: 1996教育部提供兩岸交流範例 2004臺灣 50 所與大陸104所學校,簽訂206件協議 2010臺灣163 所與大陸680所學校,簽訂2600件協議 學術交流: 大學法:大學可與中國大陸教授合作在台進行教學 →專業人才競爭、外流問題

8 參、近年來兩岸文教交流的發展歷程 二、扁政府時代的大陸教育政策 (2000-2008) 背景:兩岸互動日趨頻繁 國家間學歷互相承認已成浪潮
交流的起步 扁政府 馬政府 在大陸的台商學校 在大陸的台灣學生 二、扁政府時代的大陸教育政策 ( ) 背景:兩岸互動日趨頻繁     國家間學歷互相承認已成浪潮 態度:傾向台灣獨立 政策:反「一個中國」政策 缺少通過鼓勵兩岸學術交流及合作法案 採取一連串的「去中國化」政策 例:中國歷史納入世界史 →以臺灣自決的形式,提高在地意識,有以台灣本體的 身分認同取代中華文化紐帶的企圖(本土化意識抬頭)。

9 參、近年來兩岸文教交流的發展歷程 三、馬政府時代的大陸教育政策 (2008—迄今) 態度:傾向中國大陸
交流的起步 扁政府 馬政府 在大陸的台商學校 在大陸的台灣學生 三、馬政府時代的大陸教育政策 (2008—迄今) 背景:2008年政黨再次輪替 態度:傾向中國大陸 經貿交流先行,政治協商在後→文教議題切入 政策:台灣高等教育機構成為東亞地區高教樞紐策略 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大學法 → 2010通過中國大陸高中與一流大學畢業生得以 進入台灣高校機構繼續就學 2011有41所被列在台灣承認名單內 →有條件的認可部分大陸大學學歷,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其中「三不、六限」的後續影響

10 參、近年來兩岸文教交流的發展歷程 四、中國大陸的台商學校 背景:加入WTO、簽署ECFA →需解決台商子女就學問題
交流的起步 扁政府 馬政府 在大陸的台商學校 在大陸的台灣學生 四、中國大陸的台商學校 背景:加入WTO、簽署ECFA     →需解決台商子女就學問題 2010年有1700名K-12(學前到高中)孩童註冊入學 特色:由台灣退休校長、教師和當地人員管理     課程與教科書皆由台灣輸入     如:東莞、上海、華東台商子弟學校 →台商學校的成立代表了兩岸關係的突破

11 參、近年來兩岸文教交流的發展歷程 五、在大陸的台灣學生 背景: 1979起大陸開放港、澳、臺學生進入本科及研究所就讀 至今已超過二萬人。
交流的起步 扁政府 馬政府 在大陸的台商學校 在大陸的台灣學生 五、在大陸的台灣學生 背景: 1979起大陸開放港、澳、臺學生進入本科及研究所就讀 至今已超過二萬人。 1980中期學生多以中華文化、商管、醫療為主修 現況與問題: 學生返台後遇到學歷不予承認問題 →多朝私人企業、留在大陸或前往國外發展 →大陸解除限制,允許台灣學生永久在大陸工作

12 肆、兩岸文教交流的大躍進 2010通過承認大陸41所大學學歷 中華文化的崛起 中國:孔子書院→全球已超過337間 台灣:台灣書院
陸委會促進交流→戰略性地位 中國:歡迎台灣學者、控管欲來台學者 台灣:嚴格控管學者來台、鼓勵自由前往大陸 成立私營部門(如:中華發展基金會)透過資源、重新分配、鼓勵交流 先避開政治敏感度高之議題 文教先行

13 伍、教育的兩岸化模式-超越全球化與本土化情結
國家身分認同的衝突 →二次戰後的再中國化【re-Sinicization】或李陳政權的去中國化(1988–2008)   與其他衝突國家之差異→透過經貿、文教交流、建立民間交流管道、增加相互了解 如何通過公民教育的重塑,重新界定台灣與中國大陸雙方身份的角色

14 伍、教育的兩岸化模式-超越全球化與本土化情結
一、公民教育與自我認同 2009台灣青少年參與IEA,公民教育研究結果(ICCS),排名第四 對信任國家、政黨、媒體、學校、大眾分數比平均低很多 四分之三表示對政黨的不信任

15 伍、教育的兩岸化模式-超越全球化與本土化情結
二、儒家文化為兩岸的共同傳統 儒家文化對臺灣、大陸的影響 藉由分享共同文化價值觀拉近距離 近悅遠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以及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關係能超脫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框架發展成「兩岸化」的模式

16 陸、結論:關於兩岸化模式的評價與前瞻 經貿、文教交流V.S政治上的空間 合作、夥伴關係上的改善 包容性和多元化→文明共存
西方質疑→教育在兩岸溝通上的功能 透過民間文教交流消除誤解 韓國媒體:Chiwan 兩岸皆努力尋求、建立自己的身份

17 感謝您的聆聽與指教! 周祝瑛 敬禮!!! iaezcpc@nccu.edu.tw


Download ppt "超越本土化與全球化的兩岸化架構-從文教角度出發"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