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The Ricci Legacy: Finding God in Cultures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以下反省的架構 利瑪竇在澳門耶穌會團體所經驗的敵意 簡略概括聖依納爵的靈修之旅—情感的進路. III. 綜合的概括

2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The Ricci Legacy: Finding God in Cultures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I. 利瑪竇在澳門耶穌會團體的經驗 利瑪竇到澳門後,向克劳迪奧•阿夸維亞(Claudio Acquaviva)總會長坦率匯報了自己在那裡遇到的困難, 并對同伴羅明堅遭遇的困境表示擔憂:『神父,我想讓你知道,我斗膽向您陳述自己的見聞,而非發表見解。非親歷之人難以理解的。澳門教會及學院的神父及領導(……),不僅對皈依中國了無興趣, 而且還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厭惡。視察員神父將向你,神父,匯報一切相關事宜。並已在此三年的羅明堅神父,成了神父中的犧牲品。』

3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The Ricci Legacy: Finding God in Cultures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I. 利瑪竇在澳門耶穌會團體的經驗 16世紀80年代初,澳門絕大部份耶穌會士認為,皈依中國完全沒有可能。該觀點的基礎,是一系列的失敗嘗試。1552年間,沙勿略死於上川島;1583年,繼利瑪竇、羅明堅在肇慶落腳之後,共有25名耶穌會士, 22名方濟各會士,兩名奧古士丁會士及一名多明我教士嘗試在中國永居,均以失敗告終。 (“利瑪竇進京之旅”,Fr. Gianni Criveller)

4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The Ricci Legacy: Finding God in Cultures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I. 利瑪竇在澳門耶穌會團體的經驗 范禮安決心力挽頹勢。1573年,范禮安被任命為東印度(含中國)視察員,并於1578年9月6日首次踏足澳門。他很快意識到,早先嘗試的失敗,皆因傳教士缺乏準備所致。如果學會了語言, 這位不肯輕易被困難及挫折所嚇到的、富有遠見卓識的視察員心想,去中國傳教怎麼會不可能呢?然而澳門卻沒有願意學漢語的耶穌會士。 (“利瑪竇進京之旅”, Fr. Gianni Criveller)

5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The Ricci Legacy: Finding God in Cultures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I. 利瑪竇在澳門耶穌會團體的經驗 令四名修士專攻普通話(含讀寫),同時學習與此事並相關的風俗民情及一切必要之物。千萬不准他們叫其他事情分心,也不准地區會長叫他們做其他事情。我清楚, 除非我們其中的一些人能講普通話,否則在中國這個國家實現夢寐以求的皈依,是不可能的。 (1579年7月范禮安給羅明堅的指示)

6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The Ricci Legacy: Finding God in Cultures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I. 利瑪竇在澳門耶穌會團體的經驗 在這裡,值得提問的是: 在同一時代,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關鍵在哪裡? 這種不同跟依納爵靈修有甚麼關係? 這種張力尤其突顯,因為當事人都是經歷過神操經驗的會士?

7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The Ricci Legacy: Finding God in Cultures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II. 聖依納爵的靈修之旅—情感的進路 從  甲) 強調外在的行動 到 乙) 注意內心的脈動

8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The Ricci Legacy: Finding God in Cultures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II.聖依納爵的靈修之旅—情感的進路 甲) 強調外在的行動 聖方濟、聖道明做的,我也可以做。 2) 為維護聖母,考慮要追殺那摩亞人。 3) 在聖母像前整夜站著祈禱。 4) 在茫萊撒嚴齋克己,做大補贖等等。

9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The Ricci Legacy: Finding God in Cultures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II.聖依納爵的靈修之旅—情感的進路 乙) 注意內心的脈動 在病床上休養時,開始注意兩種喜樂的出現及不同。 好像有人在他心中向他說:『在你餘下七十年的歲月中,你怎能支持得了這樣的生活呢?』」這是內在的聲音。「然而他深覺這種暗示來自仇敵魔鬼,心中以強力答覆說:『哎!真可憐!你能應許我一小時的生命嗎?』」這些都是在內心中進行的。「他就這樣戰勝了誘惑,內心平靜了。」

10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The Ricci Legacy: Finding God in Cultures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II.聖依納爵的靈修之旅—情感的進路 乙) 注意內心的脈動 3. 「直到這時他靈魂上的情形常是一樣,品嘗這毫無矛盾 的愉快,對心靈內部的事也毫無認識。」 4. 「賴天主早先給他的教訓,對各種神類已經有了體驗, 他開始察考這種『神』用什麼方法進入他心中;他 於 是心志極清醒地下決定心,決不再告過去的任何事 情。」

11 III. 綜合的概括 對我們的情感部份缺乏注意,很難談得上平心。
過去的失敗及民族優越感似乎令到當時的團體盲目。他們大概沒有檢視這份存在的痛苦;反而以向羅明堅及利瑪竇冷嘲熱諷的方式作為面具而掩飾之。

12 III. 綜合的概括 3. 我們自身情感的培育是不穩定的。正是我們的祈禱生活使一己的情感能在主內保持開放及透明。
4. 對情感,尤其存在的痛苦的忽視或隱藏會導致個人的停滯,及缺乏使徒的創造力,阻礙了「更」 Magis 的精神。

13 III. 綜合的概括 5. 另一方面,在利瑪竇及Valignano身上引發出洞察及決心去學習漢語,成為適當的行事之道,影響後世。 (這裡亦可了解依納爵將使命交給長上決定的遠見。) 6. 能認清及面對一己存在的痛苦本身就是一份恩寵, 是我們求恩所在。


Download ppt "Affectivity & Ignatian Spirituality"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