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三章 个体识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三章 个体识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个体识别

2 第一节 概 述 一、个人识别的概念 个人识别(personal identification)是以个人为对象,识别个人的异同,判断某人确系为某人,或与某个人是否为同一个体。个人识别主要是鉴定人根据被鉴定人或人体组织材料的形态、特征、生理、疾病、损伤或修饰等,判断个人的异同,并解决有关法律问题。个人识别分为活体的个人识别和尸体(尸骨)的个人识别二大类。 活体的个人识别大多用于犯罪后伪报姓名,冒名顶替进行诈骗活动。或犯罪嫌疑人谎报年龄,以逃避或减轻法律的惩处。有时也用于损伤程度检验中,伤者冒用他人的病历或X线片等有关个人资料,意图获取加重或减轻损伤程度的结论。

3 二、个人识别的主要方法 早在十八世纪末就产生了系统的人体测量方法进行个人识别,但各国标准不一,至上世纪初,各国采用的人体测量方法基本渐趋一致。 形态特征观察 测量 放射学技术 血清学、遗传学方法 颅骨面貌复原和颅像重合 常用人体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

4 第二节 人体体表形态特征 人体体表形态特征不仅在人种或部分民族的群体间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的群体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个体之间的体表特征,如身高、体形、五官特征,即使是兄弟姐妹间也各不相同,有些人只是在某部位相似。严格地说,每个人的体貌特征没有完全相同。所以人体体表形态特征在个人识别中具有重要意义。

5 一、头面部形态特征 (一)头型 头型分类有形态学观察方法,也有用头指数分型方法。
前一种根据头部顶面观察,一般分为圆形、椭圆形、卵圆形、菱形等。但这仅表明头型大概,不能很正确显示出头部形态。后一种根据头最大长和头最大宽测量值组成头指数,因依据数值大小进行分型,所以较为精确。根据头指数将头型分为长头型、中头型、圆头型和超圆头型四种类型。 (二)面型 面型分类也分形态观察和指数分型两种。形态观察将面型分为十种,即为椭圆形、卵圆形、倒卵圆形、圆形、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倒梯形、五角形。面型的各型出现百分率在性别、地域、族群间都有差异。 指数分类法采用容貌面指数和形态面指数二种。容貌面指数是容貌面长和面宽测量值组成,形态面指数是形态面高和面宽测量值组成,指数愈小则面部愈短。依据指数大小,把面型分为超阔面型、阔面型、中面型、狭面型和超狭面型五种。

6 (三)眼 眼睛被认为是心灵的窗户,是最引人注意的部位之一。眼的形态观察主要是依据眼睑的皱褶、蒙古褶、眼裂开度和倾斜度及眼色。
人的眼睑下眼睑形态很少变化,主要是上眼睑的差异决定眼部外形的特征。上眼睑有的不形成任何皱褶(单眼皮),有的出现明显的横向皱褶,称上眼睑皱褶(双眼皮)。 内眦褶也称为蒙古褶,多见于蒙古人种,是上眼睑向眼内角延续而形成的皮肤皱褶,并多少覆盖泪阜。内眦褶具有明显的年龄变化,出现率随年龄增长渐减少。 眼裂高度指被测者直视正前方时,两眼睑间最大距离,一般分为细窄(10mm以下)、中等(10~19mm)和高宽(20mm以上)三种。眼裂倾斜度指眼内、外角的位置高低。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眼内角与外角几乎在同一水平;眼外角高于内角;眼内角高于外角。蒙古人种往往眼外角明显高于眼内角,这与眼内角具有内眦褶有关。 眼色是指虹膜的颜色,眼色和肤色、发色一样是区别人种类型的重要特征之一。眼色和年龄有一定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眼色会逐渐变浅。

7 (四)鼻 鼻由鼻骨等骨性基础、配以软骨和软组织构成。鼻的形态不仅决定于骨质,也与软骨及软组织等有密切关系。外鼻结构和骨性基础的关系较为复杂,鼻形是五官中最难根据骨骼进行复原的部分之一。鼻的外形可分为鼻的突出度、鼻梁侧面观、鼻翼、鼻尖、鼻孔等。

8 (五)唇 唇分为上唇和下唇,闭合时的一条横缝为口裂,其两端为口角。在上唇中央有一皮肤直沟称人中,这是人类特有的结构。唇的形态观察有:上唇侧面观是指上唇皮肤而不包括红唇,可分为凸唇、正唇、缩唇;上唇高度(也指上唇皮肤)可分为低(不超过12mm)、中(12~19mm)、高(超过19mm)三种;唇的厚度是指口轻闭时,上、下红唇部的厚度,可分为薄(4mm以下)、中等(5~8mm)、厚(9~12mm)、厚凸(12mm以上)四种;口裂宽度分为窄(35mm以下)、中等(40~45mm)、宽(50mm以上)三种。唇的形态在种族间差异明显,白种人多为正唇形,且唇的厚度较薄,而黑种人多为凸唇形,唇的厚度多为厚凸。唇的厚度与鼻型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薄唇的鼻狭,唇厚的鼻阔。唇不光形态在个体间存在差异,而且唇的厚度随着年龄增长变化明显,在25岁以后其厚度逐渐变薄,这种变化在40岁以后更明显。

9 (六)耳廓 耳的形状分为猕猴型、长尾猴型、尖耳型(又称达尔文氏结节型)、圆耳尖型、耳尖微显型、缺耳尖型六种。根据耳廓外展程度分为紧贴(耳廓横轴与颞部构成的角度小于30°)、中等(30°~60°)、外展(大于60°)。耳垂类型分为圆形、方形、三角形三种。此外耳屏的明显程度在个体间相差较大。以上特征,在个体间差异较明显。

10 (七)面部其他特征 额部倾斜度:分为明显倾斜、中等倾斜和微斜三类。在两性中男性多为明显至中等倾斜,而女性基本上为中等至微斜。
眉嵴发达程度:分为微显、中等和甚显三类。男性多为中等至甚显,女性多为中等至微显。 颧部突出度:是指颧骨体的发达程度,分为扁平、中等、微突。颧部突出度在种族和族群间存在明显差异。 颏部:根据颏部的突出程度分为微缩、直、微突和明显前突。

11 二、毛发 (一)毛发检验的意义 毛发是哺乳动物特有的一种皮肤衍生物,是皮肤的一种特殊的附属器。毛发由角蛋白组成,抗腐力强,能长期保存。
毛发分毛干和毛根两部分。毛干露于皮肤外,远端为毛尖。毛干截面观最外层为毛小皮,其游离端指向毛尖,构成各种毛小皮花纹;中间为皮质,其间分布色素颗粒;中心部位是髓质,形成毛干中轴。毛尖和毳毛无髓质。毛根埋于皮内,根端膨大为毛球,毛球的下端呈凹陷状,有毛乳头伸入,毛乳头供给毛发营养。毛发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毛发脱落由毛球角化、毛乳头萎缩引起。人类的毛发经常在逐渐脱落和替补,每日脱落的毛发有数十根。

12 (二)毛发的检验 常用检验方法 肉眼检查 显微镜检查 附:毛小皮印痕制作
取载玻片大小的硝酸纤维片,把洗净的毛发紧贴其上面,将毛根端稍抬高,沿该端滴加乙酸丁酯,待滴液沿毛发向下流至毛尖后平放数分钟,干燥后取除毛发,便在硝酸纤维片上留下毛小皮印痕。

13 人毛与兽毛的区别 区别人毛与兽毛,首先要确定是否为毛发。当离体的毛发失去毛根混杂有其他纤维时需鉴别,一般情况下,用肉眼观察判断是否为毛发并不困难,毛发有根端、尖端之分;毛发可见毛小皮纹理、皮质和髓质,其他纤维没有这些结构。 多数兽毛比人的头发细。人毛的毛小皮鳞片薄、短而宽,毛小皮印痕的纹理呈较细而不规则波浪形或锯齿状横纹;兽毛的毛小皮鳞片厚、粗而宽、毛小皮印痕纹理呈粗锯齿状。人毛的皮质较宽,占毛干的大部分,色素颗粒多集中于皮质外围,毛尖部色素明显减少;兽毛的皮质较窄,只占毛干的一半以下,色素颗粒多集中于近中央部并延续至毛尖。人毛的髓质不发达、较窄,多有断续或缺如;兽毛的髓质一般较发达、较宽,呈连续状至毛尖。 除形态学观察外,还有应用毛发角蛋白组分分析和光学性质,区别人毛与兽毛的不同以及不同动物毛之间的差异。

14 人体主要不同部位毛发的区别 根据毛发的长短、粗细、色泽、横断面形状、毛尖部特征和髓质的位置及表面附着物等判断。
头发是身体各部位毛发中最长的一种。一般地说,长度超过10cm的毛发不是头发便为胡须。头发直径平均75~100μm,我国人头发多为黑色、黑褐色或褐色,部分是白色,直筒形,毛干的断面呈圆形或类圆形,常有髓质,髓质多位于中心。皮质色素颗粒的粗细和分布较均匀。毛发表面可有发油、染发剂附着。 胡须较头发粗,是人体最粗的毛,呈黑褐色、褐黄色或白色。断面常呈类三角形,平均直径125~159μm,多为直毛。皮质色素颗粒的粗细和分布常不均匀,髓质结构不规则,常较粗大而连续。 阴毛长度为3~6cm,多呈S状弯曲或螺旋型,呈黑色、褐黄色或白色。毛干断面常呈椭圆形,平均直径男性99~125μm,女性105~150μm,髓质多为连续性,常偏心,直径可达50μm,阴毛表面有时附有精液或月经血。 腋毛长度多为1~5cm,也弯曲,但常较阴毛直,稍细,毛尖较钝。呈黑褐色、赤黄色或白色,毛干断面也呈椭圆形。表面可附着腋窝大汗腺的分泌物,呈粘胶状。 眉毛和睫毛长度约1cm,微弯曲,较粗,断面呈三角形,毛尖突变细。

15 毛发的个人识别 根据毛发的形态、特征、粗细、长短、颜色、平直或弯曲程度、断端、色素颗粒、毛小皮纹理和附着物及人工修饰等综合分析。但同一人同部位的毛发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检验结果只能作参考。 种族 性别 年龄 血型与DNA检验

16 毛发损伤的检验 自然脱落与暴力拔脱的区别 钝器伤 锐器伤 拉伸断裂伤 温热损伤

17 三、肤纹 (一)肤纹的特点 胎儿发育至六个月时,在手指、足趾及掌部,长满乳头连接而成的乳头线,形成乳头花纹,即肤纹。以后随着人体成长,花纹扩大。肤纹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状特征,它的遗传特点、遗传规律是人各不同,终生不变,肤纹的个人识别具有无可争辩的科学性。 人各不同规律:在群体间每个人的肤纹各不相同,即便是一卵所生的双胞胎,基因相同,肤纹的细小特征也有差异。同一人的各个部位的肤纹形态和细节特征也不相同。

18 (二)指纹的分类 依其中心乳突线的结构分为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三种基本类型。每一类型又依其中心乳突花纹的不同形态划分成若干类型。

19 (三)指纹的比对 比对两个指纹是否相同,首先比较种类特征,包括大小、形状、各种花纹类型、形态结构、纹线的弧度、流向等。然后比较细节特征,包括每个特征的具体形状、面积大小、构成形式、方向、位置角度,必要时还要进一步细微分析比较其形态特征。比较的常用方法有特征形态比对法、特征连线比对法和特征重叠法等。

20 四、体型 体型就是研究人体的体格类型。一般采用活体头面部测量和体部测量(主要包括高度或垂距、坐高、宽度、围度、体重等)二类。其多数测点是根据骨的隆凸、结节和骨骼的边缘,以及特殊的皮肤或肌性结构来决定的。 根据各种体部测量,可组成不同指数,以评价和比较之。现介绍常用的三个重要指数: 标准指数a=身体各种任何测量/身长×100 标准指数b=身体各种任何测量/躯干长×100 体型指数=(胸围+腹围)/身长×100 (身长为头顶点之垂距,躯干长为胸上点的坐高。)

21 第三节 骨骼检验 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全身共有206块,按骨的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长骨: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中部较细为骨干,内有空腔为髓腔,两端膨大称骺。未成年时,干、骺间有软骨板相隔;成年后,骺软骨板钙化,干、骺间呈骨性愈合,其间遗留一骺线。 短骨:形近立方体,多成群分布于坚固而又较灵活的部位,如腕部和跗部。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等,对重要脏器起保护作用,如颅盖骨、肩胛骨、肋骨等。 不规则骨:外形不规则,有些不规则骨内含有洞腔,如椎骨、上颌骨等。

22 一、骨的确定 (一)肉眼观察 对送检的可疑物证进行骨骼检验时,应首先确定被检物是不是骨。
若是被检物比较完整、从大体形态学的观察确定其是否骨骼,一般并不困难,但对残碎骨块应注意其是否具有骨骼的一般特点,如有无骨干、骨骺、关节面、肌嵴、凹陷、孔管等。扁骨则应注意有无骨缝、表面有无血管沟及压迹、横(或纵)剖验是否见骨密质和骨松质等。当肉眼检查不能确定时,需作显微镜检查。

23 (二)显微镜检查 将被检物一小块,磨成薄片,至放在报纸上能模糊见到字迹为止,经70%酒精清洁和二甲苯透明处理后,置镜下检查有无骨陷窝、骨小管、骨板、哈佛氏管等骨组织特点。

24 (三)脱钙试验 取检材少许置于酸性液中浸泡24小时(一般浸于5%的硝酸中),如系骨骼,因其中钙质解离,剩下以骨胶为主的有机质,使骨骼硬度降低、质地变软而富于弹性,用尖针可刺穿。

25 (四)焚烧试验 取检材一小块,在酒精灯上作焚烧试验,如系骨质,则表面失去光泽,重量减轻,质地变松脆,但其外形无改变。

26 二、骨的种属鉴定 (一)形态学检查 对完整的骨骼,只要将其排列成形,根据人体解剖学和动物解剖学的专门知识,检查各骨的大小、长短、粗细、牙齿等,经相互比较、不难判断。人头骨从侧面观,脑颅约占三分之二,而面颅只占三分之一,脑颅膨隆呈球形,面颅不突出;动物脑颅较面颅小,头颅一般呈三角形,面颅部突出。人骨盆两髂翼内外翘张,呈盆状;动物骨盆狭窄而长,耻骨弓角度比人小。人趾骨退化而跗骨发达粗壮,指骨长而细、关节面大,上下肢骨骼之间形态学差异明显;动物趾骨少而短,前后肢骨骼的形态差异较不明显。人类因适应咀嚼混合食物的需要,牙齿形成不同功能形态,分切牙、尖牙、双尖牙、磨牙四种;动物则不同,食肉类动物尖牙特别发达,磨牙咬合面宽广,而食草动物切牙、磨牙比较发达。

27 (二)组织学检查 人类骨质较薄,动物骨则骨髓少而骨质较厚,但对于肋骨、椎骨、肢端不规则骨的短骨及掌(跖)、指(趾)骨等种属特征不明显的骨骼,如果经肉眼观察仍不能区分骨骼的种属,或者仅存骨骼碎块,失去骨骼大体形态特征时,可将残骨制成骨磨片,置显微镜下检查,在骨质内可见哈佛氏系统。人的长骨横断面磨片标本可见哈佛氏管形态规则,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较大,数量少,在180倍镜下,平均每视野7~9个,哈佛氏管周围的同心圆骨板层排列整齐,骨单位之间界限清楚。而动物的则相反,哈佛管的形态不规则,多位长圆形或条形,直径较小,数量较多,在180倍镜下,平均每视野羊17~18个,牛10~12个,猪15~17个,狗14~16个,鸡34~36个,鸭24~27个,同心圆骨板层排列不整齐,有的缺少环形骨板,骨单位之间的界限不清楚。

28 (三)生物学检查 有时采用大体形态学和组织学检查也难以区分种属,特别是对骨骼发育不全的新生儿骨和毁损严重的碎骨,可用血清学方法检查。将骨片挫成粉末1g,加生理盐水1ml,置37℃温箱中2h,冰箱内一昼夜,离心取上清液,与抗人血清沉淀素血清作沉淀反应。若检材为人骨,则在两液接触面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环,兽骨无此现象。

29 三、一人骨或多人骨的鉴别 对群体墓葬地或多人遇难现场的尸骨检验,尚需鉴别一人骨或多人骨。在检验时应先将送检人骨按每块骨骼的解剖学定位排列,观察是否有重复,左右侧是否对称,根据骨骼的大小、发育程度、形态、颜色、数目及骨骼之间相互连接情况,以确定是否有不同性别、年龄的人骨混杂在一起等,一般不难鉴别。但对于细小骨片,难以断定时,可通过血型测定和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加以区别。

30 四、骨骼的性别判定 对白骨化的尸骨、爆炸、空难事故、焚尸和碎尸案中发现的无法确定性别的残肢等,通过对骨骼性别标志的判别,确定死者的性别。

31 (一)骨骼判定性别的方法总的来说分为两类
肉眼观察法 仪器测量法 均值法 判别函数法 数学变换法

32 (二)根据骨盆判定性别 在骨骼中,骨盆整体形态在性别中差异最显著,其中以耻骨的标志更为明显,这是由于男女生理特点的不同所决定的。

33 (三)根据颅骨判定性别 颅骨的性别差异也较明显,首先表现在额骨,其次为枕骨、颞骨、下颌骨。

34 (四)根据胸骨判定性别 胸骨的形态特征有较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认为,男性胸骨窄而长厚,胸骨角明显,弯曲度较大,胸骨体长是柄长的2倍多。女性胸骨则宽而短薄,胸骨角不明显,弯曲较小,胸骨体长小于柄长的2倍,胸骨体下部向两侧膨隆。

35 (五)根据四肢骨判定性别 股骨的性别差异 从形态学观察,男性股骨比较粗壮,骨体长,骨质重,股骨头大;而女性股骨则较不粗壮,骨体较短,骨质相对较轻,股骨头较小。 肱骨的性别差异 肱骨在上肢骨中的性别差异较明显。

36 五、骨骼的年龄推断 (一)根据骨化中心和骨骺愈合推断年龄 骺板的愈合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未愈合 开始愈合 接近愈合 完全愈合

37 (二)根据颅骨推断年龄 颅骨与年龄的关系较密切。出生后2~3个月蝶囟和后囟闭合;1岁左右乳突囟闭合;1.5~2岁时前囟闭合;4岁左右顶骨开始分辨外板、内板和板障。约18岁时颅底的蝶骨和枕骨底部之间的基地缝开始愈合。

38 (三)根据耻骨联合部形态推断年龄 根据不同年龄期耻骨联合面的形态变化规律,可将耻骨联合面分为十二级。

39 (四)根据胸骨推断年龄 胸骨柄“丷”形骨脊及其外下方凹窝 胸骨体腹侧面放射状纹理 胸骨体背侧面骨质 柄体关节缘及第二胸肋关节缘
第三至第六胸肋关节缘

40 (五)根据椎体推断年龄 椎体的形态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一些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退行性的。在20岁左右,椎体上下关节面有放射状骨纹理;在30岁以前,椎体与椎体间的间隙无明显变化;31~40岁,第1、2腰椎有时可见变形,椎体前面高度减低,椎间间隙有不均的变窄,椎体前部有灶性骨质疏松样变。41~50岁,椎体变形,椎体前部骨质疏松,椎间间隙变小,椎间盘软骨出现钙化。51~60岁,骨质疏松扩展,呈大圈状结构结构,椎间盘有明显钙化。61~70岁,骨质疏松普遍发展,椎体上常见多数软骨性小结,椎间间隙明显变窄。

41 (六)根据肋骨推断年龄 肋骨其形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肋骨胸骨端青春期呈波浪状,中年期呈边缘锐薄的环状,老年期呈不规则形。但第1、11、12肋的改变缺乏规律性。对于中老年,根据肋骨推断年龄误差可能较大。分级如下: 一级(22岁左右);二级(24岁左右);三级(28岁左右);四级(30岁左右);五级(35岁左右);六级(45岁左右);七级(50岁左右);八级(60岁左右);九级(65岁左右)。

42 (七)根据其他骨骼推断年龄 锁骨 四肢长骨 肋软骨

43 六、根据骨骼推断身高 全身骨骼推算身高 四肢主要长骨推算身高

44 四肢主要长骨推算身高的部分公式(单位mm):
身高=751.77+2.88肱骨最大长±44.24 身高=885.91+3.22桡骨最大长±46.58 身高=845.92+3.15尺骨最大长±47.11 身高=635.64+2.33股骨最大长±32.98 身高=757.27+2.49胫骨最大长±38.02 身高=703.31+2.70腓骨最大长±34.25 身高=862.07+1.43(肱骨+桡骨)±43.15 身高=847.10+1.42(肱骨+尺骨)±44.15 身高=709.37+1.19(股骨+胫骨)±36.84 身高=639.09+1.43(股骨+腓骨)±30.40

45 (三)不完整四肢主要长骨推算身高 不完整的四肢主要长骨推算身高的部分公式(单位mm): 身高=973.03+5.02肱骨头围
身高=680.49+2.36股骨转子全长 身高=980.91+4.58股骨头围 身高= +10.12股骨头垂直径 身高= +6.07股骨上髁宽 身高= +7.24胫骨上端宽

46 (四)根据其他骨骼推算身高 根据胸骨推算身高公式(单位cm) 根据锁骨推算身高公式(单位cm) 根据肩胛骨推算身高公式(单位cm)

47 第四节 牙齿检验 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不受环境温度和腐败的影响而形态、特性能长期稳定的保存下来。牙齿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规律性变化,与骨骼同样可为个人识别提供重要信息。牙齿个人识别的可靠性,是由牙齿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不仅每个人的牙齿形态及其排列各有特征,而且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牙病和治疗等人工操作造成的特点,几乎没有两个人的牙齿完全相同。

48 一、牙齿的形态、组织结构 (一)牙齿的形态
牙齿的形态分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牙冠是牙体露于口腔和被牙龈覆盖的部分,牙根是牙体插入颌骨齿槽窝内的部分,两者中间移行部为牙颈。牙冠形态,根据功能而异分为切牙(门齿)、尖牙(犬齿)、双尖牙(前臼齿)和磨牙(臼齿)。牙根有单根、双根和三根。根的末端为根尖,尖端有根尖孔,神经、血管经根尖孔出入牙髓腔。

49 (二)组织结构 外层是覆盖牙体表面的结构,包括牙釉质和骨质。牙釉质覆盖牙冠,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色白、有光泽。牙釉质经磨损便不能自行修复。牙骨质包绕牙根,硬度与普通骨质相同。中层为牙本质,是牙体的主质。内层为牙髓,位于牙髓腔内,是牙体中唯一的软组织。

50 二、牙的分类 根据牙齿在口腔内存在时间分为乳牙和恒牙。 根据恒牙的位置、形态、功能分为切牙、尖牙、双尖牙和磨牙。

51 四、乳牙和恒牙的鉴别 6岁以前的幼儿期,全口都是乳牙;14岁以后,全部乳牙由恒牙替代,这两个时间的整套牙齿区分乳、恒牙较容易。在乳、恒牙混合牙列期及离体单个牙齿,则需通过鉴别来判断乳牙或恒牙。

52 五、牙齿的性别判别 根据牙齿的形态特征判别性别较为困难,有报道称,经测量冠长、冠宽、冠厚、根长和牙体全长,男性牙较女性牙稍大,按性别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部分牙齿在两性别间有显著差异,部分牙齿在两性间有明显差异,其中尖牙的性别差异最显著。

53 六、根据牙齿推断年龄 根据牙齿的萌出推断年龄 根据牙齿的磨耗度推断年龄 根据牙髓腔的变化推断年龄

54 第五节 个人识别的检验与鉴定 个人识别是法医检验鉴定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尽快为侦查提供寻找和确定死者身源的依据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检案中,个人识别不单是对被害人的身源进行检验鉴定,而且要善于对作案人进行个人识别,刻画作案人的各方面特征、特点,这对侦查破案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55 一、现场勘查 现场包含各种犯罪信息,其中也包含了有助于个人识别的信息。运用现场勘查中获取的信息,细致的分析非常有助于个人识别。现场勘查一般以尸体为中心,注意尸体在现场的位置、与周围物品的关系等,确定是原始现场、变动现场和抛(移)尸现场,特别要注意现场遗留与作案有关的痕迹、物品等,如指(掌)纹、脚印(步幅、步态)、血迹、精斑、唾液斑载体、毛发、凶器和书写的字迹、触摸物品的高度、被移动物品的重量等。不仅可根据法医物证的检验结果进行个人识别,而且可以根据现场发现的蛛丝马迹,为个人识别提供分析依据,刻画作案人的身高、年龄、体格强壮程度、职业特点、精神状态、损伤情况和与被害人的熟悉程度等。如电工熟悉用电杀人,既达到杀人目的,自己又不被电击;有的杀人凶器是特殊的专业工具;尸体上捆扎的绳索绳结反映的特殊职业等。

56 二、衣着、随身物品和附着物的检验 衣着 除了仔细检查死者每件衣物的状况(扯破、纽扣脱落)以外,要注意衣着的数量、质量、式样、色泽、商标(真及假冒)、大小规格、装饰物品、图案、文字、新旧程度和裤带、鞋帽等特征,尤其是自制、自织或有补丁等衣物则更有特殊性。并要注意所穿衣着与气温、季节是否相符,衣物是否均系死者本人,如有一强奸案中,被害人身上穿有男性短裤,而其自己的短裤在尸体旁,经破案后证实,作案人在强奸后,由于天黑,短裤被被害人错穿。

57 随身物品 部分尸体检验中发现有随身物品,如手机、证件、钥匙、饰物、电话号码和各种票证、凭证等。根据随身物品往往可以确定死者身源,即使随身物品不能明确其身源的无名尸体,可能有助于对其年龄及其他方面的个人识别,如饰物挂件上的生肖图案。

58 附着物 附着物不仅能反映被害有关的场所和过程,如血迹、精斑、泥土、杂草等。在个人识别中也可以根据现场物体上的附着物推断被害人或作案人的职业特点等,如衣裤上沾附有多种油漆判断为油漆工,衣袋内有木屑考虑为木工等。也可以根据现场发现的凶器上特殊的附着物分析作案人的职业等。

59 三、体表个体特征 痣和疣 瘢痕 残疾或畸形 纹身 整容和美容

60 四、骨骼 (一)骨骼的收集与处理 骨骼的收集 骨骼的处理 (二)性别 (三)年龄 (四)身高 (五)其他个体特征 (六)骨骼的同一认定

61 五、牙齿 牙齿对无名尸或身源不明的骸骨进行个人识别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集体的灾祸事件中,更具有特殊意义。牙齿的个人识别主要根据牙的生理特征、病理变化、牙病的各种治疗情况和个人习惯、嗜好等。

62 每个人的牙齿由于牙弓、咬合和异常的差异,存在个体的独特性。
上下颌的牙齿生长在牙槽窝内,其牙冠连续排列成弓形为牙弓。牙弓的形态在个体间各有差异,一般根据形态分为方圆形、卵圆形和尖圆形三种,通常多为三种基本类型的混合型。 长期引用水中含有过量的氟,可以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形成无光泽白色或棕色的釉斑;长期吸烟者在牙齿表面形成的深褐色垢迹;有些药物的沉积能改变牙齿的色泽,如服用四环素,使牙齿变成灰色或棕色,牙齿变色的深浅与用药时间的长短有关。

63 牙病和治疗方面的个体特征最为常见,明显多于骨骼上能反映出的特征。如缺失牙和龋齿的数量、位置,牙的修补情况,矫治、牙套、牙桥、义齿或假牙等,以及牙齿在治疗过程中所用材质和操作人员的水平和方法各有特点。如将其与死者生前暴露牙齿的照片和有关牙科资料,包括牙科病史、X线片、镶牙材料或假牙等进行比较,综合各方面特点,可做出同一性认定和排除。 在实践检案中要拍摄死者牙齿的照片、详细记录牙齿的各个特征和治疗情况,如有必要可提取用以调查和比对。


Download ppt "第十三章 个体识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