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典論論文 美瑤整理 參閱方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典論論文 美瑤整理 參閱方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典論論文 美瑤整理 參閱方舟

2

3

4

5

6 曹丕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可分為三方面: 一、文學批評:典論論文一篇為現存最早的文學批評專論。 二、文學創作: (1)詩:形式多樣,四、五、七言兼俱,風格清麗簡約。其燕歌行為中國第一首建構完整的七言詩。 (2)散文:以駢散兼行的形式呈現典雅雋永的風格,情意真摯感人,其中與吳質書即為佳作。

7 (3)帶動建安文學風氣:建安十六年曹操命丕為五官中郎將,到二十二年丕立為太子,這中間的六、七年是建安文學的高峰期,遂有「建安七子」之文學盛況。

8 題解 蕭統 先秦至梁 駢文 論、贊 詩文 昭明文選: (1)編者:南朝梁昭明太子( )編選。 (2)範圍:選錄 的各體詩文,分三十八類。
(1)編者:南朝梁昭明太子( )編選。 (2)範圍:選錄 的各體詩文,分三十八類。 (3)特色: a書中選( )特多,不選六經及諸 子。 b史書只選 。 c嚴格區分文(有韻者)、筆(無韻者),反映了當時文學的傾向。 (4)地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 總集。 蕭統 先秦至梁 駢文 論、贊 詩文

9 曹丕(方舟) 子桓 一、生平 1. 曹丕,字( ),沛國 譙人。
1. 曹丕,字(  ),沛國 譙人。 2. 生於東漢靈帝 中平四年(西元一八七),卒於魏 黃初七年(西元二二六),年四十。 3. 曹操的次子,是一位文武兼備的人。 4. 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 建安二十二年,立為魏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操死,嗣位為丞相、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篡東漢,自立為帝,都洛陽,國號魏,改元黃初。 在位七年崩,諡文帝。 子桓

10 二、文學成就 1. 文學創作 (1) 在文學成就方面,曹丕現存辭賦約30篇,詩40首。 (2) 其詩形式多樣,風格清麗簡約。 (   )一詩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詩。詩中以表達情愛為主題,雖沒有建安風骨的悲壯,但語言清麗委婉。 (3) 散文則多是詔令書論之類。他的與吳質書表達對亡友的思念之情,悲壯慷慨,有個人特色,也是建安風力的表現。 燕歌行

11 2. 文學批評 (1) 文學批評是指對文學作品優劣得失的價值判斷,以促進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力,並激發其欣賞力的活動。 (2) 曹丕的(   )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第一名篇。也是明白揭示文學價值的第一人。由於這篇文章,我們才可以說:自建安時代起,中國文學才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地位和價值,而不再是依附在「載道」重任下的附庸而已。 典論 論文

12 關於典論 1書名: 李善:「典者常也,法也。」以為典論是討論各種事物的法則。 孫馮翼以為典論就是正論。有「端正天下之論」的意思。
2作者:曹丕為魏太子時所精心撰寫的。 3寫作動機:  表層:裴松之三國志注說:「帝初在中,疫癘的大起,時人凋傷,帝深感嘆。與素所敬者王朗書曰:「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揚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癘數起士人凋落。余獨何人能全其壽撰典論、詩、賦,蓋百餘篇。」  深層:和曹植的太子爭奪戰中,以作品成就個人的政治野心。

13 關於典論 4篇目:二十篇。 5今僅存自敘及論文。 〈自敘〉為裴松之注三國志所引錄。 〈論文〉為昭明文選所錄。得以全篇保存於後世。
 〈自敘〉為裴松之注三國志所引錄。  〈論文〉為昭明文選所錄。得以全篇保存於後世。 6內容:有論帝王、有論為人處世、有論古今人物、或斥神仙怪誕,可說一是本綜合性的論著。

14 曹丕的文學成就 (1) 在文學成就方面,曹丕現存辭賦約30篇,詩40首。 (2) 其詩形式多樣,風格清麗簡約。
(1) 在文學成就方面,曹丕現存辭賦約30篇,詩40首。 (2) 其詩形式多樣,風格清麗簡約。 ( 燕歌行 )一詩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詩。詩中以表達情愛為主題,雖沒有建安風骨的悲壯,但語言清麗委婉。 (3) 散文則多是詔令書論之類。他的與吳質書表達對亡友的思念之情,悲壯慷慨,有個人特色,也是建安風力的表現。

15 曹丕和文學批評 (1) 文學批評是指對文學作品優劣得失的價值判斷,以促進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力,並激發其欣賞力的活動。
(1) 文學批評是指對文學作品優劣得失的價值判斷,以促進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力,並激發其欣賞力的活動。 (2) 曹丕的( 典論 論文 )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第一名篇。也是明白揭示文學價值的第一人。由於這篇文章,我們才可以說:自建安時代起,中國文學才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地位和價值,而不再是依附在「載道」重任下的附庸而已。

16 曹丕和文學批評 (3) 在典論 論文之前,雖有文學評語,但往往只有一二句,且散見於先秦諸子散文中,沒有專門討論的著作。此文一出,使文學地位不再只是經學政教的附庸,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步。 (4) 後代的文學理論家無不受其影響。

17 後世的文學批評專著有: 書名 文賦 文心雕龍 詩品 人間詞話 作者 三國 吳 ( 陸機 ) 南朝 梁 ( 劉勰 ) 南朝 梁 鍾嶸
( 陸機 ) 南朝 梁 ( 劉勰 ) 南朝 梁 鍾嶸 民國 王國維 卷數 為( 單篇 )論文 十卷五十篇 三卷 一卷 內容 以( 賦體 )論思想和藝術的關係,以及各種文體的特點和得失。 全書用( 駢文)寫成,論文章的體制及其工拙。 定上中下三品,專評五言古詩的作家與作品。 論詞首重境界,提出造境與寫境兩種;且評論諸家作品。

18 後世的文學批評專著有 書名 文賦 文心雕龍 詩品 人間詞話 地位 為我國文學理論重要著述。 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之( 專門著作 )
為我國詩評專著最古之作。開後世詩話的先河。 為近代詞學批評的名作。

19 三曹比較p2 人物 曹操 曹丕 曹植 詩風 為文( 豪邁 ),少風流閒雅之致。 為詩( 婉約悱惻 ),一變乃父豪邁雄沉之風。
為文( 豪邁 ),少風流閒雅之致。 為詩( 婉約悱惻 ),一變乃父豪邁雄沉之風。 其詩慷慨雋逸,無丕之柔媚。

20 典論論文 提出文學批評應有的正確理念 不正確的態度 正確的態度 第一段: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第三段:貴遠賤近向聲背實
第二段:審己以度人 (不以己長輕人所短)(示範論文之客觀態度)

21 確立建安七子之名P3 字 籍貫 重要事蹟 著作 孔融 文舉 魯國 孔子二十世孫,漢獻帝時為北海相 孔少府集一卷 陳琳 孔璋 廣凌射陽
初為何進主簿,後依袁紹,曾為袁紹草檄攻曹。歸曹後為記室(掌書記) 陳記室集一卷 王粲 仲宣 山陽高平 初依劉表,後歸曹操,官侍中 王侍中集一卷

22 確立建安七子之名 徐幹 偉長 北海劇 徐偉長集六集 〈中論〉二十篇 阮瑀 元瑜 陳留尉氏 曹操辟為同空軍謀祭酒 阮元瑜集一集 應瑒 德璉
汝南南頓 曹操辟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 應德璉集一卷 劉楨 公幹 東平寧陽 曹操辟為丞相掾 劉公幹集一卷

23 依原文填入表格 體氣高妙,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章表書記今之雋也 辭賦 姓名
善長文體 寫作風格特色 代表作品與前人比較 孔融 文舉 體氣高妙,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上等的嘲戲作品可與揚雄的解嘲、班固的答賓戲媲美)    陳琳 孔璋 章表書記今之雋也 王粲 仲宣 辭賦 <初征>、<登樓>、<槐賦>、<征思>,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

24 姓名 善長文體 寫作風格特色 代表作品與前人比較 徐幹 偉長 辭賦 時有齊氣 ,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 阮瑀 元瑜 章表書記,今之雋也。 應瑒 德璉 和而不壯 劉楨 公幹 五言詩 壯而不密

25 姓名 與楊德祖書 與吳質書 其他評論 孔融 文舉 陳琳 孔璋 鷹揚於河朔 孔 璋 章 表 殊 健 , 微 為 繁 富 . 王粲 仲宣 獨步於漢南 仲宣獨自善於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至其所善,古人無以遠過也。 文心雕龍譽之為「七子之冠冕」 徐幹 偉長 擅名於青士 偉 長獨 懷 文 抱 質 , 恬 淡 寡 欲 , 有 箕 山 之 志 , 可 謂 彬 彬 君 子 矣. 著 中 論 二 十 餘 篇 , 成 一 家 之 業 , 辭 義 典 雅 , 足 傳 于 後, 此 子 為 不 朽 矣 .

26 姓名 與楊德祖書 與吳質書 其他評論 阮瑀 元瑜 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 應瑒 德璉 發跡於大魏 德 璉 常 斐 然 有 述 作 意 ,其 才 學 足 以 著 書, 美 志 不 遂 , 良 可 痛 惜 ! 劉楨 公幹 振藻於海隅 公 幹有 逸 氣 , 但 未遒耳;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 鍾嶸詩品列為上品

27 將文學分為四科八目,並提出各類文體的特色: p4
文體功能說明 特色 ( 奏 ) 臣下向君主言事 ( 雅 ) ( 議 ) 臣下向君主議論得失 ( 書 ) 文書、文牘 ( 理 ) ( 論 ) 論事說理

28 將文學分為四科八目,並提出各類文體的特色: p4
( 銘 ) 用以讚揚功德或申明警惕 ( 實 ) ( 誄 ) 累列死者生前功業加以讚揚 ( 詩 ) 抒發主觀情感 ( 麗 ) ( 賦 ) 摹寫客觀物態

29 (四)提出「文氣」說: (1) 在先秦時代,「氣」是一種構成生命、產生活力的抽象物質,是無形的,而且無所不在。
(1) 在先秦時代,「氣」是一種構成生命、產生活力的抽象物質,是無形的,而且無所不在。 (2) 孟子提倡「養氣」。「氣」是以道德修養為內涵,加以修養擴充,便是「浩然正氣」。 (3) 曹丕是第一位將「文」和「氣」聯繫起來的人,首先將「氣」用作文學批評的術語。

30 (四)提出「文氣」說: (4) 「文氣」說中將氣分成兩種: 才氣:作家的氣質、個性。 才氣又分兩種 清:陽剛 濁:陰柔
(4) 「文氣」說中將氣分成兩種: 才氣:作家的氣質、個性。     才氣又分兩種 清:陽剛                                   濁:陰柔 辭氣:文章的語言氣勢、文章風格。 (5) 才氣和辭氣的關係:  才氣蓄於內,辭氣發於外。作家的才氣會影響、形成作品的風格。

31 (四)提出「文氣」說: (6) 請你針對典論 論文中的句子,判斷一下句子中的「氣」字,哪一個是指「才氣」?哪一個是指「辭氣」?
(6) 請你針對典論 論文中的句子,判斷一下句子中的「氣」字,哪一個是指「才氣」?哪一個是指「辭氣」? 徐幹時有齊「氣」:( 辭氣  ) 孔融體「氣」高妙:( 才氣  ) 文以「氣」為主:( 才氣  ) 「氣」之清濁有體:( 才氣  ) 引「氣」不齊:( 呼吸、運氣 )

32 (五)力倡文學的價值: (1) 在論文之前,中國的文學作品一向與經史作品混淆。到了論文,特別強調文學的價值,文學才有了獨立的生命。
(1) 在論文之前,中國的文學作品一向與經史作品混淆。到了論文,特別強調文學的價值,文學才有了獨立的生命。 (2) 文章的價值: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Download ppt "典論論文 美瑤整理 參閱方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