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范并思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信息学系 infor. ecnu. edu. 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范并思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信息学系 infor. ecnu. edu. c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范并思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信息学系 Bsfan @ infor. ecnu. edu. cn
现代信息技术 与 图书馆服务 范并思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信息学系 infor. ecnu. edu. cn

2 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 199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信息技术变革给图书 馆的实务与图书馆学理论带来极大冲击。
图书馆学是人文科学,它的学术理想就是使民 众更好地获取信息。现代社会建立图书馆的目 的,是保障民众公平利用信息的权利。图书馆 对技术的需求,无不围绕这一主轴。 信息技术的发展,恰好为图书馆实现这一理想 提供了最可靠的平台。

3 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 必须承认,在引进和研究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由 于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多少忽略了技术研究中 的人文因素。
例如,一般认为,NII包括技术、人与内容。美 国NII建设之初的最重要的白皮书之一《信息基 础设施:达到的社会目标》,第一章所谈的就是 “使没有能力的人获利”。而我们早期在介绍 NII时,几乎都借用“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 将它当作一个物的、技术化的东西来对待。

4 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 西方信息化的建设者在设计NII时,非常关注普 遍获取(Universal Access )、可获取性( Accessibility)、便利性(convenience)和 公平性(equality)的关注。 这些理念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者严重忽略, 在我国图书馆界也被严重忽略,至少没有变成政 策主张。

5 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 以早期数字图书馆为例:许多“数字图书馆”项 目或产品,内容不多,但下载、安装、注册、登 录、阅读,操作复杂无比。
开发者想当然地认为用户会使用任何难度的“技 术”,或者接受他们的“用户培训”,不从用户 的角度考虑改进系统的易用性、便利性。

6 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数字资源提供能力和使用效 率,以服务创新应对信息时代的 挑战。
──中图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

7 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再一次次看到信息技术 影响图书馆人性化信息服务的新趋势。 2005年,图书馆2.0
2008年,云计算 2010年,移动计算 201X年,物联网(?)

8 Web的魅力 1994年网页浏览器的出现,使web达到前所未有 的普及。从技术的角度探究web成功的原由,会 发现它遵循开放标准和便利是最重要的关键。 用户只要有一个浏览器,不管是用什么平台, 都可以浏览全世界的网站信息。 人们可以把这种使用者通过浏览器作为窗口, 享受到网站所提供的各项应用服务,称为web 1.0的时代。

9 Web的魅力 Web技术对于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信息资源共建 共享,具有非凡的意义。同时,在帮助图书馆 实现其人文理想方面,也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工 具。 Web大大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使图书馆服 务真正跨出了图书馆的围墙,同时它大大延伸 了图书馆的服务时间,使图书馆服务真正实现 了全天侯24小时的服务。

10 WEB 2.0的冲击 而现在,web 2.0的来到,给了我们一个构建更 加人性化、个性化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机会。
这就需要我们认识与理解图书馆2.0。

11 WEB 2.0的冲击 04年以来,由于博客服务、RSS、社区信息资源 共享服务、集体编辑服务和社会性书签服务的发 展与普及,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web现象,正在 改变在因特网上生成、共享和分发信息的传统概 念。 信息提供者和消费信息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 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的生成、共享和传播方面占 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2 WEB 2.0的冲击 尽管web 2.0这个概念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人们更多地是通过描述特征或举例来说明它,但 web 2.0概念所代表的技术与服务,已经深刻地 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改变了因特网服务的模式。

13 从WEB 2.0到图书馆2.0 从web 2.0探索者和倡导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 看到一种更加有利于实现图书馆人文理想的网络 信息技术与服务模式。于是,一批图书馆人开始 探索web 2.0在图书馆的应用,或者说图书馆 2.0。 自2006年,图书馆2.0进入中国。 一篇图书馆2.0的论文,连续多年在本学科的被 引率居榜首。

14 从WEB 2.0到图书馆2.0

15 从WEB 2.0到图书馆2.0 这本书不是图书馆2.0的一切,它只 是图书馆2.0之梦开始的地方。
图书馆2.0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进步 ,而是一个古老的行业生存方式的 变革。 图书馆2.0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图 书馆的知识自由精神和理念支撑态 度。 任何条件的图书馆都可以实践图书 馆2.0,任何图书馆员都能够成为2.0 的图书馆员。 图书馆2.0是一个崭新的起点。道路 依旧漫长,但它是黑暗中的一点光 亮,启明着我们这个事业的前程。

16 图书馆2.0的基本理念 第一定律: 图书馆2.0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社区(Library 2.0 is a user-centered virtual community) 注:原第一定律为“书是为了用的”,搬到信 息时代应该为“信息是为了用的”。但在 Web2.0时代,图书馆借助技术建立用户社区, 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这在信息时代已成为 了图书馆存在的基础,这一原则如同纸本时代 确立的“书是为了用的”。

17 图书馆2.0的基本理念 第二定律: 图书馆没有障碍(The library has no barriers )
注:原第二定律为“每个读者有其书”,搬 到信息时代应为“每个用户都有其信息”。 网络环境下要实现此理想,须遵循图书馆2.0 的“图书馆没有障碍”的原则。没有障碍的 图书馆才有可能做到人人可获得信息。

18 图书馆2.0的基本理念 第三定律: 图书馆无处不在( The library is everywhere )
注:原第三定律为“每本书有其读者”,搬到 信息时代应为所有信息都能准确到达用户手中 。但网络信息中废物多多,所有信息都找到用 户不可能也无必要。因此,只要实现了图书馆 无处不在,就是体现“每本书有其读者”的精 神。

19 图书馆2.0的基本理念 第四定律: 无缝的用户体验(A seamless user experience )
注:原第四定律为“节省读者的时间”,搬到 信息时代应为节省用户时间。Web环境中节省 用户时间的最高境界,无疑是使图书馆的资源 与服务对用户而言是一种“无缝”的感觉。

20 图书馆2.0的基本理念 第五定律: 永远的Beta版(The perpetual Beta )
注:原第五定律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机 体”,搬到信息时代应为图书馆信息资源与信 息系统永远生长,“永远的Beta版”的web 2.0 术语,准确地描述了“图书馆是一个生 长着的机体”的时代特征。

21 图书馆2.0的新理念 参与 信任 快乐 透明

22 图书馆2.0的新理念 读写Web 社会的Web 活的Web 找你一样的他人

23 结论: Web 2.0/Lib 2.0 新的信息管理方式 不断创新的信息服务

24 图书馆 2.0是什么? 技术,还是理念? 平台,还是服务? 。。。? 但它仍沿着两条路线前进——

25 图书馆 2.0的方向主要有两个: 资源 交流与沟通 用户创造或贡献资源——信息获取; 用户编辑与标引资源——信息组织;
图书馆推送与用户定制资源——信息服务。 交流与沟通 馆员间交流与沟通——工作组织 馆员与用户交流与沟通——服务组织。 用户间交流与沟通——社区组织。

26 资源:Web 2.0用于资源建设 Web 2.0于图书馆的最值得期待、也最有说 服力的应用。
用户创造资源,如澳大利亚国家馆的澳洲图片 (Flicker应用)。 聚合用户资源,如上大馆的RSS信息聚合。 发掘用户资源。(?)

27

28 上海大学图书馆利用开源软件制作的RSS新闻聚合。

29 资源:Web 2.0用于资源建设 从Flickr、Wikipedia到YouTube,商业化机构 一直走在前面;
图书馆面临的选择:与商业化机构,合作 还是竞争? 合作:弥补图书馆技术与设备方面的弱点; 竞争:资源自有化,承担起永久保存的功能。

30 资源:Web 2.0用于资源建设 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如何使生产信息的用户对网络贡献信息? Bill Tancer发现:
只有0.16%的YouTube访问者是上传视频者; 只有0.2%的Flickr访问者是上传新图片者; 的全部访问者中,只有4.6%的维基百科用户编 辑条目。

31 资源:Web 2.0用于资源组织 利用用户智慧进行信息组织。Web2.0卓有 成效的应用。
用户标引资源,为书目添加检索入口,如宾州 大学标签云。 用户编辑资源。如OCLC的OWC。 用户评论资源。同上。

32 OCLC的维基版联合目录OWC。注册后任何人可以为书目数据库中的书目增加目次、注释与评论。

33 宾州大学图书馆开辟PennTags网络书签服务,用户可以给书目记录加上标签。这种方法有助于强化目录的内容,改善目录的检索。

34 资源:Web 2.0用于资源组织 本项应用效果明显,但在图书馆人中分歧 亦明显。
正方:改善资源可获得性,导致网络文献对于 纸本文献的替代,优化服务水平; 反方:信息处理质量下降,不可靠,背离了图 书馆信息组织的“专家传统” 。

35 资源:Web 2.0用于图书馆推送与用户定 制资源:
图书馆利用技术手段+用户行为进行信息处理, 提供“Amazon式”书目推荐。 用户利用RSS聚合定制资源(目前一般还是数据 库商提供) 。 超“Amazon式” 智能化信息支撑平台?(针对特定 用户群的更加个性化、更加深入的信息资源推送 )

36 资源:Web 2.0用于图书馆推送与用户定 制资源:
优点 应用技术,增加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 调动用户,降低服务成本; 挑战 重新设计系统,确定用户为中心的技术路线; 重新设计服务,改变用户在系统中的位置; 服务部门更多地参与系统设计,引发内部体制变革。

37 交流与沟通:Web 2.0用于图书馆馆员内 部工作组织
管理变革:促进管理扁平化、人性化。 无处不在的 ; 普遍运用的社会化IM; 馆内运行的wiki,如厦门大学共笔规章制度。

38 厦大馆编目部维基版主页,集成了部门概况、规章制度、工作量统计等,可实现规章制度的动态维护。

39 交流与沟通:Web 2.0用于馆员对用户的 服务互动
促进服务变革:互动,以用户为中心。 丰富服务品种与内容。厦大馆RSS借书预定 改善服务质量。如AADL的Blog化网站 挑战:培养与造就2.0的图书馆员。

40 Ann Arbor区图书馆主页就是一个博客,聚合各部门博客最新发布的文章。目录、活动、服务及研究各有自己的部门博客,馆员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41 交流与沟通:Web 2.0用于图书馆社区 使馆员、用户在一个虚拟社区中生活、工 作与学习。
馆员与读者的关系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 关系,甚至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 是平等互利互惠的信息互助。 图书馆无处不在,不仅是消除服务障碍, 而且要深度介入用户的数字化生存。

42 思考 用Web 2.0构建图书馆工具—— 图书馆内部工具 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Web2.0工具和服务 建立用户个人信息门户
新一代OPAC或者OPAC2.0 深度嵌入用户的工作平台,如科研平台、学习 平台,使图书馆资源与用户环境溶为一体。

43 从WEB 2.0到云计算 什么是云计算? 听说过“张总”的段子么?

44 张总的故事 是这样的张总,你在家里的电脑上按了CTRL+C,然后在公司的电脑上再按CTRL+V是肯定不行的。 即使同一篇文章也不行。
不不,多贵的电脑都不行。 土掉渣了吧! 你以为还是2.0 都云计算了 。。。

45 从图书馆 2.0到云计算 一位图书馆员在博客中有些气愤地 写道── 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图书馆 2.0,你们又云计算了

46 在上海交大举办的“2009图书馆前沿技术论坛·云计算与图书馆”会议上,交大网格计算中心李明禄教授说: 云计算对数字图书馆 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

47 在上海交大举办的“2009图书馆前沿技术论坛·云计算与图书馆”会议上,上图刘炜研究员说: 图书馆被裹挟着 进入了云计算时代
在上海交大举办的“2009图书馆前沿技术论坛·云计算与图书馆”会议上,上图刘炜研究员说: 图书馆被裹挟着 进入了云计算时代

48 从图书馆 2.0到云计算 云服务 云应用 云技术 云存储 …… EC2 S3 GDrive …… 本地云 私有云 公有云 …… 企业云
学校云 北京云 ……

49 GOOGLE搜索流量增长趋势

50 云计算概念 XaaS: Everything as a service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基础设施即服务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平台即服务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软件即服务

51 互联网如天,一组组的应用如云

52 PCWebCloud WEB时代:数据在云 云计算时代:数据在云、程序在云 PC时代:程序与数据均在本地
Data Data App Data Data Data Browser App Data PC时代:程序与数据均在本地 Data Data Data App App App Data Michael R. Nels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52

53 desktop computing

54 cloud computing

55 方便易用 随处访问信息 分享信息 信息不丢失 PEW调查:个人使用云应用理由
Use of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by John Horrigan (Sep 12, 2008)

56 机构为什么需要云计算? 服务器平均利用率很低,基本都是没有很好利用 3-5年就被淘汰 有经验、高水平的IT人员很难在非IT企业中生存
小型机构更容易发现云计算的价值 孙卫. 图书馆在云时代的思考《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年第6期第36-41页

57 图书馆普遍利用的云服务 ──镜像站的淡出

58 网络托管的图书馆集成系统(ILS) Interlib图书馆自动化 系统Internet托管平台 广州图创计算机软件 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web的集群图书馆 管理系统(网图) 专业图书馆网 (CSLN) 北京华夏网信科技有 限公司 Biblionix Auto-graphics AGent VERSO™ LibLime Koha Library Cybrarian Investing in The Future: Automation Marketplace 2009 2008年度新公司Biblionix的阿波罗签署了49 个合同,排名第4;Verso有所减少, (原文 CA html?industryid=47127&q=Investing+in+The+Future,译文《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年第9期)

59 专业图书馆网托管网站兼ILS

60 Koha Express LibLime宣布推出基于订购的托管ILS服务 Koha Express (2009/9/11)
在LibLime云平台、以SaaS方式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每单位$299/年,含软件安装及托管 数据导入上限75,000数据库对象 依靠1000个Koha图书馆及LibLime创建的相关文献, 提供免费的社区支持 30天免费试用 开源与云计算结合的ILS──Koha Express

61 OCLC云计算图书馆管理系统 Web-scale management services (2009/4/23)
Web级流通与传递(Circulation and Delivery) Web级印刷本与电子采访(Print and Electronic Acquisitions) Web级许可管理(License Management) Web级自助配置(Self-Configuration) Web级工作流程(Workflow) Web级合作情报(Cooperative Intelligence) OCLC的云计算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62 OCLC云计算图书馆管理系统 OCLC's vision is similar to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 OCLC的云计算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63 OCLC云计算图书馆管理系统 OCLC主页总结云计算的好处: 提高馆藏对于用户的知名度和可获取度,使馆藏与用户更好地结合;
网络化的技术服务和藏书管理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支持业务活动; 充分受益于网络的参与,以简化工作流程,重新调整和优化流程; 通过大规模应用数据的聚合。能够改善智力合作和服务水平。 OCLC的云计算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64 跨库检索:WEBFEAT EXPRESS

65 网络数据库书刊目录

66 OCLC’s WorldCat Local http://www.oclc.org/worldcatlocal/
联合目录本地化 WorldCat Local:取代本地OPAC?

67 通用网页IM做虚拟参考咨询

68 混搭(Mashup) 封面 评论 目次 多样内容

69 NLA’s Single Business Discovery Service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一站式发现服务

70 WEB编目 数图研究笔记:面向未来的编目平台:biblios.net (2009/1/20)

71 DuraSPACE’s DuraCloud
向学术图书馆、大学及其他文化遗产机构提供其数字内容的永久访问服务 存储交由专业存储提供者 DuraSpace提供确保长期访问和便利使用的功能 访问 access 保存 preservation 再用 re-use 云内容分享 sharing of cloud content (2009/5/12)

72 美国国会图书馆试水DURACLOUD 2009/7/14 试验为期一年,使用云技术永久访问数字内容 其他参与机构 纽约公共图书馆
生物多样性遗产图书馆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译文:

73 网络存档:CDL’S WEB ARCHIVES
加州数字图书馆提供存档工具及存贮 专题/事件网络档案(目前包括18个专题,由不同 机构建立) 收录网站 浏览+ 全文检索 (2009/7/21)

74 40年前,当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刚刚露出一点亮色,美国国会图书馆和OCLC即刻抓住机会,使自己站到了图书馆自动化的高地。 令人惊讶的是,今天,当云计算再度光临时,又是OCLC和LC率先出手了。这仅仅是巧合么?

75 云计算、移动计算和物联网 云计算: 移动计算: 物联网: 为信息社会提供基础设施,为信息服务机构提供平台与应用
信息无处不在,直达最广大的用户的口袋 物联网: 一切物和信息皆可互联,借助云计算和移动计算,构成服务载体、服务资源和服务对象一体的未来的智能化信息服务。

76 云计算与移动计算 一种公用事业

77 云计算与移动计算 移动计算是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数据库、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技术。
移动计算技术将有用信息提供给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客户。这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78 云计算与移动计算 手机的普及和手机数据处理功能的提升奠定了移动计算应用的基础。
2007年以来,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以Kindle为代表的电子书阅读器和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的迅猛发展,正式宣告了移动计算时代的来到。

79 云计算与移动计算 随着手机变得越来越数据可用,很少有人再需要通过计算机连接信息世界。相反,他们使用手机作为主要界面。在网上冲浪、听音乐、看电视、阅读和通讯。在过去10年中,移动电话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分享信息的主要接口之一。图书管理员必须注意这一变化,关注前沿,为未来的图书馆移动交互作好准备。 ──Griffey J. Mobile Computing and Libraries. New York: Neal-Schuman Publishers, Inc, 2010

80 短信 视频新闻 帮助信息 OPAC 图片库 语音向导 电子资源 数据库 RSS频道 图书馆网站 二维码

81

82 国图方正手机报: 采用支持图文混排的XEB文档格式,具备目录超链接功能。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可对报纸进行 批注、 划线、 加亮、 书签、 翻页等操作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可将其摘录,以短信、彩信或者邮件的形式即时发送给朋友或家人。

83

84 手机之外,电子书阅读器服务也开始出现 上图:09年2月宣布招募手持式电子图书阅读 器试用读者100名。首推电子书阅读器服务。
国图:目前电子书阅读器外借,读者只要开通 了中文图书外借功能的读者卡(此卡押金100 元)就可借阅。 首图:只要持有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 ”E级卡(此卡押金500元)的读者,都可以外 借电子书阅读器,无需另付费用。

85

86 移动计算与图书馆 移动计算是未来十年的大潮 ──上海图书馆赵亮

87 移动计算与图书馆 图书馆缺乏对移动计算的前瞻性研究缺乏; 图书馆集成系统与网站针对移动计算的整合没有提上日程;
图书馆的业务没有围绕移动计算进行整合。

88 云计算与物联网

89 云计算与物联网

90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是通过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91 物联网与图书馆 图书馆是国内少数大规模正式应用RFID的行业之一。图书馆RFID应用从2006年开始的。经过4年多的发展,采用了RFID技术的公共图书馆既有深圳、杭州、浦东等大型图书馆,也有厦门少儿、武汉、上海长宁、普陀等中小型图书馆。 RFID应用领域既有图书外借(含自助借还)与管理(如理架上架)等传统业务,也有“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一类创新性产品。

92 图书馆 FRID应用

93 图书馆FRID应用

94 物联网与图书馆 面临“十二五”期间国家物联网战略提速,图书馆界没有理由不将物联网建设列入行业的规划。 两个问题:
现有应用的狭窄。图书馆RFID应用很大程度上只是取代了条码标签,在RFID标签价格远高于条码时,此类应用实际是以较高的价格提高管理的效率,因此图书馆界对此褒贬不一。 图书馆的核心服务不涉及物。图书馆在信息化进程中最关注的是数字化技术,主要精力是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所以图书馆行业对物联网的需求远不如物的生产与服务行业。

95 物联网与图书馆 关于应用的拓展。 电子产品的价格下降是趋势,在各类传感产品价格下降与性能提升的同时,图书馆界的确需要更多地参与物联网应用产品的研发,研究智能化图书馆管理所需要的物联特征。 物联网作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管理者动态了解全方位的管理对象的运动,并智能化地辅助管理决策。尽管这一目标看似遥远,但一旦国家所推动的物联网建设取得突破,它又是迫在眉睫的事。。

96 物联网与图书馆 关于图书馆的核心服务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图书馆。图书馆不同于网站之处是它是一个物理空间。随着图书馆的发展,人们对于图书馆“空间”的认识也就越来越强烈。例如吴建中近年反复讲“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强调图书馆作为空间的意义。 在物理空间中,图书馆信息服务有物的依托。书本、声像资料播放设备、阅览室、书桌椅、沙发等都是依托物。即使将来图书被电子书替代了,人们在图书馆这个空间里阅读电子书,仍然可向图书馆借用电子书阅读器。因此,若要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就需要一种可感知图书馆内物体运动的装置,或者说需要物联网

97 物联网与图书馆 除RFID外,图书馆应用物联网还有些遥远。 但图书馆服务对物联网的需求已经可见。
物联网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最完美的图书馆服务的未来。

98 结语 云计算、移动计算和物联网代表了新一代因特网的基本特征,它们可以为图书馆服务提供: 更加便利、易用的网络技术环境
更加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互联 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信息服务支撑 与Web 2.0的轻应用相比,它们更加需要理论、政策的指导,需要有战略的规划和职业的思考。

99 范并思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信息学系 Bsfan @ infor. ecnu. edu. cn
谢 谢 ! 范并思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信息学系 infor. ecnu. edu. cn


Download ppt "范并思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信息学系 infor. ecnu. edu. 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