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主流思想的演变 金坛一中汤毓江
儒家想想的形成和发展演变 ( 1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 形成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 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 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 天下。 —— 董仲舒《春秋繁露》 阅读材料,分析董仲舒是如何论证君权 的?从论证中看出董仲舒新儒学有何特点?
儒家想想的形成和发展演变 ( 1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形成 西汉:神圣化
材料三 程朱认为一草一木皆有理 …… 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尽事物内在之理。 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 ——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学选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 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
儒家想想的形成和发展演变 ( 1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形成 西汉:神圣化 宋明:哲理化
材料五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 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 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 yè ,拖拉)大 木然, ……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 名异而实同耶。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六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 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 蓝图 …… 若以为其所论仍与 “ 现代 ” 不侔( móu ,相 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 “ 现代 ” 事物为绝对 尺度。 根据材料,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 “ 不脱 儒家思想理路 ” ,哪些又体现了 “ 新见 ” 。
儒家想想的形成和发展演变 ( 1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形成 西汉:神圣化 宋明:哲学化 明清:突破
儒家想想的形成和发展演变 ( 2 )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民本思想 孔子:以德治民 孟子:民贵君轻 荀子:君舟民水 董仲舒:天人感应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课堂演练】 儒家经典强调: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 敢不用情。 ” 这段话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 D .礼治为先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 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类 命运的把握与探索。它的核心内容是人文 主义。
阅读材料,指出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的感受 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 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 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 中 ……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 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 求凡人的幸福 ---- 彼特拉克
材料三 马丁 路德是 16 世纪宗教改革的倡 导者 …… 他的神学思想强调 “ 因信称义 ” ;灵 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 “ 义 ” ,要 想称 “ 义 ” ,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 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 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 仰 ……1517 年 10 月,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 式在维登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 “ 欢迎辩 论 ” 的 “ 九十五条论纲 ” 。论纲使赎罪券在德 意志各地的销路大减。
材料四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 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 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 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 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 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 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 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无力
【课堂演练】为了更好理解 “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人 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 这一问题,曾明同学制作表格 对二者的内容加以比较。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A 侧重于思想意识、 伦理道德的范畴 侧重于政治制度和 政权性质方面 B 要求简化宗教仪式, 进行宗教改革 主张自然神论和无神论, 停止宗教改革 C 反对禁欲主义, 要求个性解放 提倡自由、平等、 博爱等政治原则 D 对人的崇拜对理性的崇拜
东西方主流思想内涵的比较 材料一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克己复礼 ” ---- 孔子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 ---- 孟子 “ 君为臣纲 ”“ 父为子纲 ”“ 夫为妻纲 ” ---- 董仲舒 李贽批判道学家 “ 存天理,灭人欲 ” 的虚假学说,强调人正当 的私欲。他认为吃饭穿衣就是 “ 人伦物理 ” ,人不能脱离基本 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材料二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 ---- 普罗泰格拉 “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 ---- 苏格拉底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 ……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 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 凡人的幸福 ---- 彼特拉克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也同样可以得 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 ---- 启蒙运动的口号。 请问材料一、二中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有何不同?
材料三 儒学高度重视伦理纲常, “ 三纲五常 ” 在儒学家看来是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天理, 而孔子追求礼乐社会实际上是在极力维护君主 统治体系下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这对维护 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材料四 古希腊强调人的平等。文艺复兴反 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宗 教改革强调信仰的自由、平等,每个人都可以 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伏尔泰认为人生而 就是平等自由的。卢梭宣称封建制度是束缚自 由的镣铐。康德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 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 请问东西方思想家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 有何不同?
材料五 忠、孝、贞节三样,却是中国固有的旧道 德,中国的礼教、纲常、政治都是从这三样道德演绎 出来的;中国人的虚伪、利己、缺乏公共心、平等观, 就是这三样旧道德助长成功的;中国人分裂的生活, 偏枯的现象 ( 君对于臣的绝对权,政府官吏对于人民的 绝对权,父母对于子女的绝对权,夫对于妻男对于女 的绝对权,主人对于奴裨的绝对权 ) ,一方无理压制一 方盲目服从的社会,也都是这三样道德教训出来的; 中国历史上现社会上种种悲惨不安的状态,也都是这 三样道德在那里作怪。 ” 材料六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提出 “ 有思想力的人是 万物的尺度,他认为要治理好城邦政治,就要改善人 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 请问东西方思想家认为道德与政治有着怎样的关系?
东西方主流思想内涵的比较 1 、不同点 ( 1 )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 中国:社会的人 西方:个体的人 ( 2 )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中国:社会的等级秩序 西方:人的平等 2 、相同点 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