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与崇高. Page  2 第二篇 美的形态 第1讲 优美与崇高 【学习与探究】 Page  3 一、崇高 (一)美学史上的崇高 毕达哥拉斯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 “ 崇高 ” 将音乐的审美风格分为两类: 一是具有男性阳刚之气、粗犷雄 浑的作品; 二是具有女性阴柔之美的作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第一讲 : §1.1~§1.3 数学起源与古希腊数学 §1.1 数学思想的萌芽. 古代巴比伦的数学.
关于德国立能的疑难解答. Page  2 德国立能真正有效果吗?多长时间有效?  答:立能产品来自国际航天科技,曾作为国家机密封存了 20 年之久,一经投入民用市场就迅速受到高端人群和有识 之士的追捧!它的实验效果立竿见影,坚持使用时间越久, 对脊柱养护和人体整体的健康保健效果越好!
教师队伍建设 组员:王英利 赵香媖 侯娟. 主讲内容 2.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国际比较 3.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因数与倍数 2 、 5 、 3 的倍数的特 征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执教者: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明城小学 谭道芬.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提 纲 三次考察与改革的回顾 1 学院三周来的新面貌 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2 凝心聚力、团结协作、狠抓落实 3.
——以通渭县图书馆青树小项目“携老上网游”为例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五章 美学基本范畴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2013浙江省行测专题 密卷解析及备考冲刺 罗 姮.
自主创业.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中国好看的PPT模板网: 搜集整理发布
10.2 立方根.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护理美学 导 论 学 习 目 标 1、掌握美学的概念 2、了解美学的发展历史 3、熟悉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三章 心理安全 广西师范大学 罗蕾.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时间管理 -----高一团体辅导.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课前探究: 给定一个角 , 角 的终边与角 的终边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自治规范视野下的网规 ——网络法治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全年”翻译为“365 Days”有些chiglish的感觉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1.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菱形.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6.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1)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成长经历.
用计算器开方.
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毕达哥拉斯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2).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PPT宝藏网最新整理发布- WPS Office Simple, Powerful and free.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优美与崇高

Page  2 第二篇 美的形态 第1讲 优美与崇高 【学习与探究】

Page  3 一、崇高 (一)美学史上的崇高 毕达哥拉斯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 “ 崇高 ” 将音乐的审美风格分为两类: 一是具有男性阳刚之气、粗犷雄 浑的作品; 二是具有女性阴柔之美的作品。

Page  4 柏拉图 最早明确谈到 “ 崇高 ” ,并 将 “ 崇高 ” 与 “ 优美 ” 对举 。 《文艺对话集》: “ 凭临美 的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 无限欢喜,于是孕育无量数 的优美崇高的道理,得到丰 富的哲学收获 ” 。

Page  5 朗吉弩斯 《论崇高》第一次较为明确地 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并列的 美来加以论述。 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应具有庄 严伟大的思想、强烈深厚的感 情、符合修辞格的藻饰和高尚 的言辞。 “ 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 。 1674年,《论崇高》译为法文 , “ 崇高 ” 得到西方知识界的 广泛注意。

Page  6 近代 “ 崇高 ” 开始成为严格意 义上的美学范畴。 埃德蒙 · 伯克 《论崇高与美》: “ 崇高 ” 开始 正式作为美学范畴得到知识界 的广泛讨论。 “ 崇高 ” 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特 征。 人类的情欲主要包括:1、对于 延长生命的生殖欲和一般的社 交愿望;2、维护自己生命安全 的本能需求。

Page  7 崇高源于维护自己生命安全 的本能需求。 当人的生命遇到危险时,首 先会引起恐怖和警惧,引起 内心的痛苦,但这种痛苦的 情绪却可以产生愉悦。 崇高的特征:巨大的体积、 凹凸不平的外表、直线条、 阴暗朦胧、坚实笨重等。 崇高以痛感为基础,与丑有 着血缘关系。

Page  8 康德 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 康德接受了伯克的 “ 崇高 论 ” 美的形式:1、凭感官可 以把握的有限的形式 —— 优美; 2、无法把握、无法度量 的无限的形式 —— 崇高。 巨大不等于崇高,崇高属 于伟大。

Page  9 与优美相比,崇高在形式上 是无限的和没有秩序的。 崇高的事物主要在自然界, 如呼啸的海洋、喷发的火山 、浩淼的宇宙等。 崇高的事物一定是巨大的: “ 数学的崇高 ” :体积的巨 大或数量的巨大; “ 力学的 崇高 ” :力量的巨大和不可 抵御。 崇高的两种主要类型。

Page  10 康德不将崇高归结于自然,自然只包含崇高的事物,不包 含崇高的根据或崇高的原因。 崇高与人的不可分离性:崇高归根结底与人的生命体验密 切相关。 优美:形式和内容完全统一。 “ 真正的崇高不能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里,而只涉及理性 的观念 ” 。 优美直接引起有益于生命的感觉,对人有直接的吸引力并 唤起人的游戏的想象;崇高首先引起人们生命力阻碍的感 觉,接着是更强烈的生命力的爆发,从而克服生命力的阻 碍。

Page  11 席勒 从艺术层面探讨崇高的性质。 崇高与优美都是 “ 活的形象 ” , 都是生命与形象、实在与形式、 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把崇高和优美当做人的审美对象 来把握,把崇高看作是悲剧题材 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的快感,使崇 高从一种审美形态降格为一种艺 术效果,崇高的含义变得狭隘了 。

Page  12 黑格尔 综合了康德与席勒。 继承康德 “ 人论 ” 思想,肯 定崇高源于人的内在情感。 “ 崇高一般是一种表达无限 的企图,而在现象领域里又 找不到一个恰好能表达无限 的对象 ” 。 差异:康德认为崇高表现的 是人类情感或观念,而黑格 尔则认为表现的是 “ 浑然太 一的神 ” 和内在意义。

Page  13 黑格尔同意席勒美与崇高应该存在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之 中的观点。 崇高应当存在于艺术之中,具体来说就是 “ 象征型艺术 ” 之中。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两种形式:一是内容(实体,即内在 意义和浑然太一的神)等于形式,这表现为优美;二是内 容大于形式,形式只是内容的象征。 形式不如内容重要。

Page  14 车尔尼雪夫斯基 反对黑格尔把崇高看做观念 压倒形式的观点。 提倡 “ 美是生活 ” ,认为崇 高包含在生活现象之中。 崇高不再是一种审美形态, 而是一种客观自然,生活也 不再是一种实践活动,而变 成了一种客观自然现象。 与康德、黑格尔相比,车尔 尼雪夫斯基的崇高论实际上 是退步了。

Page  15 (二)崇高的内涵 人的本质力量经过巨大的异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 后,最终通过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 现。在这种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对象都获得了新的意 义,人不仅超越了审美对象,也超越了人自身。 崇高产生于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中。没有人的审美活动的 参与,自然无所谓优美与崇高。 具有崇高特征的自然存在物从形式上说,一般具有不稳定 、不平衡、无秩序、不规则的状态,在审美心理方面首先 是激发人的痛感、恐惧感、紧张感和不自由感。人在这类 对象面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对立冲突而不是和谐 统一的。当人们认识到这种对象不会构成对现实人生的危 险时,审美活动就产生了,这实际上是人的理性精神的胜 利。

Page  16 崇高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 与优美相比,崇高与真、善 的联系更为紧密。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现实性 上是 “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崇高离不开人生的社会 化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人 遭遇到巨大挫折,但审美主 体以其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富 于韧性的实践行动共同铸就 了极富魅力的审美人格,正 如孔子所言 “ 知其不可为而 为之 ” 。

Page  17 二、优美 (一)美学史上的优 美 西方美学对 “ 优美 ” 的讨 论伴随着对 “ 崇高 ” 的讨 论而不断深入。 古希腊、罗马时期对 “ 优 美 ” 的探讨零碎而不成体 系。 “ 优美 ” 在很大程度上与 “ 美 ” 等同。

Page  18 毕达哥拉斯学派 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 与圆形. 柏拉图 优美能引起快感,是 单整、纯粹、绝对的 美。

Page  19 亚里士多德 “ 美的最高形式是秩 序、匀称和确定性 ” 西塞罗 美有 “ 秀美 ” 与 “ 威 严 ” 之分。 “ 秀美 ” 犹如女性之美 ,具有明媚、明亮的 特点。

Page  20 阿奎那 美有三要素:完整、和谐 、鲜明。 培根 美的精华是秀雅合适的动 作。 近代以前,美、优美与节 奏、和谐、对称密切相关 。

Page  21 埃德蒙 · 伯克 优美即美 特点:小,光滑,各部分 的方位要有变化且互相融 为一体,娇柔纤细的结构 ,颜色简洁明快等。 伯克从对象的角度来把握 优美事物所具有的外部特 征。

Page  22 康德 从对象给人的快感、内在情 感和想象等角度分析优美。 优美带给人的快感属于 “ 鉴 赏判断 ” ,而不是 “ 智力的 情感 ” ,优美不会给人带来 任何压抑,而是 “ 直接在自 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 觉 ” 。 优美乃是一种生命处于放松 状态的特殊形态,接近于审 美形态。

Page  23 席勒 “ 美可以同时期待产生松弛 和紧张两种作用。松弛的作 用可以使感性冲动和形式冲 动各自安分守己,紧张的作 用可以使两种冲动都保持其 力量 ” 。 “ 理想的美,尽管是不可分 割的和单一的,但在不同的 关系中却显示出融合性和振 奋性。在经验中存在一种融 合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 ” 。

Page  24 (二)优美的内涵 优美在西方美学史上是与崇高相反相成的基本的审美形态 。 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 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和客观的合规律性的 和谐统一。 优美可以唤起人的圆满轻松的审美愉悦,是人的本质力量 得到完整实现的状态。 在优美这一审美形态中,自然感性形式往往具有对称、均 衡、圆润、柔和、比例协调的特点,与之相应的是生理的 快感、情感的松弛、心灵的共鸣,并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 的丰富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