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科是一大组含有逆转录酶 的 RNA 病毒。 分类 RNA 肿瘤病毒属 人类嗜 T 淋巴细胞病毒等 慢病毒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泡沫病毒属 动物与人类泡沫病毒.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Advertisements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艾滋病英文全称为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的字头 AIDS 的译称,中文名为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是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 STD 的定义 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是 指主要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 ( 包括阴交、 肛交、口交、接吻、触摸等)而传染的一组 疾病,简称性病,过去民间称 “ 花柳病 ” 。性病 不仅仅发生在性器官上,也可侵犯附属淋巴.
张庆 李凤霞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 中等职业学校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第二十六章 流行病学教研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1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第十九章 Chapter 19 贵阳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第二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 1 第一节 典型案例 2 3 第三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防范对策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逆转录病毒. 第三十七章 逆转录病毒 分三科 肿瘤病毒亚科 : 一些动物白血病病 毒、人类嗜 T 细胞病毒等 慢病毒亚科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属之 泡沫病毒亚科 概念:指一类含有逆转录酶的单股正链 RNA 病毒。 种类 :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是免疫系统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因素所致的免疫细胞 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障碍 所出现的临床上以反复感染为主的一组综合征。
血液肿瘤 金娟 在没有有效 的艾滋病疫苗 的情况下, 了解 和掌握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 避免有可能导 致艾滋病的行 为是预防艾滋 病的有效方法。
逆转录病毒及其他病毒. 教学目的 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生物学特性 熟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致病性、免疫性。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第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 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强欣.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青少年与艾滋病 学生:陈晓珊、霍萃婷 谭滨滨、徐文罡.
愛滋病 1.疾病簡介 2.臺灣愛滋病流行概況 3.臨床症狀 4.什麼是空窗期/潛伏期? 5.愛滋病傳染要件 6.傳染方式
艾滋病及其皮肤表现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孙建方.
愛滋病 小心愛滋病 是很恐怖的喔.
愛滋病 認識與防護 黃英絹 感染控制 護理師.
時間: 、22 學校:美和科技大學 講員:屏東基督教醫院-彭恩美個管師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第三章 病毒学.
貓免疫不全症探討報告 畜產保健科 班級:畜保三甲 指導老師:陳婷婷 學生:林欣芃 5號 (510905) 蕭伊玲 18號 (510919)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 是一大组含有逆转录酶 的RNA病毒。 对人致病的主要是HIV、人类嗜T细胞病毒.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世纪温疫和超级癌症,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也没有疫苗预防。
1170 第三組 組員: 2號 王奕翔 14號 趙聿訢 20號 鄭廷彥 22號 鄭建澤 23號 鄭凱睿 36號 魏翊庭 37號 羅敏睿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9 疾病与人类健康 9. 1 肿瘤与癌症 癌(cancer)是一群不受生长调控而繁殖的细胞,也称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则是一群仅局限在自己的正常位置,且不侵染周围其它组织和器官的细胞。
第十四章病毒学总论.
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艾滋病 (AIDS).
第三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艾滋病防治知识政策 及高危行为干预.
HIV病毒与艾滋病实验室检测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检验实验中心 贺政新.
Microbiology of Oral Mucosal Disease
肺结核.
愛滋病防治暨反毒宣導 梧棲區 衛生所.
RNA的合成与加工 生物化学.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徐州局卫检处.
艾 滋 病 ACQUIRED IMMUMODIFICIENCY SYNDROME, AIDS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艾滋病与教育.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病毒感染与免疫.
湖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Retrovirus.
逆转录病毒 Retroviridae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常见致病病毒 (二).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医学病毒总论.
逆转录病毒 Retrovirus.
临床病毒学检验概述 Introduction on Clinic and Diagnostic Virology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認識AIDS 屏安醫院 洪志宏醫師.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談愛滋 AID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29 章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科是一大组含有逆转录酶 的 RNA 病毒。 分类 RNA 肿瘤病毒属 人类嗜 T 淋巴细胞病毒等 慢病毒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泡沫病毒属 动物与人类泡沫病毒

逆转录病毒特点 球形, nm ,有包膜,包膜外 有刺突 病毒核心为二条相同 +ssRNA ,由 5’ 端部分碱基互补成二倍体。 基因组相似,含有序列和功能相似 的 gag 、 pol 、 env 三个结构基因和 多个调节基因 病毒体含逆转录酶,核酸内切酶和 RNA 酶 H 病毒增殖 : 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先合 成 cDNA ,整合到染色体形成前病 毒( Provirus )

1986 年正式命名,分二型 HIV-1 HIV-2 病毒主要引起全身免疫系统的严重损伤 故疾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 ) 1981 年美国 CDC 首次报道了 5 例不明原因卡氏肺孢 菌肺炎病例,患者都是同性恋者 1983 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首先从一位同性恋者中 分离到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发展 1999 年全世界发病人数为 3300 万 2002 年全世界发病人数为 4000 万 至 2002 年,共计死亡人数为 2500 万 2005 年全世界死亡 290 万新发病人数 430 万 到 2005 年,全世界共计病人 3950 万 2007 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 270

形态结构 nm 球形,有包膜 核心: 两条相同单正链 RNA ( 3 个结构基因, 6 个调节基因) 逆转录酶 内膜蛋白 ( p17 ) 衣壳蛋白( p24 ) 整合酶和蛋白酶 包膜 脂蛋白 刺突 gp 120 糖蛋白 跨膜蛋白 gp 41 糖蛋白 生物学性状

结构结构 衣壳蛋白 p24 p17 内膜蛋白 核衣壳蛋白 p7 逆转录酶 gp41 gp120 RNA 脂双层包膜 外层 : 脂双层包膜 内层 :p17 内膜蛋白 核心 : 致密柱状核心 gp120 :包膜表面刺突 gp41 :跨膜蛋白 病毒 RNA 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等 核衣壳蛋白 p7 衣壳蛋白 p24 HIV

基因组全长 9.8 KB 两端含长末端重复序列( LTR ) 3 个结构基因( env 、 pol 、 gag ) 6 个调节基因( tat 、 rev 、 nef 、 vif 、 vpr 和 vpu )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p55 P6, P7p24p17 p150 p66/p51p32 p160 gp120gp40 长末端重复序列 核蛋白、衣壳蛋 白和基质蛋白 逆转录酶、整合酶、 RNA 酶 糖蛋白刺突

病毒的复制 HIV 受体的识别 – 靶细胞: CD4+T 细胞、单核 - 巨噬细胞、 Langerhans 细胞、滤泡状树突细胞、脑小胶质 细胞。 – 主要结合受体: gp120—CD4 – 辅助受体: 嗜淋巴细胞: gp120—CXCR4 嗜巨噬细胞: gp120—CCR5

Virus receptor

病毒的复制 gp41 介导病毒包膜与 细胞膜发生融合 ssRNA 逆转录酶 RNA:DNA RNA:DNA 中 RNA 被酶解 dsDNA dsDNA 在整合酶的作用 下,整合入细胞染色体 中,形成前病毒 mRNA ssRNA 加帽加尾形成子 代病毒 RNA 结构蛋白、 非结构蛋白 子代病毒

病毒复制 +ssRNA +ssRNA:-ssDNA ssDNA:+ssDNA +ssRNA 逆 转 录

The animation of the viral life cycle 2 The life cycle of retrovirus whose genome enter the host’s genome.

20 CD4 ? Binding of gp120 To CD4 ? Interaction of co- receptor with gp120 INTERACTION WITH SURFACE RECEPTOR

21 CD4 ? Gp120 conformational change CHANGES IN GP120 CONFORMATION

22 CD4 ? Interaction of fusogen (gp41) with membrane INTEACTION OF EXPOSED GP41 WITH LIPID BILAYER

23 ? CD4 Membrane fusion FUSION OF VIRAL MEMBRANE WITH CELL MEMBRANE

24 CD4 nucleus ? Reverse transcription REVERSE TRANSCRIPTION

25 ? Uncoating ? Entry into nucleus UNCOATING OF CAPSID ENTRY INTO NUCLEUS

26 ? Integration ? Transcription ? Splicing INTEGRATION OF HIV DNA TRANSCRIPTION OF DNA TO RNA SPLICING OF RNA Pol II

27 ? Translation of polyproteins Proteolysis of polyprotein TRANSLATION OF RNA TO POLYPROTEIN CLEAVAGE OF POLYPROTEIN

28 Assembly ASSEMBLY AT THE CELL SURFACE

29 BUDDING THROUGH CELL MEMBRANE MATURALION

病毒的型别与变异 病毒基因组可发生变异, 主要是决定包 膜糖蛋白的 env 基因和调节基因 nef ,从而 造成包膜蛋白抗原性的高度变异。 HIV-1 HIV-2

弱 培养 56 ℃ 30 分钟灭活 对各类消毒剂敏感 但在室温( 20 ℃ ~22 ℃ )可保存活力七天 抵抗力 只感染 CD4 阳性的 T 细胞和巨噬细胞 常用新分离的 T 细胞或 T 细胞株培养 敏感动物为恒河猴及黑猩猩

致病性和免疫性 HIV 无症状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 传染源 我国主要传染来源是: 1 、由泰国和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边境 2 、由泰国传至广东、福建 3 、非洲,出国劳务人员感染后带入 4 、其他来源传至各大城市

性传播 约占 75% ,男性传给女性的概率更高 血源传播 输血、血制品、污染的注射器、器官移植等 血制品的传播占很大比例 静脉吸毒者极易感染, 我国云南静脉吸毒者的感染率达 60% 以上 垂直感染 HIV 感染者传给婴儿的感染率约 12~40% 12% 的婴儿可经感染母亲的乳汁感染 传播途径

致病机理 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 CD4 阳性细胞(主要辅助 T 细胞) 引起以 CD4 细胞缺损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 HIV 损伤 CD4 阳性细胞的机制: 1 、细胞膜表达病毒糖蛋白的 CD4 阳性细胞,与 正常 CD4 阳性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而死亡 2 、特异性 CTL 的直接杀伤作用或 ADCC 作用 3 、病毒与细胞膜有共同抗原,引起免疫病理 4 、 病毒感染诱导 CD4 阳性 T 细胞的凋亡

神经细胞的损害 约有 40%-90% 的 AIDS 患者有不同程度神经症状, 如 HIV 脑病、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炎和痴呆 病毒通过受染的单核细胞进入 CNS ,单核细胞 释放单核细胞因子,对神经元有毒性,同时使 炎性细胞浸润产成脑部组织损伤

病毒免疫逃逸的机理 CD4+ T 细胞大量减少,使整个免疫系统失效 病毒基因整合位于染色体,细胞可以不表达或 少表达病毒抗原,使宿主细胞长期呈 “ 无抗原 ” 状态 病毒包膜蛋白一些区段有高度变异性,致使不 断出现新抗原而逃逸免疫系统的识别

原发感染期 临床潜伏期 AIDS 相关综合征 AIDS 期 HIV 感染的临床过程

原发感染 – HIV 进入机体后约需 8-12 周出现病毒血症, 3-6 周在 许多感染者( 50-70% )体内发展成急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样表现,其后大多数以前病毒形式整合于宿主 细胞染色体中,进入长期、无症状的潜伏感染期。 潜伏感染 长达 6 月 -10 年,不表现症状 AIDS 相关综合症期( AIDS-related complex, ARC ) 早期有发热、盗汗、全身倦怠、体重下降、皮疹及 慢性腹泻症状,并有进行性淋巴结病

典型 AIDS :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合并条件性细菌、 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并发肿瘤( Kaposi 肉瘤) 原虫( Protozoal ) toxoplasmosis, crytosporidosis 真菌( Fungal ) 白假丝酵母菌病( candidiasis ),新生隐球菌感染 ( crytococcosis ), histoplasmosis, 卡氏肺孢菌( pneumocystis carinii ) 细菌( Bacterial ) 结核( Mycobacterium avium complex ), 鸟-胞内分枝杆菌感染 ( atypical mycobacterial disease ), 沙门菌败血症( salmonella septicaemia ), 多发性反复化脓性细胞感染( multiple or recurrent pyogenic bacterial infection ) 病毒( Viral ) CMV, HSV, VZV, HBV 死亡多发生在临床症状出现后两年内, 5 年内死亡率高达 90%

Kaposi’s Sarcoma

艾滋病病人与卡波氏肉瘤 上腭上腭 下腭下腭

Pneumocystis carinii

Candida Albicans Candida infections are common with AIDS, but most often appear as oral thrush, which is a nuisance but not life- threatening. Disseminated infections are uncommon, but here is a rare Candida pneumonia, which resembles a bacterial bronchopneumonia.

体液免疫:机体可产生抗 HIV 抗体 包括抗 -gp120 的中和抗体 细胞免疫: ADCC 、 CTL 、 NK 免疫性 这些免疫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不能彻底清除体内潜伏感染的细胞, 病毒仍能在体内活跃复制,构成长期慢性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 检测病毒相应抗体: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常用方法: ELISA 、 IFA 、 RIA 所测抗体:抗结构蛋白抗体 至少两种抗体阳性 检测病毒及其组分 病毒分离培养:使用正常淋巴细胞 检测病毒抗原: ELISA 等( P24 等) 检测病毒核酸: PCR 等方法检测病毒核酸 HIV 抗原与其他逆转录病毒(如 HTLV )有交叉反 应,易造成假阳性结果。 因此只用于初筛, 阳性者必须经 Western blot 验证

ELISA for HIV antibody Screening tests should be as sensitive as possible Microplate ELISA for HIV antibody: coloured wells indicate reactivity

病毒数量预测生存时间 HIV-1 的数量( ml ) 1

防治原则 一般性预防 普及预防知识,认识传播方式,采取多种预防措施 建立 HIV 感染的监测系统,掌握流行动态 对供血者进行 HIV 抗体检查,确保输血和血制品安全

疫苗研制有困难: 特异性预防 安全性问题 潜伏感染的特点 HIV 的弱免疫原性 快速变异 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来测定和评估疫苗

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联合疗法 抗病毒治疗

治疗:鸡尾酒疗法( HAART ) 联合交替使用 2 种 HIV 逆转酶抑制剂和一种蛋白酶 抑制剂( Saquinavir 、 Ritonavir )可有效将血液 中 HIV 含量降到最低,极大延长感染者寿命 无法清除整合的病毒,不能彻底清除病毒 药物有副作用 在中国年均费用 8 万 RMB

Action of Zidovudine 叠氮胸苷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Action of HIV Protease Inhibitor

近年国家统计数据 截至 2009 年底,估计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和病人约 74 万人,性传播成为艾 滋病传染的主要途径。 截至 2010 年 3 月,中国通过血液检测确认的 HIV 感染者已达到 33.7 万人。 截至 2011 年底,我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 者和艾滋病病人预计在 78 万人,当年新发 病毒感染者 4.8 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者达 2.8 万人

HIV 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感染者以 20—39 岁为主 主要分布在农村 男女比例为 5.2 : 1 最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静脉注射毒品。 性传播是深圳检出感染者的主要传播方式(云 南、贵州、新疆等地,艾滋病毒 70% 是由静脉 注射为传播途径 ) 中国的重灾区:云南、广西、新疆、河南

措施 建立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加强艾滋病紧急医疗救治 广泛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 加强艾滋病干预工作 – 我国已在 22 个行政区对 11 种高危人群建立了 6000 个干 预点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防治能力 组织开展联合督导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争取 资金和技术支持

针对中国疫情的预防措施 正确使用避孕工具 拒绝毒品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

生命的渴望

天真遭 “ 邪 ”

无辜的受害者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W.Churchill

人类嗜 T 细胞病毒 共有两种型别 HTLV-I HTLV-II H 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 irus

能感染 CD4+T 细胞导致 T 细胞白血病 生物学特性 100nm 大小球型颗粒 有包膜,表面含有 gp120 特异性蛋白与 CD4+ 结合 核心为 RNA ,含逆转录酶 HTLV-I 和 HTLV-II 基因组的同源性几近 50%

致病性 传播途径:性感染、血源性感染、垂直感染 致病机理:感染 CD4 + T 细胞 ,使受染细胞转化 所致疾病: HTLV-I : T 细胞白血病 热带下肢痉挛性瘫痪 B 细胞淋巴瘤 HTLV-II : 毛细胞白血病 慢性 CD4 + 细胞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