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 ( Nephrotic Syndrome , NS )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 病理生理 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 并发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是各种肾脏疾病,主要是肾小球疾病所致的 临 床综合征 ,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1. 大量蛋白尿 (≥3.5g/d) 2. 低血浆白蛋白 (Alb<30g/L) 3. 程度不等的水肿 4. 常伴高脂血症 概 述 诊断必需
1 感染: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乙肝 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2 药物:利福平,干扰素,海洛因等; 3 毒素及过敏原:蛇毒,花粉,疫苗等; 4 肿瘤 ; 实体瘤,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 骨髓瘤等; 5 系统性疾病: SLE ,皮肌炎,过敏性紫 癜; 6 家族遗传及代谢疾病:糖尿病,甲亢, 甲减,先天性肾病综合症; 7 其他:妊高症,移植肾肾炎,心衰 病 因病 因 继发性继发性 原发性原发性
分类分类 儿童青少年中老年 原发性原发性 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继发性继发性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 小球肾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淀粉样变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骨髓瘤性肾病 淋巴瘤或实体肿瘤 性肾病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 一 微小病变型肾病 二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三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1 膜性肾病 2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3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四 未分类肾小球肾炎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3 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 新月体性(毛细血管外)和坏死性肾小 球肾炎
血浆蛋白的通透性 ↑ 肾小球滤过膜 电荷屏障 分子屏障 受损 原尿中蛋白含量增多 大量蛋白尿
此型约占儿童原发性 NS 的 80% ~ 90% ,成人原发性 NS 的 20% ~ 25% 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儿童,成人发病率较低,老年人发 病率又呈增高趋势 约 30% ~ 40% 病例可能在发病后数月内自发缓解 90% 病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最终可达临床完全缓解, 但复发率高达 60% 成人治疗缓解率和缓解后复发率均较儿童低 微小病变型肾病
( 一)感 染 (二)血栓、栓塞并发症 4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并发症 (三)急性肾衰竭 (四)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感染 原因: 1 免疫抑制剂长期大量使用; 2 大 量丢失免疫球蛋白; 3 营养不良; 4 组织 水肿引起皮肤黏膜天然屏障作用减弱 处理: 1 予以敏感强效无肾毒性的抗微生 物药物治疗; 2 对于高危感染应积极预防 如肺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或注射免疫球 蛋白
血栓及栓塞 原因: 1 有效血容量减少; 2 血液粘滞度 增加 处理: 1 抗凝; 2 溶栓
高脂血症 原因: 1 肝脏合成脂质载脂蛋白增加 2 分解代谢下降 处理:降脂
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 1 )尿蛋白大于 3.5g/d ( 2 )血浆白蛋白低于 30g/L ( 3 )水肿 ( 4 )血脂升高 其中( 1 )( 2 )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需进行鉴别诊断的继发性 NS 病因有: 1 、过敏性紫癜肾炎:好发于青少年,典型皮疹有助于鉴别 诊断 2 、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青少年和中年女性,依据多系 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检查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 一般不难明确诊断 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国内依据以下三点进行诊断: ①血清 HBV 抗原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可除外狼疮 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肾活检切片中找到 HBV 抗原
4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 5 、肾淀粉样变性:好发于中老年,肾淀粉样变性是全身多 器官受累的一部分,主要累及肾脏、肝和脾等器官。常需 肾活检确诊 6 、骨髓瘤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有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 性临床表现,如骨痛、血清单株球蛋白增高、蛋白电泳 M 带及尿本周蛋白阳性,骨髓象原始、幼稚浆细胞异常增生
(一)一般治疗 1. 有严重水肿、低白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 2. 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 3. 水肿时应低盐(< 3g/d )饮食 4. 正常量 0.8 ~ 1.0g/ ( kg·d )的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 的动物蛋白)饮食 5. 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的饮食,而多吃富含 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 6. 进食富含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米糠及豆类)的饮食
4. 渗透性利尿药:不含钠的右旋糖酐 40 (低分子右旋糖酐), 250 ~ 500ml 静脉点滴,隔日 1 次。少尿患者应慎用 5.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或白蛋白等静脉点滴均可提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中水分回吸收并利尿。但应严 格掌握适应证 肾病综合征患者利尿治疗的原则: 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黏倾向,诱 发血栓、栓塞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患者利尿治疗的原则: 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黏倾向,诱 发血栓、栓塞并发症
作用机理: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抑制醛固 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 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减轻尿蛋白 使用原则和方案: 起始足量、缓慢减药、长期维持 1 、糖皮质激素
根据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可分为 激素敏感型 激素依赖型 激素抵抗型 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出现感染、类固醇性糖尿病、骨质疏 松等不良反应,少数可发生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需加 强监测,及时处理
可用于 “ 激素依赖 ” 或 “ 激素抵抗 ” 的患者,协同激素。 若无激素禁忌,一般不作为首选或单独治疗用药 2 、细胞毒药物 环磷酰胺:最常用,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 骨髓抑制及中毒性肝损害,并可出现性腺抑制、脱发、胃肠道反 应及出血性膀胱炎 氮芥:最早用于治疗 NS ,治疗效果较佳。因局部组织刺激作用强、 胃肠道反应严重、骨髓抑制作用明显,临床已少用 硫唑嘌呤:亦有使用报道,但疗效较弱
微小病变型肾病 激素联合烷化剂治疗主要为有病变进展高危因素者 激素治疗敏感,预后好 膜性肾病 单用激素无效,必需联合烷化剂。效果不佳可单 用小剂量环孢素或联合激素 早期膜性肾病疗效相对较好 膜性肾病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应予以积极 防治 不同的病理类型 NS 的相应治疗方案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30% ~ 50% 患者激素治疗有效,但显效慢,足量激 素治疗 [1mg/ kg·d] 可延长至 3 ~ 4 个月,效果不佳者 可试用环孢素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疗效差,长期足量激素治疗可延缓部分儿童患者的 肾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