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4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 a)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 10 cfu/ cm 2 。 b)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 5 cfu/cm 2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 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 暴露。 分类:①感染性职业暴露(主要指血源性病原体引起的暴露)②放射性 职业暴露 (CT 、 X 线),③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 化学消毒剂常常有过敏反应,如 2% 戊二醛可引起皮肤黏膜等刺激症状眼 部刺激征、呼吸道刺激症状,脏器损伤。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 咽部不适、咳嗽、流泪、肾毒性、急性中毒等。
④其他职业暴露(噪音、高温)。 ( 1 ) 紫外线损伤 临床空气消毒目前采用紫外线作为环境消 毒,直接接触过量的紫外线会对机体,特别是眼睛造成伤害,引 起角膜炎、皮肤色素沉着,甚至红斑,臭氧刺激呼吸道引起水肿。 ( 2 ) 噪音危害 核磁检查过程中、供应室灭菌设备、清洗设 备以及大量不锈钢器械在处理过程中相互碰撞产生的噪音。 ( 3 )高温环境 高压蒸汽灭菌属于高温作业工作,环境温度过 高可使人感到头晕、心慌、烦躁、无力、疲倦等不适。工作人员 在高压灭菌及灭菌后,若不小心就会造成烫伤,灭菌器如不按操 作规程,有发生意外的危险。 5 、 微粒 如供应室、手术室人员在制作敷料时,可吸入棉布、 辅料脱落的纤维,可刺激呼吸道,诱发鼻痒、喷嚏甚至哮喘;同 时,这些微粒还污染环境。
高风险、高要求、高回报 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 工作环境(病原微生物集中) 工作性质(服务性、岗位复杂) 工作要求 (百姓关注、社会期望高) 社会价值 > 经济价值
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 遭受职业伤害的机会和频率高: 锐器伤、血液、体液暴露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自我防护技能差 缺乏相应的保护设施 感染 HIV :全球每年 1000 名 医务人员 感染 HCV 、 HBV 等: 触目惊心
血源性传播病原体 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要多: 30 多种 30 多种 种类:细菌、病毒、真菌 血源传播最多: HIV 、 HBV 、 HCV
HBV — 乙肝 医务人员面临传播危险最大的血源性传 播疾病 全球 20 亿人曾感染 HBV , 3.5 亿为慢性 HBV 感染者 我国为乙肝高发区,一般人群 HBSAg 携带 率 9.09% 疫苗接种人群与未接种人群 HBSAg 携带率 分别为 4.51% 和 9.51% 。 流行病学
HBV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输血 医源性传播:注射、 接种、文身 母婴传播:患急性乙 肝或 HBSAg 阳性的母 亲可将 HBV 传给新生 儿
职业暴露于 HBV 的危险性 如果没有有效措施,职业暴露后 0.4 豪微升血液 HBV 的感染风险: 6% ~ 30% 如果源患者 HBeAg ( e 抗原)阳性,感染风险更 高 主要感染途径: 针刺和锐器损伤,中空针感染率高 其它体液较低 口腔传播可能性低 0.4 毫微
HCV — 丙肝 2011 年全国 HCV 发病数: 例,是 2005 年 3 倍多 人群丙肝感染率一般为 3% 受血者或接受血制品、血液透析患者和 接触血液的医疗护理人员感染率高达 50% ~ 60% 卫生部公布
HCV 职业暴露的危险性 传播途径: 50% 可通过血液、 10% 可通过 性接触、 40% 不明确 HCV 职业暴露的感染风险 1.8%
HIV — 艾滋病 截止 2011 年底,全世界 HIV 携带者已达 3400 万 全球每年新增 HIV 感染者 270 万 每年有 200 万人死于艾滋病 WHO 统计
HIV — 艾滋病 截止 2011 年底,中国 存活 HIV 感染者和患者 78 万人( 万人) 女性占 28.6% 全人群感染率 0.058% 艾滋病患者 15.4 万人 卫生部统计
HIV 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性 发生 HIV 锐器伤后,感染 HIV 的平均危险为 0.3% 黏膜暴露后感染 HIV 的平均危险为 0.09% 血液或体液溅到完整皮肤上基本没有危 险
NaSH 2008 年监测数据 55.7 次 /100 人. 年 41.3 次 /100 人. 年 30.3 次 /100 人. 年
引起锐器伤的器具
职业暴露后的负担 身体危害 ( PRUSS 报道:截止 2000 年全球因锐器暴露情况) HBV 露 HBV 医务人员 人,其中 人感染 HBV HCV 暴露 HCV 医务人员 人,其中 人感染了 HCV HIV 暴露 HIV 医务人员 人,其中 人感染了 HIV
职业暴露后的负担 经济危害 初始和随访治疗费用 心理治疗费用 工时损失 报道: 71 ~ 5000 $ 遭受锐器伤的医务人员心愿 1000 $ 850 $
职业暴露后的负担 心理影响 担心因扎伤感染 艾滋病和肝炎感染占 45% 担心感染肺结核占 37%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与工作性质有关: 注射、输液、掰安瓶, 传递手术器 械 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没有充分认识、不安全的 操作和不正确的个人习惯 缺乏职业安全防护教育 其他:工作任务繁重、编制不足、防护用品不 足、使用不规范 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发生率为 7%-50% ,其中 2%-15% 为缝合时 发生 报告率较护士低 原因: 1 、针刺伤和喷溅最为常见 2 、保护性器具和防护性措施的作用认识不 足,使用率低 手术室医生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占整个医院所有科室的 7% 转入病人多、病情危重、监护和抢救多 日常工作:气管插管、气道护理 、呼吸机护理 输血、有创检测、体液引流 …… 没有明确传染性前已经开始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 …… 抢救紧张、患者不配合 …… ICU 护士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土耳其调查: 320 份问卷,其中 300 人发生过职 业暴露 我国调查:各级医院调查 196 人,其中有 101 人 发生过职业暴露,发生率 53.53% 原因: 1 、认识不足,未接受系统培训 2 、责任感欠缺,流动性大 3 、职业暴露后处理不规范 4 、自我防护意识差,不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医疗废物回收人员
经血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类型 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 血糖针、手术刀 …… 皮肤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 ……
这样的场景你或许经历过
这种情形或许在你的周围发生过
此类事情或许你也遇到过
职业暴露的处理 紧急局部处理 在伤口旁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 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并包扎伤口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用安尔碘或 75% 酒精消毒伤口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锐器伤的处理 一挤、二冲、三消毒
职业暴露的处理 紧急局部处理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 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皮肤黏膜暴露的处理
职业暴露的处理 报告、登记 护士向护士长报告、医生向主任报告 科室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职业暴露的处理 报告、登记 护士向护士长报告、医生向主任报告 科室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职业暴露的处理 评估及处理 医院感染科立即对职业暴露情 况进行评估 如果评估风险成立进行暴露者 的基线情况 疫苗接种或预防用药 随访
职业暴露后 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 目前暂无适用于 HCV 暴露后的预防 治疗。 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建议。 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 120 万 u/ 次,每 周一次,连续 3 周。
职业暴露后 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 目前暂无适用于 HCV 暴露后的预防 治疗。 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建议。 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 120 万 u/ 次,每 周一次,连续 3 周。
职业暴露的预防 政府立法 消除危害,减少不必要的锐器使用 改善工作条件: 1 、操作室光线充足 2 、医院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3 、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合理排班 4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和工作台布置良好 管理控制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相关法规依据 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职业病防治法》 卫医发【 2004 】 108 号《医务人员艾滋 病病毒职业暴露 -- 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试行)》 卫通〔 2009 〕 4 号: GBZ/T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职业暴露的预防 锐器盒的使用 大小合适 数量足够 正确组装 盖子盖好 合适位置(触手可及) 不要过满( 3/4) 携带锐器盒到床边、抢救车等操作地点 移出时盖好盖子,贴好标签 不要徒手打开避、清空或清洗重复使用锐 器盒,避免引起操作者的损伤 行为控制
立即停止这些危险的动作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医务人员避免锐器伤的方法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病房看到的场景
六、标准预防概念 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caution 根据普遍预防原则,医疗卫生机构所 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血源性病原体职 业接触的程序和措施。
配置洗手和洗眼设施;
标准预防 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非完整性皮肤粘膜
手卫生
六部洗手法 ( 不少于十五秒 ) 内外夹弓大力完
手 套手 套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 更换要及时. 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 双层手套 不要戴手套按电梯按钮 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戴手套是否能预防医疗锐 器伤 不能 戴一层可减少 50% 以上的接触 血量 戴二层会减低 70% 的接触血量
戴口罩的程序 先将鼻夹帖在鼻梁上; 将口罩上端的系带系在头后或耳后; 拉下口罩的下部遮盖住口和下巴; 系下端系带系于颈后; 将鼻夹压向鼻梁,使紧贴面部直至舒适 口罩变潮湿、难呼吸和有破损时更换; 接触或摘除口罩前要洗手; 离开房间前将用过的口罩放入医疗垃圾桶内
戴口罩方法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 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 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 口罩紧贴面部
面罩
、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 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 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 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
总结 增强防护意识 采取防护措施 应急处理得当 及时预防用药 给予随访咨询
预防是最节省 成本的投资 ! 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