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及诊 断检测 Edwin JR van Beek , MD PhD FRCR parahippocampus (DXY) 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 颈部肿块分类 炎症:急慢性;特异性非特异性感染 外伤:血肿、假性动脉瘤 肿瘤: 良恶性:良性多见 恶性:原发性、转移性; 畸形:血管瘤、囊肿.
抗磷脂综合征 (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 APS ). 一.概论 定义:由于磷脂抗体存在引起临床出现 的一组征候群 主要症状: 血管栓塞 自发性流产 血小 板减少 ……
血栓性疾病的诊治. 血栓形成 4 血栓形成 – 循环血液中有形成份在血管内形成异常的血 凝块;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和纤溶、血 流变学等因素的变化相关。 4 血栓类型 – 静脉血栓 – 动脉血栓 – 混合血栓.
第二十九章 医学原虫 一、教学目的 熟悉: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致病 性、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应用:疟疾的发作、复发、再燃及凶险型疟疾的发生 机制和临床表现;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了解 : 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间日疟原虫的 红內期形态。 二、教学方法.
我的 动 堂天 漫 制作人: 13312—22 青春 情感 悬疑推理 魔 法 系 列 动 漫系 列 动 漫 之.
社区矫正与和谐社区的建设 —— 以社会工作为切入点 珠勒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年 6 月 27 日.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英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孙蕊蕊 2010 年 11 月. 一、何谓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又称群发性癔症,是一 种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的的一种在临床上只 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没有任何可 以检出的器质性病变。意识不丧失,易受心 理暗示影响,使病情加重或减轻。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科 陈正贤. PTE ( -DVT )的诊断 肺栓塞诊断前瞻性研究 ( PIOPED 例) 肺栓塞 非肺栓塞 呼吸困难 79 % 81 % 胸痛 58 % 55 % 咳嗽 44 % 48 % 咯血 16 % 8 % 晕厥 9 % 7 %
第四节 关 格 第四节 关 格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外科教研室 高昌杰 病 名 关格首载于《内经》,或指脉象或言 病机。《伤寒论》将小便不通和吐逆 为主症者称为关格。巢元方等则以大 小便俱不通为关格。至南宋时期,张 锐综合仲景与巢氏之说,提出关格病 上有吐逆,下有大小便不通。近代对 本病的认识逐渐统一于仲景,故本书.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一、腰痛定义 二、腰痛历史沿革 三、腰痛病因病机 四、腰痛范围 五、腰痛诊断 六、辨证要点 七、治疗原则 八、分型论治 九、其他疗法 十、复习思考题 十一、临床病案.
肺癌. 概述 w 定义  肺癌或称支气管肺癌,是由于正气内虚, 邪毒外侵,痰浊内聚,气滞血瘀, 阻结于 肺,肺失肃降所致,以咳嗽、咯血、胸 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部恶 性肿瘤。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 ——概 述 张华.
肺血栓栓塞 现代认识 王佩燕.
章锐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内科
泌尿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泸医附院外科 杨昌美.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青岛国金财富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推荐机构会员、交易商会员,会员号:1063)
医疗纠纷的 防范和处理 医务部 林星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李忠明 肺动脉栓塞(PE)的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李忠明
急诊医师如何面对肺栓塞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邓跃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杨媛华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治疗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呼吸内科 雷怀定.
房颤抗凝治疗危险分层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黄晓红.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上海交大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系 新华教研室 向明亮
第四讲:创新思维方式 一、创新思维的方法 二、禁锢创新的心理状态及其排除方法 主讲:黄伟雄教授.
中学生普法教育.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 田红燕 张军波
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其发病率、 病死率及误诊率均颇高,是国内外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倍受关注。 近年,深静脉血栓形成—PE的病因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的研究有了明显的提高,其病残率和病死率可望会逐渐下降。
绪论课: 物理学和人类文明.
血栓性疾病的诊治.
血栓止血实验 与抗凝治疗.
实验诊断 血栓与止血检验.
早期诊治肺栓塞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陆慰萱.
解放軍論壇 中共信息戰發展 對我國軍事戰略之影響.
D–二聚体 临床意义及应用.
肺血栓栓塞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呼吸内科 刘晓民.
植物之繁殖方法.
专题五 高瞻远瞩 把握未来 ——信息化战争 主讲教师:.
凝血機轉 a指的是酵素的active type(活化態) 12 (表面因子) 7 (促凝血酶原激酶原) (3,因子 III) 11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第十章 现代秘书协调工作.
北京中兴荣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简介.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肿瘤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 诊断与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 陆慰萱
湖北武当山.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抗磷脂综合征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心包疾病 张存泰 学时数:1学时.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三位一体的优秀工具 —浅谈住院医师对UTD的使用
學生:吳星龍 班級:資管二乙 指導老師:劉書彥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及诊 断检测 Edwin JR van Beek , MD PhD FRCR parahippocampus (DXY) 译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及诊断检 测  Edwin JR van Beek , MD PhD FRCR (英国皇家 放射学会会员) 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 理论放射学部

个人背景  医学院,荷兰鹿特丹  1987 医学博士,荷兰鹿特丹  外科工作,英国和荷兰  1994 哲学博士,荷兰阿姆斯特丹(肺栓塞)  放射学培训,荷兰  1999 英国皇家放射学会会员,英国伦敦

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  存在两种临床表现:  1.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  2. 肺栓塞( PE )  两者的病因、治疗及临床结局密切相关。  在确诊 DVT 的患者中, 50 %同时存在 PE 。  在确诊 PE 的患者中, 70 %也存在 DVT 。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  临床疑诊 PE :每年每 1000 人 2-3 人  确诊 PE :每年每 1000 人 0.5 人  临床疑诊 DVT :每年每 1000 人 2-3 人  确诊 DVT :每年每 1000 人 1 人  日本:少见,仅为上述发病率的 分之 一

危险因素:先天性  缺乏症:抗凝血酶,蛋白 C ,蛋白 S , 纤溶酶原, XII 因子  突变: V 因子 Leiden 突变( APC-R ,活化蛋白 C 抵 抗),凝血酶原 20210A 突变  先天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血栓调节蛋白异常  异常纤溶酶原血症  抗心磷脂抗体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过多

危险因素:获得性  手术(包括:骨科、创伤、神经外科)  制动:骨折、卒中  恶性肿瘤、化疗、中心静脉置管  心衰、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 妊娠、产褥、口服避孕药  白蛋白丢失: Crohn 病、肾病综合征  高粘滞血症( 红细胞增多症、 Waldenstrom 巨球蛋 白血症)  血小板异常

诊断的重要性  70 %疑诊患者的诊断并不能被确证  抗凝药物可能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出血)  每 100 治疗年中有一例:致命性出血  4 %- 6 %严重出血事件

漏诊的危险性  PE 患者未经治疗, 30 %会发生致命性的二次 事件  PE 患者未经治疗, 30 %会发生非致命性的二 次事件  发生肺动脉高压的风险增高?  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风险加大?

诊断策略的作用  在漏诊和过度诊断间取得平衡  初期再发生 PE 的危险性:医生很可能会对患 者进行治疗  诊断检查能够:  1. 提高替代诊断  2. 除外 VTE  3. 确证 VTE (这对治疗所产生的影响最小)

疑诊患者的主要辅助诊断手段  临床诊断(病史、查体)  心电图,胸片  传统检查:肺核素显像、血管造影  新的检测手段:超声检查、 CT 、 D 二聚体、 心脏超声、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

VTE 的临床体征  呼吸困难(常为突然 发作)  咯血  虚脱  濒死感  下肢发红  胸膜性胸痛  心动过速  紫绀(亚临床性)  咳嗽  下肢肿胀  腓肠肌压痛

病史中值得注意的几点  症状的发作方式  VTE 病史  家族史  危险因素(已知的因素正在不断增多!)

对 PE 有提示作用的胸片表现  正常  外周实变( “Hampton 驼峰 ” )  胸腔积液  放射透亮区( “Westermark 征 ” )

对 PE 有提示作用的心电图表现  右束支阻滞  电轴右偏  心动过速或新发房颤  S1Q3T3 征

肺血管造影  金标准  血管造影的结果正常能够有效的除外 PE  但医师并不乐于进行该检查:  惧怕、 “ 有创 ” 、是否有条件进行  重要的改进:  造影剂、导管、导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SA )

肺血管造影: 安全性  1990 年以前的研究:  2203 名患者  5 例死亡( 0.2 %)  42 例并发症( 1.9 %)  1990 年以后的研究:  3613 名患者  1 例死亡( 0.03 %)  17 例并发症( 0.47 %)

肺核素显像: PIOPED 分类  正常(< 1 % PE )  极低概率(< 10 % PE )  低概率(< 19 % PE )  中间概率( % PE )  高概率结果(> 80 % PE )

肺核素显像: 关于分类法的探讨  低概率有多低?  PIOPED :极低: 10 % PE ;低 16 % PE  临床医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 建议:正常、高概率、和无诊断意义

肺核素扫描: 正常的灌注结果  20 - 30 %?的 PE 患者表现出正常的结果  3 项研究共 693 名患者:停用抗凝药并随访 3-6 个月  复发的风险: 0.3 %( 95 % CI 0.2 - 0.4 %)

肺核素显像: 高概率通气-血流( VQ )显像  20 - 30 %?的 PE 患者表现出高概率的结果  9 项研究共 350 名患者,与肺血管造影相比较  阳性预测值: 88 %( 95 % CI 84 - 91 %)

肺核素显像: 无诊断意义的( VQ )显像  40 - 60 %的 PE 患者表现出此种结果  12 项研究共 1529 名患者,与肺血管造影相比 较  存在 PE : 25 %( 95 % CI 24 - 28 %)

深静脉系统的超声检查  PE 和 DVT 时,直接看到血栓  确诊 PE 中 DVT 的患病率为 70 - 90 %,此为该 检测的基础。  在 7 - 10 天内重复超声检查:  在疑诊 DVT 的患者中替代静脉造影  在疑诊 PE 的患者中有可能替代血管造影

当疑诊 PE 时,对深静脉系统进行超声 检查  单个实验:敏感性 30 %,特异性 97 %  仅能用来证实 PE !  问题:假阳性导致治疗。  成本-效益比仍是问题。

血浆 D 二聚体  交联后的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 只有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和最 近出现的快速整体( unitary ) ELISA 法的敏 感性能够接近 100 %。  能够安全的除外> 35 %急诊疑诊患者。  基础疾病也会增加 D 二聚体的水平(特异性 约 50 %)。

螺旋 CT 肺血管成像:实验  12 项实验将 CT 与核素显像 / 血管造影相比较  1171 名患者, PE 的患病率为 39 %  敏感性 88 %,特异性 92 %  问题 1 :高患病率  问题 2 :亚段 PE 的结果较差

PE 的解剖学分布  3 项研究使用肺血管造影  1 项回顾性, 2 项前瞻性  15 - 30 %为孤立性亚段 PE  在所用疑诊 PE 的患者中: 5 - 8 %为孤立性亚 段 PE

螺旋 CT : 两项处置研究  研究 1 : 164 名患者:无诊断意义的肺核素扫描。正 常超声。  PE 患病率 24 %,仅对 109 名患者进行了随访。  复发 VTE : 6 ( 5.5 %; 95 % CI 2-12 %)  致死 PE : 1 ( 1 %; 95 % CI %)  研究 2 : 398 名患者螺旋 CT , 285 名正常( 72 %)  仅对 198 名患者进行了随访( 70 %)。  复发 PE : 2 ( 1 %; 95 % CI 0.12 - 3.57 %)  致死 PE : 1 ( 0.5 %; 95 % CI %)

疑诊 PE 时超声心动图的应用  直观的看到(中央型)血栓  评价右室功能  测定肺动脉压  在疑诊大块 PE 时有作用  在治疗监测中有潜在的价值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 无电离辐射,无创。  很有前景的新技术,迅速发展。  能够研究肺灌注。  初步的结果显示存在着与螺旋 CT 同样的问题: 亚段 PE 难题!

疑诊 PE 患者的治疗策略:临床因素  大面积 PE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 次大面积 PE :仅在超声心动检查中表现为右 室功能异常。  非大面积 PE :缺乏可被检测到的血液动力学 效应。

处置中的重要问题  妊娠  儿童  疑诊复发 PE 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