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概念 在某些病因作用下机体凝血系统 被广泛激活而引起的以凝血功能障 碍为主要特征的复杂病理过程。
凝血系统激活 → 微血栓形成 高凝 血小板团块 → 凝血因子 低凝 血小板过度消耗 纤溶亢进
正常的机体凝血与抗凝血
一、血液凝固
因子 XII 组织因子(因子 III ) 启动凝血过程 内源性凝血系统 外源性凝血系统 接触带负电荷物质 组织损伤 一、血液凝固
二、抗凝系统 体内抗凝物质:抗凝血酶Ⅲ、肝素、蛋白 C 纤维蛋白降解系统:溶解纤维蛋白
三、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系统包括: 纤溶蛋白溶解酶原 纤溶酶 激活物 抑制物 血管激活物 组织激活物 (尿激酶) 依赖 XII 激活 (Ⅻ a 、Ⅺ a 、 激肽释放酶、 Ⅱ a )
三、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原 激活物
第二节 DIC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 DIC 的原因 严重感染 最常见 恶性肿瘤 (白血病) 组织损伤 产科疾病 休克 血液系统疾病 (溶血) 脏器功能障碍( 肝、肾、肺 ) 其他意外事故和损伤 (毒蛇咬伤、中暑、冻伤、 溺水、 电击伤等)
二、 DIC 的发病机制 1. 致病原因 严重感染和内毒素血症 强烈免疫反应生成过量抗原 - 抗体复合物 持续广泛的组织缺血缺氧 严重酸中毒,高热等 (一) 广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管内皮 细胞损伤 带负电荷的胶 原纤维暴露 凝血因子Ⅻ激活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释放组织 因子 启动外源性 凝血系统 血小板 黏附、聚集、 释放 损伤血小板
二、 DIC 的发病机制 (二)组织严重受损( 脑、肺、胎盘、前列腺、肝脾、肾、 肿瘤等)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 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凝血因子 III ) ↓
二、 DIC 的发病机制 (三)血细胞受损 RBC 破坏 异型输血、疟疾 膜大量磷脂 释出 ADP 抗原 - 抗体复合物 内毒素、白血病 等 中性粒、单核细胞 激活 / 破坏 凝血因子Ⅲ 氧自由基 内毒素、 Ag-Ab 复合物、血管内 皮细胞损伤 血小板 激活 血小板黏附、 聚集、释放
血小板释放: 1.ADP 、 TXA2 、 5-HT 、儿茶酚胺 2. PF (抗纤溶蛋白因子): PF2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PF4 :中和肝素 PF3 :提供催化表面,凝血酶原 凝血酶 β2 微血栓球蛋白:促凝作用
二、 DIC 的发病机制 (四)其它促凝物质的作用 带负电颗粒( 内毒素、产科意外、癌细胞、脂肪颗粒等) 急性胰腺炎 蛇毒、蜂毒
三、影响 DIC 发生发展的因素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 封闭 ” 状态 : 凝血物质血液中过多、严重感染性疾病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释放凝血因子Ⅲ 合成抗凝物质 ↓ 清除活化凝血因子 ↓ 酸中毒 损伤病因(病毒、药物、 Ag-Ab 复合物等) 激活凝血因子 枯否细胞 实质细胞
(三)血液高凝状态 妊娠、应激、酸中毒 (四)微循环障碍 血流缓慢、缺氧、酸中毒、有效血容量 ↓ (五)其它 纤溶抑制剂、 α 受体兴奋剂
1 、为什么内毒素休克患者易发生 DIC ? (或严重感染 →DIC ?) 原因: ①内毒素 / 菌体 →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②血细胞大量破坏:中性粒损伤 → 组织因子 ③内毒素、菌体 → 异物颗粒 → 表面接触激活Ⅻ ④内毒素损伤血小板,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释放 诱因: ④内毒素 → 单核 - 吞噬系统功能封闭 ⑤内毒素 → 激活交感 → 儿茶酚胺分泌 ↑→ 微循环障碍
第三节 DIC 的发展过程 ( 分期) 及分型
一、 DIC 的分期 (一)高凝期 凝血功能被启动 纤溶系统活性较弱 → 微循环广泛的微血栓形成
一、 DIC 的分期 (一)高凝期 如何发现? 原因 + 诱因 抽血时出现血液凝固 凝血时间缩短 血小板黏附性 ↑
一、 DIC 的分期 (二)消耗性低凝期 凝血因子、血小板大量消耗 → 出血倾向
一、 DIC 的分期 (二)消耗性低凝期 ( 持续时间长) 表现:广泛出血 + 微循环障碍 血小板计数:低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 出血和凝血时间:延长
一、 DIC 的分期 (三)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血液凝固性降低 纤溶活性加强 → 出血十分明显
纤溶酶原 纤溶酶 ⅡaⅡa Ⅻa、ⅫfⅫa、Ⅻf 激肽释放酶原 激肽释放酶 组织 损伤 纤溶 酶原活 化素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 ( X 、 Y 、 D 、 E 等碎片) 抗凝
检查指标: 血小板计数:低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 纤溶指标:血浆鱼精蛋白付凝 实验( 3P 实验)( + ) 表现:出血倾向更为严重
二、 DIC 的分型 (一)急性型 (二)亚急性型 (三)慢性型
第四节 DIC 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表现
一、出血 - 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1 发生率> 85% 2 特点:①突然自发地出现多部位出 血,其原因难以用原发病解释 ②一般止血药物无效,须用纤溶 抑制剂
(一)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主要原因) 广泛的微血栓形成 → 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 耗性减少 → 血液凝固性 ↓ (二)纤溶系统激活与 FDP 的作用 纤溶酶水解 凝血因子 溶解微血栓 → 易出血 水解纤维蛋白 →FDP 强大抗凝
FDP 的抗凝作用 X 、 Y 、 D 碎片 抑制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 Y 、 E 碎片 抑制凝血酶 大部分 FDP 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 a 、 b 、 c 碎片 激活组胺、激肽 血管扩张、通透性 ↑
(三)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原发: DIC 原因如:缺氧、酸中毒 继发: FDP 碎片
二、低血压或休克 (早期临床表现) 1 、发生率: 33~35% 2 、特点:多突然发生 常伴有出血倾向 常早期出现脏器功能衰竭 休克顽固,常规治疗效果差
微血栓 形成 阻塞微循环 → 回心血量 ↓ 消耗凝血因 子 → 出血 → 有 效血容量 ↓ 心肌损伤 → 心肌收缩力 ↓ 心输出量 ↓ ↓ 组织血供 ↓ ↓ 休克 凝血因子 纤溶系统激活 激肽系统 (激肽) 补体系统 C3a 、 C5a 外周阻力 ↓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三、器官功能障碍 1 、栓塞来源:局部形成或来自他处 2 、阻塞后果:阻塞相应部位微循环血流,严 重或持续过久 → 坏死性病变 → 脏器功能障碍
( 1 )浅表部位栓塞 → 多发性黏膜血栓性坏死 ( 2 )深部组织器官栓塞 → 脏器功能衰竭 肾:最易受累 急性肾衰 肺: 急性呼吸衰竭 胃肠黏膜:灶性溃疡 脑:精神障碍 肾上腺皮质出血、坏死:华 - 佛综合征 垂体坏死:席 - 汉氏综合征
四、溶血性贫血 特点: RBC 机械性损伤 → 微血管病 性溶血性贫血 外周血涂片检查有形态特殊的 RBC 碎 片:如三角形、多角形、盔形等
机制: 微血栓沉积 →RBC 机械性破裂 微血管通透性增大 →RBC 扭曲、变形、 碎裂 红细胞脆性增加
微血管病 性溶血性贫血
治疗原发病 检测凝血活性 改善微循环 纠正凝血功能紊乱 抗凝 补充凝血物质 抗纤溶治疗 其它 第五节 DIC 的防治原则
本章目的要求 1. 掌握 DIC 的概念、发病机制、影响 DIC 发生发展的因素 2. 掌握 DIC 的分期、临床表现及其机制 3. 了解分型和防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