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1 出血性疾病 Disorders of Hemostasis 2 3 第一节 概述 l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人体的止血、 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临床上 皮肤、粘膜、内脏的自发性出血 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 病。
第二十五章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 Ⅹ Ⅹ a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 ( + ) 凝 血凝 血凝 血凝 血 纤 溶,抗凝 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纤溶酶原 激活物 血栓形成 ( Ca 2+ ) 血栓溶解.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抗磷脂综合征 (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 APS ). 一.概论 定义:由于磷脂抗体存在引起临床出现 的一组征候群 主要症状: 血管栓塞 自发性流产 血小 板减少 ……
出血性疾病 浙二医院血液内科. 概 述 定义: 由于止血机制 ( 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纤溶功能和抗凝等 ) 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 出血不止,称为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可分为: 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生理学 --- 血液 Physiology--- Blood. 白细胞 (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 定义 --- 为一类有核血细胞。 ×10 9 /L( /ul) 。 WBC 大于 1 万增多。 WBC 分类: 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出血性疾病概论. 目 录 定义 正常止血、凝血机制 分类 诊断 治疗 定 义 由于止血机制(包括血 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 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 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称 为出血性疾病。
第三章 血 液 细胞外液的 4/5 在血管外 组织液 1/5 在血管内 血液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在体内不断循环,是内环境中最活跃 的部分, 是沟通各种组织液与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 气体和物质交换、散热; 参与生理性止血 参与机体防御功能.
血液 BLOOD 血液 细胞内、外液 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占体重的 60% 细胞直接生活的 液体环境,具体环境 内环境 为细胞内各种生化 反应进行的场所 组 织 液 4/5 血 浆 1/5.
骨 髓 干 细 胞 ↓ 白系祖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定向白系祖细胞 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 ↓(生成、释放) 可识别白系前体细胞
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Pathophysiology of Shock
出凝血筛选试验及其临床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苏薇.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出凝血监测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重症医学系.
BLOOD §1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 2 血细胞生理 § 3 生理性止血 § 4 血型与输血原则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第 十 六 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Hemal Biochemistry.
第九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内容纲要: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Diffused or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
止血与血栓系统的平衡 凝血因子 血小板 纤溶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第十一章:血液 (blood-system).
D–二聚体 临床意义及应用.
第五章 休克shock 沧州医专病理教研室 张玉华.
Chapter 12 休克 shock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刘江月
第三章 出血与血栓的检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血液凝固调节系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胡翊群.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血液科 徐建民.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艾 清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
实验诊断 血栓与止血检验.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出血性疾病.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 D I 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imbalance
血栓与止血检测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第 13 章 休 克 病理学教研室 于兰英.
Overview [haiˈdrɔlisis ] 1. 轮流地, 交替地 [ɔ:l,tə:nitli] 电.
炎症.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D–二聚体 临床意义及应用.
抗血栓药.
凝血機轉 a指的是酵素的active type(活化態) 12 (表面因子) 7 (促凝血酶原激酶原) (3,因子 III) 11
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
形态与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白 霞.
血栓形成及其治疗 进展 周浦医院心内科 张湘.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第三章 血液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任何器官缺血都可造成组织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许多疾病会导致血液成分或性质改变,又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成为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具有运输、缓冲、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参与生理性止血和防御功能.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概念 在某些病因作用下机体凝血系统 被广泛激活而引起的以凝血功能障 碍为主要特征的复杂病理过程。

凝血系统激活 → 微血栓形成 高凝 血小板团块 → 凝血因子 低凝 血小板过度消耗 纤溶亢进

正常的机体凝血与抗凝血

一、血液凝固

因子 XII 组织因子(因子 III ) 启动凝血过程 内源性凝血系统 外源性凝血系统 接触带负电荷物质 组织损伤 一、血液凝固

二、抗凝系统 体内抗凝物质:抗凝血酶Ⅲ、肝素、蛋白 C 纤维蛋白降解系统:溶解纤维蛋白

三、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系统包括: 纤溶蛋白溶解酶原 纤溶酶 激活物 抑制物 血管激活物 组织激活物 (尿激酶) 依赖 XII 激活 (Ⅻ a 、Ⅺ a 、 激肽释放酶、 Ⅱ a )

三、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原 激活物

第二节 DIC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 DIC 的原因 严重感染 最常见 恶性肿瘤 (白血病) 组织损伤 产科疾病 休克 血液系统疾病 (溶血) 脏器功能障碍( 肝、肾、肺 ) 其他意外事故和损伤 (毒蛇咬伤、中暑、冻伤、 溺水、 电击伤等)

二、 DIC 的发病机制 1. 致病原因 严重感染和内毒素血症 强烈免疫反应生成过量抗原 - 抗体复合物 持续广泛的组织缺血缺氧 严重酸中毒,高热等 (一) 广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管内皮 细胞损伤 带负电荷的胶 原纤维暴露 凝血因子Ⅻ激活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释放组织 因子 启动外源性 凝血系统 血小板 黏附、聚集、 释放 损伤血小板

二、 DIC 的发病机制 (二)组织严重受损( 脑、肺、胎盘、前列腺、肝脾、肾、 肿瘤等)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 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凝血因子 III ) ↓

二、 DIC 的发病机制 (三)血细胞受损 RBC 破坏 异型输血、疟疾 膜大量磷脂 释出 ADP 抗原 - 抗体复合物 内毒素、白血病 等 中性粒、单核细胞 激活 / 破坏 凝血因子Ⅲ 氧自由基 内毒素、 Ag-Ab 复合物、血管内 皮细胞损伤 血小板 激活 血小板黏附、 聚集、释放

血小板释放: 1.ADP 、 TXA2 、 5-HT 、儿茶酚胺 2. PF (抗纤溶蛋白因子): PF2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PF4 :中和肝素 PF3 :提供催化表面,凝血酶原 凝血酶 β2 微血栓球蛋白:促凝作用

二、 DIC 的发病机制 (四)其它促凝物质的作用 带负电颗粒( 内毒素、产科意外、癌细胞、脂肪颗粒等) 急性胰腺炎 蛇毒、蜂毒

三、影响 DIC 发生发展的因素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 封闭 ” 状态 : 凝血物质血液中过多、严重感染性疾病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释放凝血因子Ⅲ 合成抗凝物质 ↓ 清除活化凝血因子 ↓ 酸中毒 损伤病因(病毒、药物、 Ag-Ab 复合物等) 激活凝血因子 枯否细胞 实质细胞

(三)血液高凝状态 妊娠、应激、酸中毒 (四)微循环障碍 血流缓慢、缺氧、酸中毒、有效血容量 ↓ (五)其它 纤溶抑制剂、 α 受体兴奋剂

1 、为什么内毒素休克患者易发生 DIC ? (或严重感染 →DIC ?) 原因: ①内毒素 / 菌体 →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②血细胞大量破坏:中性粒损伤 → 组织因子 ③内毒素、菌体 → 异物颗粒 → 表面接触激活Ⅻ ④内毒素损伤血小板,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释放 诱因: ④内毒素 → 单核 - 吞噬系统功能封闭 ⑤内毒素 → 激活交感 → 儿茶酚胺分泌 ↑→ 微循环障碍

第三节 DIC 的发展过程 ( 分期) 及分型

一、 DIC 的分期 (一)高凝期 凝血功能被启动 纤溶系统活性较弱 → 微循环广泛的微血栓形成

一、 DIC 的分期 (一)高凝期 如何发现? 原因 + 诱因 抽血时出现血液凝固 凝血时间缩短 血小板黏附性 ↑

一、 DIC 的分期 (二)消耗性低凝期 凝血因子、血小板大量消耗 → 出血倾向

一、 DIC 的分期 (二)消耗性低凝期 ( 持续时间长) 表现:广泛出血 + 微循环障碍 血小板计数:低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 出血和凝血时间:延长

一、 DIC 的分期 (三)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血液凝固性降低 纤溶活性加强 → 出血十分明显

纤溶酶原 纤溶酶 ⅡaⅡa Ⅻa、ⅫfⅫa、Ⅻf 激肽释放酶原 激肽释放酶 组织 损伤 纤溶 酶原活 化素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 ( X 、 Y 、 D 、 E 等碎片) 抗凝

检查指标: 血小板计数:低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 纤溶指标:血浆鱼精蛋白付凝 实验( 3P 实验)( + ) 表现:出血倾向更为严重

二、 DIC 的分型 (一)急性型 (二)亚急性型 (三)慢性型

第四节 DIC 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表现

一、出血 - 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 1 发生率> 85%  2 特点:①突然自发地出现多部位出 血,其原因难以用原发病解释 ②一般止血药物无效,须用纤溶 抑制剂

(一)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主要原因) 广泛的微血栓形成 → 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 耗性减少 → 血液凝固性 ↓ (二)纤溶系统激活与 FDP 的作用 纤溶酶水解 凝血因子 溶解微血栓 → 易出血 水解纤维蛋白 →FDP 强大抗凝

FDP 的抗凝作用 X 、 Y 、 D 碎片 抑制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 Y 、 E 碎片 抑制凝血酶 大部分 FDP 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 a 、 b 、 c 碎片 激活组胺、激肽 血管扩张、通透性 ↑

(三)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原发: DIC 原因如:缺氧、酸中毒 继发: FDP 碎片

二、低血压或休克 (早期临床表现) 1 、发生率: 33~35% 2 、特点:多突然发生 常伴有出血倾向 常早期出现脏器功能衰竭 休克顽固,常规治疗效果差

微血栓 形成 阻塞微循环 → 回心血量 ↓ 消耗凝血因 子 → 出血 → 有 效血容量 ↓ 心肌损伤 → 心肌收缩力 ↓ 心输出量 ↓ ↓ 组织血供 ↓ ↓ 休克 凝血因子 纤溶系统激活 激肽系统 (激肽) 补体系统 C3a 、 C5a 外周阻力 ↓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三、器官功能障碍 1 、栓塞来源:局部形成或来自他处 2 、阻塞后果:阻塞相应部位微循环血流,严 重或持续过久 → 坏死性病变 → 脏器功能障碍

( 1 )浅表部位栓塞 → 多发性黏膜血栓性坏死 ( 2 )深部组织器官栓塞 → 脏器功能衰竭 肾:最易受累 急性肾衰 肺: 急性呼吸衰竭 胃肠黏膜:灶性溃疡 脑:精神障碍 肾上腺皮质出血、坏死:华 - 佛综合征 垂体坏死:席 - 汉氏综合征

四、溶血性贫血 特点: RBC 机械性损伤 → 微血管病 性溶血性贫血 外周血涂片检查有形态特殊的 RBC 碎 片:如三角形、多角形、盔形等

机制: 微血栓沉积 →RBC 机械性破裂 微血管通透性增大 →RBC 扭曲、变形、 碎裂 红细胞脆性增加

微血管病 性溶血性贫血

治疗原发病 检测凝血活性 改善微循环 纠正凝血功能紊乱 抗凝 补充凝血物质 抗纤溶治疗 其它 第五节 DIC 的防治原则

本章目的要求 1. 掌握 DIC 的概念、发病机制、影响 DIC 发生发展的因素 2. 掌握 DIC 的分期、临床表现及其机制 3. 了解分型和防治原则